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人文地理学迈向学科之巅

  一、概况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1970年代后,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的需求,经济地理教研室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并于1985年成立了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2002年在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成立,经整合原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教师与科研人员,形成了目前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于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同年地理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人文地理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当时人文地理全国两个重点学科之一(另一个为北京大学),2007年人文地理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获得通过,现在是全国三个人文地理重点学科之一(2007年新增华东师范大学)。同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目前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心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特色的集教学、科研与开发为一体的学术机构。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具有实力强大的教学与研究团队。全系共有教师35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一名为德国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另有一名德国教授每年在中心工作半年(表1)。研究团队中现有青年杰出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基金重点课题主持人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名,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1名,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城市化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IGU)跟踪明日的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巨型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城市化工作组组长(2005-)及国际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 USA)委员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1名,博士生导师11名。还有20多名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年轻博士和120多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本中心已形成了一支梯队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广、技术力量雄厚、发展后劲和潜力巨大的学术人才梯队。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各相关的研究领域中颇有建树,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形成了团体优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取得了显着的研究成绩。2001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29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部委和省市科研项目28项(表2),获得多项成果奬励(表3)。发表学术论文约900篇,在《Transactionds》、《Urban Geography》、《China Quarterly》、《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等中外文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表4),出版学术著作40部(表5)。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自2000年以来,本系教师已主持完成了大批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涉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战略谘询和其他相关项目(表6),科研经费超亿元,为地方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还建立了日益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区的学术机构开展了11项合作项目;主办了14次国际学术会议(表7);利用合作项目及与香港大学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学术联系,互派学者讲学、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联合研究、考察、进修,派研究生出境研修等(附録1),在国际上形成了日益广泛的影响。

  二、人才培养

  (一)本科生培养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本科专业包括理科的经济地理专业和工科的城市规划专业。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经济地理)专业

  本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经济、区域地理学与城市、区域规划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通过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培养成为合格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人才”。专业的主要特点是:立足地理,面向规划,自然、经济、技术相结合;打好基础,扩大视野,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设置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建筑制图、地图与遥感、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工业布局、农业布局、交通布局、历史文化地理、城市经济等诸多课程。近年来,该专业每年招生60-65人(表8),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2、(新办)城市规划专业

  2000年开始招收5年制工科城市规划专业,按照五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评估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教学计划。根据中山大学的特色和教育部、建设部的要求,我院每两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一次修订,对教学研究、教学方式、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和专业教室等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总体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在新的教学计划中,着重强调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又具有多学科知识复合的城市规划人才的思路,注重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分析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调整地理类相关课程教学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建筑设计、规划设计、规划技术等课程的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进一步提升中山大学城市规划学科在理论研究、综合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技术等方面的特色训练。

  2009年城市规划专业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成为目前全国24个通过评估的城市规划专业点之一。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建设管理、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基本技法,并在本专业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获得训练的专门人才。9年来,城市规划专业新生人数稳定在40人左右(表9),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二)硕士生培养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拥有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两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表10)。人文地理学硕士点1个,硕士生导师2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名;自主设置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硕士点1个(2008年开始招生),硕士生导师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名,200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超过60人(表1,表11)。人文地理学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研究方向的招生体系,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博士生培养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现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1个,博士生导师12人(表1,表12)。近年来每年招生博士生约20人(表13),2005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篇。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学人才,其中不少毕业同学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重要岗位的专业管理人才。

  三、主要研究进展

  (一)城市地理

  1 全球化与城市化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全球化与国际化相关研究等。

  (1)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研究

  许学强教授的著作《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许学强教授英文论文选集》)是这方面的代表成果。本书系统整理了许学强教授在境外英文刊物发表的20篇学术论文,这些期刊大部分都是国际顶尖刊物,如The China Quarterly,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Urban Geography,其中有6篇被SSCI收録。论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从区域条件、发展历史、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演变、社会空间方面对广州单个城市的研究;②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究,包括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管治、运输网络、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等;③中国城市体系与城市化研究,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化的省际差异、首位度、城乡人口迁移等。这些论文在国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表在Urban Geography 上的文章The social space of Guangzhou city of China第一次在国外介绍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空间的状况。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和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的两篇文章,首次向同行揭示了对外开放地区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城镇体系的演变以及空间互动、空间经济重构的规律。发表在Urban Geography、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的论文首次详尽而深入地向境外同行分析了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在The China Quarterly发表的论文向境外详细介绍了中国城市人口的概念,对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作了具体的分析,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非正规城市化:动力、空间与管治”(薛德升教授主持,2008-2010)和“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非正规住房研究”(闫小培教授主持,2009-2011)开始对中国非正规城市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发表了阶段性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转型研究(李郇教授主持,2009-2011)”开始对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的最新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发表了阶段性成果。

