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五章 木鱼衍新声
自明代木鱼在岭南珠江三角洲以民歌升格为最早的说唱曲种后,直至今天,木鱼本身除了唱腔曲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日渐严整规范,不象明代的《花笺》和《二荷》间有多句不合后来木鱼唱腔音律,即使晚清的木鱼歌手也唱不出之外,木鱼仍无大进步变化。简言之经过数百年的努力直至消亡前,木鱼始终不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成功打入商业曲艺圈。结论是谁都无法逥避这样一个事实:木鱼檏素的文字和苍凉的的行腔实在无法取得具有高度曲艺欣赏能力,口味渐趋新鲜华美的市民大众欢迎。历史注定木鱼的进化却在另一面——“生儿育女”——孕育优秀的后代上表现出来。干隆时,它诞生了受到泥腿子田头欢唱的龙舟歌;稍后又养育出市民和知识分子喜爱的南音;道光又衍化出饱含妓女辛酸的粤讴。
一 龙舟——田头蔗地的说唱
前面己说木鱼歌从诞生之时,就带有从娘胎带来千年民歌基因的顽强生命力,只是这种顽强不表现在自身艺术水平上的进化,而是表现在以母亲的胸怀与社会环境互动后,渐次衍生出新的三个说唱艺术品种:龙舟、南音和粤讴。
龙舟与南音都是从行腔檏素的木鱼腔衍化出来而在曲艺风格个性上各趋一端的两种新型的粤方言民间说唱。关于龙舟最初形成的说法很多,实际只有两类:一、是顺德龙江某破落户子弟在干隆年间所创;二、康熙年间,顺德天地会所编写反清复明的唱词,在珠江水乡传唱而形成,据说历史以演唱龙舟为生的艺人多是顺德地籍。总之,龙舟诞生地与顺德地缘有重要关系。直至今日,要学唱龙舟,要先学正宗的顺德话不可,是为佐证。龙舟歌形成初期,或有个别失意而又与农民接近的知识分子参加过编写和提高的工作。以现存作品看,天地会所编写的反清复明的唱词,是唯今不可多得的原始龙舟,表现出龙舟自诞始便具有先天的政治品格。
不通粤语粤调的北方人,往往以为龙舟和木鱼、南音、粤诬倘唱腔大同小异,混一而论。莫说是顺德人,凡珠江三角洲土生土长者,一听便知四者味道截然不同。但仅可以说他们的音乐曲调有某种程度相似,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再是伴奏。昔日的龙舟艺人手持一个形同杖头木偶的木雕龙舟船,胸前持一面小锣、小鼓,边敲边唱,以为节拍;上台面时,歌者铺陈指斥,挥洒纵横,豪气自如。至于自娱,自然可以击物作拍,亦可以用手击节作拍或哼或唱了。昔日田间小憩的顺德农夫,捡些烂碗破碟,用竹枝敲打,照样唱得前仰后翻,乐不可支。
龙舟作者多是农村底层的农民,故署名多为龙舟某,如龙舟朱,龙舟德等。他们这些无名作家把夫妻矛盾、生理病痛,妇女厄难、闺女友情、命运坎坷等等的草民生活原生态,事无巨细,搬上龙舟。虽然显得过于琐碎,颇有自然主义味道,但生活气息极为浓郁。以接近底层生活而论,木鱼尤自不及。而进入了大城市敞坛的南音却有点像贵族,吟风弄月,高高在上。
龙舟曲调个性风趣、诙谐,亦有嬉笑怒骂之一面。
觅祖寻宗,行腔檏素的木鱼歌所孕育衍化的结果,却是唱腔风格粗犷活泼的龙舟;但终归是母子血缘,基因相同之处是节拍自由,但从草根而来甚至比木鱼更为活泼大胆的龙舟的唱词往往冲决了七字的束缚,间有变成九字句、十字句,故显得更为恣意不羁。龙舟的唱本,木鱼和南音都可以唱,唱本资源完全可以互用。除创作的不计, 龙舟其他大多是从长篇木鱼中选摘一章或数回之“摘锦”,再改变唱法。龙舟和南音、粤讴(还有板眼)四兄妹都是同属出于一个木鱼母亲的说唱大家族。
从龙舟的内容分类,可划出五种:
