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郭瘦真
(1900-1980)
字汉鸣,曾用名秋晃、唯旷、汉民、郭真等。桃锋对门村人。广东政法大学毕业。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后留学比利时布津尔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受聘中央地政学院教授、地政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广东省国民政府地政局局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秘书、省政协文史馆员等。主要著作有《各国的土地分配》、《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土地制度史纲》、《土地法讲义》、《欧洲各国土地制度探讨》和《唯旷斋诗草》、《花溪骊常集》等。(见本书卷五《郭瘦真传》)
搔 首
过客光阴空草草,疲人尘界乱麻麻。
忘缘富贵秋蝉翼,绝价文章野径花。
但乞坡公分美睡,不从冯客唱无家。
自知发共高桐落,搔首萧疏更减些。
卅四年九月于小温泉
问内病归
抗战期间,妻洪淑鸣在南京小汤山休养,小汤山有温泉,为首都疗养圣地。
秋桐落日照槎枒,问病频登石径斜。
倚杖每怜双脚滞,掀帘相对两心嗟。
缘衾蚁负床头屑,结网蛛添帐角纱。
又是归来窗月冷,依稀梦里听呼茶。
——民国卅四年十月十二日于小温泉
秋兴八首
一
桐赭槐黄叶乱飞,凋零谁与论几微?
秋风秋雨愁难剪,巴水巴山客久非。
三峡猿鸣归梦远,五羊雁断故人稀。
少年同学多伤逝,日暮寒鸦处处啼。
二
海棠卅里路回迂,吊影寒窗客思孤。
怜月每邀红友饮,伤秋偏伴碧梧俱。
春城歌舞光流电,绝域葡萄酒满衢。
极目滔滔东逝水,八年雾海比陪都。
三
浮图关阙瞰渝州,济济贤豪共息游。
夜雨双敲钟起舞,黄沙一片雾初浮。
旗台铜笛迎红旭,黉宇弦歌入素秋。
八表风云频聚散,嘉陵扬子两悠悠。
四
陵园闻道减秋华,一片残垣夕照斜。
露宿旧巢前日燕,泪含丛菊别时花。
劫余秦火灰和血,月落锺山梦是家。
千里金风共萧瑟,石头城上隐悲笳。
五
秦淮红叶落缤纷,寒水流丹映夕曛。
卖曲琴弹商女调,登楼人唱太和魂。
唇脂染血终难冷,杯酒臣仇总不温。
粉墨一场成喜剧,独怜瀛鬼哭黄昏。
六
塞上风萧塞马鸣,残棋一局未澄清。
三军凫藻方降虏,几辈枭雄又逞兵。
赤焰飞扬盈野哭,苍生误尽阋墙争。
家家枉自催刀尺,送到寒衣骨已冰。
七
东京帝业已沦亡,黩武翻教切腹狂。
引领神风终蜃灭,驱奴人国妄鸱张。
樱愁上野霜初白,雾扫扶桑日惨黄。
回首旧游刚廿载,万千遗憾话沧桑。
八
苍茫天地乱靡芜,月浸花溪悄一隅。
梦思和平原幻幻,秋心萧杀故呼呼。
重看战国开新局,谁为亡秦吊废墟?
欲唤自由神使者,嫦娥无语照清虚。
卅四年十一月于重庆小温泉
自小温泉至白鹤林路上
花豀十里傍溪行,两岸山高玉雾横。
日掩云层安睡犬,烟迷野寨乱啼鹰。
松梢露冷垂垂滴,石径泥黏活活行。
遥想故园秋色好,北风吹梦夜南征。
卅四年十一月于小温泉
除夕忆弟
匆匆劳燕柳江边,北塞南关路万千。
岁月风尘双鬓雪,云山魂梦一丝烟。
茕茕托命兴亡际,浑浑余生天地前。
七度岁除今倍感,竹林闻折一枝贤。
卅四年十二月
守 夜
腊鼓声催村暮烟,半斋风雨理残篇。
文章经国寻常有,世俗移人到处然。
晁错狂言逢圣主,冯唐忌讳已高年。
一枝寒影梅方蕊,百转诗肠五夜天。
卅四年十二月
奉答金教授孔章博士
阳春欲和叹高音,气味相投兴不禁。
白屋漫愁遭白眼,同舟且喜结同心。
似曾识面风尘燕,久已知名翰墨林。
一往深情那得拟?桃花潭水只千寻。
卅五年元月
花溪春早口占奉赠张教授东美
隔溪莺语报晴来,冉冉云移日色开。
柳线牵风方绿孕,桃花含露着红胎。
岩斋居处孤峰翠,粉笔生涯两鬓灰。
知是树人犹树木,朝朝端赖老农栽。
卅五年二月
严子猷教授宿舍即景
东风有信拂芳朝,日曜青阳雾渐消。
一路绿槐人影淡,千年黄桷鸟声娇。
闲寻花径连春醉,坐爱山斋远市嚣。
黉舍门前溪色好,渡头舟子自招招。
卅五年二月于渝州小温泉
承中政校诸友次《花溪春早》
韵赠别再用原韵奉答
巴山青鸟送诗来,满目琳琅万象开。
海内士林留硕果,春阶文竹蕴新胎。
漫云广土多辛蛰,且扫夷陵旧劫灰。
南国相思原有子,又将红豆倚云栽。
卅五年二月于渝州小温泉
白鹤林杂咏留赠中央政治学校诸友好
一
苍茫雾海半晴阴,十里微蹊松树林。
山掩玉罗盘石脚,云牵银絮织溪心。
赶场过客相摩接,出谷娇莺自在吟。
辜负八年朝复暮,烟尘赢得满衣襟。
二
森森古院读书斋,绿草苍苔映日佳。
陋室凝馨君子德,高墙藏密圣人怀。
丹诚益信和无寡,白首宁知生有涯?