  (2)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学科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外围地区协调发展研究(许学强教授主持,1999-2002)”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珠三角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许学强教授主持,2003-2005),对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等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大珠江三角洲这一全球城市区域,以及珠江三角洲周边区域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围遶这一主题,先后召开了“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学术研讨会”、“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粤、港、美三方学生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珠三角和港澳之间的人口流、技术流、资本流,归纳了这些流的特征、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城市与区域近二十年来多层次的空间极化格局;研究成果对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地区作为一个全球城市区域的竞争战略的制定,资金、技术、人口流动,劳动力市场管理,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港澳与珠江三角洲不同体制下的区域管治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大城市新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例” (李志刚副教授主持,2007-2009)对全球化影响下我国城市内部社会空间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发表了阶段性成果。

  2 城市产业及产业空间研究

  (1)服务业地理学研究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闫小培教授主持,2002-2005)项目,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项目在研期间发表论文59篇。开展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服务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服务业区位的理论与实证;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大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社会分化;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服务业合作发展模式;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规划;以及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等。对服务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服务业区位、中心城市服务业对周围城市与区域的影响、大城市服务业发展与社会分化、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城市服务业与空间规划及管治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揭示分析了服务业的空间区位类型及演变,深入揭示了其演化机制及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地理学、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对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2)商业地理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与房地产开发研究(林耿副教授主持)2005-2007”支持下,开展了商业地理方面的研究。该项目以产业、用地、交通、行为、历史和文化为影响要素,分析多要素共同作用下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形成的机理,并对业态空间的效益进行评价;还研究了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的特征和关系。

  3 城市内部空间研究

  (1)转型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公有制经济影响下的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研究”(周春山教授主持,2002-2005),和“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空间的分异、机制和优化研究――以广州为例”(袁媛副教授主持,2008-2010)、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转型中的中国大城市居住就业空间重构与启示”(周素红副教授主持)等,主要研究了转型时期的人口分布、住房空间结构、城市贫困空间、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等内容。

  (2)城市社区、城市社会空间和绅士化研究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体制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内部社区发展与规划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薛德升教授主持,2005-2007)、“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大城市新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例”(李志刚副教授主持,2007-2009)和“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绅士化现象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何深静副教授主持,2009-2011),对我国城市中社区的定义、分类、形成演变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地点社区”的概念,重点对“分割社区”(gated community)、贫困社区、网络虚拟社区、社区中的后现代表象等重点和前沿问题开展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将城市地理学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从相对宏观的“社会区”深入到微观的社区层次。深化了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成果已经被广州市应用于内城社区整治和恢复的规划实践。

  4 “城中村”研究

  依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珠江三角洲“城中村”改造与区域和谐发展研究”(李立勋副教授主持,2006-2007),以及相关谘询项目、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空间现象“城中村”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揭示了“城中村”的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建筑形态空间特点,并以土地价值矛盾和土地管理体制为核心,从城乡二元结构的角度解释了“城中村”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机制,推进了转型时期城市地理研究内容的发展。该方向研究得到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应用到广州等城市制定“城中村”改造策略等方面。

  5 城市交通与用地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以广州深圳为例”(周素红副教授主持,2005-2007),和“快速增长的私人小汽车交通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曹小曙副教授主持,2006-2008),开展城市交通及其与城市用地有关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中国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城市通勤等方面。

  (二)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团队在城市发展策略、土地制度、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文化地理、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色彩等领域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且与地方发展需求结合紧密,在同行中的显示度正逐年提高。该方向近五年(2004-2008)主持了多项重要的地方政府委托谘询项目,并取得了多项省部级城市规划奬项,为促进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建筑地理研究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骑楼建筑的形成演变、空间传播及动力机制研究(林琳教授主持),2005-2007”,开展了系列研究。

