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姚淑、姚承等

  姚淑(清朝初期)

  字仲淑, 别号钟山秀才。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女画家。

  姚淑美丽聪慧,自幼好学。长大后为明末庶吉士四川达州人李长善继室。李长善去世后,姚淑晚境甚为凄凉。

  姚淑多才多艺,工诗善画,诗词明秀,而且水平不俗。远远超于其丈夫李长善之才学。姚淑亦擅绘事,尤精兰竹花卉,颇具北宋人风致。姚淑有时也画仕女,形像神韵生动。着有《海棠居诗集》一卷。

  姚承(明末清初)

  福建南安人。

  姚承于清朝康熙年间,渡过海峡登上台湾海岛,开始了创新的生活。是有文字记载历史上最先移居台湾的大陆姚氏第一人。

  姚子庄(明末清初时期)

  字六康,号赡子。广东归善(今惠州)人。清代官员。

  姚子庄为崇祯六年(1633)举人,官石埭知县。其为官清正严明,整理钱粮,编甲里、均徭役、重学风,设置义学塾十二所,曾解救诛连者三十余人。逢县饥荒,其力行捐赈,救活灾民数万人。姚子庄曾修建普同塔于陵阳山中,葬僧人及无主枯骨。晚年致仕归故里,自耕自食蔬菜,淡泊而过。

  姚子庄着有《姚六康文集》、《西湖草》、《简斋诗》、《金刚经注解》等。

  姚文然(1621—1678)

  字若侯,号龙怀。安徽省桐城人。清代宰相。

  姚文然于明朝崇祯十六(1643)年科举进士及第,选为庶吉士。入清朝后, 姚文然于顺治三(1646)年授国史院庶吉士,后任礼部给事中,转至工部。顺治十(1653)年,姚文然升任兵部给事中。

  姚文然于康熙五(1666)年补任户部给事中,历任副都御史、刑部侍郎等职。后调兵部任职。姚文然于康熙十年(1671)任左副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康熙十五(1676)年,姚文然官至刑部尚书、宰相。姚文然在任职其间去世,朝廷诏命厚葬姚文然,谥端恪。

  姚文然为人刚直,为官清正廉明,其以敢言称着。姚文然不以文名,而议论足观,皆有根底。其诗不为纟派所拘,尽所欲言,颇具标格。世人称其

  “雅令典则,正始之音”。

  姚文然着有《端恪公文集》一十八卷、《诗集》一十二卷、《外集》一十八卷、末卷一卷。

  姚缔虞(?—1688)

  字历升。湖广黄陂(今湖北黄陂)人。清代官员。

  姚缔虞为顺治十五(1658)年进士,后授四川成都府推官。姚缔虞一上任此职,立即细察民情,清冤雪狱,安抚民心,发展农业生产。姚缔虞获得上司赏识和推荐,改任陕西安化知县。康熙十五(1676)年,任礼部给事中。姚缔虞曾上疏提议严格科举选士,考核斡林等措施,都被采纳。康熙十七(1678)年,任江西省主考官,姚缔虞上奏轻赋税,减民灾,振科举等措施,均被采纳。姚缔虞还多次上疏,奏请康熙皇帝实行公正严明的章奏制度,终获准。后来康熙皇帝黜孙绪极,傅廷俊和盐鼎三人,嘉奬姚缔虞,王日温与李迥等臣。

  康熙二十一(1682)年,姚缔虞任四川巡抚。由于其早前曾在四川任职,较有政绩而闻名,所以四川的百姓都非常欢迎。姚缔虞一到任,便四处张榜布告,严厉约束,禁止私征乱收,杜絶贿赂。因此官吏多惧怕他而不敢违犯。姚缔虞又数上疏奏,抚招四川乡宦富商回川,欢迎他们带资返家,引百姓归川,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科举复业,减赋税,免贡白蜡,停征铁税等建议,都获得康熙皇帝准许,得以施行。

  康熙二十七(1688)年,姚缔虞在上任期间去世。朝廷赐厚礼葬。

  姚文燮(1623—1692)

  字经三,号羹湖,晚号听翁,又号黄蘖山樵。安徽桐城人。清代画家、官员。

  姚文燮于顺治辛丑年(1661)科举进士及第,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直隶雄县知县、云南开化府同知、阿迷州(今云南省开远市)知州。

  姚文燮工诗琢句,擅绘事,尤善画山水,作品景致清新雅丽。作品有《山水册》等。其曾经为张学士绘赐《金园图》,朱竹坨为之作题,载于《曝书亭集》内。

  姚启圣(1624—1688)

  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官员。

  姚启圣年少好武功,学识过人。姚启圣生性倜傥,以豪爽闻名。姚启圣少年时期,曾客居松江府赵太守家, 中午睡的时候鼻鼾声如雷响,赵太守的童仆偷偷观看,不由大吃一惊,以为姚启圣是一只睡熟了的老虎。  

  顺治年初,姚启圣以诸生游玩至通州,后加入蒙满旗籍,举八旗乡试第一名。夫人何氏,做姑娘时亦力大过人,举起石臼如无物之轻。 姚启圣觉得她很奇特,便娶了何氏。

  姚启圣初知广东香山县。清降将耿精忠反叛作乱,姚启圣进军征讨,屡立战功。历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建总督等职。世袭轻车都尉。

  儿子姚仪,生得魁梧伟岸,亦有神功,曾经将四匹马拉的车硬生生拉住,马不能前进。姚仪在军中多立战功后授知县、部郎、云南鹤庆总兵官等职。

  施琅将军攻打台湾,姚启圣亲驻夏门,与施琅共谋策略,督响馈运,以大量金帛瓦解了台湾郑军。

  姚廷遴(1628—?)

