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振兴乐昌花鼓戏的建议


  乐昌花鼓戏是广东的稀有剧种之一,是乐昌的艺术特产,已有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六十年代被誉为岭南一枝花,乐昌文工团是广东演出花鼓戏的唯一专业文艺团体。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曾有过两次辉煌,能称雄于韶关地区,并敢与广州市大剧团平起平坐。

  回顾乐昌花鼓戏辉煌的历史,主要是得到县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六十年代县委主要领导曾撰文于《南方日报》,宣传乐昌花鼓戏。七十年代,在户口、编制和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党政一把手亲自出面,找公安、劳动、财政部门的领导协商解决。县委常委还多次讨论并确定剧目,责成宣传文化部门创作演出。领导实实在在的支持,极大鼓舞了宣传文化部门和剧团成员的斗志,因而五、六十年代能穿州过府到粤湘桂赣四省巡回演出,七、八十年代能连续两次参加省专业文艺调演。

  剧团也是一个窗口,它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国际上有文艺外交,在国内派出文艺团体,在周边地区进行慰问或商业性演出,对增进周边地区人民的团结和友谊,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文艺的特点是生产艺术产品,而不是商品。艺术产品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从而受教于乐,它不可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谈不上经济的回报。过去曾听过「以文养文」的口号,那仅仅是一句好话而已,事实上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剧团(包括蜚声中外的大剧团)能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戏剧中的服装、道具、布景能重复使用者甚少,就算能重复使用的东西也需要很长的周期,不可能以商业的眼光去衡量艺术的效益。

  振兴乐昌花鼓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乐昌文工团的出路,但需要多方的努力方能凑效。

  首先是剧团成员要有爱岗敬业精神,要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为」方针,勤排练、多演出,不断提高自己的艺德和艺术修养,要响应中央「三下乡」的号召,多下基层为工农兵演出,今年年初二剧团送戏下五山、廊田镇,受到群众的好评。还要排出一台质量上乘的花鼓戏(其中必须有自己创作的剧目),争取向省文化厅作汇报演出,或力争参加省的专业文艺调演或拍成録像,送省文化厅作汇报,以此来争取省里的重视支持。

  其次,市的宣传文化部门要抓好剧团队伍的思想和业务建设。要选派事业心强并懂得艺术的充任剧团领导。戏剧是综合艺术,应着力组建一支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齐全的队伍,把那些不适合搞艺术的人调离剧团,挑选那些思想好、有艺术功底的年青人来充实剧团力量,剧团人员要做到少而精,一般不少于二十五人,能演出中、小型剧目,剧团成员要逐步做到一专多能,目前,从湖南招来的十名演员,我们看了彩排,认为基础尚好,他们是振兴乐昌花鼓戏的希望。

  第三,希望党政领导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如人员编制问题应从速解决,据说湖南来的这批演员,因未解决编制,需借钱吃饭,这就难以稳定人心。还要解决排戏和演出的必要经费,没有经费,就难以解决演出的服装、道具、布景等问题,纵然排出了好戏,也是无法搬上舞台的。

  我们深信,在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多管齐下,同心协力,乐昌花鼓戏的振兴是只待时日,我们愿为此继续奉献微薄之力。

   (本文写于1999年2月27日,合作者刘国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