㈠ 信士(驱邪)龙舟,是原始宗教古代巫的遗存。先让唱龙舟的师傅把手持的木雕龙头对准住宅门,再念念有词,祝祷扒龙舟有“法力”的“扒仔”,把邪鬼秽气“扒”到番鬼国,“扒”到婆罗洲,扒到……。
㈡ 祈福龙舟和劝善龙舟,专唱一些发财添丁和长寿“好意头”的安康语句,有部分唱词类似《增广贤文》的劝善内容,其中融汇了儒道释三教导人向善的思想,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劝善肇于先秦两汉,兴于宋,大盛于明清,延于民国,至今日珠三角有些顺德村落过年时,还出现几个龙舟老艺人手持木雕龙舟和小锣鼓在村庄农户间周游祈福说唱的罕见风情画。
㈢ 叙事龙舟。长篇多从木鱼唱本中“摘锦”而来,传奇、侠义、英雄、人情、忠孝各类;短篇多为自创,特别是专写农村劳动和家庭伦理,日常矛盾的原生态作品,,如《打烂外父屋》《屎坑佬叹五更》……。有很高社会价值。
㈣ 社会龙舟。在干嘉天地会活跃期间,出现了宣传天地会的龙舟唱词。辛亥革命前夜,龙舟以独特的鼓动性和紧贴农民大众的品格,以讽刺清朝政治黑闇腐败和评述时局、鼓吹革命为己任,活跃在农村水乡,因又有政治龙舟之称。如《社会龙舟庚戌年广东大事记》,全歌二十六章,一万二千八百余字,是罕见的龙舟长篇。内容记述新军起义,鼓吹武装斗争,为现存龙舟作品中思想最为激进之冠。在社会动荡中,反而能展现出龙舟个性中嬉笑怒骂和金刚恐目之一面。
木鱼与龙舟在风格上最显着的差别:是木鱼运腔檏素,擅于写实叙事和长于刻划悲情,故长篇较多;而龙舟风趣、幽默,擅于状情讽刺,长于营造诙谐的喜剧气氛,故多为短篇。谭正璧先生对于龙舟和木鱼曾有这样的错误的解释:“木鱼中长篇称南音,短篇称龙舟。”持这种看法的北方学者不在少数。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和逻辑理据上可以简单说清楚,实践证明,理性的认识需要感情的支持,往往需要切身处地,进入一个方言独特曲感的氛围进行感悟和体验。
不料木鱼与龙舟,这对母与子命运的结局倒是大致相同,它们两者在进入大城市曲艺歌坛的坎坷过程中,虽然也出过二三张唱片,(龙舟唱片有男喉龙舟《青楼叹五更》和《剃头二借老婆》)五十年代后也出版过一些反映新时代的龙舟新作,甚至上过人民电台演唱(木鱼有曲艺名家李少芳,龙舟有勒流镇老艺人何志宁),临了却无可奈何花落去,前些日子佛山最后一个民间专业木鱼艺人梁浩成先生和顺德的一个最老的龙舟艺人相继去世,使人更感到一个曲种的消亡的苍桑和生存者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责任。
二 南音——市民的阳春白雪
南音属于木鱼说唱体系进化最成熟之一种,无论句式结构与木鱼相同,唱本资源均可与木鱼共用。长期认来,曲史家亦将其归入说唱木鱼系统之中。南音大约是干隆时形成。干隆十年时,顺德县知县王之正(午塘)认为:
“摸鱼歌者,岭外人谓之南音,大率七字成文,词多淫亵。”每逢赛会迎神时,“往往妇女群出聚现。之正责其事于保甲,令就地各召父老训诫事束之。”
(引咸丰《顺德县志》顺德县地方志点校本,中山大学出版社)
咸丰《顺德县志》所记载干隆时王氏之说涉及二个事实,一、干隆时,说唱木鱼之一种称南音,遂已渐行。二、认同是其摸鱼歌之一种。
木鱼歌虽由咸水歌与外来的说唱和宗教种种因缘而融汇形成,逐渐上升为岭南说唱文学之母的地位,其后“琵琶弹木鱼”、“蛋船争唱木鱼歌”短调式檏素的歌乐原始形态没有“消失”,反而有所发展。干隆年间,就在珠江两岸的花艇上,华装登场。请听:
“木鱼歌里传快杯,不唱杨枝与落梅。
怎得郎如江上渡,朝朝暮暮趁潮回。”
“六么袅袅唱双娥,一曲江州奈老何?