  2.发展战略与土地制度研究

  袁奇锋教授和李立勋副教授近年来主持了一系列地区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对地区发展战略和集体土地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城市化与土地经济研究”(李郇教授主持的,2008-2010)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健康城镇化与城中村土地经济研究”(周素红副教授主持,2006-2008)也对土地经济问题展开了专项研究。

  3 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色彩等

  林琳教授、郭红雨副教授、陶伟副教授等近年来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文化地理、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色彩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旅游地理与规划

  该研究方向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积极发挥地理学科综合全面的特长。在城市旅游、主题公园研究、旅游系统动力学研究、游憩研究、旅游影响研究、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等领域上进一步开展工作;并积极在乡村旅游的区域经济影响及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差异、旅游对土地利用及城市化的促进、不同旅游类型的游客行为规律、会议会展旅游、休闲行为研究等方面逐步形成研究特色。

  (1)在国内引进和推行城市旅游概念,使城市旅游成为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促进了城市旅游研究的整体学术体系的建立。藉助1999年在珠海召开的“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和会议文集《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在科学出版社的出版,以及一系列城市旅游研究论文和著作的发表和出版,将城市旅游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国家基金项目“城市旅游理论体系、结构功能及游憩商业区研究” (保继刚教授主持,2005-2007)和 “城市游憩系统空间结构发展研究”(陶伟副教授主持,2003-2005),在城市旅游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通过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概念的引入和珠海、广州案例的研究,以及RBD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它与传统城市功能区CBD的差异性研究,使RBD概念得到广大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行业从业人员及政府管理层的认可,推进其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应用。

  (3)通过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和模拟,对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了系统动态研究,丰富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4)开拓了城市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以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理论为指导,通过“告别三峡游”、“99昆明世博会”、“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桂林2002博鳌亚洲旅游论坛”、2003年“非典”事件及美国“9·11事件”等的深入研究,在我国开拓了“事件旅游”的全新研究领域。

  (5)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创新。通过旅游地理研究中引进质性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等方法,为旅游地理学术研究与国际的接轨做出了贡献。

  (6)将旅游社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较高的平台。通过对西双版纳和桂林阳朔的研究,推进了旅游社区研究,无论在方法还是在成果上,都与国际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7)丹霞地貌及其旅游资源研究。本中心彭华教授主持的以广东丹霞山为研究对象、指导该地丹霞地貌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系列研究成果,《丹霞山丹霞地貌风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获得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奬“科技进步二等奬”和2007年广东省科技成果奬“科技进步二等奬”。课题组以丹霞地貌风景资源保护利用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围遶其地质、地貌、自然生态、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社区参与等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层面的交叉研究与应用转化,推动着丹霞山的风景资源保护利用和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在此工作基础上,彭华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参与了国家建设部的主持下与2006年12月启动的“中国丹霞地貌”系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丹霞地貌发育的外动力机制研究-以华南湿润区丹霞地貌为例”(彭华教授主持,2009-2011)开始对丹霞地貌生成和演化的外动力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发表了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本方向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论著,如保继刚教授等的《城市旅游:原理、案例》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苏州市、黄山市、桂林市、西双版纳、喀纳斯旅游区规划、国家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等大量国家重点省市和区域的旅游规划工作,获得很高的评价。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是国家旅游局首批九家甲级规划资质单位之一。保继刚教授2001年当选国际旅游研究院委员,是进入此研究院的第一位华人学者。

  (四)区域发展与规划

  (1)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上取得较突出成绩,为人文地理的区域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改革开后之后,广东和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环境的压力,人文地理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陆续完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顺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广州增城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汕头市潮南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6月)等,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旅游、房地产、人口、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社会环境、教育、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成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其中《广州增城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奬励三等奬。

  (2)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完成了大量的区域与城市体系规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本方向的项目涉及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镇)体系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方面。主要项目有海南城乡总体规划、韶关城镇体系规划、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湛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汕头市潮南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深圳国土规划与国土资源研究、广州南沙开发区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整治规划、新丰江河岸景观设计等。这些项目的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显着的贡献。

  (3)省域层面的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取得创新。期间完成的《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是我国首次进行的省域层面上的城乡总体规划,规划在指导思想上更强调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内容上把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融合其他相关规划,在规划方法上引入了分区、分级、分类的空间管制方法,该规划拓展了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体系,在全国是首创,成果得到建设部的好评。

