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浴血奋战 评价依旧



  2008-6-4 12:03:03

  九个常委八个轮着个都去过灾区慰问了。最近去的是李长春同志。因为他分管新闻宣传口,所以其一言一行对新闻媒体来说,都十二万分在意。这次他站在帐篷边对中央和地方新闻工作者说,“实践证明,你们不愧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见《南方都市报》6月3日A07)。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呢?原来,早在2006年11月8日记者节前夕召开的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上,李长春代表党和国家领道人与会,就曾讲过一模一样的话。当时我还就他的“信赖”和张德江的“善待”之别,做了拙评。想不到一年半过去了,期间广大新闻工作者经历了今春南方雪灾和这次四川大震的洗礼和考验,可以说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可上面的评价竟一字未改,照本宣科。这太让人失望了。

  我总觉得“信赖”的宾格或说潜台词,是指那些犯过错误有悔改表现、戴罪立功以观后效那种。加上一个副词“完全可以”,就更易释成“权且放心一用”。这完全不符合我们新闻传媒业的真实定位及其作用!在历次灾难报导中,尤其是这一次汶川大地震,从中央到地方,新闻记者都是首当其冲,甘当无名英雄和陪衬緑叶。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冒死拍照和如战时一样的报导,全国13亿人民如何能身临其境,分分秒秒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众志成城?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灾区新闻记者和子弟兵、医疗抢险队明明是自家兄弟,自家人怎会用这种有所区别的客套用语呢?可以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除了部队、医疗两大块外,新闻传媒业最该第三个立大功!与前两者不同的,其在历史关头每每流泻出来的闪光亮点,还表现在大地震刚开始发生的那几天,在宣传口下达禁令不准随便派记者前往灾区采访的当儿,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之勇,舍小我拥大爱,毅然前往!他们把镜头让给我们可歌可泣的军人,把笔触对准受苦受难的灾区群众。灾区火线提干、部队武警嘉奬、民政部表彰、赈灾义演亮相……该有的精神回报各路人马都有了,惟独最该奬励的新闻人却没有份。有的只是那本“老黄历”,连昨晚央视新闻联播里都只字未提。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