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录丘逢甲与谢道隆唱和诗篇:


  丘逢甲(1864-1912)

  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别号南武山人。原籍台湾苗栗,祖籍广东省蕉岭县。中国近代著名诗人,爱国保台志士,教育家。光绪进士,官工部主事,旋即辞官,返台讲学台中、台南各书院。甲午中日战起,毅然毁家纾难,在乡督办团练,组织并率领义军保台抗倭,浴血奋战二十余昼夜,兵败后听从部将、表兄谢道隆等建议到广东省镇平(蕉岭县)创办学校,推行新学。晚年热忱支持辛亥革命,为光复广东作出独特贡献。曾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谘议局议长。民国成立后赴南京,被举为参议院议员,因病返粤卒。其诗发扬爱国感情,风格上受杜甫、陆游影响,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巨子”。有《岭云海日楼诗钞》传世。

  鸣桂馆与谢四颂臣夜话

  满庭风露橘花香,藻影纵横月上墙。

  怕倚阑干谈往事,酒痕茶梦费思量。

  病热后不寐喜谢四颂臣见过

  停云吟罢客来时,瘦骨珊珊强自支。

  一院药香春外病,三更茶话夜论诗。

  因人已愧梁鸿热,砭俗须求扁鹊医①。

  稍释松窗愁不寐,梦中张惠慰相思。

①原文附注:“走告医”。

  颂臣和旧作鸥字韵诗迭韵酬之 二首

  月旦休评尾腹头,多君皮里有阳秋。

  苔岑臭味交原厚,芋火前程愿未酬。

  身似公羊须起疾,人逢洗马合言愁。

  负心太息多吾辈,不独银杯化海鸥。

  漫向邯郸借枕头,卢生痴梦误千秋。

  科名要脱仙人障,诗句聊寻冷客酬。

  风月有天难补恨,江山无地可埋愁。

  世间我已忘机者,也学图澄狎海鸥。

  柬颂臣

  一榻眠云自在身,米盐中馈任艰辛。①

  卧添佳句何嫌病?食有先畴不算贫。②

  妙语解吟花姊妹,古方能辨药君臣。③

  应知屡负游山约,昏嫁年来已累人。

①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之事。《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玉台新咏》一张衡《同声歌》:“绸缪中馈,奉礼助烝尝。”后引申为妻子。

②先畴:祖先的田地。《后汉书》四十上《班彪传》附班固《两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民服先畴之畎亩。”

③原诗注:“君少作有佳句云:‘姊妹同看姊妹花。’与君累约游山不果,闻今春将嫁女云。”

  病起戏柬瑜玉颂臣

  春风一月卧绳床,约束诗情怕放狂。

  未许看花邀梦得,苦教秤药累真长。①

  闷怀借遣天中记,②急效旁求海上方。③

  自是消摩能愈疾,人间惜少杜兰香。④

①原诗注:“瑜玉屡给药物,颂臣并为定方。”梦得:刘禹锡,772-842年,唐彭城人,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宏词科,官至集贤殿学士,出任苏州刺史。真长:刘惔,字真长,晋沛国相(今安徽溪西北)人。晋明帝婿,谢安妻舅。累官至丹阳尹,为政清静,好老庄,喜清谈。卒年三十六。孙绰诔辞中称誉他:“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时人以为名言。(张撝之撰《世说新语译注》)另《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第35则:“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答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②原诗注:“时阅唐宋人小说,拟为类集。”《天中记》:明陈耀文撰,六十卷。因所居近近天中山,故名天中记。其书援引颇富,间附辨证,说明所据由来,在明人类书中体裁较为完善。

③原诗注:“并用西医药。”

④杜兰香:神话中的仙女名。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杜兰香别传》:“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傅。…傅先名改硕。…兰香降时,硕问:‘祷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无益。’香以药为消魔。”唐李商隐《重过仙女祠》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谢四以蹭蹬诗见示即次其韵

  诗境居然似放翁,穷愁时节句尤工。

  庄周有论难齐物,殷浩无书不向空。①

  送炭人稀深巷雪,破帆天厄截江风。

  中年忧乐君家感,但解豪吟也自雄。

①庄周:约前369-前286年,战国宋蒙人,曾为漆园吏。着有《庄子》,《齐物论》为其中篇章。殷浩:《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与吕大谢四①夜话近事

  吹尽春风未展眉,百般愁入快谈时。

  天高敢信能开眼,地瘠何堪再刮皮!

