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开发韶关旅游资源之我见


  为了落实领导关于加快我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指示,研究和探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子,市政府特别召开韶关市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我认为对于韶关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而且是非常及时的,完全必要的,我能够参加这样的会议,听各位专家学者发言,有机会向大家学习感到很高兴。由于自己才疏学浅,现仅就如何开发旅游资源谈点粗浅的意见,供作参考。

  (一)认识庐山真面目,开展旅游资源调查。韶关地区山清水秀,名胜地多,写好山水、自然景观这篇文章,韶关的旅游就会活起来,过去我们已经开发了不少旅游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尚有很多等待我们去开发,所以我主张进行全面的调查,用战略的眼光,识别那个山有仙、那条水有龙、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有道理的。过去我们认识到丹霞山、金鸡岭、九泷十八滩是发展旅游的胜地,现在又认识到乳源大峡谷是开发旅游新景点的好地方,像粤北这样美好的自然风光,原始森林还有的是,潜力是很大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乐昌有个中国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泐溪福地,那里有一个六祖学佛的西石岩寺,在唐朝,已是有名的古刹,还是陆羽挥毫题壁的地方,可是至今尚未开发,山门紧闭,游人不得入,钱财无法来,如不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开发,实在太可惜了。

  (二)重视人文景观,做好古字文章。韶关的古迹很多,如南华寺、云门寺等古刹、珠玑古巷、古塔、坪石古战场、马坝人古址、韩泷祠古碑、风采古楼、赵佗城古文物,这些景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一些古老的美丽的传说,如舜帝南巡演韶乐、马援一曲传天下,乐昌公主来乐昌,瑶家祖先过海、故事神奇,这些都是资源,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应当珍惜、利用。

  (三)风情也是资源,要注意整理挖掘,发挥作用。在韶关的客家风情与瑶家风情,还有水上风情都很有特色,客家民俗多彩多姿如采茶戏曲、山歌对唱等,瑶家歌舞别有风味,有的地方就是一首歌而出名了,如康定情歌就流行海内外。游客到一个地方,总想瞭解那里的风情,使人有个甜蜜的回忆,李宗仁先生于民国八年到韶关,在他晚年的回忆录里就对韶关山水风情、湘粤边境的民俗有精彩的描述,足以说明地方风情特色的诱惑力是很强的。

  (四)利用名人足迹。发挥名人效益,这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旅游财富。韶关本地自古以来就出过不少名人,如张九龄、余靖、侯安都、布衣才子廖燕等,外地来的名人就更多了,如韩愈、苏东坡,他们都留下了诗文墨寳,二十世纪中国出了三个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到过韶关,这些名人的纪念地就是最难得的,如果我们注意发挥,是十分有益的,我主张重视发挥已有的这些资源,同时要不断请进国内外有名的当代人来韶关,以提高各旅游点的文化品位。我记得湖南有位管旅游的领导很有感慨的说过,古人有两篇文章给湖南旅游带来了很多的财富,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位领导的讲话给我们以启迪。联想乐昌也曾有两位历史名人留下了他们的佳作,一位是韩愈的《问泷吏诗》;一位是余靖的《游西石岩记》。这两位前贤在不同年代赞美过乐昌县官聪明才智,可我们却未意识到运用名人效益来为今天发展经济文化服务。

  (五)开发寻根问祖的文化旅游。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南雄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人寻根问祖的地方,乐昌、乳源的瑶族聚居地是海外十几个国家和云南、广西瑶族同胞寻根问祖的地方,全国瑶族有几百万人,倘使我们能搞一个瑶族博物馆,吸引海内外游客将会给游人带来乐趣,各县都有许多祖祠,支脉繁茂,我们都可以发动他们回来寻根问祖。据说曲江就有余靖的后代在美国繁衍,并且在那里还修祠续谱,有多位余氏华人,亲自到乐昌、曲江探亲。旅游观光。

  (六)创名优地方特产,促进旅游发展。韶关物华天寳,特产不少,但眼下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却不多。早在唐代就有韶关的绿茶被陆羽列为天下名茶,而乐昌的灵溪酒在唐代也列为天下名酒,当时岭南只有两种酒有此殊荣,一是乐昌灵溪酒,一是博罗的桂花酒。而今灵溪水依然流淌,灵溪酒却无名了。我希望各地都应有有名的特产供旅游者购买,同时可招商引资不断创优新的产品。

  总之,韶关的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现在就要加强领导,全面进行调查,统一进行规划,分别进行开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力量,加速发展,开创韶关旅游的新局面,为韶关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原载1999年9月《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