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他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他心态平和,有想法,有激情,有定力。”
“听他的课,你会被他对GIS的热爱所感动。他热衷于GIS科研,掌握GIS的最新动态,坚信它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很敬业,主持完成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申办。”
他是谁?
他,年已五旬,却精力充沛,健步如飞。
他,身兼数职,是个大忙人,却对学生十分关心。
他?究竟是何方神圣?有点神秘。
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们有幸能与他面对面,敞开心扉地进行交谈,从而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他,就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的副主任张新长教授,一位有想法、有激情、有定力,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心态的GIS学者。
苦读有恒 好学无时
出生于1957年的张老师,年轻时碰上了那场十年浩劫,然而动乱的社会和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动摇他一心求学的信念,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他对知识的渴求。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在邓小平同志的拍板下得以重新恢复,中国由此再一次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而张老师也把握住了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成为了当年报考大军中的一员。据老师回忆,当时全国共有570万人参加高考,而被録取的只有27万人,也就是说在当时进大学简直就像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竞争十分的激烈。然而,年轻时就一直勤奋好学的张老师却凭藉着他优异的成绩,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考上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地图制图专业。在谈到自己所读的专业时,老师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小插曲。原来他当时想考的并非是地图制图,而是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为什么呢?“因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啊,可以坐飞机,多好啊!”老师风趣的谈话,逗得我们也呵呵地笑了起来。那后来为什么又会到了地图制图专业的呢?“那是因为当时地图制图不像现在可以用电脑画,以前都是手工画的,録取的老师看我写的字不错,就把我招过去了。”原来张老师是学过书法的,无论行书还是草书,都写得很工整。由此,张老师便踏上了地图制图这条道路。之后不但获得了该专业的学士学位,还陆续考取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学位。
回忆起在大学求学的经历,老师向我们谈到,当时的生活条件并不像我们现在的那么好,但他跟许多当时能上大学的人一样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课余时间来博览群书,幷且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有时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快要到期还了,更是挑灯夜读。老师感觉自己当时对知识的渴求,就像是久旱的庄稼遇到了甘露,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精神粮食。
即使现在已获得硕果累累的张老师仍然坚持学习,每天他早上六点半就起来看书,利用Intemet关注GIS的新动态,瞭解GIS的新发展,走在GIS的前沿……
而如今,无论是生活的条件,还是学习的环境,比张老师读大学时的都要优越很多,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像张老师那样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呢?总之,还是那句话,“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啊!
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高校教学岗位工作近20年的张老师,虽然平时比较忙,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他一直非常关心学生们的发展。为了加强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他经常奔走于各地部门,为GIS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幷且已在佛山、增城等地建立了GIS本科实习基地。
在谈到本科生与研究生、博士生的区别时,张老师认为在本科阶段,各门学科都应该有所涉猎,比如像GIS专业,最好能够在数学、计算机、测绘工程、地理学等方面都掌握一点,范围要广,但程度不一定要很深,只需要瞭解,为以后的研究生阶段打下一个宽厚的知识基础。而到了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阶段,就应该因个人的兴趣以及研究能力的不同,选取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工程开发、理论技术方法的总结,然后集中精力地往下做深入的研究。在谈到对自己的研究生的要求时,张老师说,他更注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编程开发能力,以及重视应用,反对空谈。
总之,从张老师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科生要求的是基础知识的宽厚与扎实,而研究生要求的则是对特定领域的钻研和创新。
坚信GIS的未来
熟悉中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人都知道,张新长老师是当年中大GIS本科专业的主持创办人之一,为填补中大地理学科该专业的空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办至今,张老师一直都很关心专业的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张老师对GIS仍抱有很大的信心,坚信GIS今后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那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这种信念的呢?除了本身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之外,我们可以从他对GIS的未来发展的看法中得出一二——“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GIS。到80年代以后,GIS的发展也就慢慢地走向了成熟,包括在高校、公司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都开始有所应用。目前我认为GIS的‘阳春白雪’阶段已告结束,开始进入‘下里巴人’的阶段了,也就是真正步入市场的阶段。比如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车载导航系统已在应用,手机导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就能成为现实了。我认为在未来的10-20年之内,GIS会走进千家万户。”张老师时刻关注着GIS的发展,走在GIS的前沿,对它的发展有着高瞻远瞩的见解。我们也坚信GIS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
人生启迪:“三有”&一心态
在采访中,我们彼此敞开心扉,不仅谈专业,也淡人生。
张老师的一生经历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波折,但他始终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他坚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自己只要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好了。人生旅途中的波折也许是转机;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你可以从失败中吸取到很多的教训,幷且更加看清自己。在经历过无数风雨之后,张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所总结的三点人生理念:第一,要有想法,不要盲目,更不要随波逐流;第二,要有激情,有想法之后,认定的事情就要投入进去,幷且愿意花时间地去做,哪怕要放弃其他的事情;第三,要有定力,要有一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激情过后总会有一段相对平静的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是最艰难的阶段,你一定要沉得住气,能够扺挡得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静下心来把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好,而不是半途而废。这也是张老师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人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吧。“人的一生肯定会有很多困难与挫折,与其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困难与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认准的事情你有没有想法、激情以及最重要的定力去把它完成好。”张老师坚定地说道。
除上述三点以外,张老师还反复强调心态的重要性——“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很平和的心态,我经常跟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尽心尽力地去做了,就可以无愧于心。”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变化比计划来得还要快的年代,真正能够时刻保持这么一颗平和心态的人确实不多。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这可能跟个性有关吧,我不是那种激烈型的人,我只想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凡事尽了力去做就行了,我坚信‘行动胜于雄辩’。其次,我认为要与人为善,不要老是与人斤斤计较,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况且老是与别人较劲,于人于己的健康都不利嘛!第三,‘剑’不一定要亮得太鋭利,但心中一定要藏有一把‘剑’,而且还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
听着老师的循循教导,我们无一不受到教育。是啊,正所谓“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一定要有傲骨”,与其去追名逐利、自吹自擂,不如脚踏实地干实事,多为社会做出自己有用的贡献。而张老师这三点人生理念以及平和的心态也正是他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与教训当中不断地沉淀、总结,最后凝炼而成的吧。难道这些不正是他克服人生旅途中种种困难与挫折的法宝吗?难道这些不正是我们应该去向他学习的吗?
采访感语
“有想法、有激情、有定力”加上平和的心态在张老师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采访当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坐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一位檏实无华,只愿干实事,不愿多说话的师长、学者。在采访的最后,张老师还一再勉励我们要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要干实事,尽心尽责,不要半途而废;做事方面可以高调,但做人方面却要低调,要学会佩服别人,欣赏别人……
是的,还记得保尔·柯察金那段经典的语録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在想,张老师不也正在实践着这一伟大的人生目标吗?
通过此次与张老师的短暂交流,我们获益匪浅,同时也把它铭记在心了。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它,像老师所说的那样,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采访者:冯文婕 朱家敏 刘浩)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