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紫气书院
紫气书院,又称陈氏宗祠,位于秀水乡楼下村南端,座北朝南,左前方相距辽水百余米。
“紫气”谓之祥瑞之气。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时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而来。又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因此后人便以紫气表示祥瑞,这便是书院取名之意。
紫气书院为一长方形院落。现有建筑面积1194平方米(两层)。主要建筑分布在祠内中轴线上,计有前楼、中厅、后厅共三部分。中轴线两侧有厢房、套间大小共32间(两层),曾经是楼下小学的教室和学生宿舍。
前楼部分为硬山式二层楼房结构,脊顶砖砌透雕,两端饰石灰吻兽,上盖灰色瓦垄。有陶制“寿”字勾滴,出檐较短。面阔三间18.25米。进深二间6.8米,门前两侧柱直径0.26米,八角形柱础,直径0.42米。檐下平,两侧墙彩绘国画4幅。门额上嵌有“陈氏宗祠”匾额。前楼上部为二楼,有四角井平。华板与走廊隔开成一小间,室内面积37平方米,曾经做过“公博图书馆”。抗日战争时期陈公博运来图书三箱,欲以培养陈姓子孙,使之成才。在此建立粤北第一所乡村图书馆。
前厅后两柱间施华板,与中厅天井相隔,中厅前系天井,两侧系走廊,宽1.4米。天井上方的二楼部分三面为走廊,宽1.2米,圆木栏杆,高约1米。
中厅为硬山顶,上盖灰色瓦垄,陶制勾滴。面阔三间5.64米,进深一间7.2米。厅内柱排列为纵二横二共四根。横向两柱间施华板,与前、后天井隔开成一单层楼房结构,天花正中设八角井。中厅曾为楼下小学办公室。
后天井的两则走廊与前天井两则走廊相同,天井与后厅之间有一横向通道,宽约2.5米,两旁各设登楼梯级,分东西两道侧门。东门额上横刻行楷“紫气东来”,西门额上有“西山爽气”。
后厅,硬山式屋顶,上盖灰色瓦垄,有陶制勾滴,出檐较短。面阔三间5.64米,进深一间7.5米,厅内为单层楼房结构,平为四边形覆斗井。两侧墙角为方形石柱镶砌,上刻对联:“颍水源流远,太邱世泽长。”石柱角上方内藏石雕小石狮各一,小巧玲珑,形象生动。
该祠是乐昌祠堂建造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称“公博学校”。曾办过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来自梅花、秀水、大桥(乳源县)等地,约200人,教员10多人。
(注:陈公博祖籍秀水镇芳塘村陈家,抗战时期该村改宗祠为公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