检点青衫余别泪,不堪重听木鱼歌。”
上述这种非叙事方向的抒情木鱼,又一次作为母本,与南词与潮曲的共冶一炉,孕育和诞生出一种南粤新声——南音。
南音唱腔高扬时,清高而致远;其低抑时,曼柔而千回百转。特别擅长于描划人物内心的感情空间(可能是从扬州清曲而来);大幅度的激烈升降时,如浪里抛舟,跌宕多姿,其音乐性大大超过了单调檏实的木鱼。更重要的是南音之曲调具有一定的节拍,又有音乐之起板和过门,音乐上的严谨性出于木鱼母体又更胜于母体;增强和丰富自身说唱艺术的音乐性和娱乐性;更重要和关键的是职业艺伶和城市知识分子愿意接受它。于是南音在城市娱乐圈正式登场,终于在正规的曲艺演出之路迈进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把岭南说唱文学和说唱艺术的水准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可以说南音是在木鱼说唱家族中唯一成功踏入城市曲艺歌坛,具有票房价值和商业性的曲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曲坛的艺人代代承传,至今传不衰。
南音虽非擅长长篇叙事,但亦能从海洋般的木鱼书中摘取抒情味道较浓的一段或数回作为南音的文学底本,如南音的《孟丽君会诊》。是木鱼《再生缘》之一回;《夜偷诗稿》是木鱼《玉簪记》之一章。晚清之时,南音渐受市场欢迎,书肆老板干脆把木鱼、龙舟一律冠之以“正字南音”之类,以招徕顾客。南音的代表作有《客途秋恨》、《何惠群叹五更》。
作为诞生在灯红酒緑、男女欢场之南音,早期大多数的作品局限于写旷夫怨女和离愁别绪,内容消极而苍白,笼罩着一种没落士大夫式“淡淡的哀愁”,颇有点六朝唯美的味道。解放后,内容经过整理,南音才获新生,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南音作品,如《沙田夜话》、《罗岗香雪》等。
南音历史上产生过钟德、杜焕、梁鸿、陈鉴等一批著名失明艺人大师。
△ 南音曲坛的双子星—钟德与杜焕
▲ 岳雪楼和《金梦曲》
钟德(1860~1929),广东南音的一代宗师。
杜先生幼失父母,寄养戚家。幼即天资聪敏,容貌韶秀,后入豪商孔氏家园为瞽僮,主人饬之拜名瞽师北山门下,从此勤习音律,浸而尽得乃师所长。孔家常在岳雪楼设文酒宴游,高会宾客,钟德亦参与其盛,而其歌艺大得座上客称许。于是孔家所邀名士辈,乃各为钟德撰写南音曲词,所取材者皆《红楼梦》故实。文采纷陈。
岳雪楼 位于广州城南太平洲,是道光进士、豪商孔继勋(南海人,卒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冒雪游南岳归来后兴建的场所。原作收藏书画之用,后由于孔氏极好音律,故在岳雪楼中收养了一些歌女及瞽僮,使之成了词苑曲馆。钟德亦参与其盛,而其歌艺大得座上客称许。于是孔家所邀精通音律名士之辈,纷纷乃为钟德撰写南音曲词,所取材者皆《红楼梦》故实。一时红楼岳雪、文采纷陈。一曲《红楼梦》南音,风糜羊城士子,顿使钟德成名,岳雪楼也因此雀声大振。
钟德演唱的南音,具乡土气息,韵味浓郁,称为地水南音。南音腔调有正线本腔。乙反线梅花腔(也称“苦喉”)几种,每种各有不同板面(序)和过门,并有慢板、中板、流水板和快板等板式。
钟德以六十八岁之高龄,于1930年病逝广州。遗妾曰莲好,亦能歌,但无所出,以侄为继。1919年香港华字日报总编辑劳纬孟辑録了根据瞽师钟德而修定的所唱红楼梦南音曲六首,刊行《今梦曲》一书(劳梦庐,1919, 香港聚珍书楼)。内有《祭潇湘》一曲,为扬州腔南音,调声悠扬跌宕,行腔。板面和过序和现在常听的南音略有不同。
据学者梁培炽查考,扬州腔南音为钟德所创。这里暂说一下第一本南音专集,也是《红楼梦》第一本粤调曲子集《今梦曲》的出版。
清末民初,南音曾先后出现过《今梦曲》和《增刻今梦曲》两本专集共编人的14首曲目,都是取材自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故事。前集计有《黛玉焚稿》、《宝玉谈禅》、《潇湘听雨》、《潇湘琴怨》、《晴雯别园》、《尤二姐辞世》6首,增刻本又增收《芦亭赏雪》、《黛玉葬花》、《夜访怡红》、《潇湘泣玉》、《宝玉逃禅》、《颦卿絶粒》、《黛玉辞世》、《怡红祝寿》8篇。后增至二十一首。这是钟德传世的唯一的南音作品专集。据说其所以命名曰《今梦曲》,盖指石头记故实如梦似幻,而今之一曲,犹昔之一梦焉。
