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道文化调研报告——省政府参事建议



  黄伟宗

  2002年6月,我们作为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成员的参事和文史馆员,在雷州半岛的徐闻发现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从而将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史提前1300年之后,又在粤北的南雄梅关珠玑巷古道,发现了在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对接通道,从而提出了这一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命题。自此,我们又经过近6年的努力,在我省和珠江流域(9+2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发现了好些是有深厚历史文化内藴的古道,而且发现这些古道,在多年大搞水库、水利、发电、灌溉工程的发展中,尤其是在现代交通的“高速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轻轨、高速航运、高速航空)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好些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古道,已逐渐被埋没,古道文化遗存也正在日益走向衰亡,成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不及时注重保护利用,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价值,将会日渐从地球消失。由于古道文化,在我省、我国、以至世界各地都拥有,其危机也都有普遍性。为了及时敲响警钟,我认为很有举办全国或国际性的古道文化论坛,幷发表抢救和保护古道文化《宣言》的必要。为此,特提交调研报告如下:

  一、丰富的古道文化资源

  从2002年到现在的2008年间,我们结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的考察,以及启动《中国珠江文化史》工程的著述需要,对我省和珠江流域地区的古道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发现其资源是极其丰富的,而且其分布是颇有规律、甚有特点的:

  (一)自古以来,人类要有水才能生存。水决定人的生命、生活、生产,决定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古代,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人们,主要靠自然河流和人造河流与水陆之间的沟通而相互往来。由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道,往往在国家或省区交界的河流或人造河流地带。如:广西中越边界的北仑河、云南中缅边界的湄公河,广东深圳与香港交界的深圳河(沙头角),广西桂林的灵渠,粤湘交界的武水,粤赣交界的浈江和定南水,闽粤交界的韩江等等。

  (二)古道以陆路为多,通常穿山越岭,经悬崖絶壁,过原始森林;古代交通多靠马和马车,故古道又称马路或马道;又由于古代频开辟陆路交通的能力有限,古道往往沿绕河岸开凿,或者水陆联运,船车换行。如:云南的“五尺道”,四川的“栈道”,云贵的“马帮道”,广西的潇贺古道,广东南雄的乌径古道,云浮的南江古道,怀集的绥江古道,封开的贺江古道,乳源的西京古道,鹤山的彩虹古道等等。

  (三)古道与古代的关隘密切相关。因古代封建割据,战争频繁,常在地域交界或军事要地,设置水陆关卡,也即随之修建古道。如:广东南雄的梅岭珠玑巷古道,乐昌的金鸡岭古道,英德的贞阳峡古道,广西玉林的鬼门关古道、贺州的鹰阳关古道等等。以上这些仅是我们在我省和珠江流域地带初步查到的古道,尚未查到的古道估计还有不少,其他地方、以及其他国家可能会更多。所以古道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是有普遍意义的。

  二、深厚的古道文化内涵

  古道文化,实质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化石和载体。每个地域、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历史脚步,都从其古道上走过并留下足印;人类的每种文化,都在古道文化中体现出来并是其有机元素或内涵。所以,古道文化是历史的缩影和年轮,是古代文化的年表和宝库。如能对其及时挖掘保护,深入研究开发,古为今用,代代相传,必将使这项人类财富越积越深,其意义与作用也越大越广。

  从迄今所见的古道情况上看,每条古道都是有其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使其文化负载和性质与其他古道不同。但又由于所有古道都在根本上属交通性质,所以其文化内涵元素往往是综合性的,而且是普遍性的,只不过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作用有所不同,从而使其特点与其他古道有别而已。因此,我们要对古道文化进行具体分析,首先要弄清楚古道文化中有哪些带普遍性的文化元素或文化内涵。从迄今调研情况看,其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其内容大致有:

  (一)丝绸之路和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文化内涵。丝绸之路即海外交通线,是中国与世界通商和交往之路,也包括国内的商贾之路。丝绸之路实质上也是古道,其文化也即是古道文化。前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先后宣布:拟将全世界丝绸之路(包括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及相关文化遗存)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泛珠三角合作区的古道中,有两条属于陆上丝绸之路,即:云南贵州的边境丝绸之路,以及四川经贵州到广西梧州的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对接点或通道,理当属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化遗存”。我们查有实据、保存较好而有条件列入申遗的古道有:南雄梅岭珠玑巷古道、乳源西京古道、封开贺江古道、云浮南江古道、广西潇贺古道等。

  (二)政治军事文化内涵。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规定全国“车同轨”,幷且在云南曲靖修建“五尺道”,在广西修建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桂林灵渠。这两项工程,与在北方建的万里长城并列为秦始皇的“三大贡献”。三国时代,诸葛亮在四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六出祈山”、“七擒孟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和败走“华容道”,张飞大闹长板坡和捷径入蜀等等,都是发生在古道上的政治军事文化故事。

