最近读郑炜明、黄启臣先生着的《澳门宗教》(澳门基金会出版1994年11月),见里面载有虚云大师1947年农历八月初一在澳门平安戏院所作的开示归戒的记録稿。读后,感到这篇开示録,是虚云和尚留在世间的一篇宣讲佛教归戒的重要著作。内容丰富精湛。以于当今学佛者,也不失之为一篇好教材,而且也是研究省港澳佛教史和虚云和尚的一篇重要文献。值得保存。为此,特对此文献的作者、来历及原文作了个推介。
虚云(?~1959)中国现代著名僧人,俗姓萧,初名古岩。福建泉州人。咸丰九年(1859年,一说光绪九年1883年)至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妙莲和尚出家受戒。曾遍参金山、高渂、天童、天宁诸名刹,巡礼佛教四大名山,后从天台华顶镜清法师习天台教义。转经川、康赴西藏,外至印度、孟加拉及缅甸仰光、腊戌,考察西藏和印度佛教。回云南,经内地至北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适八国联军入侵,虚云即随清帝、后一行至西安。不久他再经川至滇去泰国、马来亚等考察东南亚佛教。1920年重兴昆明西山华亭寺并改名云栖寺,抗战期间重建广东曲江南华寺,战后重兴乳源云门寺。历任福建鼓山、广东南华、云门诸大寺住持。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同年应请复兴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其禅功和苦行为世人所重,是现代中国一位杰出的禅宗代表人物。(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虚云》与《虚云和尚年谱》)
至于这篇开示録的来历,据岑学吕:《虚云和尚年谱》,有以下记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丙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既停。各省市复员工作。
……
……七月七日为抗战十周年纪念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寺院诵经,追荐阵亡将士及死难人民,礼也。粤省佛教同人、官绅士庶推代表赴云门,迎虚云老和尚莅穗主法。……云公慨然随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丁亥
……夏,香港春华三院请作平安法会。赴港,住崇兰学校,曾壁山(宽壁)招待及助理法理,皈依者数千人。旋应李居士民欣请,赴澳门讲经,打七、皈依者数千人。马居士诗传,请赴中山县石歧,建大悲法会,皈依者亦数千人,事毕回云门寺。
可见,在澳门平安戏院所作的开示,是虚云大师主持的省、港、澳和平法会活动的一部分。但《虚云和尚年谱》和内地佛教资料均未见这篇开示皈戒録,今仍然保存在澳门实乃一大幸事。
这篇开示归戒是当时的一篇记録稿,收在净慧编的《虚云和尚开示録》中。保存在澳门普济禅院。现据《澳门宗教》所载,复録于后,以飨广大读者。
虚云大师《在澳门平安戏院开示归戒》(1947年农历八月初一日)
今蒙佛教同寅相邀,假座平安戏院与诸仁者说法。
“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论》云:
“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若遇逆境,则怨天尤人,遇顺境,则骄矜自恃。或有终身作善而得恶报,作恶而得善报,则谤无因果。那知因果理微,如种果子,先熟先脱。假我今生虽作善业,反招恶报者,皆由过去恶业熟故。今生虽善,而过去之恶业已熟,不得不先受恶报,以今生善业未熟故,不得现受善报。信此理者,必无疑惑。然无始障深,久在迷途,备受辛酸,脱苦无由,当如之何?《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夫欲不受轮转者,当净诸妄想,妄想净,则轮逥自息。故迷心名为众生,觉心名为诸佛。佛与众生,一迷一悟而已。当知此灵明觉知之心,即天然佛性,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凡夫虽具佛性,如矿中真金,为烦恼沙石之所包含,故大用不彰;如来历动修行,已淘去惑业沙石,如出矿精金,其金一纯,更不重杂沙石,大用全彰。故称为出障圆明,大觉世尊。
现在我等即欲成佛,先当审观因地发心,除去烦恼根本,烦恼苦灭,佛性圆彰。若因地修行不真,则果招邪外之曲。若论修行之方,机有上中下之异,法亦有三乘人天法门不同。若为上机者,则为说大乘微妙法门;为中机者,为说出世解脱法门;为下机者,则为说解脱地狱、饿鬼、畜生三途之苦。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途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津,拔苦与乐之妙法。兹先释三归,次明五戒。
所谓三归依者,第一归依佛,第二归依法,第三归依僧。何以先当归依佛?佛为大觉世尊,究竟常乐,永离苦恼,诸导众生,出述笼,就觉道,佛为教化主,故先当归依佛。次当归依法者,是我佛法门,三世诸佛,皆依之修行而成就无量清净功德,今日既欲返本还源,净除心垢,舍佛法无由,故次当归依法。三当归依僧者,以佛法不自弘,须假人弘,人能弘法,方使从闻思修,证果成佛;况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了;难了之法,既借僧得闻,此恩莫极,故当归依僧。又名归依三宝。三宝之义,分别有三:一者一体,二者别相,三者住持三宝。
