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金鸡岭与金鸡石


  外雄内幽的坪石金鸡岭,是广东八大风景区之一。这里典型的“丹霞地貌”塑造出“金鸡石”、“一字峰”、“石蜡烛”等许多维妙维肖天然奇景。登上险峻的四座山门,只见山内幽谷迂逥,林木葱郁,清溪潺潺,鸟语花香,与山外陡立的紫障相比,恍如进入另一个世界。山谷中别墅点缀,池鱼戏水,晨昏漫步山径,神爽气清,是天然的度假疗养胜地。据说,这里的空气和山水,具有降血压的自然妙用。

  金鸡岭因金鸡石而得名,这只“金鸡”长近二十一米,高八米五,宽三米八,头向北,尾朝南,是由六千万年前的第三系始新世红层“雕”成,因岩中铁质氧化,表面呈红色,故名“金鸡”。

据地质学家考证,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坪石是一狭长盆地,至白垩纪,盆地中沉积的含铁质沙砾形成红色砂页岩、砂砾岩、厚度达五六百米,叫作“南雄群”。后因造山运动产生断裂,又产生小盆地,于第三纪沉积成三百多米厚的“丹霞群”。第四纪以后,盆地不断上升,剥蚀,岩层节理发育,形成今天的红色岩溶景观。

  金鸡的形成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波状,即武江水系下切,改变了原始地貌;第二阶段为驼状,即随着武水下切,页岩被冲走,形成凹槽,砂岩成为驼峰,砾砂岩保持完整;第三阶段为鸡状,即被切割的小块含砂砾岩经过强烈的风化剥蚀,成为鸡状。今天,金鸡仍处在剥蚀阶段中,科学家以风速计算,照现在的剥蚀速度,鸡头寿命只有一千三百年,而鸡身也只有四万四千多年,由此看来,再过一千年,这只金鸡就将不翼而飞了。后人将再见不到它的身影。(之间)

  (摘自1986年5月22日《深圳特区报》)

  附:坪石山栖记

  乐昌县坪石有村曰粤北新村、村在金鸡岭之麓,金鸡岭有石壁屹立,纵数十寻,横三倍之。其近西处豁尔中缺五六寻,若仰未张之弓,石壁以东,数石屏立,自下视之,隙可见天。石尽群峰争高,群嶙纚连,上多树,山势自东迤南。复折趋西北,为武江所限,新村背岭之石壁南,青山环拱,在青山外者为隔江诸山。石壁再东,中有一峰最高,底石而戴土,石右斜降而左突起,石下为土坡,緑草被之,秋深未衰,坡下有田,阡陌相交,田侧有屋,错落相望,屋外有树,高下相倚,所谓杉下坪也。

  自杉下坪上小阜,其颠新村也。新村直西行至水湄,水武江也。新村处回匝皆山之中南眺睹山近见远隐,东瞻仰则最高峰,俯则杉下坪,幽秀殊常,至足怡赏,欲雨云蒙东山,似烟非烟,似雾非雾,雨歇溪流有声,半夜满听,人疑山雨复来也。功崇居村之极东,启窗外瞰,最高峰杉下坪尽入目中矣。功崇乐之,余亦乐之,民国三十一年双十节记于坪石。

  (曾宪慈)

  (摘自《广东文征》)

  曾宪慈:生于1871年,曾任国家交通部秘书,晚年任教广东高等师范、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避居于坪石杉下坪村,1942年逝于坪石。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