  劫拨秦灰心爇②火,言翻晋石口衔碑。

  关情更有双桦烛③,同向人前各泪垂。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作

①吕大谢四:指吕汝玉、谢道隆。

②爇:如劣切,入声,薛韵。义为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遂令攻却氏且爇之。”又为点燃,《周礼、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爇燋。”

③桦烛:用桦皮卷蜡做成的烛。白居易《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阁》诗:“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

  以下为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诗作:

  中秋夕乌石冈眺月同三弟崧甫作

  秋风送暑夜光寒,高会依然似子桓。

  弹指仙凡相隔易,称心人月并圆难。

  樨香客里新诗卷,潮满天涯旧将坛。

  犹有山河留影在,不妨千里且同看。

  附丘树甲原作

  万里秋光澈广寒,神仙洞府好盘桓。

  几人豪气倾杯乐,一曲高歌行路难。

  当日防秋真画饼,今宵觅句费登坛。

  故山同此团栾月,独向红羊劫里看。

  附谢颂臣和诗

  巢鹊初安尚觉寒,偶逢佳节且盘桓。

  一腔热血因秋冷,九转枯肠索句难。

  昔日仙人挥麈①地,今宵词客作骚坛。

  伤心只为团栾月,独在他乡把酒看!

①麈:之雨切,音主,上声。兽名,似鹿而大,麈尾:拂尘,因以麈毛做成,故名。《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恒提白玉柄麈尾。”

  送谢四之桃源

  一

  谢子患难友,行义侔①古贤。

  浮海同归来,买山②苦无钱。

  云有桃源居,先世曾垦田。

  今晨暂辞我,借得渔人船。

  翘首眺八极③,满目多风烟。

  但求避世地,宁希拔宅仙④。

  君沿桃花水,或得古洞天。

  仙人多贤达,当与君周旋。

  径将今世人,置之太古前。

  莫便不归来,令我思渺然!

  二

  昔者陶靖节⑤,为文工寓言。

  凿空⑥出渔人,飞花满仙村。

  遂使啖名者,处处名桃源。

  蓬莱古仙岛,清浅生沙痕。

  沧桑一转瞬,变迁安足论?

  变迁犹自可,况复成沉沦:

  龙伯钓鳌后,三山今无存⑦。

  恐君到桃源,已异昔所闻。

  租税遍桑麻,丁役及子孙。

  桃花斫为薪,渔舟觅无门。

  君当废然返,就我同灌园⑧!

  送君古渡头,黯然为销魂。

  颢气海上来,莽莽⑨风尘昏。

①侔:相等,齐匹。

②买山:借指归隐。

③八极:八荒极远之地。《淮南子.地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

④拔宅仙:即拔宅上升,道家谓因修道而全家升天成仙。

⑤陶靖节:指陶渊明。356-372或376-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似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桃花源记》作者。

⑥凿空:1、开通道路;2、根据不足,凭空乱说,穿凿附会。

⑦钓鳌:《列子·汤问》记渤海之东有五山,天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负戴。龙伯国有大人,举足数步而至五山,一钓连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后因以钓鳌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⑧灌园:从事田园劳动。《史记》68《商君传》:“君之危若朝露,尚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后来以灌园为退隐家居的典故。

⑨莽莽:形容原野、海洋辽阔

  除夕次颂臣韵

  明日又新年,愁心隔海天。

  空山寒雨意,相对不成眠。

  以下为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诗作:

  次颂臣感怀韵 二首

  天涯烽火客西归,沦落宁教素志违。

  解道哥哥行不得,鹧鸪言语未曾非。

  何劳珍药寄当归,养志萱堂愿已违。①

  回首楼台沉蜃气,故山虽好事全非。②

①养志:1、涵养高尚的志趣、情操。《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养道者忘心矣。”2、承顺父母的心意。与“养口体”相对而言。《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吕氏春秋·孝行》:“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②蜃气:《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山居诗(五首选一)

  其四

  德公司马徽,流寓同襄阳。

  峨峨鹿门山,近接水镜庄。

  幼安昔避地,亦复偕彦方。

  吾友有谢生,夙昔同行藏。

  黻佩不可期,负戴聊徜徉。

  携家此偕隐,远渡婆娑洋。

  岂不思东归?故里今犬羊。

  买山共卜筑,耕凿垆峰旁。

  垆峰一何高,上有松苍苍。

  上枝古藤虬,下根茯苓香。

  山深富灵药,同采佐糗粮。

  何须出洛市,名播如韩康?

