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特委书记李乐天



  李君祥

  李乐天同志,原名李清操,又名李励冰。1905年1月生于南雄市湖口乡(现为湖口镇)新径村的筲箕窝李屋。1922年冬李乐天在营盘庵的南雄县第二高等小学毕业,1926年李乐天从江西省大余县第十四中学毕业,回到了家乡参加了党领导的斗争,在党组织的教育下,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及各种对敌斗争,进步很快,192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的“八·七”会议后,李乐天和其他同志一起,参加了以共产党员和农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农民自卫军。192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22日)晚上,李乐天和其他同志一起,参加了以曾昭秀为首的南雄县农民武装大暴动,2月18日南雄县委在黄坑圩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南雄县苏维埃政府”,赤卫队为县苏维埃政府武装部队,并在三月上旬开展了“平仓”“平田”为内容的土地的革命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南雄人民暴动和土地革命怕得要命,急忙调遣范石生改编的140团陈学顺部的军队,纠合南雄的土豪劣绅的反动民团,商团进行反扑。李乐天和其他同志一起,发动赤卫队,革命群众对敌人的进攻进行了有力反击,分别在只芫附近的十里岭、上朔、弱过等地的战斗中,扺抗了敌人的进攻,由于寡不敌众,赤卫队最后只得分散活动,南雄人民的革命斗争暂时受到挫折。1928年6月南雄县委成员陈召南带领李乐天等人一起召集隐蔽在各处的一百多名赤卫队员奔赴油山改编为油山游击队,以油山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首战袭击大塘乡公所就获得了胜利,缴获敌人十八支步枪,接着又进攻坪田乡公所,也取得了胜利。

  1930年4月1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在南雄游击队的配合下攻战南雄县城,并在南雄发动群众起来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4月12日,信丰、南雄、大余、南康的游击队共500多人改编为二十六纵队,李乐天任纵队文书。8月在信丰县成立二十二军,军长陈毅,二十六纵队主力编入二十二军,李乐天在军政治部任政治干事。1932年7月8-10日李乐天参加了发生在南雄的著名的“水口战役”,在战斗中李乐天表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动员当地群众组织担架队、后勤队,到战场上救护伤员,为红军战士烧水做饭,安排住宿。“水口战役”后,根据组织的安排,李乐天接任了中共南雄县委书记(原中共南雄县委书记叶修林随中央红军前往江西工作) 

  1934年1月李乐天任赣粤边军政委员会主席,12月初中央分局和赣南省委、赣南军区为了加强赣粤边斗争的领导,在于都县小溪成立中共赣粤边特委和赣粤边军分区,李乐天任特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12月下旬李乐天率领赣粤边特委、军分区机关及独立营约600人从于都县小溪出发,经赣县、南康、信丰,到达南雄油山的廖地村。从此以李乐天为首的赣粤边委,开始领导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游击战争。

  1935年3月下旬,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央办事处主任陈毅辗转来到油山游击区,4月中共赣南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省少共书记陈丕显等到人也率队来到了油山。从此,油山便成了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的中心区域。