扬州腔南音又究竟是不是钟德所创呢?有三种可能,一是瞽师钟德所创,二是清代同治年间广东富户孔氏门下的文士清客会同所创;三是钟德的两位师傅某姑及北山所创。但粤剧界历来都有扬州腔南音创自瞽师钟德之说。
扬州腔因曲调悠扬跌宕,有“舟摇摇而轻扬”之感,故起名扬州腔。后人渐渐讹传为扬州腔。钟德的弟子盛献三也确证此说(详见梁培炽着《南音与粤讴之研究》)。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西关宝华坊土地坛举办全广州失明艺人演艺比赛,钟德被选为状元,因此又被人称为“盲公状元”。他唱《客途秋恨》最为动人,唱的是古本南音,是当时街知巷闻的名曲。
天翻地复的五十年代,大陆的曲艺坛上,伤春怨梦之传统作已不再,有韦丘作,李丹红演唱的《沙田夜话》、陈卓莹执笔,李少芳演唱的《罗岗香雪》等新时代优秀南音作品,受到南音爱好者的欢迎。历史上除钟德外,还有杜焕、盲就、盲水、丽芳、桂妹、陈洪、陈鉴,白驹荣等一批著名艺人。
最后一个南音大师——杜焕小传
杜焕(1910—1979)俗称阿拐,尊称拐师傅。一九一0年生,东省肇庆高要县人。出生三月后,即患眼疾而失明。四五岁时,杜焕父亲过世,遗下妻子及儿女五人,民国三年西江大水泛滥,本来薄有田产的杜家变得一无所有,日子穷困交加。据说,八岁时曾学唱梅书与占卜,显现音乐天赋。十岁,家境益窘,便随第一位师傅从乡间到广州,开始在人家门前卖唱,形同行乞,晚间流浪于失明人聚集等待客人召唱的环珠桥边。三年后,在一个偶然机会,得随名师孙生学唱南音。是时,未成年的杜焕和一班盲艺人在河南环珠桥附近卖艺,每晚总有十多位歌者接到生意,每晚的价钱是两元半左右,一晚以四小时计,大约晚上十时便“散班”,不再等客了。
1925年省港罢工,社会动乱。杜焕忆述于这段时期广州成千上万人巡游,枪战、戒严等商场被火烧的情况,记忆清晰。十五岁的杜焕无以为生。只能随师兄辗转到香港、澳门两地寻生活。在澳门茶楼演艺时,曾住在澳门南音名唱家王德森家,与刘就、银娇……多个瞽师和师娘的前辈请教技艺。
杜焕尝试在香港定居,开始在庙街妓寨卖唱,或由旅馆的部长代接生意。三十年代时,每支曲的代价只是二元左右,收入颇佳。杜焕数月后返回广州,正式辞别师傅,到香港谋生。不久,杜焕便香港社交场所染上鸦片烟瘾。1926至1935年(十六——二十五岁)之间,是杜焕一生中较为舒心的日子。他忆及在吴松街时,每晚唱两三小时就足够生活。唯独吸鸦片此事,在杜焕晚年长篇南音《飘泊江尘话香港——失明人杜焕忆往》(《飘泊红尘话香港——失明人杜焕忆往》,香港历史博物馆出品,2004年。影片由邓巨荣导演,荣鸿曾监制,小册子由李洁嫦撰稿。售$50。1975年旅美博士在上水坑口富隆茶楼为著名慧师杜焕作实地録音。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计划出版《杜焕南音全集》。据闻,现在出版了:△一长杜焕南音精华集(双CD),△《飘泊红尘话香港——失明人杜焕忆往》。)懊诲不已,情溢于曲,直至临终前毒瘾才完全戒去。
在此期间,杜焕与在八音馆结识了一位唱曲师娘,不久共结良缘,又把母亲以乡下接到香港,算是有家有室,有老有少。一九三五年,香港禁娼。杜焕所依赖在妓院弹唱南音的欢客四散,生计顿失。再是灾祸接二连三:一、是所生四个儿子均先后殀折;二是1940年母亲去世;第二年妻子又病逝。这是杜焕一生最为凄惨的日子。
1941年末,日军攻陷香港。杜焕又根辛地熬过苦难的三年零八个月。他曾以南音苦喉描述日军沦陷香港之时,市面末慌,发生年面抢米风潮。杜焕控诉日军统治下尸横片野,生活无望的香港。哭诉说四天无米下炊,妻子又病重的絶境,幸得包租人接济,才勉强渡难关,……。
日本投降光复后,杜焕晚上在圣佐治公园卖唱,总算有收入。1949年,香港丽的呼声电台开始广播,市民娱乐模式开始改变,靠唱曲为生无人光顾,到1954年已维持生计已无可能。1956年,香港电台增设南音节目,邀请杜焕在播音室现场演出南音,由何臣操椰琴或吹洞箫拍和,节目维持到七十年代初才停止。杜焕捧着政府十几年的铁饭碗,过着安稳的生活,香港听众也到时候开收音机,欣赏艺术大师十几年絶无重复的南音节目。
六十年代未,流行曲兴起,七十年代初,电台取消了南音节目。杜焕顿时又失去稳定收入,又重再落魄街头,直到1979年去世。最后的岁月,他得富商何耀光礼遇,经常召唱,又得到歌德学院及中乐学术界多次邀清表演,最后有荣鸿荣博士在富隆茶楼为其録音,断续有多少外收入;也幸得包租人义助,但终久上生活不稳定,心情不好,一生坎坷终老。一个大陆研究木鱼南音历史的学者,欲寻找杜焕最后演唱的之富隆茶楼,以凭吊大师。去到故址,才发觉那座充满交谈声、雀声、点心叫卖声,间杂有杜焕独特南音声韵的富隆茶楼,亦随着时代变化和商业的日新月异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让本书的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兹下面全録香港有关方面所举办「地水南音与流行曲」专题讲座的广告文字:
主持:
余少华教授(香港中文大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馆长)
郑国江先生(著名曲词家)
吴瑞卿博士(研究南音木鱼学者、跨媒体创作人、电台节目主持人)
时间:
2007年7月21日下午4时至6时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旧翼会议室607室。
是次讲座由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三联书店及百利唱片公司合办,邀得著名曲词创作人郑国江先生从流行曲,特别是曲词创作的角度,专事研究南音木鱼书学者兼跨媒创作人吴瑞卿博士从历史及社会角度讨论,届时并有珍贵的香港历史图片配合。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听瞽师唱南音是粤、港流行的民间娱乐。失明人卖唱谋生,男的称为瞽师,女的称为师娘。五十年代收音机普及后,南音也曾经是颇受欢迎的电台节目。八十年代初,香港的南音瞽师和师娘相继去世后,自此正宗的瞽师地水南音已成为历史名词。
1975年,旅美学者荣鸿曾博士在上环水坑口富隆茶楼,为著名瞽师杜焕作实地録音,乃杜氏一生唱曲接近完整的纪録。现在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计划出版《杜焕南音全集》,除了提供给学术界研究,亦可让粤乐与南音的爱好者有机会收藏及欣赏。首先推出一套双CD精华集,选取经典名曲五首,包括《客途秋恨》、《霸王别姬》、《叹五更》、《男烧衣》和《女烧衣》。当中《男烧衣》和《女烧衣》均为瞽师在妓寨卖唱娱乐嫖客所唱,俗称「老举南音」,实在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女绕衣》尤为值得注意,此曲又名《老举问米》或《妓女痴情》。据杜焕忆述,《女烧衣》唱女子多情,《男烧衣》唱男人有义,都是瞽师在妓寨谋生之曲。《男烧衣》后来广为流传,但《女烧衣》则连瞽师刘就的传人区均祥师傅和醉心研究南音的阮兆辉先生,都只知目曲而未听过原曲,因此杜焕的演唱不但是正宗的“老举南音”,幷且是《女烧衣》唯一的纪録。
三 粤讴:歌伎的心声
——粤讴创始人招子庸和冯询个案分折
招子庸(1786-1847),原名为功,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士,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横沙村人。
子庸年聪颖过人,曾受业于张维屏之门。精于琵琶,长于骑射,工诗词绘画。嘉庆21年(1819年)中举人,曾在山东青州、潍县、峰县、临朐等地任县令。在任期间,曾替当地百姓做过一些好事,后坐事落职。《南海县志》载:“子庸有干济才,勤于吏职。其任潍也,相验下乡,只身单骑,仆从不过数人,不饮民间一勺水,颂声大作”。在潍县任内,招子庸因与进行挑畔的英帝国主义者交涉,事后被诬去职。他本是一个才华横溢,落拓不羁的文士,官场失意后,寄情山水,喜欢冶游,终日流连于秦楼楚馆之间,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诗词、画作。回乡后,以卖画维持生活,他作画无师承受、沌洁自然,如其谓画竹云:“画竹应师竹,何须学古人,心眼手俱到,下笔自通神”。所写兰竹,或雪斡霜筠,或纤条弱筱,有板桥风致,俱能得其生趣。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的画竹十三联屏,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他四十多岁时所作。此画高逾三米多,阔近八米半,气魄宏大,栩栩如生,凉气迫人。他又以新意画蟹,见《蒹葭郭索图》笔下的蟹群灵动,平沙浅草,着墨不多,别具一格,为时人所赏。珠江画舫的歌姬,均以得其画迹为幸。他不但文学修养高,又通晓音律,写了不少《粤讴》。