  字纯如。江苏上海县(今上海市)人。清代学者。

  姚廷遴先世为浙江慈奚,后徒上海,早年痛失亲祖、生父,依托做过两任浙江布政使的叔祖庇荫,一度不知穷愁。但姚廷遴读书顽劣,没有拿过功名,而后家道中落。姚廷遴涉足吏胥、务过农、教过书。备尝兵火灾荒之苦,逐渐体验到生计的窘迫。少作县吏,老为乡民。到41岁那年,有感于“世事之更易,人情之冷暖,涉历之风波”,动了念头把自己一生经历写下来。

  姚廷遴从出生之年追溯起,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搁笔,按年叙事,有事则记,愈后愈详,前后连贯70年。《历年记》作者早年虽有官宦家族背景,而后逐渐沦落为一介平民,屡屡叹穷叫苦,历年实録所及,既有政治风波、社会动乱等时事实态报导,也有油盐柴米贵贱、邻里家庭纠纷类琐碎的家常诉说,能够直接倾听到一个识字的普通人对当时官民状况的感受,平常得像家人聊天,实话实说,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 

  姚廷遴记述他14岁那年(崇祯十四年),三月至九月无雨,江南大旱,草木皆枯死。发生大饥荒,他亲见其东乡佃农一家,将榆树皮做饼食,掘草根茅根大把食之,四周乡民所在皆然。饥饿者沿路乞讨,走不多步即仆地而死。民死道路,填沟壑者无算。他夜深归家,从(上海县衙门前)馆驿桥经过,死尸横卧于道,或脚踢着,或身上走过,知已肢体僵硬。更有甚者,桥头巷口,遗孩满路,时常有被人抱走者。后来在火神庙发现,有人将小儿煮烂用瓦缶冻结盛之,肉内有指头残存。荷花池附近,有人在灶上烧煮小儿肉。西关外一老妪,常抱小儿回去,亦杀而净洗焉。南门外夫妇两人亦常抱去,邻人疑之,闻其家有香味,怪而问之,则遭詈骂,强而视之,烹小儿在锅也。姚廷遴哀痛地写道:“其惨又如此”。“人吃人”的三男两妇,都经当地民众扭送至县府,在县场上被章知县当众活活杖死。他继而记道:“又有村中杀人放火者,章知县亦将其立在木桶内,活活烧死,抢劫者立时枷死,幸而不致大乱。” “无名文人”有时确实会比有名文人更多一点说真话的勇气。

  有一事值得在此说明。康熙三十三年,范文程之子范承勋出任两江总督。此人,无论是康熙帝或是现代史家,都极赞他为“好官”。然而姚廷遴的印象却迥异,可补史料之缺。范总督南下视察上海,场面豪华奢侈不必说,犒赏、礼仪却件件照收不误,县中费银5000两。海关官特备豪华游船从苏州赶到上海,摆酒于船内,演戏饮酒而去,礼金亦费500两。姚氏忍不住愤慨写道:“作用如此,做到两省总督,下僚送礼,一概全收,贪婪极矣。自称文正公之后,岂料文正公之子孙,有如是不肖哉。”

  姚廷遴曾居家教馆,着有《历年记》三卷,续记一卷,拾遗一卷。

  姚文鳌(1629—1680)

  字驾侯,号蛰存,室名宝间斋,同声堂。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画家。

  姚文鳌工诗文,亦善画。早年居家,经营园林。其间恣意出游二十多年,后归隐斋室,以诗文绘事自娱。

  姚揆(清朝时期)

  字圣符。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

  姚揆善临池,精画花鸟。其八十余岁犹能作蝇头楷,眼神功力尤为深厚,被誉为一絶。姚揆工笔绘枝叶、爪嘴栩栩如生。姚揆曾于康熙十九年(1680)为天老作《荷花双图》,传于世。

  姚宗甲(明末清初)

  字剩顽。浙江吴兴人。清代文献家。

  姚宗甲好学,嗜藏书。曾于康熙年初在闽浙总督范承谟府当幕客。《荛识》卷八有其所藏旧钞本《林霁山集》。二册,跋云:“每册俱有‘古吴姚宗甲剩顽氏手録’字样,即知其人所钞。惜其人姓氏虽存,而时代究未得其详。惟卧庵老人有题跋,其人固素藏书者”。 李氏《木録》有其旧钞校本《苍崖先生金石例》十卷,録其手跋云:“中州苍崖先生、翰林潘公熟于唐宋以来典章文物,考证其体,着为《金石例》十,详其品式,可谓有功文献。” 末署“古吴剩顽老人姚宗甲谨志。” 王师《提要》别集类有其明刻本《书斋集》十二卷,附《玉澜集》一卷,今藏于北京图书馆。

  姚宗甲亦为黄丕烈之前一文献家,当与卧庵老人相先后。惜其事迹不详,其名氏亦仅借印记、手署题跋以传。

  姚宗甲藏印有“吴兴姚宗甲剩顽氏图书”长大方。

  姚易修(1650—1726)

  字象亭。江南元和(今浙江绍兴)人。孝子。

  姚易修的父亲姚宗甲,于康熙年初在闽浙总督范承谟府当幕客。后来耿精忠叛乱,抓住总督范承漠,并将其幕客全部抓住,姚宗甲也被抓住。姚易修知道父亲被抓这事,即赴耿精忠处,其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保证愿意替代父亲坐狱赴死。于是叛军释放了姚宗甲而将姚易修抓进监狱, 叛军劝姚易修投降跟随,但姚易修坚决不屈服。

  姚易修一直坐牢到了康熙十五(1676)年,清朝大军攻至,方得以出狱。姚易修的母亲知道了此事,惊得脸色大变,悲伤不停地哭泣,因此导致双目失明。姚易修天天早上起来用舌头舐其母亲的眼睛,后来其母亲的双目果然复明。