披卷东窗才过页,帘前日影又移阶。
三
岗陵绕过有村庄,晚步荒园野兴长。
烟锁疏林招白鹤,云流寒水幻红羊。
倭瓜蒂落怜前劫,胡豆花开笑夕阳。
一曲清歌牛背笛,悠然归踱月苍苍。
四
先民智慧耐深思,创业垂垂系一丝。
老去春城杜陵泪,萧条古国拜伦诗。
文明有待追寻处,世运无疑转捩时。
振臂一呼谁路德?同声同气共扶持。
五
桃花滩水绿悠悠,慈竹湾前旧钓游。
飞蝶多情频往返,闲鸥无意自沉浮。
澄心留取清潭在,俗虑轻随浊沫流。
明日渡头千里棹,江湖到处忆同舟。
卅五年二月于渝州小温泉
娱仙堂兄以嫂夫人新丧甚哀赋此寄慰
寄将慧剑斩情魔,生死由来一例过。
豆结相思原是恨,树生连理恐成讹。
青蚕作茧春丝尽,红烛煎心血泪多。
鸿案于今千载下,人间佳话竟如何?
——卅五年三月于广州
挽丰顺丁子善老友
一
十年云树寄相思,忽道斯人永别离。
不信长才遭厄运,奈何微恙失良医。
屋梁落月春霜冷,杯酒论文往事悲。
天道无仁夺贤者,伤心岂独为情私!
二
半生苦海两奔波,每接慈航履险过。
仗义君应遗憾少,论交我愧负心多。
落花水面招魂赋,唳鹤云间薤露歌。
一代清名长寂寞,鹏湖终古类漩涡。
——卅五年四月于广州
贺行素兄六十初度
入得深山避却秦,冰霜松柏见精神。
谁争子所歌盘谷?性爱丘山买菊邻。
但使长流穿圳水①,何妨永作对门人。
漫怜六十征途远,还有征途更苦辛。
——卅五年四月于广州
①原诗注:桃源郭氏为入乡最后垦殖者,以乡内对门地势高而无水,乃凿圳数里灌溉,遂居焉。后称此圳为川圳,亦称穿圳,实先人之德泽。
消夏四章
一
别来无恙五仙羊,绿满长堤百草长。
千里艰难还故土,一年容易过端阳。
酸甜荔子初回味,憔悴蓬心待裹伤。
且倚南窗偷半暇,熏风拂袖藕花香。
二
假馆西郊傍翠洲,烟岚潭影寄清幽。
颓颜寒暑天循轨,幻眼风云人倚楼。
心倘能凉宜遣夏,物当过盛恐伤秋。
绿漪一色连芳渚,笑逐沧江日夜流。
三
简命南归兴岂浓?疮痍满地有哀鸿。
空怜荷叶浮钱绿,犹惜榴花劫火红。
谋国忠肝争烈日,为官亮节浴清风。
桑麻未忘乡情话,且喜家家时雨丰。
四
车尘甫息夕阳过,日日桥头感逝波。
际遇随缘常坦荡,平生无病不蹉跎。
贺贫客去留餐少,扣寂潮来送月多。
中夜耽吟聊遁暑,一窗花影绿婆娑。
——卅五年六月十二于西关
赠一览楼主人杨海天兄
昨宵相约月新秋,只为前缘气味投。
旷士空谈容有物,高人豁览况登楼。
素行终必偿初愿,肉食如何决远谋?