粤讴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在清朝嘉庆年间由广东人冯询和招子庸在木鱼、南音等说唱形式的基础上,融汇南词和潮曲一炉而发展首创的。冯询所创作的粤讴未见传世。招子庸所作的粤讴有《吊秋喜》、《花易落》、《解心事》等篇目。相传他早年,常出入于珠江画舫妓艇,曾与珠江艇妓秋喜相恋,秋喜欲脱籍相从,后因子庸北上会试,秋喜迫于钱债,投江自尽。招子庸惊悉此事,十分悲愤,便写了一首粤讴《吊秋喜》,表示哀悼,这是他在粤讴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吊秋喜》一讴,情见乎词,凄婉动人,词中写道:“你名叫秋喜,只望等到秋还有喜意。做乜才过冬至后,便被雪霜欺。今日无力春风唔共你争得啖气。落花无主,咁就葬在春泥!未必有个知心,来共你掷纸。清明空恨个页纸钱飞。罢咯!不若当作你系义妻,来送你入寺。等你孤魂无主,仗吓佛力扶持”。
由此可见,招子庸创作的粤讴,感情真挚,明白易懂,语言雅俗相兼,句式、用韵自由,既有说唱文学通俗的语言,又有传统诗词作品的典雅。从内容上讲,它既痛悼自己的恋人,也宣泄了作者愤世哀时的心声。另外,他对死者的哀挽,没有当时盛行的士大夫笔下祭文中的虚饰之词,而是直抒胸臆,流露了对死者真切的怀念。基于上述原因,这一曲《吊秋喜》也迅速地广为传唱。虽然后来秋喜遇救,但粤剧等地方剧种也将它铺陈为一个历演不衰的悲剧。
招子庸《粤讴》的内容,多是描写青楼女子诉说身世的痛苦和不幸,写出被压迫妇女的凄楚心情。在封建社会里,作为一个士大夫招子庸,能够对为一般人所不齿的珠江画舫的妓女表示同情,为这些十分不幸的人抱不平,替他们呼吁和控诉,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他创作粤讴一卷,共一百二十二首,絶大多数写妓女的自怨自艾,感怀身世,强颜欢笑的痛苦生涯。其他内容的,不过十首左右。他创作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作序及题词者十二人,都是当时的名流学者,或社会俊彦,如署名为梅花老农的徐荣,红蓼滩渔者的张维屏,都是一代名流和诗人。
粤讴是继龙舟和南音形成之后新的粤调民间说唱。干嘉时期,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垄断。工商业队伍有所扩大,市民意识有所始头。由于广州所处于全国对外贸易唯一出口的地位,一时商贾、官宦与珠女云集,食色竞美;鹅潭香海十里,妓舫千家。以广东说唱体制形式而言,木鱼与龙舟语感单调,与文人所需温柔情调有隔。南音产生不久,其歌体技巧与伴奏音乐有待完备,而且多属长篇体制,并不能满足以万家怨妇和千家歌女、“珠娘喜歌以道意”,以泄心中的哀怨和天下男女借此寄托眷恋之情。
自元明以来,沿海“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引孙贲《广州歌》)响彻羊城不絶。嘉庆时,先不提六省戏班云集广州,争奇斗艳,中原文化原与珠江文化融合。官员和士人叫十二三岁的歌妓唱曲助庆:以琵琶、洋琴、中黄鼓板伴唱几首北方小曲,如《两个冤家》;又再用笛子伴唱一首福建南曲,如《醉扶阴》,可见本地姜(曲)不辣,唱多少新鲜的南北曲和小调,已成为欢场的应酬常事(见庚岭劳人着《蜃楼志》)。上述这种外省文化的对本地曲艺市场的冲击和压力,就多多少少说明瞭粤讴之所要冲破七字之限制,形成三言到十言之长短句,努力向“明白如话”的北方民歌小调学习的紧迫情势和创作背景,往后才会有冯询和招子庸所推动的:字句灵活,章法流动,俚语入歌,土语为押,唱腔沉郁悲凉,语感哀怨的粤讴。
在所有关于招子庸、冯询自度粤讴新曲的传世文字和逸事中有一个内容上的特点,就是离不开珠江艇上的卖笑歌妓。
本地歌女从小熟悉咸水歌、叹情等方言歌謡和各式乐器弹奏。稍长,为饭碗又随师学习各种本地曲艺(包括二簧和梆子曲式的粤曲清唱;也包括本地说唱木鱼、南音和小曲……);重要的是,为了与北方和沿海的外省歌妓竞争抢客,不得不向外地各曲种的曲艺学习。粤调方言歌与非粤调外省曲艺的跨方言音乐文化的结合,往往就发生在珠江的游舫中谁也看不起卑贱的珠女珠娘的身上。
有人以其署名和逸事为证,说是粤讴南海招子庸创造的,或云由招子庸和冯询共同所创,其实,一个新曲种的形成是多元多因子起作用的,絶非一二个人所完成,但又不否认文人在民间新曲诞生的创造中,起到的整理和提高的关键作用。
赖学海的《雪庐诗话》对粤讴的形成和冯询如何参与创作,曾有一段生动的叙述,由于甚为关键,下面稍作分段释评:
“粤之摸鱼歌,盲词之类,其调长。其曰:解心,摸鱼(木鱼)之变调,其声短,珠娘喜歌以道意。”