  一天,姚易修的邻居失火,殃及其家,姚易修飞快冲进正在燃烧的屋内,将父亲背了出来,紧接着又冲进大火中,将母亲救了出来。大火把姚易修的头发都烧尽,两脚也烧得焦烂伤重,幸好父母都安然无伤。

  姚允先(1630—1706)

  字绍虞。四川资州人。清代官员。

  姚允先官居湖广左都督兼摄巡抚事。封上柱国、授荣禄丈夫、赐一品服、诰封三代祖四川省资州府。

  姚允先幼时言行与众不同,举止独异,及长大后读书,一日诵数篇文章。后外出谋生。

  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姚允先为人运盐,往返于云南、贵州、湖南一带山区。常弄得疲惫不堪,就独自奋说:“人当役人,岂可为人役!”于是就连夜逃走,不巧被地方土司所抓获。后负责干厨房活,一个厨师见到他的模样很是惊奇,说:“真是异人也!”之后对待姚允先特别好。一天, 姚允先去田间看田禾,又被土人抓去,关押在房里,土人中有个老者善于面相推卦,不时请姚允先到其家中,代书写对联,老者私下告诉他:“你虎头燕颔,应当为打仗立功之行,请不要误了前途。”于是, 姚允先几次逃走,但都被土人抓回来,这样触怒了酋长,酋长准备将姚允先当作祭品宰杀,酋长的女儿偷偷引其逃脱,还私赠给姚允先二十四个糌粑,临别说:“后会有期,请勿相忘我。”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桑额大军南下途中,姚允先十六岁参选为勇士,应征入緑营敢死队,姚允先智勇双全,一时被称为奇人,屡立战功。

  姚允先后来跟随安靖大将军桑额,及至康熙登帝主政,姚允先升任怀远军正标,以功任副将,后奉旨署守备兼管中营事。

  康熙惩办了原湖南都督亲王勒尔锦为首的一大批庸才,更选能员,任桑额为安靖大将军,任姚允先为湖广左都督兼管中、左营事。

  时年姚允先五十二岁,仍独身未娶,继奉旨赴部改补,然而始终不以介意。年五十三岁时,在京都,姚允先与湖广武昌常德吴氏成婚,夫人吴氏比自己小三十三岁。姚允先时年六十余岁,以湖广左都督兼摄巡抚事,率领军队开赴楚地。到了楚地,渠魁(当年的酋长)已被擒获,姚允先访得当年酋长之女,但酋长之女已经结婚,姚允先晓以大义,说服酋长归顺,酋长获得释放,仍担任地方首领。结果楚地局势反而更加安定。姚允先整肃吏治,按垒户巡视查,而军队旌旗壁垒为之一新,江汉千里怡然安定,相识者都说姚允先有纶巾羽扇的风范。

  当时楚地初变后,治狱讼诉多为行赂,江夏处有奴仆欺负主人死亡,仅剩一女儿且孤独,奴仆因此想占有她,但孤女死死反抗,告到官府处,奴仆贿赂官吏,致使官司久拖不能断决,奴仆又以重金贿赂姚允先,没想到姚允先大怒,公正审判,孤女的冤恨得以清白昭雪。又曾经有人为一柴山以黄金百两求姚允先通融行事,姚允先严正拒絶说:“山果若何物?用金来买通一人,而成为一家之产,何以上报朝廷,自问还有良心吗?”

  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岁,姚允先以老耄。姚允先七十岁,致仕归乡,六年后去世。

  姚允先有儿子三人,长子姚国栋,为国学生;次子姚国柱,任山西大同府游击;小子姚国彬,列国学。

  姚宛(清朝时期)

  字修碧。安徽桐城人。清代女诗人。

  姚宛长得聪明伶俐,同邑张茂稷(1637—1683)室,可惜过早去世。其诗清雅秀丽,婉约可诵。

  姚宛着有《缄秋阁遗稿》一卷。

  姚际恒(1647—1715)

  字立方,号首源。安徽桐城人。清代学者。

  姚际恒后来寄居于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其熟览群书,一贯勤学好问,对古学很有研究。之后转向经学领域,特别研究经学。姚际恒曾从事撰述《九通经论》,前后经历四十多年才完成。

  姚际恒敢于批评前人不敢怀疑的经书。在其《书》辩证梅赜所作《古文尚》之伪处,在《诗》中主张废《序》。

  姚际恒着有《庸言録》,推论经史、理学、诸子;末附《古今伪书考》,收入《知不足斋丛书》内, 姚际恒还着有《好古堂书目》。

  姚宋(1648—1721)

  字雨金,一作雨京,号野梅。安徽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清代画家。

  姚宋寓居芜湖。擅长山水画,其初学弘仁,后期广学诸家,成为新安派画家之一。姚宋所画人物、花鸟、鱼虫、兰竹、无不工致。

  姚宋的传世作品主要有《黄海松石图轴》、《溪山茅亭图轴》、《秋山闲眺图轴》、《山水图轴》、《钟进士图》等。

  注:

  《黄海松石图轴》藏于上海博物馆、《溪山茅亭图轴》藏于镇江博物馆、《秋山闲眺图轴》藏于南京博物院、《山水图轴》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姚昌(1651—1722)

  字凤和,别字文山。浙江仁和人。孝子。

  姚昌为清代诸生。康熙年间,其从施琅平定台湾,策书有战功,官授左都督。但姚昌事亲至孝,以母病修身为由辞之,不仕。

  姚之骃(清朝时期)

