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论海南省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
郑天祥 司徒尚纪 龚红棉
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流入城镇,以实现城镇化,并建立结构和功能不同、等级与层次不一的城镇体系,是特区省开发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在剖析海南城镇化的历史过程、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和布局的一些设想,当有助于特区省的建设。
一、城镇化过程分析
1.改革开放前,海南由于历史上开发较晚,长期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停留在以资源输出为主的农业经济阶段,城镇化过程缓慢。
海南岛有人类活动可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但是,由于它孤悬于南海,远离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较缓慢。唐代以前城镇已大部分无考,宋代以后在岛上出现地方性商业中心——墟市,但海南人口稀少。直到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海南人口只有298030人,只占当时广东省人口的1/10左右(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68、94页。),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还不到9人。虽然如此,明清城镇已经固定化,墟市也有一定发展,形成了作为全岛政治经济中心府城——县城——墟市这样的城镇体系雏型。但从总的看来,明、清的禁海政策使海南的开发继续受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基本实行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而全国的重点建设又不在沿海,海南岛位于欧亚航线的要冲位置和四面环海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海岸线1528公里,占全国海岸线长的8.5%)。而远离大陆、交通不便的劣势却继续在起作用。海南岛丰富的热带农、林资源和盐、铁等矿物资源得到较大的开发,但都以资源输出为主要利用方式,未能促进现代工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
1953年海南总人口265.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1055人,只占总人口的6.4%。(经本文1989年5月9日收到。)经过5年,到1978年,总人口达到428万人,增加150多万人,其中絶大部分是从岛外迁入从事热带生产的农垦工人,接近100万人左右,占总人口增加量的2/3。1978年的城镇人口58.4万人,占总人口的13.64%,发展缓慢,25年城镇化提高了8.2%,平均每年只提高0.3%。
2.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宽城镇设置的标准,海南城镇化过程加速,但城镇化的质素和经济基础都有待加强。
1987年海南人口达到615.08万人,9年增加18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1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137.1万人,9年增加78.7万人,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2.29%,9年提高9%,平均每年提高1%,城镇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例如1985年海南新增加18个镇,其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40.8%,但城镇化的质素和经济基础并未有明显改变。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缺口很大,经济基础仍未摆脱农业社会和资源输出的状况。1987年海南产铁矿石433.16万吨,占广东省的46.1%,而生铁产量只有2.01万吨,仅占广东省约2.7%;干胶产量15.82万吨,占广东省的9成左右,但岛内消耗量只有0.5万吨,占广东省消耗量的4.57万吨的1/9,橡胶制品产售只有1.2亿元,占广东省的1/10。原盐产量33.31万吨,占广东省的4成。我们并不主张大部分原料一定要在就地加工,但也不能把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变成纯原料产地。加工工业不发展就会限制城镇化的发展。
由于大量的土地、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资料被用在发挥热带作物的优势生产上,自给性的粮食生产严重不足,1987年海南粮食总产量为133.49万吨,人均217公斤,比广东省人均285公斤少68公斤。1985年调入粮食29万吨,占海南粮食产量的1/5左右。由于交通运输的不便,粮食调入困难,外汇严重不足也难以进口,因此制约了城镇的发展。
二、城镇体系雏型分析
1.城镇等级和层次较简单,分化不明显。
