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港穗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人口的基本特征



  郑天祥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开放、发展最迅速、最富有的地区,在人口方面也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本文从区域经济地理角度出发,把港澳地区包括在内,分析其人口特征。    

  一、人口增长速度

  珠江三角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三角洲近代经济的快速增长,1928年本区人口已达780万人(其中香港为1926年数字、澳门为1927年数字),每平方公里有294人,是当时全国少有的人口聚居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人口曾一度下降到6百万人。1952年恢复到842万人(其中香港为1951年数字、澳门为1950年数字)。1985年增至1941.8万人,33年增长130.6%(同期全省仅增长83.2%。1978年本区人口1,337万人,开放以来的六年,人口增加10.1%。今后,即使按10%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到公元2000年,本区人口将达到2226万人。若按省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计算,人口达2,294万人。本区为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较高,就业门路较广,对附近地区的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香港、广州、澳门、深圳等城市,每年的人口机械增长量均超过二万人。例如,过去五年平均,澳门人口机械流入2.4万人,1978~1984年深圳市人口机械流入年均超过二万人,1978~1983年广州人口机械净增16万人(朱云成等〈广州市区1976~1980年人口机械变动初步研究〉)。这些城市的机械流入有部分是区内流动,不过,全区的机械流入量不会少于10万人。这样,到2000年,本区人口将达到2300~2400万人。近年,本区每年移居海外的数以万计。    

  二、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21.2万平方公里的12.5%,而人口却占全省7,226万人(包括港澳人口)的26.87%。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13人,而本区每平方公里有733人,超过长江三角洲的每平方公里687人,仅次于潮汕平原的每平方公里889人,占全国第二位。

  珠江三角洲乡村地区的人口密度一般不如潮汕平原高,每平方公里只有200~300人,但中部基水地和围田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很高,每平方公里达1千人以上(如顺德县)。

  本区城市人口密度(指建成区平均)以澳门最高,澳门半岛6.05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居住4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6万人。港澳地区有些小区的人口密度很高,如澳门的花王堂区,每平方公里超过十万人;香港九龙的深水步、旺角,每平方公里均超过16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占全国领土面积不到0.27%的珠江三角洲,养活占全国1.9%的人口,而其生活水平又是全国最高的。这与珠江三角洲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资源和勤奋的人民有密切关系。

  三、全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有五百多万人口的超级国际城市香港,240万人的特大城市广州,4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澳门,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佛山。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有江门、深圳二个,5~10万口的小城市有中山、东莞、珠海三市和会城、大良、市桥、台城、三埠五镇,2~5万人口的小城镇15个,有56个重点工业卫星镇(其中1 0个是上述小城镇)。还有129个建制镇和星罗棋布的农村墟镇。城镇密度为平均每一百平方公里0.76个。长江三角洲9.76万平方公里面积共有城镇366个,平均每一百平方公里只有0.4个。本区每个城镇服务而积132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不到11.5公里。城镇密度高、交通方便、城乡关系密切,广大农村易得到城市现代文化、技术、工 业品和生活服务,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1984年本区有城镇人口,1,121.2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8.45%,系全国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1982年长江三角洲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4%,京津唐地区占38.8%,辽宁省中南部占43.9%。

  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珠江三角洲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大大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农村劳动力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或离土也离乡。可以预料,随着本区商品经济和贸工农体制的发展,城镇化将继续发展。不过为了使本区农业尽量少受城镇化过程消极一面的影响,除了积极围垦以补偿被占用的农田(1978~1984年耕地减少65万亩)外,应着力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要基本稳定有6百万农业人口的数量。到公元2000年,本区人口规模达到2300~24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800~1900万人,占总人口的78~79%,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四、城乡居民点沿河分布,穗港澳公路沿线城镇发展迅速

  珠江三角洲稠密的水网极有利于居民用水、灌溉和航运,城乡居民点都建在河涌两旁,居民点具有水乡泽国特色。本区城乡居民点的形成和发展与三角洲的形成、发展密切关联。三角洲自北向南冲积成陆,在以农业为主的年代,居民点大致也自北向南发展。

  近年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贸易、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以港穗为中心的南北经济幅射,港穗、穗澳两条轴线促进着两条城镇地带的形成和发展。多元化水陆交通网促进经济和人口的凝聚。1985年上述两条轴线的人口已占全区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城镇人口占全区城镇人口的88%。在长约3百公里的两条轴线上,集中分布了1100多万人口,2万人口以上的城镇12个,重点工业卫星镇10个。开放以来,全省新设的深圳、珠海、中山、东莞四市,均分布在这两条轴线上(各有两个)。这两条轴线平均每隔12公里就有一个城镇或重点工业卫星镇(尚未包括广九铁路沿线的7个城镇或重点工业镇)。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还会形成十余个新的城镇。