  字鲁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史学家。

  姚之骃于康熙年间科举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御史。姚之骃博雅好古,尤长于史学。姚之骃曾编撰失传之八家《后汉书》为《后汉书补逸》,又摘取元明诸书分门编纂为《元明事类钞》。元朝是故事实载于手说部最少的朝代,其志疆域则引用刘都《西史》以证实拓境之远,志任官则引用《经世大典》以证明铨法之密,引《名臣言行録》以志某官之公正,皆为补志传所未备。

  姚宏绪(清朝时期)

  字起陶, 号听岩。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清代词人。

  姚宏绪为清康熙二十年(1681)举人,于康熙三十年(1691)科举进士及第,选庶常,转任编修,充明史纂修官。后姚宏绪请假归故里,一直至去世不复出。姚宏绪着有《宝善堂词》。

  附词一首:

  鹊桥仙

  双星对击,

  一天各野,

  最是无情银汉。

  年年夜夜互西东,

  盼不到、有时清浅。

  桥联鹊翅,

  笛横牛背,

  隐隐似来波面。

  都愁旧恨未全消,

  怕明年、又添新怨。

  姚士升(?—1699)

  字别峰。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诗文作家。

  姚士升为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姚士升生性喜爱漫游四方,少年时即跟随父亲宦游秦越等地,这种经历对其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姚士升诗词构思新颖,文辞精妙畅达,很为人称道, 多以咏山川风光及抒羁旅之情。其能文,文章跌宕有奇气,可惜书文多散佚。郑方坤着《国朝名家诗钞小传》说他:“缘景绘情,曲折善肖,灵心睿发,藻采横流,一时人士胥叹为莫及也。”姚士升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去世。

  姚士升着有《空明阁集》。

  附词一首:

  江南好送中忆家作

  还自笑,

  鲁莽便离家。

  细雨斜风多客路,

  落花飞絮是天涯。

  冉冉送年华。

  姚孙镧(清朝时期)

  字梁贡,号于巢。室名华林庄。安徽桐城人。清代诗人。

  姚孙镧为康熙年间诸生,能诗。《四库全书总目》着録其诗集。纪昀(纪晓岚)称其“七言絶句工于写事,如‘垂杨枝上莺捎蝶,撼得飞花破水痕。’之类亦殊有晚唐风味”。

  姚孙镧着有《华林庄诗集》四卷。

  姚梦鲤(1668— ) 

  字锦江,号侣石。广东省东莞县人。清代官员。

  据传说,姚梦鲤母亲梦见金色锦鲤游入腹内,便怀其而生,故取名梦鲤,寓鲤跃龙门之吉祥。

  姚梦鲤年幼时母亲病故,幸得继母贤良,将其视为己出。姚梦鲤孝顺后母,知书识礼,勤奋好学,但却参加数次科举不第,其仍然坚持不弃,终于在雍正二(1724)年进士及第。等待六年后才分赴浙淳安县任县令,淳安县因有清官海瑞在此做过县令,姚梦鲤就以海瑞为榜样。其的确具有为政之才。能廉洁自律。姚梦鲤初上任就十分重视民间疾苦,极力革除陋习俗规,严惩奸恶,禁絶贿赂。表忠孝,扬正义,一时民政之风大变。

  后来,姚梦鲤被诏入京,任礼部侍郎,官拜一品。晚年为侍读学士,太子太师。

  年老之后,姚梦鲤致仕获皇上准许,还乡颐养天年。

  姚进孝(清朝时期)

  彭店人。清代石刻工匠。

  姚进孝曾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镌刻洛阳白马寺的《重修释源大白马寺殿宇碑记》,雍正十年(1732),姚进孝又镌刻《俦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颖石琇公和尚寿塔铭》及雍正十二年(1734)镌刻《清凉台白马寺六景及句瞿山房即事四首》碑石。石碑下面都有“彭店姚进孝字”的铭记。

  姚进孝所镌刻《重修释源大白马寺殿宇碑记》,今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郊白马寺大佛殿前庭。《俦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颖石琇公和尚寿塔铭》今存白马寺毗卢阁。《清凉台白马寺六景及句瞿山房即事四首》今存白马寺内清凉台。

  姚瑚(清干隆年间)

  字古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藏书家。

  有关姚瑚的生平事迹不详。 藏书家鲍廷博于嘉庆十九年(1814)手跋《古逸民先生集》云:“古逸先生诗文仅见于《新安文献志》,寥寥数篇而已。是集藏书家未有蓄者,吾友钱塘姚君古香得之亲串乱帙中,予首借抄之,好事者因争传録,杭城遂有数本。未几,古香暴卒,使光一年,此书无踪迹矣。然则虽谓古香不死可也。古香名瑚,藏书多秘册,与予交最善,然仅以三年耳。卒时年止三十余,惜哉。” 《文禄堂访书记》有其所藏劳季言校本《五峰集》。姚瑚藏印有“曾在姚古香处”。

  《皕宋楼藏书志》卷九十三。

  姚兴穆(清朝时期)

  浙江慈豀人。清代画家。

  姚兴穆善绘。其画山水,与名画家蓝瑛相似,论者以为笔墨松秀细腻润,在蓝氏之上。姚兴穆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三多图》。今存于浙江绍兴博物馆。

  姚宏度(清朝时期)

  字宗裴。浙江平湖人。清代画家、诗人。

  姚宏度诗文超俊不凡,兼工书画。姚宏度曾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作《山水图》,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姚培谦(1693—1760)