(粤讴原无定名,传唱初时,民间叫“解心”,是从木鱼变调而来的。木鱼是长调,多用叙事,而解心是短调,专以抒情,因而珠娘就把从木鱼歌母体变调而来的“解心”,这一新兴的歌体,用来表达心中的悲欢。)
“先生(按:指冯询)以其语多俚鄙,变其调为讴使歌。”
(冯先生听了,觉得这种新歌体有新意,但感到有些地方还处理得不好,还可以改进,于是在各方面修订、提高,把这一新兴歌体变成士人和珠娘都喜爱的粤调歌曲——粤讴,并在珠娘中试唱新声。)
“其慧者随口授即能合拍上弦。于是同腔诸公,互担则效,竞为新唱以相夸。
(在传唱这新歌粤讴时,聪慧的珠女们听了一次随即能合其拍子和旋律,甚至可以配上伴奏。于是在社会上,热心推崇这新歌体的文人们,以争相写出粤讴的新调新词为荣。)
“熏花浴月,即景生情。杯酒未终,新歌又起。或弄舫中流,互为嘲谑,此歌彼答,余响萦波。珠江游船以百数,皆倚棹停歌,围而听之。此平生第一乐事也。
(清风月白,熏染着素馨花的香风拂过珠江水面和远送出桨声、笑声、琴声、歌声而又影影绰绰的画舫;灯儿、月儿、可人儿,公子哥儿交织着的灯影,摇晃成千点碎金隐没在漪涟之中。珠娘歌起,豪客杯落。珠娘微醉了,在船头唱起了新调解心,怎知那画舫也有天涯沦落知音人,也用新歌答问。两船比肩相歌,三船中流轮唱。船歌天月,余音逥环水上。珠江画船百艘,皆停游围遶听歌。直至歌船远去,水面水犹存余香、余歌、余波。这真乃我生平最快乐的事情啊。)
“好事采其缠绵绮丽,集而刻之,曰粤讴。与招铬山大令辈所作,同时擅场。……”
(有同好热心者,把珠娘喜试新声那些晚上,道男女之情那些新曲子,刻版印出,名叫:《粤讴》。恰好,与招子庸所刻印的《越讴》同时出版;同时传唱。)
可惜,冯询所创作的的粤讴,至今一首曲子也没有遗世,他本人的著作,也没有谈过有关这方面的文字,因而有些学者不承认他所起的作用。但是他与“同好诸公”和珠娘合作的过程的叙述,虽无证物,却达到了合于情理,某种“历史的真实”的程度。。
今天我们所看到最早的粤讴刊本,是道光八年(1828)广州西关澄天阁的刻本,作者招子庸,有石道人题词。也曾在珠娘中传授过粤讴,其互相发明的过程,他的同好诸公,如蔡如苹(野鹿氏)、徐荣(梅花老农),也透露过一句半句,如:
石道人题词
一段婆心解说微, 如悲如怨复如讥;
苦心要向情天解, 翻笑波买误雪农。
梅花老农《题粤讴四截句》
生长蛮邦操土音, 俚词率口几关心
琵琶断续声咿哑, 漫作竹枝长短吟。
柳絮如郎弃柳丝, 名闺独有苏台词
痴怀恨诸真无赖, 谱出新腔君莫疑。
从上得知,冯询以外另一个粤讴的首创者南海招子庸,也经历了同样艰辛的创作过程,关键是和操“土音”,满口“俚语”的歌伎们的切磋和合作,耐心“解说”才能创造出美妙的“新腔”。
以上也算得上是在新曲粤讴的形成、孕育中,文人与珠女们的“天作地合”的又一个佐证。
继招子庸后,粤讴在晚清以至民初,进入一个创作空前繁荣的时代,主题为反封反帝:批判时局,反科举,反迷信,民主进步的粤讴,甚至宣传武力推翻清政府,歌颂黄花岗烈士的作品大量产生。有赞扬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的《颂林制军》;有揭露和谴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罪行的名为《题时局图》……。洗玉清教授在《粤讴与晚清政治》一文中说:“粤讴的社会价值,即在于能反映当时现实的生活斗争,成为时代的史诗,而它的艺术价值,即在于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浅显形象的比喻,跌宕悠扬的声调,表达了人们的生活和斗争”。这个评价是很确切的。
《粤讴》问世以来,由于它感情深挚,思想细腻,感人甚深。它形式优美,语言通俗,所以广东人民对它非常喜爱,妇孺老幼,一时争相传唱,文人雅士,贩夫走卒亦皆喜听乐闻。我国现代文学家郑振铎认为这一卷《粤讴》“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读之,也为之神移”。(《中国通俗文学史》第453页)。1904年,曾任香港总督的英国人金文泰,将招子庸的《粤讴》译成英文。葡萄牙人庇山也把它译成葡文传播到欧洲,推崇它与希伯来的民歌,具有同样的不朽价值。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寂于1962年曾为《粤讴》评注。
四 海外新马的粤讴文学
