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特征分析



  许学强 黄丹娜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业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在这场变化中,城镇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总结城镇发展特征,对于瞭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七市,番禺、增城、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高鹤、宝安、斗门13县,面积2.53万km2,1986年人口1406万。城镇指建制镇,未含市郊城镇。本文试图在处理大量系统资料的基础上,从量、质、空间和时间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城镇发展很快,城镇人口增长由以自然增长为主转为以机械增长为主,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首先,按建制情况,1957年三角洲有城镇32个,1983年24个,1986年252个(表1)。可见,1957年至1983年间城镇个数减少,这和当时所谓“消灭城乡差别”的指导思想和镇的建制不健全,致使有些该调整而没有设镇有直接关系。1984年后,建镇标准调整,许多集镇改设为镇,城镇个数一跃而增至129个,比1957年增长了三倍多,形成城镇数目的第一次跃增。在此基础上,1985年下半年开始撤区(乡)建镇,形成了第二次跃增。两次跃增使城镇数在短短几年间增长了七倍,年增增长率达118.82%。

  可见,建制标准的变化是城镇个数增长的直接原因,然而直接原因并不等于本质原因。城镇的迅速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区域对城镇发展的促动作用和承受能力。而建制标准的调整,是对这种增长的一种承诺。

  其次,城镇人口数由1980年的103.72万人到1986年的179.62万人,增加了73.81%,年均递补增9.58%比1980年前23年的增长率(4.02%)大一倍以上,加上广州、佛山等各城市人口数,则珠江三角洲市镇人口达642.2万左右,占全区总人口的45.39%。可见,珠江三角洲城镇化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

  城镇人口增长除城镇个数增加和范围扩大带来的增长外,主要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1957~1978年间,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递增率为1.63%,小于同期全国人数的自然增长率1.91%,可以判断,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80~1986年间,城镇人口的年递增率为9.58%,大大超过珠江三角洲总人口年均递增率 1.56%,说明城镇人口的来源主要是机械增长。据计算,1980~1986年三角洲城镇人口的增长由于城镇个数增加而带来的有约29.12万人,占总增长数的38.37%。1980年全区城镇有非农业人口99.11万人,1986年达130.82万人(已扣除新增城镇中的那一部分),增加31.71万人,除去自然增长9.26万人,剩22.45万人,约占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29.58%.1980年全区有自理口粮人口1.49万人,1986年则达22.93万人,增加了21.46万人,剔除新增城镇的相应部分为17.77万人,占全区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23.41%。这样,由于城镇个数增加,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的机械增长带来的城镇人口增长之和达69.34万人,解释了九成以上的增长为机械增长,其余是自然增长。

  这种不同寻常的增长,与改革开放以来三角洲迅速发展的农业商品化、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兴盛密切相关。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以各县、市工农业总产值代表区域工农业发展水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反映第三产业发达程度,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表示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分别分析这三项指标与城镇人口之间的单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948、0.849,都在99%水平上显着,说明工农业、第三产业、乡镇企业越发达的县(市),城镇人口越多。这是因为,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带来了巨大的结构释放力,导致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迫切要求转向第二、三产业,寻求发展;另方面,近几年来三角洲工业、镇办企业发展快,第三产业十分活跃,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已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人口机械迁入以适应城镇经济发展。两方面结合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不同形式转移到城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当本地剩余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劳动已不能满足需要,而本地较高的劳动力报酬又对区外、省外劳力产生较大吸引力时,便导致大批劳力从外地、外省迁入,大部分集中于城镇的二、三产业,从而加速城镇人口增长。

  第三,随着城镇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城镇建成区面积也迅速扩大。1980~1986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06.06km2扩大到350.16km2,年均递增22.03%,大大超过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充分反映了农村景观迅速向城市景观转化,是农村城镇化的表征,是一件好事,城镇用地相对于城镇人口的超前发展也反映了一般客观规律。但不能不指出,城镇用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城镇人口平均占有建成区面积由102.25m2,扩大到194.94m2(表3)。1985年我国大城市人均用地80m2左在,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为104m2,估计城镇一般为100—140m2。珠江三角洲为我国重要高产农田区之一,城镇人均用地应偏低,然而实际却大大高于平均水平。也可以发现,许多城镇征用农田控制不严,存在着多征少用,早征迟用,征而不用的现象。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城镇化过程中注意节约用地。