领略风情过夜半,输君清福几生修。
和海天兄中秋感赋原韵一律
日日翻新霜掠鬓,年年依旧月当头。
懒妇如今征澈夜,嫦娥终古笑封侯。
身浮沧海苏公粟,梦系荒园宋玉秋。
为问一轮光若昼,照人欢喜照人愁。
——卅五年九月十夜于西关
旧历九月十二日母忌十周年志痛
一
前度南来丁母忧①,呼天抢地恨羁留。
仓皇犹忆奔丧日,正是悲风九月秋!
①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语本《书.说命上》:“王宅忧。”丁:当,遭逢。
二
永别慈颜已十年,年年此日断肠天。
生儿纵有昂藏志,梦不承欢到膝前!
三
母年三十始生儿,才出儿身病不支。
多累多愁劳鞠育①,那知今日负恩时?
①鞠育:抚养。《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四
儿时从不识辛酸,母道辛酸领会难。
三十七年徒长大,曾无菽水一杯欢①!
①菽水,豆和水,指最平凡的食品,常用作孝养父母之称。语出《礼记.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矣。”
五
提携越岭赋归宁①,行过双峰避雨亭。
为道已亡外王母②,门庭此去感伶俜。
①归宁:旧谓已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诗.周南.葛覃》:“归宁父母。”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②王母:祖母。《尔雅.释亲》:“父之妣为王母。”
六
潭江望族肯轻夸,转眼中衰舅氏①家。
阿母牵怀心独苦,每怜生作女儿侪②。
①舅氏:舅父。《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②侪:客家话音,读如沙阳平。按,此字为上平声九佳韵,非下平声六麻韵,此处为用邻韵字借押,精通诗律之老手偶尔为之,无伤大雅,但不宜提倡和效仿。
七
半耕半读守家风,井臼柴薪仗女工。
慈母论年居主妇,艰难生计事姑翁。
八
阿爷别母岂轻行?只为家贫万里征。
幼小嗷嗷留待哺,炎寒风雨一廛①耕。
①廛,音缠,古代指一户平民所住的房屋
九
髫龄①率性自天真,嬉戏何知避悍邻?
肤发一朝遭毁损,肝肠痛断老慈亲!
①髫:儿童下垂的头发,因亦指称儿童。髫龄即童年。
十
一家廿口太难当,别子辞姑①渡远洋。
骨肉分离万余里,应知一日九回肠!
①姑:丈夫的母亲,即家婆。
十一
时代洪流蓦地奔,好奇心事逐浑浑①。
高堂为惜千金子,梦里还惊九逝魂!
①浑浑:浑浊、纷乱貌。陆云《九愍.感逝》:“将蔼蔼而未扬,世浑浑其难澄。”
——卅五年十月于广州东山
十二
六载欧游失怙①还,痛深慈膝历忧患。
匆匆一别终成恨,薄养如何母亦悭!
①失怙:怙,依靠。《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因称丧父为失怙,丧母为失恃。
十三
千里家驹敢待期,兰阶绕膝且含饴。
报刘竟自泉台去,伤折竹林第一枝!
十四
姊妹三人两早孀,抚孤守志各凄凉。
怜渠门祚①由来薄,一度归宁一哭娘!
①门祚:家世。《新唐书·柳玭传》:“丧乱以来,门祚衰落。”
十五
白云渺渺树萧萧,草不忘忧①玉露凋。
处处黄花同溅泪,不堪重九过三朝②!
①忘忧:萱草,别名忘忧草,常用作孝子对母亲的祝愿。《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同萱。
②三朝:郭母忌辰为九月十二日,故曰“重九过三朝”。
送娱仙堂兄归
一
来是清秋去是冬,五羊山水寄闲踪。
行看庾岭①梅初放,归赏陶篱菊尚秾②。
风格留痕南浦③月,诗情定处白云峰④。
一肩游箧萧萧甚,却喜归途未倦容。
①庾岭,又名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
②陶篱,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为借喻义。秾,草木茂盛。
③南浦,古人常借指送别之地。语出屈原《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
④白云峰,当指广州白云山。
二
山林应有匹夫缘,只为兴亡一念坚。
廿载狂言崇政本,一官尸位愧时贤。
今朝纵补羊牢失,他日当醒鹿梦圆。
愿子归谋三径①地,留将遁迹太平年。
——民国卅五年十一月十日于广州东山
①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旧因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犹荒,松菊就存。”
奉和五华陈猛孙先生诞辰述怀首律元韵一章
读罢新章着意留,神交岂必结同游?
诗人自有犀灵在,名士由来水性柔①。
百里扬清钱谷计,一心养正治平谋。
华山景仰高如许,寄与飞云一片秋。
卅五年十一月十四日于广州
①原诗作者自注:先生五十述怀诗有“忧患饱经心似水”句。
奉谢猛孙先生和章并翰墨见赠
青鸟喜频过,琳琅白雪歌。
斯人清拟鹤,有笔妙笼鹅。
玉树当前皎,苍霖去后和①。
风流营别业,肯让辋川多②?
