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南雄三个文化圈的初步探讨



  罗凯燊

  南雄地处粤北大庾岭南麓,浈江之源头。北面东面与赣南相邻,且与闽西、粤东相近。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丘陵起伏,是著名的南雄红层盆地。南雄因其“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南北咽喉”之形胜,曾是古代岭南重要州郡,史有“岭南第一州”之称,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承北启南的重要作用。

  南雄现有18个镇,46万多人,其祖先多由通称为客家大本营的赣南、闽西辗转迁来,其为客家当然无疑。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雄文化又不是纯客家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颇具差异的文化圈,即以乌径镇为中心的东北部文化圈,黄坑镇以下的中西部文化圈,南雄城及其城郊的城区文化圈。这三个文化圈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什么特色呢?近几年来对此作了些调查研究。

  因为文化不论是物质方面或是精神方面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研究一个地域的文化,必须从研究一个地域的人群入手,就民族、语言、习俗、观念等方面,进行历史的、客观的探讨分析。由于本人对这方面的知识浅薄,不懂民族学、语言学,只凭一股热情和兴趣,探讨是很粗浅的,分析也不一定正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南雄,建设南雄。

  一、东北部文化圈

  这一文化圈地域位于南雄东北部,与赣南之大余、信丰、全南等县毗邻,含乌径、界址、新龙、坪田、南亩、油山等镇,面积670.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多,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此文化圈形成较早,约在宋代已逐步形成。因其处于浈江上游,故俗称为上方。

  (一)文化圈的形成

  在此聚居的主要氏族有叶、李、董、赖、黄、彭、赵、孔等姓,而以叶姓为最多,约占30%。从各族族谱记载来看,迁来最早的是新田李族,始迁祖为西晋太常卿李耿,原居秣陵(今南京)因直谏,贬曲江令;于建兴三年(315年)赴任,过南雄新溪,见山川幽异,乃弃职举家迁来隐居。其次是平林孔族,始迁祖孔温宪是岭南节度使孔戣第三子,随父宦游岭南,于唐干符年间,为避朱温乱,举家卜居平林。山下叶族,始迁祖叶浚,崖州都督,原居浙江处州。唐末,任满归里,过南雄,闻黄巢之乱,乃举家卜居山下七星树下。坪田亨邦叶族,始迁祖叶宗文,进士,于南宋末来自南京。水松董族,始迁祖董玮,因荐举任南雄州刑曹参军,举家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自江西乐安县迁来雄城东门居住,南宋初再迁水松开基。界址赵族,始迁祖为宋太祖赵匡胤后裔、镇江知府赵子崧,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谪居南雄州,卒于雄城,其子孙乃迁居界址龙头坊。上朔彭族,始迁祖彭南选,五代楚兵部尚书彭承彦之曾孙,于后唐天成间(926-930 年)自吉安永丰沙溪迁来开基。古城李族,先祖李叔通,北宋绍圣进士、广州司马,卒于雄州,子孙乃世居古城。浆田大井坊黄族,始迁祖黄辅魁,原居福建宁化,南宋中进士,任广东安抚使,因不满朝政,辞官隐居于浆田大井坊。又爱敬堂始迁祖黄元轩,原居浙江绍兴,其父黄缜任韶州教授,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任满归里,道卒南雄,元轩扶榇避兵走信丰,路经浆田,得宗亲之助,乃就地葬父,卜居浆田爱敬。又上浆田始迁祖黄伯麟,南宋绍定举人,随兄伯启(广东转运使)宦游岭南,于景定二年(1254年)卜居上浆田前宅。

  综上所述,这些氏族的祖先都是仕宦世家,于唐宋时为避乱而举家南迁。那时所谓“举家”,就不是当今一家三五几口,而是一家几十口上百口。这些南迁官宦之家,除亲属外,还有管家、婢仆以及工匠等。他们带来了知识、技术、资金,捷足先登,选择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而又比较安定的地方开基创业。他们在新的定居地是一支新的生产力,又具有一定的氏族优势,繁衍较快,发展成几百户大村大姓,甚至成为连村成千户巨族。这些氏族在与当地及周边居民交融中,因其氏族优势,保留了一些祖居地的语言习俗,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乌径为中心的南雄东北部文化圈。