  二、城镇职能由“地方中心型”向以工业为主的专门化职能转化

  1978年以前,由于商品经济欠发达。农业生产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城镇往往作为“地方中心”,仅为周围地区提供低水平的生产、生活服务。加上关闭农贸市场,禁止农民务工、经商,因此城镇发展缺乏活力,景观单调,职能雷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一系列改革,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资、设备和技术与本地的剩余劳动力和濒于破产的社队企业厂房相结合,大大加速了乡镇企业发展,使得区域经济经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52.69%上升到1986年的79.66%。

  城镇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区域经济结构的上述转化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经构的变化。工业在城镇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工业职工在社会劳动者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42.69%上升到1986年的46.50%。同期城镇工业产值由24.44亿元增长到90.47亿元,短短六年增长了3.2倍,出现了一大批以工业为主要职能的城镇。

  还要指出,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向外向型经济转化,小城镇工业已完全改变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围遶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的格局,而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进口原材料,出口加工产品。这样,不仅城镇工厂数目大量增加,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工厂性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原有的农具厂、粮食和农副产口加工厂等纷纷转型,生产家用电器、纺织品、成衣和玩具等。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了老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

  由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作用,在一些县镇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如俗称“中山一口缸”(生产洗衣机),“顺德一把扇”(顺德各类电风扇产品占全国1/5以上,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电风扇生产基地),“新会一条线”(化纤、纺织,为广东省新兴的纺织工业基地),“三水一杯水”(三水县是我省主要运动饮料生产基地),出现了一批专门化的工业城镇。

  工业城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顺德和南海类,一为东莞和宝安类。前者原有基础好,开放后较好地捕捉了机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如顺德县北滘镇,70年代末机械工业有一定基础,改革开放后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利用这一基础引进外资发展电风扇生产,一跃而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风扇生产基地。再如南海县官山镇,原为公社中心,现成为广东最大的布匹市场。1986年全镇拥有380多间纺织厂,近6000台丝织、棉织机,全镇一半的劳动力从事纺织业,纺织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5%。镇上有150多间布铺,酒店和招待所常被来此采购布匹的外省人住满,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几千个业务关系网点。类似的城镇很多,主导部门十分突出。

  第二种类型属原有基础差,但由于利用邻近香港的有利位置,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三来一补”企业而形成工业城镇,但主导工业不明显,行业涉及制衣、玩具、电子等。原材料是“万国货”,产品贴上的也是“万国牌”,与本地经济联系不密切。

  工业为主的专门化城镇主要集中在台山、恩平、开平、高明、鹤山等县,还有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的专门化城镇,位于重要交通线路沿线和交通枢纽点。

  三、城镇空间分布由集中型逐渐向均衡型方向发展

  首先,城镇密度核心区高,逐渐向外围降低,但核心与外围的差距在缩小。珠江三角洲是全省,乃至全国城镇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城镇密度为1.146个/km2,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85)。三角洲核心地区的南海、番禺、顺备和中山等县市最高,其次为三水、新会、宝安、东莞,外围地区的恩平、斗门、增城、鹤山、高明等县城镇密度最低。我们选用各县市的人口密度、工农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个指标与城镇密度作回归分析,结果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51、0.47,分别在99%,95%,90%水平上显着,复相关更显着,达0.71,说明人口密度越高、工农业越发达、商业越兴旺的县市,城镇越稠密。将1986年与1987年相比,发现外围地区城镇密度提高快,核心地区慢,城镇密度的地区差异明显缩小。1978年密度最高的顺德县为0.87个/km2,最低的高明县只有0.05个,前者为后者的17.4倍。1986年最高的番禺为2.09个,最低的台山为0.79个,前者为后者的2.6倍。在1978年密度最底的县,如高明、恩平、宝安、台山(只有0.06个/km2),近几年来城镇密度提高了12—20倍,而核心地区的县市,如顺德、南海、中山等提高慢,核心与外围地区的差异在缩小。