①原诗作者自注:先生摄县篆多年,政声卓著。
②东晋谢安,字安石,尝于东山营造别墅隐居,人称“安石风流”。辋川别业:唐王维于终南山营造辋川别业隐居。别业:别墅。
西海途中所见
舟过白鹅潭,江天一色衔。
芭蕉围绿堰,蛤蚬砌苍岩。
稻陌连千万,牛童唱两三。
新潮平野阔,处处有风帆。
卅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谢罗县长百良送杖
故人应惜路崎岖,远赐朱藤一杖扶。
集木定能支大厦,临歧还仗指迷途。
多君江浦清风赠,笑我天阶蹐①步趋。
闻道书生贤作宰,苍霖百里绿平铺。
①蹐:小步
卅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录阳江县长罗百良原诗:
沧桑人海叹嵚岖,千里翱翔待翼扶。
往事依稀如幻梦,此生驰骋半征途。
二年作宰余惭感,一杖贻君仰步趋。
且喜诗来正月候,满江春色锦云铺。
古 体
一九二八年八月十九日自海边归巴黎,过卢森堡公园,忽忆先三叔父,终日不安。赋长句一章即寄侨居新加坡诸兄弟
别园才十日,黄叶堆满径。
岁月隙驹过,一年又秋令。
书剑两无成,襟期终画饼。
事业本艰难,学问靡止境。
羁泊感蹉跎,谁担天下任?
有叔为吾师,聪明出天性。
一旦归道山,吾侪失统领。
应付困难时,往往怀先进。
吾侪兄弟多,求生各奔命。
经营走四方,远离故乡井。
我复此飘零,数月始一信。
天涯手足情,想同心与境。
人世太劳劳,只有死者静。
死者何所知?生者伤感并。
瑟瑟秋风吹,离离夕阳影。
赠比教士约塞君兄弟
我本东方人,沦落欧之比。
偶逢约塞君,一见如知己。
我虽非教徒,救世同情旨。
数日携手谈,深感天主理。
弟兄皆少年,前途无涯涘。
为求至上福,原结交二子。
福者究云何?上帝无私语。
只在此心中,心即真善美。
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五日于比利时
游滑铁庐
一
平畴兀起一山孤,少小闻名滑铁庐。
信美江山供远眼,萧萧天地感苍芜。
二
拿翁铁骑踏全欧,一世英雄孰与俦?
百日归来成定局,千秋遗恨此山丘。
三
英游曾吊惠灵吞,百战将军不世勋。
留得戎房藏宝剑,长教瞻拜铁公魂。
四
倚栏怅望起新愁,傍晚红云似血流。
孤岛囚魂疑未死,雄狮终古向南瞅。
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日于比京
比京南站别希如
故人一载别,暂时异国逢。
对座每默然,忧喜两心中。
似深尝世故,嗫嚅语无从。
似已相领会,灵犀一点通。
吾辈富敏感,何必话重重。
况复患难交,志趣本和融。
回首半生事,得失感所同。
来日尚遥远,学业须专攻。
彼此有怀抱,坦然照心胸。
只恨会期少,分手又匆匆。
二
偕游凡一月,一月去如飞。
南站迎子来,今又送子归。
景物仍畴昔,心意已全非。
默然难为别,相对头低垂。
未尽见时欢,还添去后悲。
呜呜汽笛声,忍将行色催。
转瞬车轮动,车远不可追。
丧然若所失,遥遥一帽挥。
天南与地北,耿耿莫相违。
一九三零年八月九日
一九三三年除夕在印度洋归航赋示同舟诸友
海上逢除夕,天涯无主宾。
云低陪守夜,月涌护归人。
故国春遥远,孤舟语倍亲。
风涛犹万里,珍重话年新。
古历廿二年十一月十五夜
管溪夜泊
一舟夜泊小溪西,春暮闽南雨正凄。
有客思家心太苦,隔江愁听杜鹃啼。
民国九年三月
春 兴
放眼量天逐日宽,东风长是带春寒。
不愁桃杏花无力,红上枝头次第看。
1962年
水调歌头
天地历翻复,蔼蔼郁松丘。三十三年风暴,并在眼前浮。生死荣枯憎爱,如此分明两样,烈士足千秋。凛凛松陵下,礼罢数风流。
当黑夜,凭赤手,挽神州。几多前仆后继,壮志卒全酬。血化红旗如海,气郁青山无际,万众竞歌讴。灿烂人间世,旭日正当头。
1960年12月谒拜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