  送颂臣之台湾 八首

  一

  涕泪看离棹,河山息战尘。

  故乡成异域,归客作行人。

  鲲海三更梦,鸥天万里春。

  分明来路近,未信遽迷津。

  二

  小别宁须惜,天涯叹此行。

  家书沉远道,兵火脱余生。

  东渡龙无气,南飞鹊有声。

  送君惟梦寐,同到刺桐城①。

①刺桐:一作桐城,福建泉州市的别称。五代闽留从效重筑城垣时,于城周环植刺桐树,因此得名。

  三

  此去仍乡里,家山拥画鞍。

  未颁新政令,犹见旧衣冠。

  落日鸥盟①改,寒云雁影单。

  相逢翻一笑,已作汉人看。

①鸥盟:谓与鸥鸟订盟为友,指退隐。朱熹《过盖竹作二首》:“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四

  漫作居夷想,何妨海且浮。

  冠裳虾建国,金碧蜃嘘楼。

  沦落怜交旧,迟回问钓游。

  都将留恋意,扶泪上归舟。

  五

  残垒过南崁,孤城枕北江。

  鬼雄多死别,人士半生降。

  战气花间堞,夷歌柳外艭。

  伤痍犹满目,愁煞倚篷窗。

  六

  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

  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弃地原非策,呼天倘见哀。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七

  王气中原在,英雄识所归。

  为言乡父老,须记汉官仪①。

  故国空禾黍,残山少蕨薇。

  渡江论俊物,终属旧乌衣②。

①汉官仪:书名,东汉应劭作,记西汉官制。《隋书·经籍志·职官》着录一本五卷,一本十卷,今佚。《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时三辅吏士,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②乌衣:晋室衣冠南渡长江后,王、谢等大世族子弟多居乌衣巷,故以乌衣子弟代称王谢家族。

  八

  预计君来路,榴花照眼中。

  山光仍故国,海气满征篷。

  鳌背看红日,鲲身静黑风。

  洗尘尊酒在,收泪话瀛东。

  编者按:《送颂臣之台湾》系反映丘逢甲爱国思想的重要诗篇,多为论者引用。他始终不忘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谆谆叮嘱和教诲家乡人民永远心怀祖国,共谋中华一统。

  古别离行,送颂臣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

  不愿君如东海之水到海不复回!

  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消魂别而已。

  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

  关山断雁河绝鲤,万金不买书一纸。

  噫嘻乎!嗟哉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

  留不住萧上声,拭不灭玉上名。

  千尘万劫,销不得

  屋梁落月之相思①,河梁落日之离情②。

  山中水,出山不复清,

  海中月,出海还复明。

  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

  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

①屋梁落月:杜甫《梦李白》之一:“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②河梁:桥梁。《文选》旧题汉李少卿《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后世因用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重送颂臣

  恻恻重恻恻,行人适异域。

  华夷忽异地,何处为乡国?

  车马多离声,川原带行色。

  同来不同往,欲语涕沾臆!

  论交本世好,古谊吾所式。

  结发论文字,廿载忘形迹。

  海氛忽东来,义愤不可抑。

  出君箧中符,时艰共戮力。

  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

  当时好意气,灭虏期可刻!

  何期汉公卿,师古多让德。

  忽行割地议,志士气为塞。

  刺血三上书,呼天不得直。

  北垣遽中乱,满地淆兵贼!

  此间非死所,能不变计亟?

  亲在谋所安,况乃虏锋迫。

  乾坤已中变,万怪竞荒惑。

  人情易翻复,交旧成鬼蜮。

  君亦挈家来,航海期不忒。

  得君意中慰,归粤途始即。

  卜居家再迁,山中事稼穑。

  与君此偕隐,山水况奇特。

  君言暂归视,尚有旧庐室。

  来如潮有期,信在期不失。

闻君言未毕,哀泪弗能拭!

  翘首沧海东,沧波渺无极。

  昔时干净土,卵育①长鲸匿②。

  吾兄去秋往,三春隔消息。

  因君速归驾,异类安可慝③!