(一)一体三宝者,即一心自体,法尔具足佛法僧三宝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当人一念灵明觉了之心,即自性一体佛宝。法者轨持义,这个心性,能轨持世间一切诸法,即自性一体法宝。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即此觉心能持一切法,即心即法,法法唯是一心,即法即心,心法不二,事理和合,即自性一体僧宝。如是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宝,三宝唯是一心,是名一体三宝。众生迷此,向外驰求,流转生死,诸佛悟此,即证菩提。释一体三宝竟。
(二)别相三宝者,佛法僧三宝名相各别故。梵语佛陀耶,此云觉者,觉彻心源,究尽实相,是名自觉。将自证法门,觉悟一切众生,是名觉他。自觉已圆,觉他亦竟,是名觉满。三觉已圆,万德具备,究竟成佛。初菩提树下成道,示丈六金身,于于华严会上,现庐舍那尊特之身,是为别相佛宝。如来随机设教,五时所说权实诸经。三藏十二部所诠教、理、行、证、因、智、断,各有不同,是名别相法宝。依教修行,从行契证,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阶次,各各不同,是名别相僧宝。释别相三宝竟。
(三)住持三宝者,佛灭度后,无论泥塑木雕,五金铸作,纸书布绘,诸佛形象,留世福田,恭敬如佛,功德难思,住持不絶,是名住持佛宝。无论黄卷贝叶,所诠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使见闻者,依之修行,皆离苦得乐,乃至成佛,化化不絶,是名住持法宝。剃发染衣,弘宗演教,化度众生,绍隆佛种,是名住持僧宝。释住持三宝竟。而住持、别相、一体,悉称宝者,不为世法之所侵凌故,不为烦恼之所污染故。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论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今言归依三宝者,不特归依住持三宝,别相三宝,亦复归依一体自性三宝。落于言说,虽名三种三宝,其实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举凡一切事物,莫不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无不具足。所以教中但云: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等,终不云归依于他。六祖 云:“自性不归,无所归处。”夫“归”者,是还源义,众生六根从一心想,既背本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六情,还归一心之源,故曰归命。故归依亦即归命义。“依”者,是依止义,以诸众生一向随诸色声,逐念流转,苦海漂沉,无依无止,不知何处是归宁之地。今归依三宝,则身有所归,心有所依,从是以后,以三宝为师,三界迷途从此可出,发菩提心,佛果可期。释归依三宝议竟。
既说三归,次明五戒。归依三宝已,当依法修行,方脱三界苦。若不依法修行,则无由脱粘去缚。欲脱生死粘,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絶”。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为无上菩提本”也。我佛世尊,开方便门,初唱三归,次申五戒,如是乃至大小乘戒等。良由众机心行非一,且由浅以至深,从微而及显,究竟归元,本无二三。
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邪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故。又名学术,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而斯五戒,在天谓之五星,在山谓之五岳,在人谓之五脏,在儒谓之五常。以仁者不杀害,义者不盗取,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五戒若全,则不求仁而仁着,不欣义而义敷,不祈礼而礼立,不行智而智明,不慕信而信扬。所谓振纲提网,复何功以加之。总论五戒已竟。
