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陈有记和他的辣椒酱
乐昌坪石有陈有记者,经商有术,他所创制的“陈有记辣椒酱”,早在四十年代就很有名气了。由于制作配法独特,深得顾客好评。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迁来坪石,文人、商贾、军旅日增,以得名人传扬,利用京广铁路交通之便,在火车站设有批发、零售商店,这样生意越发兴隆起来。当时就有人说:“陈有记辣椒酱是火车开到哪里就销到哪里。”此话虽说得有些夸张,但亦可见非同一般。
解放后,陈有记还继续经营这个名牌货。1963年,笔者曾专程到老坪石,访问过这位奇人,那时陈氏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但身体还健康,对人和蔼可亲。我问他创制辣椒酱的情况及今后的设想。陈说:“我研究辣椒酱曾费过不少苦心,做过许多试验,最后才成功的。主要用料乃上等辣椒磨成粉末,干这种活十分辛苦,现在只有两个五十多岁的工友能够帮忙了,年轻人怕苦,此艺难传。再就是桂阳出的上等豆膏,解放后已不再销坪石,自己虽然能做,但投资颇大。还有就是上等芝麻油和大蒜这两种东西较易解决。在装璜上也要讲究,瑶山毛竹,价格便宜,我过去曾用竹筒加工成罐,装酱便于顾客携带,不易碰坏,即使送给亲友,也显得美观大方,这样火车、汽车过往旅客都喜欢买他几瓶,薄利多销,生意自然好。”当笔者问到往后的设想时,陈说:“我年已老,年轻人不肯学,只怕陈有记辣椒酱难以继续经营。”说话音调低,忧虑之心显露。
1974年,广东省省长陈郁同志和省委书记张根生同志到坪石镇视察工作。陈郁想吃两种食品,却一时又想不起产品的名称,张书记反应迅速,立即想到坪石的特产,便说:你是不是想吃“陈有记辣椒酱”和罗家渡的“鲥鱼”?陈省长应道:“对呀!还有没有?”随同作陪的坪石镇党委副书记王守新同志忙接话汇报说:陈有记已经去世了,他的名牌货辣椒酱也久不生产了。陈省长听后非常关切地指示:“你们应该恢复生产这个名牌货。”王守新同志表示,一定遵办,并说:“曾经跟陈有记做过辣椒酱的师傅还有几位在镇的食品厂工作,我们可以组织力量生产陈有记辣椒酱。”不久,坪石镇食品厂推出了“金鸡辣椒酱”,采用的配方基本上沿用陈的配方,每年生产数以吨计,远销省内外,质量色味香都很好。1979年,香港同胞尝到了金鸡辣椒酱,觉得味美,于是带走若干瓶,在香港为之宣传,此后,来金鸡岭的游客都喜欢购买金鸡辣椒酱。
1983年陈有记的儿子陈坤南先生在乐昌县城关供销社工作时,继承父业,恢复生产了“陈有记麻油辣椒酱”,并在乐昌开辟了几个门市部展销。适巧1985年元月“古佛岩风景旅游区”开放,那时来古佛岩的游客每天数以千计。而“陈有记辣椒酱”的门市部就设在乐昌往古佛岩的路口,游人到此,停车购买。有一天我去该门市部浏览,陈坤南笑嘻嘻的把我引进了他的办公室,并带着感谢之情说:听说你们是热心在乐昌办旅游点的人,旅游业的兴旺,带来了市场繁荣,就以我这个店为例,每天可以销几百瓶,最多的一天销达八百多瓶,现在,韶关、广州、深圳还有商人来联系批发业务,我准备进一步提高质量,改善包装,务必使“陈有记辣椒酱”成为名不虚传的“乐昌特产,送礼佳品”。谈话间他对“陈有记辣椒酱”的前景充满乐观情绪和信心。
(録自韩春华、刘国雄着《天下第一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