  (二)文化特色

  这个文化圈里讲的是乌径话或近乎乌径话,俗称上方话。乌径话的形成与乌径的地理、经济文化发展相联系。乌径位于东北部文化圈的中心,交通便利,水路有浈江可达南雄而与北江、珠江接连。陆路有乌径路,通往赣南、闽西,是仅次于梅关古道的官道。乌径历来就是南雄东北部商贸中心,粤赣边贸重镇,集市贸易繁荣,每逢墟日,上方各镇及赣南信丰民众云集于此,人们在频繁的交流中,自然磨合形成一种独特的乌径方言。这种方言,似乎带有江浙口音,可能与乌径叶族、新田李族、爱敬黄族、孔塘赖族、界址赵族祖居江浙有关。

  在这个文化圈聚居的南迁仕宦世家,承传中原文化,耕读传家,人文蔚起,是唐宋时南雄人文荟萃之地。新田李金马,在唐元和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官户部侍郎,封金紫光禄大夫,开南雄人文之先肇。平林孔闰,唐景福进士,朝散大夫,袁州刺史,宋初在平林创办岭南第一所书院——孔林书院。五代时,乌径山下叶雨时(字云兴), 仕南汉为千夫长,保境安民,忠烈殉难,敕封都统。上朔彭旴和水松董双保、双生兄弟因军功而敕封将军。古城李族,宋代一门五进士。可见各族科第仕宦代不乏人,光耀一方。

  这个文化圈有较浓的宗族文化。人们继承中原氏族敬祖睦族的优良传统,重视宗祠修建,几乎村村都有祠堂。叶氏宗祠有十余座,其中亨邦崇德堂创建于元初,黄塘叶氏宗祠建于明洪武年间,白胜敦本堂、龙口金玉堂均建于明万历年间,新溪叶氏世敬堂建于明弘治年间。这些祠堂迄今都有四至六百多年的历史。上朔彭族世德堂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该族还有小宗祠十余座。此外,新田李族、浆田黄族、孔塘赖族、界址赵族、水松董族、古城李族的祠堂都有一定规模,且有悠久历史。这些祠堂积淀了不少宗族历史文化,可惜因年久失修或人为损毁,许多祠堂已破旧不堪,匾联碑刻不存,宗族文化仅依稀可辨。过去,各族祠堂都置有田产,谓之公尝,经历代积累,数额相当可观,其收入除供祭祖之用外,还补助族中子弟入学,奬励科考中式者,以及举办公益慈善事业。新田李族叙伦堂共有租284石,管理章程规定其收入“除祭祀完粮众用以外,所余华利照丁颁胙,遇有子孙游泮帮补,出贡中举登第者必给以花红奬赏,以示鼓励”。

  这个文化圈不兴拜神求仙,却流行过姓氏节的习俗。这是人们敬祖睦族的一种表现形式。相传各族以其祖先的诞生日或对该族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为姓氏节的节日。如龙口叶氏为8月16日(农历,下同),界址赵氏为7月14日,孔塘赖氏为7月初七日,新田李氏为9 月13日,上朔彭氏为10月初八日。较大的村落,节日活动隆重而热闹,历时3-5天。主要活动是设坛祭祖,抬祖像菩萨出行游村,请戏班唱戏,各家摆筵宴请亲戚朋友。在姓氏节期间,一族聚会,合家团圆,亲朋相贺,充满亲热、欢乐、友爱、祥和的气氛,增进了亲友情谊,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增强了凝聚力。这一习俗至今仍在流行,不过形式比过去简化了,迷信色彩大减,敬祖睦族之风犹存。

  这个文化圈民风勤劳悍直,士人又有喜好田园风光的雅兴,对村庄周围环境留心观赏。一村选定八个十个自然景点,冠以雅名,赋以诗词,志于族谱,号称某地八景,某地十景。如乌径山下叶氏宅居八景,名为七星古树、九曲通衢、一溪活水、半亩方塘、陈抟石障、仙女灵岩、西窗夜读、南亩春耕。明万历举人叶中梅为每个景点各题诗两首。平林八景名为:天马朝南、油山耸翠、左岭石羊、右岭石冠、纱帽古迹、南亩春耕、画楼烟景、横桥襟带。孔子六十七代孙、清雍正庠生孔毓炎为各景点题诗一首。此外,还有溯江八景、白胜八景、龙溪八景、亨邦八景、李坑四景、龟塘八景、黄塘八景、平湖八景、朱溪八景、新溪十景、锦溪八景、朔溪八景等。景点之多,立名之雅,诗韵之清,宛如江浙苏杭之风光,充满客家喜山爱水之情怀。几百年来,星移物换,景点多已湮没。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古景点必将焕发青春,更多的新景点也将蔚然而现。

