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画家登山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离别沿溪山,汽车继续往高处爬,沿着蜿蜒的公路向九峰山前进。行经鹅颈坳,向导告诉大家,在这里本来可以看到五指峰了。可是今日它却含羞地披上了一层罩纱,像是怕见远来的客人,大家决定抢时间,到狮子岭去,汽车在云海里浮沉,马路两旁的景色,就像电影一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往后推。到两江公社时,关山月同志却叫司机停车。这是一次必要的停车,因为两江墟就是两条溪水的汇合处,建筑奇特。关山月等同志就在马路站立写生。一刻功夫,两江三桥、群山墟镇就被组织在一幅画面上。关山月及刘仑、涂夫等三位年逾花甲的老画家和其他同志一样,越过了一条摇摇晃晃的高空吊索桥,沿溪作画,许多群众迎了过来,挑担的放下了担子,推车的停下了车子,走亲戚的止住了脚步,围在一起,看画家们画画。他们看见画家们把他们美丽的家乡移到纸上,不禁连连称赞:「真好呵,真漂亮呀」!

  过了两江,又要爬山了,这里比风门坳、鹅颈坳地势更高、更险要,公路盘山而上,就像一条银链缠在狮子头上。这是一个峭壁千里,悬崖吊青松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悬崖絶壁上,葡萄、兰花、野果、藤梨等等,无奇不有,引起了画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描绘,把景物特写下来。我看到天色不好,请他们登车继续前进,争取在未下雨前登上狮子岭主峰。

  茶亭,是狮子岭公路的最高处。汽车和行人来到这里都要休息,1958年陶铸同志来此。有《过九峰》诗,诗曰:「三十年前此地过,山头独立恨难磨,南望羊城狐鼠笑,北投衡岳虎狼多,挥戈永赖英明策,返日终奏胜利歌,重睹峰峦青翠甚,桃源从此絶秦苛」。陶铸同志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故有此作。陶铸同志再登九峰时,批示在此建立一个茶亭,好让行人有个歇息的地方。今天画家们到了这里,饱览这峰峦迭翠的桃源景色,抚今追昔,情随景生。

  多好的景色呀!可巧,这时恰又是山风呼啸云天矮,烟雨空蒙入画来。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画家怎肯放过。关山月、陈洞庭、刘仑、王立、涂夫诸老不顾年迈,坚持冒雨写生,年轻的同志更是不怕风雨,把奇幻的景色一幅一幅地描在速记本上。

  但是,这里还不是主峰,不是狮子的头部,而仅仅是它的颈部,要想极目湘粤,就要步行继续攀登了。画家们策杖扶将,冒着劲风斜雨,一步一步的往险峰行进。狮子岭上有个高山微波站,北京到广州的电视节目,就是从这里送过去的。高山站的罗同志热情的到山腰来接我们。当时我和微波站的同志都想请画家们在此小憩,明天再继续登山。可是画家们仍有余勇,坚持继续攀登。当日下午三时,登上了狮子岭的主峰,这是高达一千多米的高峰。这时云开雨霁,豁然开朗,远近群山尽收眼底,湘粤风光一览无遗。王立同志是位诗画家,他又作起诗来了。「苍山若大海,滚滚緑浪翻,雨歇艳阳出,白絮吻山峦,千山益翡翠,色彩更斑斓。中稻正黄熟,触目铺金毡,茶山连云海,江山绣新颜,南粤翡翠琢,传神殊艰难」。传神不易,这是画家的自谦。看吧,关山月、陈洞庭同志已经登上了主峰的最高点,尽情的描绘这里顷刻多变的景色哩。

  从狮子岭南望,可以看到马蹄峰,北望可看到骑田岭,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山峰,人们说它都是离天三尺三的地方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革命前辈当年骑马过五岭的威武英姿。在今天,党中央率领我们进行新长征的时候,画家们汗洒长征路,这是为了什么?我作为一个向导,作了一首《九峰山歌》:「关山衔月接银河,要目五岭泛緑波,画家汗洒长征路,山欢水乐唱新歌」。画家们,然乎?否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