  游击区域的扩大和游击队的活跃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余汉谋的第一军联合江西保安团反动武装对油山游击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清剿”。敌人对油山根据地构筑了三道封锁线,实行“山砍光、屋烧光、人杀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游击队”。在这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部分干部、战士对形势认识不清,对坚持游击战争缺乏信心,李乐天发现这些问题后及时向项英、陈毅作了汇报,并共同研究决定在干部战士中开展形势教育。项英、陈毅、李乐天在干部会上分别作了形势报告和形势分析。使广大干部、战士认清了形势,坚定了信心。接着中央分局领导同志和赣南特委先在南雄的大岭下村召开了中共赣粤边特委和军分区干部汇报会,主要听取赣粤边特委在油山三个月来的工作汇报。由于敌人的骚扰,中途转移到大余县的长岭村继续进行,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针,进一步统一了全体干部战士的思想。会议决定将红军游击队分散,开展游击战。李乐天坚决贯彻执行会议制定的方针,会后,李乐天便召集特委、军分区和游击队干部开会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长岭会议精神,领导赣粤边游击根据地的游击队和当地群众开展粉碎敌人“清剿”的斗争。决定把游击队分成三个大队,一队在信丰,一队在北山,一队在三南(定南、全南、龙南),每个大队又分成若干小队,分散活动。特委、军分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分散到各个游击队中,组成精干的“随队工作组”带着一个分队到一个地区,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李乐天除在司令部协助项英、陈毅工作外,把“三南”定为他的工作联系点,经常到那里具体指导工作,在“三南”游击队出发开辟新的根据地时,李乐天代表项英、陈毅给他们送行,对他们动员说:游击队是一支武装的政治工作队,你们的任务不是去“三南”堂堂正正地去打仗,不是去攻城夺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不是去扩大红军,而是要藉助山区的有利地形,宣传和发动群众,开辟游击活动区,配合油山坚持长期的斗争,当前,在军事上只能采取守势,找机会打击敌人。要千方百计地保存有生力量,打仗要打赚钱的仗,不做赔本生意。但是在政治上要积极进攻,革命的口号要公开、明确。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党的旗帜,给群众以希望。要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不要有任何动摇,自觉地、主动地按照长岭确定的斗争方针去开展活动,严格执行党和红军的政策,用政策的威力争取群众,战胜敌人,你们都是革命的种子,将来一定会生根发芽的。在中央分局的正确领导下,李乐天率游击队紧紧依靠当地群众,以突然袭击和伏击战为主,有时埋伏在敌人回去的路上截尾子,打掉队之敌,有时跳到敌人的封锁线外,奇袭敌人的据点和后方,神出鬼没,打得敌人昏头昏脑。先后奇袭过南雄、大余、信丰等地敌人的几十个据点,这期间游击队不但没被敌人消灭掉,反而不断壮大。

  1935年冬,油山地区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一万多名兵力对油山地区发动大规模的冬季“封锁”。一方面以重兵封锁游击区,在游击区周围的大小墟镇、坑口及交通要道派军队驻守,另一方面实行移民并村,强迫群众搬出游击区,整顿保甲制度,限制群众购买生活用品的数量,妄图切断群众与游击队的联系,把游击队冻死饿死。为了粉碎敌人的冬季封锁,特委在油山潭塘坑召开干部联席会议。会上,陈毅作了指示,李乐天组织全体干部研究开展反封锁斗争的具体措施,随后李乐天等特委负责人分散在群众中开展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领导群众出境,在出境前动员群众把粮食埋在游击区内,并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保持游击队和群众的联系。因此,游击区的群众虽然被迫离去,但他们还是利用上山砍柴的机会把粮食、食盐、情报送到深山,使游击队不断得到供给。同时,李乐天等到人又开展了发展新区的工作。除随群众出境建立新的工作据点外,组织三南游击支队,前往三南地区与原有队伍汇合,扩大游击区。李乐天亲自率领直属队经崇仙到三南指导工作。这样,游击队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敌人开展顽强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封锁,安全地度过了1935年的“寒冬”,保存了革命的力量。

  在艰苦卓絶的革命斗争中,李东天同志充分表现一个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他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在赣粤边游击战争中,他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具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在赣粤边的南雄、大余、信丰等地,他每到一处都很注意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他通过参加当地群众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向群众瞭解敌情,同时通过与群众的交谈交往中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主张,让群众瞭解我党的政策。在游击队内,他经常对连排干部讲形势,分析敌情,他说:“游击战争中,环境虽然恶劣,但是,我们有群众基础,群众是支持我们,掩护我们的,敌人消灭不了我们,只要我们坚持斗争,就有胜利的希望”。他教育干部战士说:“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不要说我们吃饭,连喝水都困难,现在群众给我们买油盐柴米,大家都看到了群众是怎么支持我们的,我们买菜,群众还不收我们的钱呢。当然,钱还是要给的,我们不能破坏群众纪律。”陈毅、陈丕显也称赞说过:没有李乐天,没有油山根据地,没有南雄人民,我们当时是很难站住脚的。