  (4)在人口迁移理论与案例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主要研究了珠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的特征、空间影响以及迁移机制、迁移的劳动力市场—珠江三角洲劳动地域分工—城市化的差异、人口迁移地的高度集聚区存在向外拓展、人口迁移导致大城市人口结构变化等内容。

  (五)文化与政治地理方向

  (1)粤港澳区域文化地理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的结构、文化扩散和整合研究(司徒尚纪教授主持,2003-2005),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表瞭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2)开拓海岛型区域文化研究。海岛型区域文化有别于大陆区域文化,对海岛型区域文化进行研究,拓展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对我国众多海岛及其周边海洋国土的合理、持续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岛型区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以海南岛为例” (朱竑教授主持,2004-2006)”,以海南岛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瞭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3)城市文化地理的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发展演进的地理学解读——以广州为例”(朱竑教授主持,2008-20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广州文化地理”(司徒尚纪、朱竑教授主持,2004)和广东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文化演变发展的新解读——以广州为例”的研究,对学界将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从区域到城市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重视,推动了区域文化地理的基础研究有效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4)小尺度的地方政治地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区的政治地理研究”(刘云刚副教授主持,2008-2010)在吸收国外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开展小尺度的地方政治地理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区域尺度,在珠港澳等大区域尺度、东盟中国等国家尺度上开展实证研究,形成三个层次的研究体系。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的光荣传统。2004-2008年,本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活跃,主办学术会议7次,举行学术报告55次,组织各类国际学术交流17次,出访25人次,国内学术交流100多人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学术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利用合作项目及学术交流等机会与德国科隆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东伦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境)外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联系。

  自2004年起,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与德国科隆大学已经组织了6次联合国际实习(2004,2006,中国;2005,2007,2009,德国;2008,加拿大);在DAAD的资助下,2008年起启动学生与教师的互换培养项目,双方已经互派学生6名,教师3名。未来2年内,将继续互派学生18名,教师9名;自2005年开始,在德国教育与科技部和德国国家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已经开展德-中国际合作项目4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1)。自2007年以来,与德国方面共同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4次(表6)。2009年与瑞士巴塞尔大学联合组织在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国际实习。

  2007年8月6-14日,与IGU-Commission of ‘Monitoring cities of tomorrow’、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国际地理联合会“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员会2007年年会(IGU-Commission of ‘Monitoring Cities of Tomorrow’,2007),该会议是国际城市地理界最重要的会议之一,本次是国际地理联合“跟踪明日的城市”委员会第二次在中国召开的会议(上次在中国召开的会议在1999年)。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70余名学者就城市地理的研究进展、城市变化、城市规划和城市管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并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城市进行学术考察。

  多样化、成功、有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使中山大学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表略]

  附録1 2006年以来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组织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2006年

  (1)2006年1月7-13日:组织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与德国科隆大学合作主办的“服务业发展与巨型城市管制国际研讨会”

  (2)2006年2月22-3月6日:组织中德定性地理学研究方法培训

  (3)2006年11月18-19日:周素红副教授协助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组织“极速城市化下的挑战——广州市城市发展考察”

  (4)2006.12月1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Wong Pah Pah 教授在旅游中心会议室就滨海旅游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并就中心硕士、博士关心的问题进行瞭解答。演讲之后,Wong Pah Pah 教授与中心主任保继刚教授、主任助理徐红罡副教授进行了亲切地交谈。

  (5)著名人文地理学学家北京大学王恩涌教授访问中大并受聘中心学术顾问:著名人文地理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的开创者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恩涌先生应邀访问我院。2006.11月20 下午在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会议室,王恩涌先生与学院中青年教师和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学术座谈。

  2007年

  (1) 2007-03—04, Ms. Tabea Bork and Ms. Pamila Kiilian di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Guangzhou helped by SGP of SYSU. 

  (2) 2007-04, a group of the BMBF project evaluation visited SGP of SYSU for evaluating the joint BMBF project. 

  (3)2007 年 4月19日.Dr. Bart (W.L.) Wissink和Universiteit Utrecht师生一行共8人访问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与我系师生召开一座谈交流会。周素红副教授给来访师生作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区域协调的报告

  (4)2007年3月10—12日:周素红副教授协助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组织“广州城市发展”考察

  (5)2007-04, a group of the BMBF project evaluation visited SGP of SYSU for evaluating the joint BMBF project.