若别释五戒义者,(一)明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苦果。是故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杀戒。杀戒若持,轮逥自息。杀业之始,无非以强凌弱,或贪图口腹或因财害命,故有人杀人,畜杀畜等,都属于慢杀,若贪口腹而杀者,是属痴杀。然将他肉以补己身,岂君子之所忍为哉。岂知杀机若萌,仇对自起。故《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故有劫数难逃之报。岂独杀人当尝命,杀畜亦复然。如佛世时之琉璃王诛释种,释迦佛仲族当为琉璃王所诛时,释尊尚头痛难忍者,果从何因耶?以琉璃王昔为大鱼,释迦种族是食鱼肉者,释尊昔为小童,曾以棍子敲鱼头三下,今故感头痛。释种是啖鱼肉者,故为琉璃王之所诛灭。如果观之,因果相酬,可惊可怖。故《楞严经》云:“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遁相吞食,是等则以杀食为本。”是故佛慈岂但及于人类,而慈及蚁子。佛法平等,无高下故,佛眼观之,大地众生皆能成佛。又《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世间无知,互相吞啖,故如来制不得伤害生命。且蠢动含灵,皆有佛性,昆虫之属,尚不得害,况同类相残。一切众生既皆有佛性,未来必定伤之。凡愚俗子,但求自利,不顾人道之伤残。如孟子云:“矢人惟恐不伤人。”但求斗争之胜利,故有水陆空中杀具,人心日形险恶,世道愈漩涡,相杀相诛,何时得了。若不图挽救,竟成苦海。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奈何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策,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刀兵水火劫赋等事,皆由自造。如大战时,遍世不宁,惟澳地侨居,得免诸难,皆由宿昔无深重杀业。或有遇难者,是其个人别业所感。当知因果理微,不可思议,若信此理,杀心自息,举世若能持此杀戒,则一切杀具皆归无用矣。如来制此杀戒为首,无非欲令人人慈仁悯物,拔自他苦,同证常乐而已矣。杀戒之义略释已竟。
(二)明盗戒者,谓盗从贪起。佛制弟子于一针一草之微,他人不与,我不敢取,何况窃盗。但是众生唯见现利,种种计求,不告而取,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厌无足,皆为贪盗所摄。盗之细相如此。大而十方僧物,现前僧物,佛法僧物,混乱互用,虽针草之微,或自用或与人,皆盗中之至重。花首大士云:“五逆十重,我皆能救,盗十方僧物,我不能救。”乃至父母师长物,不与而取,当犯重罪,况其他焉。若能深信因果,丝毫莫犯,则此戒不持而自持,大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门,举世皆成义让之人,更何须监守牢狱哉?释盗戒已竟。
(三)明淫戒者,在家出家弟子,皆当严守此戒。在家五戒,虽正式夫妇非属邪淫,然他人妇女,他所守护,言语嘲调,尚属不可,况可侵凌贞洁,污净梵行者乎?佛制在家弟子,禁于邪淫,出家弟子,邪正俱禁。《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举世若能持此戒,不祈礼而礼立,威仪自守,不肃而严,而法庭可无案牍之劳形矣。释淫戒之义已竟。
(四)明妄语戒者,妄语之事,亦当制止,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言无妄出,细故之事,尚须真实,况事关重要乎?观乎妄语之由,多为希求名誉利养,匿情变作,昧心厚颜,如果乃至未得圣果谓得,未证佛心谓证,欺罔圣贤,诳惑世人,是名大妄语。大妄语若成,堕无间地狱,当慎之莫犯。佛教以直心是道场,何不依之修学。举世能持此戒,则信用具足,不邀名而名自至,不求利而福自归。释妄语戒已竟。
(五)明饮酒戒。饮酒宜制者,酒虽非荤而能迷心失性。《大智度论》明有在十六过,《梵网经》云:“过酒器与人,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及教人饮。”昔有比丘能降毒龙,唯好饮酒。一日,醉卧途中,呕吐酸臭难近,唯有蛤蟆舐其唇吻。适遇佛过其侧,佛叹云:“汝有神力能降毒龙,今日醉卧,反为蛤蟆所降,汝之神力何在?”故佛制止饮酒,酒戒从此始。以酒能乱性招殃,又如昔有在家五戒弟子因破酒戒而杀盗淫妄齐破,可不哀哉。故酒能为起罪因缘,痛戒沾唇,况尽量而饮乎?举世若能持此戒,则乘醉惹祸,自无其人矣?释酒戒已竟。
若俗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求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我佛洪恩,初唱三归,次申五戒,用斯方便,先拔众生苦,其恩浩大,岂碎身能报其万一哉。是故闻说其三归五戒之义,当从解起行。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主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钦遵佛制,报感乐果,抑且冥助国律,益补邦国,斯乃三归五戒之德行相也。诸位若能真实行持,则得成佛种子,行解相应,方到彼岸,愿诸大众,从此之后,从闻生解,解而思,思而修,则成佛可期。常勤精进,辗转示人,方报佛恩,希诸大众,各宜努力,前途无量,消灾免难。若能受三归五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能与道相应。无上佛道,可以圆成矣。
(宽荣译语并记)
原载《广东佛教》1996年第1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