  愿君信如雁,勿竟誓成鲗。

  归途逼炎景,珍重慎眠食。

  到时常寄书,千里若门阈。

  书来君不来,累我长相忆。

  形影为君单,语言为君默。

  我欲从君往,天不假羽翼。

  时因西风夕,吹梦到君侧!

  送君诗盈幅,难展肠结轖。

  诗成复自写,不辨泪和墨。

  愿君置怀袖,长鉴此悃愊!

①卵育:繁殖,生长。韩愈,《昌黎集》三六《鳄鱼文》:“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②长鲸:即鲸鱼,其身巨长,故称。《文选》晋左太冲(思)《吴都赋》:“于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鲗:鱼名,即乌鲗,也叫乌贼、墨鱼。

③慝:tè他德切。邪恶、阴气、灾害。慝作:奸恶之人乘机而起。《左传昭公二五年》:“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

  编者按:此诗为考证丘逢甲与谢道隆生平交谊之重要篇章,逢甲以深厚之感情、古朴之格调、沉重之思想、凝练之语言描述了两人从“结发论文字”到“时艰共戮力”、“誓保台南北”,在“乾坤已中变,万怪竞荒惑,人情易翻覆,交旧成鬼蜮”之时,谢道隆“君亦挈家来,航海期不忒,得君意中慰,归粤途始即”,使丘逢甲下定决心,内渡大陆,保存力量,徐图光复台湾。并在粤东地区创办新式学堂,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培养出周增、谢逸桥、邹鲁、姚雨平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为辛亥举义,推翻清室专制制度,创立民主共和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春 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编者注:2004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曾引用本诗以表达对台湾的感情。

  以下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诗作:

  得颂臣台湾诗却寄 二首

  一

  故人消息隔乡关,花发春城客思闲。

  一纸平安天外信,三年梦寐海中山。

  波涛道险鱼难寄,城郭人非鹤未还。

  去日儿童今渐长,灯前都解问台湾。

  二

  同洲况复是同文,太息鸿沟地竟分。

  尺籍①已成新国土,短衣谁忆故将军?

  刀环②空约天边月,尊酒愁吟日暮云③。

  犹喜近开强亚会,不须异域怅离群。

①尺籍:汉代用来记载杀敌功绩的竹板。《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夬土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②刀环:刀头的环。《汉书》五四《李陵传》:“(任)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喻之,言可还归汉也。”环、还同音,故以“环”暗示“还”意。《文苑英华》一九九唐杜颜《从军行》诗:“夜闻汉使归,独向刀环泣。”

③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寄怀谢四颂臣台湾 四首

  独听荒鸡夜,天涯忆故人。

  烟霞仍痼疾,雷雨旧经纶。

  梦寐孤灯影,文章断发身。

  相思隔沧海,极目叹扬尘。

  文武新劳火,君臣旧药笼。

  泉香乖昔嗜,方古误书穷。

  索醉归谋妇,佯痴近作翁。

  信陵醇酒意,潦倒几英雄?

  秋水芙蓉国,斜阳燕子家。

  青山封敝簏,红烛赏残花。

  历劫多情在,寻春故约差。

  壶庐墩畔月,冷照旧琵琶。

  遥忆登临处,今应付卧游。

  吹云孤笛夜,落月万山秋。

  挂壁舆图改,寻碑屐齿留。

  年来腰脚健,还似旧时不?

1899年

  喜谢颂臣由台至

  鸡黍三年约,莺花二月时。

  春随故人至,书慰老亲思。

  海上惊相见,山中喜可知。

  春刍酒方熟,莫遽数归期。

  与颂臣话台事

  万三千尺出海面,岛国诸山无此高。

  谁遣黄图易他色?空传赤制属吾曹。

  梦中雄鬼哀相吊,劫后顽仙笑独逃。

  收拾磨崖纪功笔,东南风急送春涛。

  书感与颂丞

  各自行营高敞地,大宛山与大屏邻。①

  生儿莫作真王想,不及淮阴守冢人。②

①原文附注:“大宛、大屏,两人先墓在焉。”大宛山、大屏山,均在台湾台中。

②真王:正式受封的王。对临时暂署的假王而言。《史记》九二《淮阴侯传》:“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淮阴侯为汉初开国元勋韩信的封号。

  送谢四东归(有墨迹,见扉页)

