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 言



  沈灿燊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水文学家和水文地理学家)和教育家。先生系广东东莞虎门人,1924年生。在中山大学地理系读书期间,师从吴尚时教授和罗开富教授,1949年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于中山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沈灿燊教授爱国爱校、工作成绩卓著,被中山大学作为典型标兵提前晋升为副教授(1977年职称恢复后首批被授予高级职称的2名教师之一);并应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访美科学代表团的成员代表中国科学院访问了美国3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还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和研究生导师。曾任地理系水文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理系主任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灿燊教授治学严谨、论著颇丰且多有新见。其主要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台风暴潮、降雨产流理论、水土流失保持、区域水文和水资源等领域,在气象、气候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也有所建树。早在50年代,沈灿燊教授在我国首次地理学学术会议报告的论文《广东江门地区低塱调查报告》就得到当时中科院竺可桢副院长的肯定,被誉为我国第一篇血吸虫区详细的水文地理论文。60年代初,沈教授开始进行台风暴潮方面的研究,所发表的《不同类型台风侵袭珠江三角洲河口引起暴潮增水规律的分析》是最早全面研究珠江河口台风暴潮的论文;70年代起承担国家海洋局“华南台潮研究”重点课题,先后发表了系列性论文10多篇,提出了利用长浪理论来预报台潮和能进行实时预报和大范围预报的过程预报方法,其中论文《台风暴潮过程预报的一种模式的探讨》被国家海洋学科组认为理论和方法新颖、学术价值较高,有3家国内刊物进行转载,1984年又被国家海洋局用英文全文发表于Collected Oceanic Work。沈灿燊教授在台风暴潮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不但被同行多次引用,还先后3次获得了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奬。

  在降雨产流理论方面,沈灿燊教授根据在华南地区多年的地理考察和研究,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景观产流”的学术观点,提出除了国内外通用的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类型之外,不同的地理景观有不同的产流模式,例如在石灰岩岩溶地区和河口三角洲水稻田地区,都属于既非蓄满、也非超渗的特殊产流模式。其代表作于1977年在美国Wisconson召开的中美地理学学术讨论会宣读,引起与会学者争论并认可,幷发表在The Environment 专刊上。之后结合国家有关重点课题研究发表了《广西岩溶区的特殊产流模型--特殊下垫面产流机制的探讨》等10多篇系列性论文;1985年沈教授所完成的《地理环境对水资源系统效应的研究》成果,被教育部定为部属高校1986-2000年基础研究规划地理学科重要领域专题报告,并分发到全国有关院校。

  广东丘陵山地多,降雨强度大,20世纪60年代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沈灿燊教授对此领域也给与较多的关注。1990年沈教授接受了“关于广东省水土流失调查和治理”等两项重点科研课题,组织了10多名教师和20多名工程师编写了《广东省水土流失调查总结》,对全省水土流失的历史变化、发生原因、分类特征以及治理方法作了全面的系统分析和论述。该总结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较完善的省区级水土流失调查总结的研究成果。沈教授所发表的10多篇水土流失研究论文,确立了在该领域的学术领先地位。由于沈灿燊教授在水土流失治理的重大贡献,1995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 “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一等奬”。

  区域水文和水资源也是沈灿燊教授科研的重点领域之一。沈教授主笔的《珠江河口水文与水利概况》便在全国河口学习班宣读并被《中国河口研究》文集收録。20世纪70-90年代沈教授对广东(重点包括粤北喀斯特山区、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香港和海南等省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海南省水资源的研究》、《广东省水资源特点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和《香港水资源特征和供需水量平衡研究》等10多篇系列性论文和专著。其中1988年由缪鸿基、沈灿燊和黄广耀合作出版的专著《珠江三角洲水土资源》获得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卓越成就奬;论文《珠江三角洲水量平衡及持续利用》在1998年全球华人地理学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也常因为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而被地方有关行政部门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

  沈灿燊教授在气象、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发表了《广州的气候》和《广东的霜冻》等论文。1981年应广东省科委邀请作为专家团团长与20多位专家对珠江三角洲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考察,写出了《珠江三角洲生态调查报告》,调查成果向广东省委直接汇报,沈灿燊教授也得到了当时省长刘田夫和副省长叶选平的单独接见和垂询;省科委和当时的佛山专署也为此组织了专门面向干部的大型学术报告会。

  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奠定了沈灿燊教授在地理学界的学术地位。著名地理学家刘盛佳在《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将沈灿燊教授与谢家泽、钱宁、郭敬辉等著名学者并列为我国水文地理学的领军人物。沈教授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水文教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教委高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教材建设委员会气象学与水文学科组组长、国家科委海洋学科组组员以及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多个学术职务;还兼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华南篇》主编和水科学进展、水文和生态科学等多个全国性刊物的编委;对我国水文学和水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沈灿燊教授不仅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在教学上也善于因材施教。沈教授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其精心编着的《水资源导论》不但参考了大量的国外教科书,也与国内外众多教授进行交流不断修改,1990年正式出版后,于1995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奬。沈教授在数次访问美、加、日、法以及香港等地大学后,分别撰文介绍国外教育与科研的理论和实践;授课时经常将学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融入课程中,使学生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沈教授对学生宽严并济,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强调学生也要瞭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另一方面也投入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和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山大学自然地理专业56级梁必骐校友在回忆録《康乐园求学散记》中写道:“水文课及其实习都是沈灿燊老师负责,无论是讲课或带实习,他总是笑容可掬、细心指点,与同学的关系相当好”; 李春初在《南国求学杂忆》一文中也有“水文学与水文地理的任课老师是沈灿燊先生,他平易近人,笑容灿烂。在众多授课老师中,只有沈先生常在晚上深入到学生宿舍为同学们答疑解难,这在当时很突出”的回忆。在沈灿燊教授的引导下,不少学生最终成为一些著名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骨干。他培养的研究生,除了在高校和科研部门继续深造和发展之外,也有一些学生毕业工作后逐步成为重要政府部门的行政负责人。

  在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外,沈灿燊教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1974-1980年期间,为两广水文系统多次培训技术干部,也为国家海洋局和南海舰队开办”台风暴潮预报”培训班,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的预报水平。例如广西各主要水文站的学员在参加1976年广西培训班后,对广西建国以来第二次大洪水预报的准确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广西水电厅为此专门送来感谢信,表彰沈灿燊教授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

  沈灿燊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50多年,科研成果累累、学生人才辈出,在学术界和社会都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评价。2003年被中国地理学会评定为首批终身资深会员;还被选为广东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委员会委员。

  2008年春节期间,沈教授的弟子们在给老师集体拜年后的聚会中,广州的吴洪杰转达了深圳的郭雨蓉的提议,争取在沈教授85寿辰时将老师的论著结集出版,此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此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也决定在筹备庆祝中山大学地理系成立80周年时为包括沈灿燊教授在内的4名资深教授出版论文集。于是两方愿望不谋而合,共同合力开展文集编撰工作。

  本文集的出版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甘雨鸣教授为文稿的规范和文集的编排付出了努力,陈爽负责大部分文稿的録入,高海风博士承担了英文论文的校对,郑泳硕士为文集中的附图、文字校对和排版等作了大量的工作;此外还得到了何亚寿、黄奕华和林锦凤等同志的大力帮助,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沈灿燊教授著述甚多,此次结集出版,拟分上下两集,上集以论文为主,下集则以研究报告为主。由于编辑时间仓促,难免有错漏之处,还望先生和各方读者海涵。

  

  陈俊鸿 陈俊合

  2009年9月21日于中山大学康乐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