  二、中西部文化圈

  这一文化圈的地域为自黄坑镇以下,除南雄城区及其近郊以外的所有地区,含黄坑、邓坊、水口、江头、湖口、珠玑、百顺、澜河、帽子峰、古市、主田、全安等镇,面积约1600 平方公里。人口20 余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多。这个文化圈大体形成于明代。

  (一)文化圈的形成

  聚居于此氏族较多,主要的是刘、陈、黄、李、张、邓、何、钟、曾、王、吴、谢、郭、沈、朱等姓,而以刘、陈两姓人口最多,约占25%。

  先从南雄第一大姓刘姓来看,刘氏先祖迁入南雄的先后有60多族。迁入时间除极少数在宋末外,其余多在明代至清初。他们来自客家大本营赣南的信丰、龙南、兴国、南安、上犹、安远以及闽西的武平,约有一半是先从赣南、闽西迁至始兴而后再迁入南雄。刘族散居于20个镇179个村,而多聚居于盆地中心的湖口、珠玑、全安、黄坑等镇及市郊。湖口镇刘氏占该镇总人口的16 % ,珠玑镇占一成多。

  再看南雄第三大姓陈姓,其情况与刘姓差不多。早于宋代迁来珠玑巷的7族,均已迁徙珠江三角洲一带,现在居于南雄的10族,其中早在北宋治平年间迁来的一族居于横水,南宋末迁来的一族居于溪塘,其余八族多于明代或清初自始兴迁来,也有自江西泰和、信丰及福建汀州迁来,多散居于盆地丘陵。

  再看张族,先后迁来南雄的有48族,其中2族于元代迁来,46 族于明代或清初迁来。来自闽西的2族,来自赣南的7族,来自曲江2 族,来自翁源1族,来自始兴的36族。散居于172个村落,九成分布在南雄中西部,居于盆地丘陵者为多。

  这些氏族为何多在明代清初迁来南雄,而且多聚居于盆地中心地带?这与南雄农业经济发展有关。在古代,南迁氏族在南雄进行农业开发大体有二个历史阶段。一是宋代以前(含宋代),南迁来雄的多为仕宦之家,他们是为避乱举家挟资而来,选择在水利、土壤条件好而又远离战乱的山区或半山区小块盆地中开基创业。如上节所述新田李族、乌径叶族、平林孔族、上朔彭族、古城李族等,他们就水源而居,以农牧为业,耕读传家,为开发山区、半山区作出了贡献。再一个阶段是宋代以后,南迁入雄的氏族多为赣南、闽西的平民百姓,他们从赣南闽西迁来南雄,或先迁始兴历数代而后迁来南雄,迁徙的原因多为原居地人多地少,不易谋生,或因天灾人祸而寻找新的生活基地。他们迁来南雄时,水源土壤较好的地方已为先来的氏族聚居,就只得在盆地丘陵中择地而居了。盆地丘陵本来水利条件很差,乾旱严重,但自宋代以来,兴修水利已有一定成效。宋代兴建凌陂、连陂、罗陂,明代又兴建叶陂、宝陂、虎岸陂、硅塘陂、杨凹陂以及永灌塘、大湖塘、湖口塘、长丰塘、新塘等农田水利工程。这些工程都分布在盆地之中,为盆地的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末,自闽南传入南雄的黄烟,特别适宜于盆地红砂土种植,烟叶质量上乘,经济效益可观,盆地丘陵的经济优势逐渐显露,而成为当时农业开发的热点,吸引了众多的氏族迁来兴家立业。他们立足于乾旱的红土地,发扬客家人刻苦勤劳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战天斗地,为开发盆地丘陵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氏族也随着盆地经济的发展而昌盛起来。