  故人访我东海来,春风万里心颜开。

  故人别我东海去,临歧各短英雄气。

  七年不见今再见,沧海桑田事万变。

  中间不变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龙战①。

  君来一月无停车,访我更访山中庐。

  老亲喜君送君出,来此十日相同居。

  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觉日行比常疾。

  此日不为君我留,南风日日吹行舟。

  舟行已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

  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

  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

  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

  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

  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

  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

  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

  壬寅三月二十九日逢早呈稿

①龙战:《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本指阴阳二气的交战,后因指群雄隔据争战。

  以下为光绪二十六年癸卯(1903年)诗作:

  癸卯六月颂丞表兄再访鮀浦赋此奉政

  四十年来好弟昆①,一回相见一销魂。

  少时文酒②东风梦,故国旌旗③夕照痕。

  黄鹄几时予我翼?青山他日访公墩。

  茫茫沧海雄心在,夜半闻鸡舞逖琨。

  (此诗尚存丘逢甲墨宝,见扉页)

①昆,又作晜,兄也。《诗.王风.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晜。”《毛传》:“昆,兄也。”

②文酒:饮酒赋诗等事。《梁书·江革传》:“优游闲放,以文酒自娱。又《萧介传》:“介性高简,少交游,惟与族兄琛、从兄视素及洽,从弟淑等文酒赏会,时人以此比谢氏乌衣之游。”

③旌旗:古代旗的一种,缀牛尾于竿头,下有五采析羽,用以指挥或开道。

  寄台湾栎社诸子兼怀颂丞①二首

  柏庄②谁拾燹余文③?栎社重张劫后军。

  九十九峰依旧好,尽携豪笔写秋云。

  月泉诗卷凭谁定?还待当年晞发人④。

  遥忆参军谢皋羽⑤,西台⑥朱鸟⑦独伤神。

①栎社:日本占台后台湾诗人自行组织的第一个古体诗诗社。成立于1902年,创始人有林痴仙、赖绍尧、林献堂、林幼春等,几集清末民初台湾岛上所有著名古体诗作者,每年春秋佳节聚会,时相唱和,砥砺学行,宣泄对现实之不满,为维系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②柏庄:为丘氏在台湾省台中故宅,后为日军所毁,九十九峰为台湾名胜。

③燹:xiǎn,苏典切。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常兵燹连用。

④晞发:披发使乾。《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⑤谢翱:“1249-1295,宋长溪人,字皋羽,自号晞发子。尝为文天祥谘事参军,后别去。宋亡,天祥被俘不屈死。翱悲恸不已,行至浙水东,设天祥神主于子陵钓台以祭,并作楚歌以招之。翱卒,葬于子陵台。有《晞发集》。

⑥西台:中书省(也称右省)的别称。唐高宗龙朔时改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总管国家政事。相当于宰相。文天祥拜右丞相,封信国公。谢翱曾有文《登西台恸哭记》。

⑦朱鸟:一作朱雀。1、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总名。2、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

  调颂臣

  一

  新得佳人与护持,不愁捻断苦吟时。

  但妨说有谈空口,怒触河东夜半狮。①

①河东狮吼:宋陈慥,妻柳氏,悍妒,苏轼尝以诗戏慥:“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为柳姓郡望,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后遂称悍妇怒为河东狮吼。

  二

  我见犹怜况老奴①?倾城颜色固应殊。

  不知镜里新郎面,已似桓公猬磔无?②

①我见犹怜:晋桓温平蜀,收蜀王李势妹为妾,温妻南康长公主甚妒,持刀欲杀李。及见李容貌端丽,辞色凄惋,旋是掷刀抱李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见《世说新语·贤媛》及刘注引《妒记》。

②猬磔:《世说新语·容止》:“刘尹道桓公:‘发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人。”《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刘)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磔:张开,磔毛:羽毛四张。

  三

  梅花开送隔林香,郁郁寒松色半苍。

  若解嫦娥爱年少,龙宫先检验须方。

①原诗附注:“妻为雾峰林氏。”

  四

  海外戈船忆异军,虬髯消息断知闻。

  李郎一妹空惆怅,不见东风起战云。

  编者按:上述丘逢甲诗文共23题41首,选自《丘逢甲文集》(丘晨波主编,花城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及《丘逢甲集》(黄志平、丘晨波主编,岳麓书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