  李乐天同志的政治水平是较高的,在赣粤边三游击战战中,对当时一些同志把自首变节分子当反动派来处理是不赞成的,认为要区别对待,他说:“自首对革命是有害的,但是自首了的人。只要不与红军游击队为敌,不与人民为敌,我们就不抄他的家,对重新回来的,我们欢迎。”他的这种观点,对当时处于艰难困苦的游击队来说是实事求是的,是正确的。使一些因各种原因对革命动摇了的人不致于倒向敌人那边去,对当时游击队活动与生存是有利的。有的还认识了错误,重新回到了革命队伍中来。

  李乐天同志身为特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在行动中总是身先士卒,很少考虑到个人的安危,他具有丰富对敌斗争经验,善于判断敌情,指挥战斗。在1933年至1934年期间,有一次,他带了少数游击队员外出活动,从南雄的新龙村返回油山途中,在孔江做午饭,孔江有少数思想反动的人,游击队队虽然事先做了防范工作,但还是被个别反动分子偷偷地报告了民团,反动民团出动队伍包围游击队。战斗一打响,游击队一时弄不清是反动派的正规军还是民团,李乐天一听枪声、土炮声,立即判断出是民团,他立即通知游击队说:这是民团,枪不多,大家不要慌,沉着应战。当时游击队也因自己人枪不多,只得边打边撤,撤往孔江方向,民团尾追,打到天黑,李乐天宣布放哨警戒,吃完饭后才进油山,游击队员担心民团追来,李乐天说,别怕,民团与游击队打了一天也要吃饭,关键是反动民团怕夜战,他们怕死,不敢来进攻的,就算他们追来,我们已放警戒哨,完全可以从容撤离,结果,事实完全跟随李乐天判断的一样,游击队员都很佩服他善于判断敌情的能力,很喜欢跟他到处转战。

  李乐天同平易近人,公而忘私,清正廉明。他考虑的都是游击队的安全与给养,每次行动前都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与同志们商量后再行动。对公款公私分明,从不乱用,游击队每次打土豪所得的经费都指定专人收藏,保管。游击队的开支情况都向队员公开,同时,游击队活动或转移时,公款分散保管,规定每个负责人保管的公款不超过100元以上。分给李乐天保管的公款,都由跟随他的游击队员叶树林背着行军,他身上极少带钱。部队有时分伙食尾子,分给他的伙食尾子他也交给叶树林保管,有时在行军途中或在游击队宿营时,李乐天同志还亲自动手做一手好菜给大家享用,使同志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得到乐趣,增加对革命斗争的信心。

  李乐天同志足智多谋,身体强健,走路很快,枪法也很准,加上他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基础好,深得群众的爱戴。他率领的游击队曾发展到500多人,在赣粤边打了不少伏击战和袭击战,使敌人闻风丧胆。他对发展党的组织很重视,特委在赣州建立了地下交通站,在于都县城设立了与苏区各县建立关系的联络点,保证了游击队的情报来源和对各县委的领导。使游击战争有了坚实的基石。

  1936年1月底,李乐天同志根据陈毅的指示到三南游击队去检查指导工作,他带了五、六个游击队员从北山出发,准备由崇仙、焦山一带进“三南”,在信丰县小河乡小住休息时,被当地保长带着国民党粤军第二师宋士台团的郭营所部包围,李乐天率领游击队员边打边冲,与敌激战一个小时,不幸腿部受伤,李乐天掩护同行的游击队突围后,沉着与敌周旋,在一连击毙几个国民党兵以后,用最后一颗子弹壮烈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革命英勇献身,时年31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