  明代,特别是明嘉靖前后,始兴大批氏族迁徙南雄,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明嘉靖前后,龙南一带盗寇蜂起,流劫乡村,始兴与龙南毗连,而又比较富裕,首当其冲,许多氏族不堪骚扰而向南雄迁徙。据《直隶南雄州志》载:“弘治六年,强贼逼郡城,肆行劫掠。”“(嘉靖)卅五年十一月平明,龙南贼直达小东门,焚掠民家,势甚猖撅。”“(嘉靖)卅七年,龙南贼犯始兴石坑等处,知府章接御之,败绩,为贼所伤者数百人。”“隆庆元年夏四月,龙南贼流劫乡村,知府周思文招抚归业。”在当时的情况下,南雄与始兴相对来说,南雄离龙南远些,而且是府治所在地,防御力量也强得多,因此,始兴不少氏族便很自然地来南雄寻找安居乐业之所。这是客家人祖祖辈辈在辗转迁徙中形成的本能。

  至于珠玑巷氏族,唐宋时即有不少中原氏族陆续迁此居住,休养生息。由于迁民越来越多,出现人多地少之患,且珠玑巷地处交通要冲,每逢乱世,难于安居。因此,中原南迁驻足于珠玑巷的氏族,在南宋时已陆续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现居珠玑巷氏族多为明清时迁入的客家氏族。

  综上所述,中西部文化圈内聚居的都是来自客家大本营的客家人,实为客家文化圈。讲客话,唱山歌,住的是类似围屋的大屋,一头大门进去十几户或几十户鳞集而居。一屋一姓,也有一屋几姓的。民风淳厚,生活俭檏,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客家风情,随处可见,无须赘述。

  (二)文化特色

  这一文化圈最有特色的是黄烟文化。南雄黄烟自闽南传入三百多年来,数万烟农利用盆地独有的紫色土壤,采取精细的栽培技术,生产出名闻海内外的优质晒烟,叶色金黄、易燃灰白、烟味醇香,成了名牌特产。烟农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实践中,祖传身教,积累了一整套栽培烤晒的经验。家家都有一本种烟经,村村都有几个烤晒烟叶的能手。1955年,湖口烟农谢泰强曾以专家身份出访越南。“长在烟头下,哪个不吸烟。”吸烟成了成年烟农的自然习俗,有的人成了品烟的行家,只要吸上几口烟,就能道出这烟叶的品种,产于哪类土壤,施用什么肥料,烟叶生长部位,烤晒烟技术掌握得如何等等,令人惊佩。吸烟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嗜好,而且是一种享受,一种交流。他们在吸烟中欣赏自已生产的成果,相互交流生产优质烟叶的高招。在烟区,馈赠亲友以选送自己生产的优质烟叶为贵重,交朋访友以敬烟为第一礼数。黄烟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家庭以种烟多少论贫富,劳动力以会不会种烟比高下,商品的价格与烟叶对比定贵贱。以黄烟为题材的山歌、诗词、摄影、戏剧、舞蹈、小说等文艺作品,不断创作,丰富多彩。

  这一文化圈内客家氏族散居于乡村,祖祖辈辈历经辗转迁徙,养成了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企求向南雄城发展。各姓头面人物不囿于乡村一隅,积极参与南雄城社会活动;都自筹巨资在南雄城建起一座座祠堂。如刘氏宗祠,由十三村倡议集资兴建,原建于洙泗巷,光绪三年改建于河边街。张氏宗祠建于今文明路,邓氏宗祠建于洙泗巷,何氏宗祠建于河边街,陈氏宗祠建于今永康路,朱氏宗祠建于居仁街。宗祠一般都有基金,为宗族活动提供费用。祠堂还设坛讲学,并为在南雄城求学的子弟无偿提供食宿生活设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祠堂成了这些氏族城乡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促进氏族一批俊彦在雄城造就成长,事业有成。解放后,城内祠堂均改作厂房、仓库或民居,又起了另一番的历史作用。

  (注:客家大本营指赣南、闽西、梅州三个地区。魏晋以来,中原氏族南迁,多客居于赣南、闽西,与当地氏族融合而成客家民系,而后又南迁至梅州一带,进一步扩大发展成熟,因称赣南、闽西、梅州为客家大本营。)

  三、城区文化圈

  这一文化圈地域含城区和近郊村落,如黎口桥、赤水塘、满湖塘、水南、河南、水西、借村、田边水、洋汾水、四头门、塘尾、莲塘等,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由于城区社会历史的原因,文化圈演化时期较长,成熟较迟,约在清代康干年间。