  字平山,号鲈香居人,鲈香老人。室名松桂读书堂,角山楼,乐善堂,清妙轩。江南华亭(今上海市)人。清代学者。

  姚培谦为清代诸生,于雍正年间科举中举人,以居丧不赴。纪昀(纪晓岚)雅称其为“好事之士”。姚培谦平生喜好交游天下,于学道致力史学,名满江左。其亦能诗文,作品颇丰。

  姚培谦着有《松桂读书堂集》八卷,《赋颂》二卷,《春帆集》,《自知集》,《如兰集》,《古文斫》一十六卷,《楚辞节注》六卷,(附《叶音》一卷),《唐宋八家诗钞》五十二卷,《宋诗百一钞》,《元诗百一钞》,《李义山诗集笺注》,《文心雕龙笺注》,《乐善堂赋注》,《春秋左传杜注补辑》三十卷,《卷首》一卷,《通鉴擥要》,《明史(擘)要》、《经历臆见》、《类腋》等。

  姚世钰(1695—1749)

  字玉载,号薏田,室名莲花主,寒鉴楼,孱守斋。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清代学者。

  姚世钰为清代诸生,年少时与其弟姚汝金有”双陆双丁”之目,又与姐夫王豫同学。姚世钰好学深思,以何焯为宗,贯穿经史,所有考订皆亲详心校核。

  姚世钰性喜山水,好交游,与金农、历鹗为莫逆之交,老友则宣城沈廷瑞,能诗文。沈德潜评其曰:“初则才情隽丽,格合声谐,中年悒无所遇,加以鸰原切痛,后更凋丧才女,多激宕凄清之音,所谓备文质兼雅怨者,为文章贯穿经史,磅礴宏伟。”、“耐娴于法,卓然自成一家之言”。

  姚世钰着有《孱守斋遗稿》四卷。

  姚汉文(清朝时期)

  南方人。清代玉雕工艺匠。

  姚汊文于雍正九年(1731)进入清宫造办处,专门负责琢制宫廷玉器。姚汉文对玉器的雕制具有高超的水平。

  姚范(1702—1771)

  初名兴涑,字巳铜,后字南青,号坞,晚号几蓬老人。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

  姚范于干隆年间科举进士及第,任编修。姚范人缘甚佳,平生与江若度、王洛、叶酉、方泽、刘大魁、齐召南、杭世骏、胡天游、邵齐焘、周振采等友好交往,尤其是与刘大魁交往密切,以文学思想讨论交流。

  姚范平生无他好,唯独刻苦读书。其致力于经史,常书所见解于卷端。姚范论学大旨以骏博为门户,以沈潜为渊奥,而卒归于平和笃实。姚范晚年尤好释民书,能诗文。论文重声响音节,风格主古雅,然亦推服唐李翱“创新造辞皆不相师”之说,以为“后之学者可以取此衷”。其论诗于明七子及沈潜皆有微词,而倡宋代黄坚庭,同时又兼采李商隐。诗,以郭以为在“山谷,后山之间”。人称其诗“导源义山,而别溪径,实与民体不同,亦无宋人粗劲之习”。包世臣称其诗文“必达其意,絶去依傍,自成体势”。

  姚范承方苞的论文思想主张。持论对其侄儿姚鼐的思想影响较深。姚范着有《授鹑堂诗集》七卷,《授鹑堂文集》六卷,《授鹑堂笔记》五十卷,《曝书亭诗评点》及《望溪文集评点》等。

  姚之夔(清朝时期)

  字龙友。直隶宣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清代官员。

  姚之夔于干隆年间科举为廪生,进入国学。后出任广西柳州州判。在柳江滩河有三十六斗、七十二个滩中,各个滩多险恶之处,水石相互冲击,经常毁坏行船。姚之夔奉命视察情况,其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考查,订出有关治理措施。姚之夔立即组织百姓工匠打凿河礁石头,修筑挡水河堤,使滩河航道的险情得以平缓。上级官员知道他的才能后,多次委以重任。

  姚之夔在广西南宁的时候,向上报告免除给省里缴纳的俸给。在东兰亲自前往蛮洞(指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告知平民百姓要纳税。干隆丙寅(1746)年任太平,有人做伪答时,许多人都跟随作伪弊,姚之夔向上级官员进言叫其烧毁伪证,因此保全了很多人。

  后来,姚之夔升任广东提举。其亲力整顿集市秩序印章,疏导贸易货物的流通周转,给广大民众和商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后,姚之夔以父母亲去世为理由不再复出任职,其在家孝顺长辈,对同辈晚族皆友好相待而着称。

  姚宗仁(清朝时期)

  南方人。玉雕工艺师。玉器设计师。

  雍正八年(1730),姚宗仁被选入清宫造办处,从事琢制玉器的设计与创作工作。姚宗仁雕刻技艺高超,不仅主持玉器的设计和制作,还在玉器的鉴定和做旧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姚宗仁曾经纠正了干隆皇帝在鉴定上的失误,干隆皇帝认为:“宗仁虽玉工,常以艺事咨之,辄有近理之谈。”并提出要为姚宗仁立传。

  姚宗仁的设计水平出类拔萃。于干隆六年(1741)设计的青玉凫纸样,六年之后始由苏州织造带至苏州琢成。干隆十五年(1750)姚宗仁又设计过另外的玉器纸样。

  姚应龙(清朝时期)

  天津人。清代画家。

  梅成栋的《张楚山先生传》:“先生附粮艘得归,靼携一破竹林,同里姚应龙为绘《竹林图》一时名流题咏甚多”。此画今藏天津历史博物馆。姚应龙曾于干隆十九年(1754)作《四时佳舆图》,由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

  姚金声(清朝时期)

  字振廷,一作振庭。号指云。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

  姚金声为干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姚金声善绘事,尤精画龙。

  姚文瀚(清朝时期)