  (三)文人文化内涵。古代文人进京做官或应试,被贬文人南下任职或流放,都要走过古道,从而使古道留下古代文人的印痕,使古道文化更有文化内涵和沧桑感。如:南雄梅岭古道,载有岭南第一宰相、第一诗人张九龄的开路史绩、开明政绩和开一代诗风开一方文气的辉煌文化内涵;连州古道和武水古道,留有唐宋名家韩愈、刘禹锡、王勃、苏轼、苏辙、杨万里、周敦颐、米芾、包拯等文人的文气;汤显祖携他的杰作《牡丹亭》,过梅岭古道,直下徐闻办书院,康有为、梁启超经梅关古道,赴京呈“公车上书”,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四)思想学术与宗教文化内涵。汉代陈钦、陈元父子和士燮四兄弟从古道承受和传播经学;葛洪经古道到罗浮山修道;南北朝时印度和尚达摩经海路进广州、又经古道到开封启传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经梅关北上黄梅受经、又南下开创中国禅宗;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海路进大陆、又经古道到内地传天主教,并引进西方文明。

  (五)移民文化内涵。中国数千年历史,近半是移民史。每次改朝换代、外族入侵所引起的动乱,每次瘟疫流行、虫旱、洪水所造成的灾难,都造成一批批的移民潮,而移民的足迹又都深印于条条古道之中,造成古道莫不具有移民文化。在南雄梅关珠玑巷古道、江门蓬江“后珠玑巷”古道、乳源西京古道等的移民足迹至今仍历历可见。   

  (六)文学文化内涵。中国许多古代诗词和文学名著,大都与古道密切相关。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到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从《西厢记》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到《城南旧事》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都有不可胜数的著名古道诗词。著名的文学散文集《史记》、《老残游记》,不乏脍灸人口的古道散文名篇。著名戏曲也多有古道折子,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天仙配》的“狭路相逢”。著名小说也与古道缘中有缘:《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在古道搜集材料写成,而所写的鬼怪故事大都发生于古道;《西游记》写的是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苦难的古道取经史;《水浒传》写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被逼从不同的古道上梁山;《三国演义》写魏、蜀、吴三国从不同的古道走过“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百年历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七)人生文化内涵。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是人类社会的常有现象,是人生文化的普遍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些人生文化内涵,也常常发生和体现于古道,其文字的记载则见诸古代史书、地方志、族谱、家谱、传记中,尤其生动地表现于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戏曲、散文、小说)中。“诗圣”杜甫是写古道人生文化的能手。他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宵”,写的是生离;他的《梦李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写的是死别;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则可谓一诗写全了悲欢离合。

  (八)革命文化内涵。中国革命之路,是坎坷崎岖之路。从农村到城市、从山区到海边的奋斗历程,大都在古道中跋涉。所以在古道文化中也有辉煌的革命文化内涵。著名的陈毅《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是于梅岭古道抒发的英雄篇章;著名的毛泽东《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氓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为珠江流域的古道注入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内涵。大革命时代江西苏区的民歌《十送红军》,萧华创作的《长征组歌》,也都是中国古道文化的不朽诗章。

  (九)旅游文化内涵。古道既是古人的旅游途径和圣地,又是考察人文地理资源的科学基地,郦道元的《水经注》,以及《徐震客游记》,既是经典的地理学术著作,又是千古传诵的古道旅游散文。古道更是今日的重要旅游资源和宝库,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圣地。当今研究开发古道文化的旅游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开发其圣地资源和基地资源,使其古为今用、旧物新用,使代代青少年都能有似当年“诗仙”李白那样高歌“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学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学时代那样“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寻找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足迹,发思古之幽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沿杜牧《山行》的诗路,去寻觅古道的意境:“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二月花。”

  三、打造古道文化的具体建议

  (一)举办古道文化论坛。由于韶关市的古道文化资源特别丰富,保存较好,条件比较成熟,我认为在韶关举办古道文化论坛比较合适。前不久,我们已与韶关市人民政府达成初步共识,拟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在韶关市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古道文化游论坛,由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省文化厅、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乳源县人民政府、南雄市人民政府承办。

  (二)发表《韶关宣言》。在韶关市举办古道文化论坛的主要目的,是在学术上肯定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的古道是丝绸之路文化的组成部分,应当作为其“相关文化遗存”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如果因范围过大或其他原因而为难,也应当而完全有条件将古道文化作为单独项目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由于这是带世界性、全国性的、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重大命题,须要有力的学术和舆论支持,所以,仿效前些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性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发表《西安宣言》的做法,也发表《韶关宣言》,为古道文化申遗呼吁。

  (三)建议将韶关古道文化论坛,与在阳江为南海I号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相互联系起来举行,即在相同月份先后连续这样做,意味着我省陆上和海上两项高峰文化遗产学术论坛,有似双子星座那样并行崛起,在文化战略上“双拳出击”,举世瞩目,影响更大,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同时,也可并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中国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以及世界著名考古学家、海洋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等等,能连续参加两会,效率高,效果会更好,也可节省一些财力、人力。前不久,我们与阳江市人民政府商议,他们也完全赞成这个倡议,并认为这两个国际性论坛关系重大,最好由省政府统筹举办。

  (四)希望省领导能给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批拨专项经费50万元人民币,作为考察古道文化和编写出版《广东与珠江流域地带古道地图》之用。韶关论坛开会费用及出版论文集费用,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与省文化厅协商解决,或者由省政府统筹解决。

  (五)建议组织作家、记者采写古道文化散文或报告文学,拍摄古道文化系列电视片,既可作为史料文献,又可作为旅游读物。希望省旅游局和广播电视厅为此投资,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可以出面组织,策划进行。

  

  (2008年“五一”节)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