  (一)文化圈的形成

  南汉置雄州,州城初设于大宁镇,即今溪塘。北宋皇佑四年(1052 年)在南雄建斗城,元末扩建顾城,明成化筑水城,这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城池。南雄城地处粤赣要冲,古代历经兵燹,社会动乱,居民不稳定。宋末,元兵逼境,南雄城曾经“五宋五元”,城内居民几乎逃迁一空。明末清初,战火连绵,雄城三变旗帜,明清两军反复争夺,形同拉锯。顺治六年更遭清兵屠城,居民被杀六、七成,雄城几成废墟。现在城内居民,百姓杂居,历史不长。有谱可稽者有邓族,始迁祖邓向于北宋嘉佑三年(1056年)自曲江迁来北门(今秋千街)定居,其后裔大部分已分迁聪背、腊树园、溪、坪田等地。叶族,曾有叶仁寿、叶仁和兄弟后裔七人于北宋中、元末先后迁来雄城北关,鳞集而居,名曰“叶氏山庄”,其后裔均已分迁白胜、溯水、塘东、姜塘、东坑等地。北门尚书里谭族,始迁祖谭文渊于南宋末自始兴迁来,其后裔大部分己分迁珠玑、黎口、水口、百顺、澜河、帽子峰等地。上城汪族,始迁祖汪亨元于元至正年间为经商自江西景德镇迁来雄城。北门街朱族,始迁祖朱培于明初自上杭迁来,子孙多分迁大陂头、水西、借村、岭排等地。世显街罗族,始迁祖罗和于元至正年间自江西庐陵迁珠玑巷,再迁牛田,明成化间分迁雄城。小东门徐族,始迁祖徐缙亮于明崇祯年间由翁源迁来。八一街胡族,始迁祖胡子开(胡定之父)于清康熙二十年由江西泰和县迁来。借村黄族于清康熙年间由福建连城迁来。莫族,先祖于明末自始兴迁来。五里山刘族,始迁祖刘弘于清顺治间自闽西建宁县迁来。斜头下陈族于清干隆年间自溪塘迁入。巨富叶廷荣于清干隆末由乌迁迁入雄城经商。由此可见,早期于宋代迁来南雄的氏族,虽历经七八百年,但在社会动乱时后裔多已外迁他处,在城人口不多。元代以后迁来城内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聚散无常。所以说南雄城无大姓巨族,而且多属客家民系。

  至于城内商户,籍贯多属江西、福建、广州、嘉应州,明清时有三四百家,是谓“市肆贸易,率多广郡江闽之旅。”他们多于明代清初前来雄城开店设厂。特别是清康干年间正是雄城商贸繁荣时期。干隆二十二年,清廷闭关自守,封闭了漳州、宁波、连云港三个外贸口岸,只许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梅关古道成了唯一对外贸易通道,加上干隆年间,南雄黄烟、土纸等商品生产的发展,吸引了各地客商逐利而来。因此,各种文化在雄城充分地交融磨合,一个独特的城区及其郊区文化圈历经宋、元、明代长期演化,就在清代康干年间逐渐趋于成熟了。

  (二)文化特色

  城区讲的南雄话,只在城内和近郊通行,俗称“城壁话”。南雄话大概是在客家话基础上与商场的广府话和官场的官话融合而形成的。城区居民大多数来自客家地区,且城区周围乡村都是客家人,因此客家话成为城区的主导语言是很自然的。而广府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何况他们资金雄厚,在商界举足轻重;强大的经济实力必然强化其语言的影响。另外,雄城是州府衙署所在地,加上地处要冲,仕宦往来驻足、定居者不少,因此,官话盛行,影响也不小。所谓官话就是旧时通行较广的北方话,有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之分。雄城居民在与官吏交往中融入官话,那是很自然的。南雄话细听起来,确有一些广府话和官话的成份。解放后,推广普通话;且有几百南下干部在雄城定居。所以,在南雄城区,除通行南雄话外,客家话、广府话、普通话也能通行,可说是个多方言的城市。一家成员能讲多种方言,看什么场合看什么人说什么话。

  城区文化是个多姿多彩的文化。在城区经商的江西、福建、广州、嘉应州人,各自成立同乡会,建会馆,办学校。城内号称四大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均在永康路)、嘉应会馆(在打石街)、广州会馆(在埠前街)。各会馆建筑精良,风格各异,富有原籍地方特色,以广州会馆最为精美。该馆建于明代中叶,历经修葺,是广东唯一保存完整的广府商人在客地建立的会馆,已列为南雄历史文物,一经修葺,其丰姿将与古塔、古城楼相互辉映。