  字濯亭。岭南(广东)人。清代画家。

  姚文瀚于干隆时在宫廷内供奉画职。姚文瀚善绘事,尤擅画道释人物,笔墨工细、清俊秀雅,作品布局巧妙,形象生动,赋彩随类,颇为自然。道释仕女人物虽小,却有各种姿态,形神俱备。 姚文瀚有作《仙女采芝图轴》、《钟祥衍庆轴》、《楼阁四册》、《文殊图轴》、《观音像轴》、《达摩相轴》、《紫光阁赐宴图册》、《无量寿佛轴》、《春朝戏婴图轴》、《华岩香海图轴》、《岁朝欢喜轴》、《清明上河图》、《桐阴清瑕图》等作品传于世, 姚文瀚曾于1757年立秋作《仕女图册页》及另一作品《四序图》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外,还留有一卷《萧翼赚兰亭图》,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姚德耀(清朝时期)

  字景孟,室名清香阁。安徽桐城人。清代女诗人。

  姚德耀为学者姚鼐的姑母,生于官府世家,又为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长大后嫁与通判马书香为妻。于干隆年初时随丈夫马书香仕宦山左。其闲暇之余常以诗赋自遣。

  姚德耀与恽珠叔曾祖姑母有相知之雅,恽珠叔编《国朝闺秀正始集》,选録姚德耀《姬传六侄馆选集放翁五古以志喜》、《枞川射蛟台怀古》、《茅屋行》、《夫子与同庚七秩诗志喜》、《寄侯董兰芬夫人》等诗九首。

  姚德耀着有《清香阁诗钞》一卷。

  姚蕙(清朝时期)

  字兰仲。广东增城人。学者。

  姚蕙生而魁梧奇伟,颇得名士吕其澜的器重,因此授以学补诸生。 岁试拔选第一,遂选拔入太学,中癸巳科举人,以亲老不赴选。  

  姚蕙在家讲学,颇通学问。一时有数百名学生跟其学习,且多是知名之士。姚蕙有三子,皆有名气。 雍正八年(1730),知县聘其家父子同修县志。

  姚仔(清朝时期)

  字笠子,又字历山。江苏无锡人。清代画家。

  姚仔善画,技艺不俗,颇有成就。其画人物师学吴小仙,学花卉则得邹小山笔法。姚仔曾于干隆三十三年冬(1768)作《品古图》,今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干隆四十二年(1777)夏作《九老图》,由山西博物馆收藏。

  姚鼐(1732—1815)

  字传姬,一字梦毂。室名惜抱轩,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教育家。

  姚鼐幼时天资过人,勤读好学。于干隆年间科举进士及第,授礼部主事,擢员外郎。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典试河南、山东、湖南等省。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姚鼐历主江宁、杨州等地书院四十多年。其治学以经文为主,兼及诸史、诗文。其曾师从刘大魁,为“桐城派”的主创大家。

  姚鼐文章主张须以“考据”、”章词”为手段,阐扬儒家的“义理”,并用阳刚、阴柔来区别文章的风格;同时发展刘大魁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摸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摸拟其“神理气味”。其作品说理,议论偏多幷且过于迂腐。但姚鼐的人物传记及山水小品具有简洁生活灵动之妙笔。姚鼐著作净洁清微,气敛神静。姚鼐工诗赋章词,唐宋兼采,所作清新朴老,清泼淡远,其词亦婉雅颇有情致。其中作品《登泰山记》为传世的山水游记,被后世视为经典。

  姚鼐着有《惜抱轩全集》、《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等。著名散文作品有议论文《伍子胥论》、《李斯论》、《贾生明申商论》。序跋《老子章义序》、《海遇诗钞序》、《荷塘诗集序》、《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书信《答翁学十七书》、《复汪进士辉祖书》、《复鲁絜非书》。传记《登泰山记》、《朱竹君先生传》、《袁随园君墓志铭》。诗的代表作有《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河上杂诗》、《金陵晓发》、《岳州城上》、《山行》、《南昌竹枝辞》、《出池州》等。

  此外,姚鼐还着有《法帖题跋》、《左传补注》、《国语补注》、《公羊传补注》、《谷梁传补注》、《九经说》、《老子章义》、《庄子章义》等。

  姚立德(?—1783)

   字次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官员。

  姚立德以荫补官,累迁至山东按察使、河东河道总督。

  干隆三十九年(1774),姚立德与山东巡抚徐绩镇压王伦起义,不敌王伦而兵败。后防守东昌,引运河水绕城域壕以自固守。干隆四十四年,以河决仪封夺官。

  姚之富(1737—1798)

  湖北襄阳人。清代农民起义军首领。

  姚之富是清朝湖北襄阳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之一,为襄阳混元教(白莲教支派系之一)首领齐林的弟子。

  嘉庆元年(1796),齐林因密谋起义之事泄露被杀死。姚之富接过师傅的战旗,与另一将领王聪儿同任襄阳黄号首领。他们率领起义军转战于四川、湖北、陕西等地,与清军作战数年。但由于起义军纪律不严明,缺泛战斗经验,兼兵力不足,武器落后,最后于郧西茅山(一作卸花坡,或作阎王扁)兵败被困。随后姚之富与王聪儿一齐跳崖而死。

  姚颐(清朝时期)

  字震初,号雪门。吉安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清代官员。榜眼。

  姚颐于干隆三十一年(1766)丙午科举张书勋榜登进士第二人,世称榜眼。

  姚颐自幼好学,刻苦发奋读书。其于干隆二十四年(1759)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五年后,赴京会试中式,姚颐与会元胡珊等十名一道呈进,殿试钦点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姚颐入鼎甲之后按常例,授翰林院编修。后应外任贵州乡试考官。干隆三十六年(1771),姚颐出任该恩科会试同考官。干隆三十七年(1772),任会试同考官。干隆四十年(1775),姚颐再任会试同考官。干隆四十一年(1776),出任知吉安府。