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人的粤讴是晚清民初岭南粤调说唱复兴的海外奇葩。1904年1月5日《天南新报》刊登了第一首粤讴《唔好咁做》,为新马粤讴新声之初啼,作者以广州方言正告清政府要认清民权高涨的形势,不要镇压人民:
“劝你唔好咁做,……劝你换个心肝唔好咁懵,要识吓民权政治才是近世英雄。”
最后,干脆要“老态龙锺”的清致府放弃政权:
“……想落唔中用,我做你就弃官唔做咯,去做个二十世纪慨英豪。”
这个不署名的无名氏,显示了广东人“天掉下来当被盖”的政治搅笑与黑色幽默,也表明瞭广大华侨对清政府统治的前途不怀希望,早弃之如履。
过了三日,有了响应,同一报刊登了一篇《唔好守旧》不署名的粤讴。作者告诫“积埋咁多旧毒”,生了“附骨疽瘤”的清政府,抬头“睇吓人地国富兵强,总系从新政处入手,干坤新造咁就雄视全球”,不然“天翻地复,问你点止得住海水东流。” 迟早被世界进步大潮所淹没。第二天1月9日,《天南新报》也刊出第一首署名“笑罕”的粤讴《反解心》。内容是激励四万万同胞,不能做…奴隶贱种”,“我地要进步”;不能让列强“瓜分祖国”,要相信“物竞天演”,纔可以争取到“我地个个自由权”。使人感受到广大华侨渴望人民与祖国的早日解放与自由之心情溢于表。
1904年正月的这个上旬,新马报纸刊登这三首扬溢着高度民主革命热情,讥讽权贵,针砭时政的海外早期粤讴,为继而雨后春笋而来的粤讴、木鱼,南音、班本……顸示了一个关心祖国改革命运的大方向。不久,随着康有为到新马之行,部分报刊发表的粤讴和诗词同时登上争论“立宪或共和”两者政体的擂台。1908年6月,据说被立完派人物接管的《总汇新报》“首日就刊登了一篇挑拔言论:《论革命必不能行于今日》,大肆抨击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又连日以粤讴嘲笑谩骂对方。《中兴日报》马上反击。一时侨报上粤讴、木鱼满天飞,成为双方宣传之武器。这虽然是华侨资产阶级内部路线之争,但却反映了清政府倒台前,各种利益集团的矛盾冲突至白热化在海外华人社会的回响。也是国内无法看到的一道新马华人文化风景线。这种以粤调说唱粤讴为代表,关心祖国前途龢民族独立的进步精神,在一九一二年推翻帝制前后几年达到高潮。
1916年月6日袁世凯死。,新马以往在粤讴表现出来的高涨政治热情,渐以消弥,剩下送友、戒赌和风花雪月……,数量也大幅减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袁氏死后几天,立场上靠拢袁世凯,以新马进步党后台的《振南报》(丘菽园为主笔)竟然刊出《吊袁世凯》、《心心点忿》,拥袁和赞赏筹安会的两篇粤讴,下録一篇,以便 “奇文共欣赏析”。
《心心点忿》(筹安会)
心心点忿,解散我地网罗,怨一句天时,又怨一句蔡锷我哥!②想我地筹安会,系议得咁计长,偏偏无好结果,就把一场心血喇,尽付江河。想我地洪宪正话颁行,点知又被你义师打破。外债金钱,佢又揩尽许多,唉,哥呀!你想吓今上点样待哥?哥呀你就回想吓播,你从头想过喇,至好唔动起干戈!唉,天呀亏我地咁苦心,做乜你偏唔把我地来帮助?真正折堕,至使今人含悲死咯,受此折磨。
作者无奈讲出“我地洪宪正话颁行,点知又被你义师打破”,这个反袁护国战争完全胜利的事实,只好怨天,怨云南首义反袁的蔡锷将军:发出“做乜你偏唔把我地来帮助”,“真正折堕”的哀呜,感受到陷入遭社会抛弃和千夫所指的境地,仅能以广州方言悲叹一声:“心心点忿”,宣泄内心“含悲死咯”的“折磨”。
在清未民初的海外华人社会,在祖国社会转型,政治动荡的刺激下,社会报刊上出现以粤讴为主的文艺热潮,以新马为较为突出。新马文学史家李庆年先生作过分析,兹归纳四点:
一、无论日旬报,均有歌謡一门,而且详尽介绍过招子庸的《粤讴》。
二、早期报纸如《叻报》、《天南新报》、《中兴日报》……等,七八份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多为粤人,且在粤港两地居住过。
三、当时十万新马华侨有四万粤人,讲粤语、听粤曲的读者在粤语场所(粤剧戏院、各地广东会馆、妓院)中活动,而且在此场合各式各种粤调说唱也十分流行。
四,粤讴在辛亥革命及反袁反段祺瑞的斗争中虽然十分突出,但并不是一枝独秀。在粤讴流行时期,木鱼、南音、龙舟、班本、板眼、河调等粤语说唱亦在新马各报刊上出现,反映华侨关心祖国反封建反专制,富民强国的政治诉求。
“五四运动”后,粤讴与其他粤调论唱渐次在报刊中迅速消失,最后淡出了历史舞台。三十年代偶有几首,已是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