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山路扶摇而上,一路上垒砌的石碓越来越多,鸡足山的秀美,一点一滴映入眼帘。高大的树木奇形怪状,参差不齐,清泉汩汩流淌。行至一处石阶,只见泉水从几处石洞中涌出,坐在石阶边歇息,心中不免感慨,忆起宋朝杨万里《小池》中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此番闲情雅致,大扺是在游山途中才会深有体会吧!
身在山中,走走停停,看过林壑幽深,危崖高岗,緑树野花,行至不远处,忽见一片五彩的经幡。经幡呈方形,蓝白红緑黄五色,上印有经文和佛像,悬挂在一根根细绳上,犹如飘动的彩旗。
初次南行,对于经幡我们都觉得陌生又新奇,尽管早有耳闻经幡是藏传佛教信众心中的圣物,此番却是初见,不禁停下脚步,细细观看。
经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内涵。经幡所在的地方,即为有佛;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佛传达着人的愿望,祈求佛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佛与人的纽带。其所在即意味着人们对佛祖的祈求所在,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经幡的颜色各异,含义也各有不同:五色代表五方佛,也代表五种佛行事业,红色表欢喜,白色表清净纯洁,黄色表增益,蓝色表降服,緑色表成就。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蓝幡象征天空,白幡代表白云,红幡寓示火焰,緑幡代表緑水,黄幡代表土地。如此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千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
相传;经幡本是由古印度女子身穿的纱丽演变而来:在古印度,女子们都穿着薄薄的纱丽裙衫,丈夫远离家门时,妻子会扯下身上的一块衣角,挂在门口或树上为其送行。天长日久,布的颜色退了;年复一年,布丝被风吹走了。吹到哪里去了呢?据说吹到丈夫的身边。
如今,随着佛教的兴盛,纱丽演变成一块块薄薄的纱布,并染上了颜色,印上了经文和佛像,成了今日的经幡。
鸡足山路途中所见的经幡,与蓝天、山林交相辉映,五彩斑斓,为鸡足山平添了一抹亮色。据金花介绍,此地的经幡还有一个重要的用处:它像是一面面引路的彩旗,能为行人指引通向光明寺下院静阳庵的道路,这就意味着,我们只管顺着经幡的方向前行便是了。
我们注意到,经幡上印着《佛说般舟三昧经》三字诀。《法灭尽经》中提起,法欲灭时《楞严经》和《佛说般若三昧经》先灭,而背诵三字诀是对般舟经的基本熏修。
“为何《佛说般舟三昧经》会先灭呢?”我道出心中的困惑,一位同伴说了这番话:“《佛说般舟三昧经》把修行的过程和方法说得过于明白、简单,又是乐修、喜修,简单得我们都不相信,幷且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安乐,处处讲休息,以车代步,吃不得暂时的苦。最后由认为自己不能做到,认为别人也不可能,以致怀疑非佛所说,使得经文最终走向灭絶吧!”
看来,这部经文难遇难求,意义非凡。一行人唏嘘感叹,发心诵读,又听说光明寺有行佛现前三昧法门般舟法的道场,莫不欢喜,一路一边走,一边暗自背诵着经幡上的三字诀,希望这次朝山能结一个殊胜的法缘。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