  干隆四十二年(1777),姚颐出任提督湖南学政。当时正值省试,士子们云集城门,他大开城门接纳众学子,教诲他们,并表示一视同仁。

  在督视学政之时,姚颐清风廉明,世人称颂他“风宪”。

  他以儒雅治理文风,宛如秋霜冬雪变为和风甘霖,亘古未有。姚颐顾念士子,每日晋见,却从未干任何私事。并非只因为相信他律身严格,也是大家敬仰他,深深地爱戴他,所以不忍心用不肖的心态窥视他、小看他。姚颐说:“名声其次,爱才就是要真爱。总而言之,当今自己要知道自爱。”士子们都传颂此话。

  凡他所到之处,正文体、重仪规、见考生、掖孤寒,与众讲画,士皆敬服。

  干隆四十三年(1778),姚颐出任山西知府。他先后在京城三次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升任詹事府左中允,入值上书房,久侍皇帝身旁。当时人都有以为非同一般。

  后来,正直的他因与朝中权贵不和,出上书房,累任官职先后为左春坊左赞善、右中允、左中允、官至按察之职。

  姚颐在视察湖北学政时,对有关部门法纪严明,依法痛惩违犯的官员。他曾经说:“法治用于已经做成的错误,不如禁止在还没有犯错误之前。”

  在监督科考时,凡试卷有图书记号的,如同关节,虽然是佳品也一律不録用。尤其对复试,更加严格。

  姚颐对自己十分严格,而其爱惜士才乃出于天性。诗文优秀的就称赞不已。而且不用口试。他时常教诲他们立身、行己、作人要向古代贤人学习。姚颐告诫守门断吏,不得堵塞前来拜访者,只要报上名来就来者不拒。他设酒款洽,和霭待人。他精于识鉴,一旦发现贫寒学子是可造之材就提供膏伙,亲自着中授教他们。

  依赖姚颐而成大业的人十分多,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曾对诸生说:“凡人自待如上峻峭阪,前脚踏实,后脚纔可以移动,否则是要翻下去的。”

  姚颐一生推崇从善如流,登第为善,用此去教育后人。他任满离开湖北时,广大文士都很想念他,后为他建了《去思碑》。

  姚颐赴湖南廉察大公大儒,当地百姓都知道他爱惜学子,也必定能爱护平民百姓。姚颐的确善断,屡屡昭雪冤狱。官吏皆慑其而不敢为奸。

  后数年,姚颐赴甘肃任职,病逝于访使任上。因为没携带亲属家眷,他的丧事和费用全部都是由湖北人王经纪承担,直到将姚颐的灵柩送回千里之外的故乡。时人称这是他平生爱士所获得的回报。

  姚颐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善写诗,诗宗苏东坡、黄山谷,一洗铅华粉饰之陋习。姚颐也善长于古文,其文风清淳似颖滨、且兼欧阳修公的飘逸宕荡。

  姚颐著作很多,有《雨春轩诗草》等。

  姚学瑛

  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清代官员。

  姚学瑛曾于干隆五十三年(1788)任陕西省按察司按察使等职。

  姚玉栋(?—1788)

  字子隆,号筠圃,别号淡游居士。先祖福建福州,后编入内府辽阳,为正白旗,汉军籍。清代藏书家、文献家。

  姚玉栋聪明嗜学,自少年以至宦游,舟车风雨,无一日暂废。姚玉栋于干隆三十五年(1770)科考中举人,官山东临邑知县、河南信阳知州。着有诗古文八卷。文献家王芑孙为作《读易楼记》云;“吾友玉栋筠圃,于今辇下为藏书家。”王芑孙为其作《墓志铭》云:“余所识辇下藏书家,无过玉栋筠圃,—筠圃所藏书,于集部尤富。”

  子姚荣誉,族名子誉,号梦鱼、又号小圃,别署东海松柏心道人。

  亦为藏书家。

  姚荣誉于道光十年(1830),任河南鲁山县知县。 时刻《得月移丛书》初刻十种,内有《聊斋志异拾遗》一卷,四十二则,为父亲姚玉栋任淄川时得自蒲松龄之裔孙手。道光十二年(1832), 姚荣誉续刻该丛书次刻十种。藏书家杨钟羲云;“所刻《墨海人名録》、《礼记偶笺》,皆国朝人著作之有用者,曹蒋而后,仅见斯人。”

  姚兴书(1753—1805)

  字璧传,号琴川。安徽桐城人。清代画家。

  姚兴书喜文艺,不乐仕进,长于绘事,尤擅画梅及山水。

  姚令仪(1754—1809)

  字心禧,号一如。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清朝官员。

  姚令仪为干隆四十二年(1777)贡生,次年朝考第一等。以知县用。

  姚令仪历任云南禄丰、四川犍为、仁寿知县,四川石硅同知,雅州、成都知府,四川按察使、布政使。姚令仪为官颇具政绩。

  姚鼐称其“文能工书,至老不倦于学”。《国朝文汇》选録其《金川崇化屯新建慰忠祠碑》。儿子姚椿,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画家。

  姚椿(1777—1853)

  字子寿、春木,自称蹇道人、樗寮病叟、东畲老民。娄县(今江苏省松江)人。清代散文家。诗人。画家。

  姚椿为姚令仪子,早慧。清道光年初被子荐为孝廉正方,不就。其先后主讲河南夷山及湖北荆南、松江、景贤等书院。姚椿从桐城派大师姚鼐,其论文继承桐城派但有所变化。他认为文之为用,不外乎明道、记事、考古有得,言辞之美。姚椿论书以讽喻为主,以音节为辅,以独造为境,以自然为宗。

  晚清诗论家林昌彝说他的诗出入唐宋诸大家,律诗取法杜甫、近体胜于古体。

  姚椿着有《通艺阁诗録》、《和陶诗》、《晚学斋文集》和《樗寮续稿》,其还选编《国朝文録》。

  姚刚(清朝时期)

  广东人。清军将领。

  姚刚任清军广东左翼镇标中营左哨二司处委把总等职。其于干隆五十三年(1788)征战安南的战役中,英勇作战,获得嘉奬。干隆五十四年(1789)师次富良江, 姚刚于战斗中阵亡。

  姚文田(1758—1827)

  字秋农, 号梅漪。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清代状元。

  姚文田清朝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进士第一名。世称文状元。

  翰苑名贤,文坛巨匠。

  姚文田是清代一位蜚声朝野的著名学士,他于嘉庆年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不仅治学严谨,而且为官耿直,一身正气。

  姚文田年少时家贫,父亲客游他方,母亲沈氏亲自口授经籍。有时生不起火,揭不开锅,人们劝她卖掉旧屋地,沈氏说:“等我儿子作官时,留此地盖一品坊哪!”