  其次,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外围快,核心慢。分析各县市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发现:外围地区镇的高明、开平、鹤山、宝安四县最快,年增递增率20.39%以上;三水、恩平、增城、台山四县次之,年递增率在8.97%—2.39%之间;核心区的番禺、中山、顺德、南海等县市最慢,除个别例外,基本上呈现外围地区增长快,核心地区增长慢的趋势。

  将各县市城镇人口递增率与工农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作相关分析、结果相关性不显着,说明各县市城镇人口增长率快慢并不一定与经济增长的快慢相一致。如核心地区1980~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达19.21%,而城镇人口年均递增率仅4.36%,同外围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为14.21%,而城镇人口增长率达20.09%。这说明只从经济发展速度来解释城镇人口增长快慢是不够的,还存在其他原因。原因之一是基数大小不同。核心地区城镇发展原有基础好,城镇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外围地区各城镇发展基础差,人口基数小,增长快。原因之二是经济增长类型的差异。核心地区经济发达,劳动生产率高,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增加劳动力,因此每增加万元工农业总产值或城镇工业产值所带来的城镇人口,分别为0.23人和0.75人;而外围地区经济落后,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投入大量的人力,故每增加万元工农业总产值或城镇工业产值带来的城镇人口分别达2.13人和5.10人,因而城镇人口增长核心地区慢,外围地区快。

  第三,工业镇集中在核心地区,但逐渐向外围扩展。从城镇职能分析可见,1986年工业镇主要分布在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核心地区,虽然1980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但对比两年情况,1980年工业镇集中程度更高。1980年三角洲共有45个工业镇,其中35个集中在核心地区,比重达77.8%,而1986年工业镇总数81个,核心区拥有53个,占总数的65.4%,说明工业镇开始由核心向外围扩展。具体而言,这种扩展主要向三角洲翼的东莞、宝安推进。宝安县1980年只有2个工业镇,1986年发展到13个,增加了11个,占核心以外地区工业镇增加数的58%。

  三角洲工业镇由核心向外扩展的原因有二:一是外围地区近几年工业发展快,城镇中工业职工大量增加,比重提高,迅速进入工业镇。如宝安县由于邻近香港、特区,“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快,规模大,城镇由地方中心型转化为工业镇的趋势更普遍。二是核心地区城镇工业经过几年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带动了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职能趋向综合化。城镇中工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上升不快,有的甚至下降。如顺德的陈村、容奇镇,工业职工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65.32%、71.22%降至1986年的58.23%、69.94%。顺德大良镇1980年工业职工比重57.62%,而1986年下降为46.87%,同时商业饮食服务业职工比重由15.89%上升到24.64%,由工业镇转化为多功能综合性城镇。

  第四,城镇空间布分由集中型向均衡型转化。上述分析可见,近几年来三角洲城镇发展的地区差异缩小了,当然会影响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为了考察城镇分布格局的变化趋式,我们采用罗伦兹法对1978和1986两年的城镇发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1978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指数达62.66%,说明城镇分布属集中型,基本上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等核心地区。但1986年密集指数骤降到 24.22%,说明城镇空间分布已趋向均衡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三:①设镇情况变化的影响。1978年前建制镇只有县城及少数区级镇,城镇个数少,又多集中在核心地区。1986年撤区(乡)建镇,基本上形成每区一镇的格局。由于行政区的大小和分布较均匀,导致城镇分布也较均衡。②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前,三角洲经济的空间格局是围遶广州这一单中心的单向向南辐射,位置越近广州市的县市,城镇发展越快,个数越多,形成集中型。改革开放后,港澳逐渐成为一新的辐射中心参与三角洲的经济运行,形成“双中心,双向辐射”的新格局,加上珠江三角洲八门入海,各城镇通过水陆交通可直接与港澳联系,为各城镇提供的发展均等机会,容易导致城镇空间分布的均衡趋势。③改善交通条件的影响。过去三角洲受河网阻隔,公路交通很不方便。1987年后,随着经济发展,内外联系加强,各地区纷纷修路架桥,大大提高了通达性,使公路由原来的放射状逐渐连接成网络状,为城镇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节点”,从而也促进了三角洲城镇的均衡分布。

  总之,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特征是点多,速度快,工业城镇比重高,分布渐均衡。

  本文受美国王安基金会赞助,在定稿时,曾怀还同志曾提出修改意,特致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