海南岛目前的城镇等级和层次十分简单,据中日合编《海南岛综合开发计划调查报告书汇编》中的划分,(1987年7月)可分为:中等城市——县城——墟三个等级。但严格来说,只有中等城市(海口)——各县城镇二级,因为农村墟镇规模小,几乎没什么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尚未进入城镇的范畴。1987年海南岛共有173个墟镇,其中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只有43个,不足1000人的只有66个,有些墟镇缺乏固定建筑物的集市场所。墟镇是农村向城镇过渡的一种社会形态,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发展为城镇。三亚和通什虽已设市,但从人口规模和目前的职能来看,基本上仍未脱离县城镇的社会形态和功能。
2.城镇规模小,首位度大。
海南只有一个刚跨入中等城市规模的海口市。除了三亚市、通什市和石碌、八所、府城、那大镇的非农业人口在3~8万人以外,其余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均在2.5万人以下,其中有3个镇,非农业人口均不足1万人。海口市的规模不大,但几乎是三亚市的3倍,城镇首位度高,反映其对全岛的控制作用,也是全岛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大的表现,而且海南四城市指数为1.4(第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第三、第四大城市人口数总和之比),也比较大(1981年我国城市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数分别为1.3和0.53)。
3.城镇分工不明显,职能多,专业性质不强,大都是农业区域中心,缺乏城镇之间的横向联系,主要是和海口市的直接辐射关系。
海南的城镇,只有石碌、八所、白马井和新英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石碌镇因铁矿而兴起,八所是它的专业港口,白马井和新英镇是渔港。由于资源未经加工输出,这些专业城镇规模也不大,和一般县城镇规模相当。其余的市镇都是各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质是农业区域中心。除石碌以外,各个城镇的工业劳动者占城镇劳动者总数都在35%以下,而且都是以区内服务的食品工业为主。21个城镇有9个城镇食品工业占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
4.规模较大的城镇分布在沿海,规模较小的城镇沿海榆东、中、西三条主要公路分布,分散化发展的结果使城镇分布较均匀,城镇规模不大但分布的平均距离比较大,反映城镇化水平较低。
按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傍海和内陆城镇两大类。傍海的城镇有海口市、三亚市、八所、白马井、新英镇,这5个城镇以海港为依托,发展较快,规模较内陆城镇大,城镇数量虽占全岛的1/4左右,人口却占全岛城镇人口的一半。而内陆城镇数量大,规模小。这种分布格局也反映了一部分城镇尚未充分发挥临海的优势,象文昌、嘉积、万城、陵城、临高等县城,距离海洋很近,都属沿海城镇,却没有选择傍海地段作为城址,这些县的港湾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海南的城镇分布较均匀,据罗兰士曲线计算,其密度指数为16.78(密度指数从0~100、由均匀到集中分布)。这是均衡、分散发展的结果。
三、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发展设想
根据上述城镇化特点分析,本岛今后应该:
1.控制人口和城镇化的过速发展,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素,讲求效益,以适应农业和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近年,海南岛的人口增加较快,若以1987年为基数,1978~1987年平均人口净增加量21万人计算,到2000年人口净增273万人,总人口将达到888万人,显然增长太快。按每人每年占有粮食0.25吨计算,海南缺粮将达到100万吨以上,从大陆增调粮食进来的可能性很小,依靠进口,又没有这么多外汇。海南岛有一个与大陆隔离的琼州海峡,平均距离29公里,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大陆过剩的人口盲流入海南,避免受我国人口过剩所造成的恶性循环的影响。今后除引进海南建设所缺少的专业人才以外,必须控制一般劳动力迁入。以1987年的总人口为基数,按1985年自然增长率10%计算,到2000年.海南人口达700万人(1983~1986年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4.76‰、13.45‰、10.4‰和0.18‰)。从岛外迁入的专业人才,每年控制在1万人左右(1983~1985年三年净迁入3.6万人,平均每年1.2万人,其中有些是非技术人才)。本世纪木海南省总人口不超过720万人,城镇化水平控制在30%以下(按工农业产值翻三番达155亿元相关求得)。城镇人口达到216万人,比1987年增加7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万人。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需基建投资1.4万元,因此年需8.4亿元新增基建投资。而旧的欠账仍未算,例如1987年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海口为26247万元,三亚5938万元,通什754万元,全省达7.46亿元。庞大投资.是城镇化水平限制因素之一。