  民国时期,各同乡会自筹资金在会馆办学校,名为豫德小学(江西)、萃雄小学(福建)、嘉修小学(嘉应州)、广仁小学(广州)。各间小学都办得很出色。广仁小学从广州地区聘请教师,以广州方言教学,设备为各小学之冠,倡文明,尚新潮,引人注目。嘉修小学则倡导客家勤劳俭檏传统,师生赤足,令人惊赞。豫德、萃雄小学承传江西、福建之良好学风,教学质量较高,为世人称道。

  城区文化圈是个开放式文化圈,宗教信仰,五花八门。过去,城区人拜的菩萨很多,旧志载的有文昌宫、关帝庙、天后宫、三皇宫、城隍庙、龙王庙、太子庙、七姑庙、盘古庙、风神庙、火神庙、药王庙、马王庙等等。各烧各的香,各拜各的神。城区人有尊儒的,有崇道的,有信佛的,也有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以信仰佛道为多。城区曾是寺庵林立,旧志载的有光孝寺、晓真寺、报本寺、延祥寺、仁和寺、渡山寺、洪山寺、真觉寺、莲社庵、万善庵、甘露庵、接龙庵、兴隆庵、西竺庵、青莲庵、长春庵、观音堂。道教立的有元妙观、祖师堂、玉虚宫等。各登各的殿,各念各的经。这些寺庙宫庵早已废毁,唯延祥寺塔(即三影塔)尚存,已重修,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郊已重建万善庵、莲开净寺(即原莲社庵)。

  城区风尚祥和文雅。居民不分姓氏,互为邻里;商家不分地域,各谋其业。官而霸、富而霸者史无所载,世亦罕闻。就清代而言,能官能民,退而执教著述或行医济世者有之,如胡定、戴家驹、莫开瑶等。富甲一方而乐善好施者不乏其人,如胡仁辟、叶廷荣、莫百康等。皇华门“万里一清”牌坊耸竖,佳话传说,脍炙人口。谭尚书清正廉明,人呼“谭青天”。胡御史秉直敢言,不避权贵,人称“铁御史”。汪注、汪枚父子为官清正,民颂其德。胡日初、罗世馨守正不阿,誉满福建。五里山刘理尧八世同居,堪称“德义之门。”还有一代师表曹忄宾、罗赞勤,济世名医朱选青、朱礼儒。商家尤多雅好,喜于店门张贴对联,时届春节,琳琅满目,有谓一城商铺一城联。梨园演出有江西采茶剧,湖南祁剧,广府粤剧,东江汉剧,丰富多彩。清代诗人朱彝尊《雄州歌》诗中有云:“十部梨园歌吹尽,行人虚说小扬州”。

  城区人崇尚俭檏,勤俭持家,勤俭致富。一般民众布衣蔬食,嗜好唯辣椒、酸笋。风味食品则有酿豆腐、饺俚糍、板鸭、米花糕、炒石螺。均非珍稀之品,但具有自然之风味,地方之特色。酿豆腐可能由东江客家酿豆腐演变而来,名虽同而实质差别很大。南雄城人酿的是油烧豆腐,馅料主要是芋蓉,辅以香菇、虾米、冬笋、罗卜等,质较粗而味浊,但别有风味,历来为节日家宴之常菜。饺俚糍可能是仿效北方饺子而来,形如饺子而制作各异。饺俚糍是用白粘米在草灰中泡浸后磨浆蒸成薄片,用手捏成饺子状,内包些许酸菜辣椒,成本低廉而酸辣爽口开胃。雄城正宗板鸭俗称“曝腌”,因其是采用人工腌制和自然曝晒之法而成。选择在入冬霜风天气制作的为最佳,味香而骨酥。

  城区人共同生活在一个独特的文化圈里,很重人情,人们走在一起,不是远亲就是近邻。又有浓厚的爱乡恋乡之情。相传城里人出远门,坐船一过水西白水滩,陆行一下河南岭,看不见巾子岭,看不见三影塔,就有黯然神伤之感,甚至潸然泪下。可见南雄人对家乡情结之深。

  南雄城区不论从自然景物还是从人文风尚来看都充满着纯朴调谐气质。一个十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历经千年沧桑,积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是很可贵的。改革开放以来,南雄城市建设有很大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人们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同时,加快现代化文化设施建设,正在向现代化文明城市迈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