  (6) 2007年9月: Prof. LIU Yungang and 22 Chinese students had excursion in Germany (helped by DG of UOC)。

  (7)2007年5月30日下午,来自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Saint John的研究员Wenmei Li应邀在中心做专题讲座“实践与反思--中西方文化视角看旅游规划”。

  (8)美国普渡大学蔡利平教授于2007年3月12日访问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08年

  (1)2008年5月2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到访,组织座谈。

  (2)2008-04 to 2008-06, 2008-10 to 2008-12:Prof. Dietrich Soyez taught three courses in SGP of SYSU.

  (3)2008年9月11日,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y Jena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 地理系经济地理及区域规划研究所客座教授马利昂 爱斯伯恩(Marion Erich-Born)及其学生20几名来访。周素红博士作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报告。

  (4)2008年9月,Prof. Dietrich Soyez, Prof. LI Lei, Dr. LI Zhigang, Dr. YUAN Yuan, Dr. SHEN Jing, Ms. SUN Yan and 22 Chinese students had excursion in Canada.

  (5)2008年11月9日,组织“德中同行”活动之“德国城市全球化”主题活动

  (6)2008-11-09, DG of UOC (Prof. Dietrich Soyez) and SGP of SYSU (Prof. Bao Jigang and Prof. Xue Desheng) coorganized the Germany-China Moving together Event: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GP), 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 and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DG), University of Cologne (UOC)

  (7).2008-11-13—14, Prof. Frauke Kraas (DG of UOC) and Prof. Xue Desheng (SGP of SYSU) coorganized the Germany-China Moving together Event: DFG Project Research Progress.

  (8) 2008-11-30—2008-12-01, Prof. Dietrich Soyez (DG of UOC) and Prof. Xue Desheng (SGP of SYSU) coorganized the Germany-China Moving together Event: Redevelopment and Reuse of Urban Brownfield and Old Industrial Building.

  (9)2008年11月30—12月1日:组织“德中同行”活动之“如何面对与处理我们往日的工业:城市工业废弃用地和建筑的再利用与重建”研讨会

  (10)2008年12月26日下午,香港大学地理系博士生赖坤在旅游中心做了题为“大型事件如何影响主办城市旅游形象——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的讲座。

  2009年

  (1)2009 年5月24 日 至 6月 10日, 德国科隆大学地理系Dietrich Soyez教授在我院进行为期两周多的教学工作,开设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讲座,主题为德国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发展。在此期间,Soyez教授与本院广大师生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沟通,增进了我院师生在经济地理,尤其是后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的国际视野。

  (2)2009.4.1—30日受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邀请,著名旅美地理学家美国俄亥俄州立爱克伦大学地理与规划系马润潮(Laurence Ma)教授在广州访学,开设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8个讲座,主题为中国城市地理理论、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并为广大师生作题为《人文地理学思想史》的系列报告。

  (3)2009年3月31日-4月8日,柏林技术(工业)大学规划-建筑-环境学院聚落中心主任Peter Herrle教授一行5人前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与我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就开展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城中村规划、GIS方法在城中村规划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就双方教师与学生互换项目开展了讨论。

  (4)2009年3月11~12日,辛辛那提州立大学地理系主任柳林教授再次到访,与我院薛德升、黎夏、陈晓翔、陈晓宏、周素红、李丹燕等老师就将“2+2”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拓展到整个学院的所有本科专业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5)2009年1月12日至28日,我院成功组织了与瑞士巴塞尔大学地理系师生对珠三角和粤北山区的联合实习。巴塞尔大学地理系主任施耐德-斯丽华教授带领4名教师与18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实习。我院由薛德升教授负责,周素红、刘云刚、何深静、李志刚、沈静、袁媛等7名老师与20余名学生参加实习。中瑞师生以“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地区发展”为主题,依此考察了广州、佛山、江门、澳门、珠海、韶关、东莞、深圳以及香港等9个城市,具体考察的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城市商业与贸易设施、工业园区、大型居住社区、开平世界文化遗产、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粤北山区乡村发展、香港全球城市等。在实习过程中,中瑞学生还以访谈、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进行了四次联合调查,内容包括芳村茶叶市场的非正规商业链,下渡村城中村发展,顺德龙江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广东欠发达农村居民生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