从粮食生产的人口容量来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应稳定在1987年的710万亩,亩产量从当前173公斤提高到本世纪末250公斤,总产量为17.75亿公斤。若粮食需要量按人均250公斤计算,需18亿公斤,刚刚达到自给。因此,能否获得稳定的粮源,仍然是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从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的态势来看,不应盲目追求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应着重于提高城镇的质素以发挥其带动区域经济效益的作用,而不是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例如通什设市,但还没公共汽车。回顾海南人口迁移的历史令人深思。自康熙以后,海南已有人满欲耕无地的困难,一部分人开始向海外迁移,1902~1911年净迁往东南亚的每年有1.6万人,1911年为1.8万人,1927年为4.8万人。解放后大力开垦热带作物,迁来近百万人口,造成粮食不足。
2.以海口市为中心城市,以五大港口为中心,带动五大经济区发展,建立大城市(省会)——小城市(主要港口)——县城镇——一般城镇的四级城镇体系,集中建设大、小城市,提高城镇质素和效益,避免平均,分散、小规模低效建设的弊端。
第一层次海口市省会、大城市
1987年海口市总人口31.2万人,包括府城为36.5万人,按自然增长率10%计算,2000年总人口达41.5万人,13年迁入海南的技术人才及其家属15.6万人,其中约有7成(约10万人)居住在海口市,加上吸引附近地区一部分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海口市的总人口可以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35~40万人。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是海南对内对外交往的主要纽带,全岛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集中建设为全省服务的高等院校、科技系统、出口加工区和深水港,完全有必要建成一个大城市,才能带动全岛的经济起飞。海口市的城镇人口和工业总产值占全岛的1/3左右,到2000年,其城镇人口只占全岛的1/4左右,比重有明显的下降。
第二层次三亚、洋浦、八所、清澜四个港口小城市
重点建设四个港口小城市,充分发挥海南临海的优势,以带动各个经济小区的发展,是海南从封闭经济走向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步骤。
三亚位于海南南端,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城市,是重要的港口和海榆东、中、西三条公路的汇合点,还有铁路可通莺歌海、八所、石碌。榆林也是我国南海重要军港。三亚是海南旅游胜地,还将建成仅次子海口的工业区,成为以仪器、仪表产业为主的港口旅游城市,1987年总人口32.9万人,超过了海口市(不含府城),2000年控制在40万人以下,非农业人口发展速度加快,由1987年的7.8万人发展到本世纪末有15~20万人,成为海南的第二大城市,与海口市南北呼应。海口——三亚成为带动海南起飞的轴心。三亚还是南海开发和南海及西沙、南沙群岛开发的服务基地。海南城镇首位度降为2,使海南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发展更趋台理。
洋浦八所、清澜都是海南各经济小区的中心,腹地都有2、3个县,人口都宜发展到10万以上,才能起小区中心作用。
洋浦位于海南东北部,包括新英、白马井两渔港,1987年有4.9万人,是避风深水良港,可建10~2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计划中的西环铁路连接该港,发展石化、化肥、制糖、电力等工业,成为海南的第三大的海港工业城市,人口规模10~15万人。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若设置在洋浦港附近,还可形成5~8万人的石油城,洋浦市人口可达15~20万人。
八所位于海南西南部,1987年人口4.8万人,是石碌铁矿输出港,附近有石灰石储量3亿吨,利用输出铁矿,输入煤炭的钟摆运输原则发展钢铁工业,年产钢30万吨左右(钢铁厂也设置在石碌附近),以满足海南省建设需要。还可利用附近石英砂(储量370万吨)发展玻璃、水泥建材工业。岭八铁路已修通,扩大了八所港的腹地,本世纪建成为有10万人的钢铁、建材为主的港口城市。
清澜港和文城组成清澜市,1987年人口5.7万人。清澜港目前主要是渔港,已建设5000吨泊位的客货码头,成为海南东部的运输枢纽。清澜市腹地较富裕,人口文化素质较高,是著名侨乡,为椰子主要产地,椰林风景优美,将发展成为以食品工业为主的港口旅游城市,人口达l0万人左右。
以上5个城市是海南城镇体系建设的重点,总人口120~130万人,将占全省城镇人口的6成左右。其余13个城镇,为第三层次。除那大、通什作为内陆的中心;石碌作为钢铁、水泥生产中心(钢铁厂增加人口2.2万人左右),将有较大发展,成为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外,一般都是其县城的农业中心,人口增长基本上是自然增长,人口分别达到3~8万人,第三层次城镇人口共有80~90万人,占全省城镇人口的2成以上。
海南岛现有173个墟镇,每个县应该选择经济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好的3—5个墟镇作县内小区农业发展中心或农垦中心(场部),16个县共50个镇左右,到本世纪末重点建设成为建制镇,作为海南城镇体系中的第四层次。每个镇的人口发展到1万人以上,才能带动小区经济发展和具有建设一定基础的设施的经济实力。这部分城镇的人口大约也占全省城镇人口2成多(约80万人)。
3.城镇建设应根据海南处在热带、土地资源较丰富、能源严重不足的特点,以园林低层建筑为主要形式,尽量少建耗能多的高层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