  五、区内与区际人口流动量大

  人流大是经济发达的反映。据1985年统计,出入广州的客流达4512.48万人次,其申铁路占1,898万人次,京广复线和三茂线建成后,客流量必将倍增。1985年香港出入境客流4,079万人次,其中进出内地的达2,300余万人次。澳门出入境客流达1,100万人次(不包括步行过境者)。其它市县人流量也很可观,我们没有全区内的人流量的统计,以江门市和台山县为例,1982它们的客运量已分别达到839万人次和830万人次。1985年江门市客运量增至946万人次。除穗港澳以外,平均每个市县以8百万人次计算,19个市县的客流总量达1.52亿人次,加上穗港澳的客流量,合计达2.48亿人次,为区内人口总数的12倍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成后,客流量还会进一步提高。

  外来人口在本区常年谋生的估计数以百万计(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趋势1985年11月)。    

  六、人才荟萃、文教科技事业较发达

  本区不仅河山秀丽、资源物产富饶,而且人才荟萃。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其领袖人物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都出生在此,著名人物还有何香凝、邓世昌、詹天裙、冼星海等。

  广州集中了全省七成的高级科技人才。广州有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学生54,506人;香港有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学生36,947人;澳门有高等院校4所,在校学生3,968人;每万人有大学生数:全国12人,广州22人、香港68人、澳门10人,珠江三角洲合计48人。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香港正在筹建第三间大学,佛山、深圳、江门、中山都相继建立瞭高等院校,有人提出建立珠江三角洲大学体系。   

  七、人均工农业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一

  1984年,按人口平均计算,香港生产总值为5,316美元,居亚洲第三位;澳门生产总值为3,058美元,居亚洲第五位(彭琪瑞等〈香港与澳门〉)。除去港澳地区外,1984年珠江三角洲工农业总产值305亿元,人均2,243元,略低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人均2,981元的水平(据余之祥〈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点和区域发展〉推算)。不过,若将港澳地区的制造业和渔农业产值660亿港元,按牌价汇率折算为人民币317亿,计算其人均工农业产值为3,203元,超过长江三角洲而占全国的首位。

  八、城镇人口性比例偏高、人口趋于老化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吸引许多男性劳动力进入城镇,使城镇人口的性比例偏高。全区1984年1,121.2万城镇人口,男性占582.95万人,女性只有538.28万人,性比例(以女性100)108.3,男性多44.7万人。

  1982年广东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8.12%,列入全国第六位(肖三华〈广东老年人问题〉),其中广州为9.25%,香港为10.17%(李稚〈穗港老年人口和老年工作比较〉),澳门为11.45%。老年人口中,性比例相反,女性占比例大,广州为57.47%、香港为55.95%、澳门为58.34%。

  九、我国主要侨乡之一,华侨遍布世界各地

  本区是我国主要侨乡之一,唐朝时已有不少人侨居海外。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华侨和外籍华人166万人,遍布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秘鲁、圭亚那等国。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毛里求斯也有不少。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除外)有归侨及侨眷98万人,港澳同胞亲属184万人,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侨属或港澳同胞亲属。在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经过几代人的艰辛经营,现在不少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很高,已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爱国爱乡,近年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九成以上是华侨、港澳同胞的资金。

  十、居民以汉族为主

  珠江三角洲少数民族不多,和国内其它地区不同,本区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城市,其中以广州市的回族与满族为多,分别达数千人。1985年广州市有回族2,248户,8162人(包括回汉通婚的汉族配偶及其子女)。其祖先大部分是明代中叶以后,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陆续迁来的。本区的满族是清朝干隆21年以后十多年间,分批从京津一带派到广州驻防的满族八旗官兵的后裔。其它少数民族有瑶、苗、黎、壮、畲等。畲族乡位于增城西部,共243人系本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在香港居住的英联邦国家公民估计有64,800人,非英联邦国家外侨9 7,200人(香港一九八六)。

  在澳门居住的葡人约占总人口的3%(澳门手册6页),也就是约12,000人左右。“土生葡人”约有八,九千人(澳门日报1986年8月22日)。“土生萄人”是本区一个特殊的人口问题。葡人在澳门生活四个多世纪,许多葡人已将其根移到澳门。今天,  “土生葡人”在葡国本土已无任何近亲,甚至忘记了其祖籍在哪个省,而将澳门视作其发祥地和永归宿地。他们能操流利的粤语和葡语,一般懂葡文,但只有少数人能看中文。他们的社会地位一般比华人要高,可在政府部门找到一份较理想的、较高工资的工作。他们大都保留欧洲生活方式,大多数对中国人民友好,在长期和华人和睦共处、通婚和贸易交往下,相互建立一定的友谊和信任。他们只要能保持目前的地位、财产、生活方式和出入境自由,一般不会离开澳门。在过渡时期和未来的行政构架中仍应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中华民族应当欢迎他们加入我们大家庭,成为本区新成员 。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佛山、江门、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七市、番禺、增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斗门、宝安等十三个县(其中三水县不属开放县)以及港澳地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