  干隆五十九(1784)年,皇帝出巡天津。姚文田以举人应召试,获得第一名,授职内阁中书,充任军机章京。而后,其真正成了天下第一。

  嘉庆四年(1799),姚文田考取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庆五(1800)年,出任广东乡试正考官。嘉庆六年(1801)出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后任广东学政。嘉庆十一年(1806),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嘉庆十二年(1807),出任山东乡试正考官。

  不久,姚文田因父丧丁忧归故里。嘉庆十五年(1810),三年丧服孝满,姚文田迁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出任河南学政。嘉庆十六年(1811),迁翰林院侍讲,转侍读。嘉庆十七年(1812),擢詹事府右庶子。

  嘉庆十八年(1813),姚文田升任国子监祭酒,入值南书房。

  嘉庆年间多受“林清之变”影响,皇帝下召书求众官进言。姚文田指出当时百姓负担沉重,南方赋税重,北方徭役多。解决的办法是重在任人,管理好地方。此议得到嘉庆帝赞赏而被升为詹事,姚文田充文渊阁值阁事。

  嘉庆十九年(1814),姚文田又上疏勿施酷刑,爱民养民方能长治久安。嘉庆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刻下诏书加紧发展农业、桑业、减缓苛政、减轻刑狱。姚文田任兵部右侍郎,转任户部右侍郎,后升任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嘉庆二十二年(1817),充任殿试读卷官,提督江苏学政。

  道光年间,姚文田上奏漕运浮收弊端,道光皇帝听从其建议,颁诏禁止浮收,裁革了运丁的陋规,严禁勒索州县。

  道光三年(1823),姚文田充经筵讲官。道光四年(1824),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五年(1825),姚文田充任顺天乡试副考官。次年,姚文田署工部尚书。

  当他奉旨担任科举主考官时,总要在试场大门的两边贴上醒目的对联:科场舞弊,皆有常刑,告小人毋撞法网;   平生关节,不通一字,诫诸书勿听浮言。  可谓铁面无私,令人敬畏。

  姚文田博学多识,著述甚多,长天考据。其学问无所不贯通,以程朱理学为宗。

  道光七年(1827),姚文田官至礼部尚书。同年病逝于所任职期间。谥“文僖”。

  姚文田着有《说文声系》、《古音谐》、《四声易知録》、《易言》、《广陵事略》、《邃雅堂学古録》、《邃雅堂文集》及《春秋经传塑闰表》等。

  姚晏

  姚文田儿子,字圣常,号婴斋。藏书家。

  父亲去世,为朝廷二品荫生,任刑部主事。自其父即于书无所不读,有邃雅堂藏书。

  叶景葵跋《脉经》云:“此书为吴兴姚氏邃雅堂故物,并钤有姚晏之名印。卷内朱校,当是圣常先生手笔。系家旧藏文僖公尺牍一通,与此对勘,笔迹出如一手,盖圣常先生临习父书,得其神妙也。姚校所据为明刻本,今取涵芬楼影印天历建安广勘茂堂本复校一过,姚校无不吻合。” 罗振常《善本书所见録》着録其旧藏《墨苑》二十一卷。李氏《木録》天文算法类有其手校旧抄《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道光二十二年叶志诜借校。

  有藏书印“吴兴姚氏邃雅堂鉴藏书画图籍之印”朱方、“姚氏藏书”白方、“姚晏”朱方、“吴兴郡諟正文字之印”朱方。

  姚衡

  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藏书家。

  姚衡与姚文田儿子姚晏同时代,为姚氏族众。其喜爱藏书,曾与姚晏手校并跋本《绛帖平》六卷一册。王氏《箧存録》有録。姚衡藏书印有“归安姚衡”朱方。

  姚觐元(?—约1902)

  字彦侍,又作念慈。浙江归安(吴兴,今湖州)人。清代学者。文献家。

  姚觐元为藏书家姚晏之子,大学家姚文田之孙, 幼承其祖父之家学;“好博览古籍,尤精于声训诂,故搜采独多,皆世间不传之。本勇于流布古籍,又虚怀博访,往往从故家藏本及通人写本辗转録好古之士,有终身求之不得者。”

  姚觐元为道光时举人,在农曹时与杨鸿典、董镌翰同为阎朝邑劾罢。侨居关中肖家巷十年,后出任为川东道。光绪八年(1882)任广东布政使。

  藏书处为咫进斋。姚觐元着有《大叠山房诗草》、《涪州石鱼文字所见録》二卷,《咫进斋书目》《咫进斋善本书目》四卷 光绪九年刻《咫进斋丛书》三集三十五种三十册。

  藏印有“吴兴姚伯子觐元鉴藏书画之印”、“彦侍籍读”朱方,“咫进斋”、“觐元之印”、“姚氏彦侍”朱方,“毋忘思斋藏本”、“姚字彦侍”等。

  姚慰祖

  字公蓼,室名晋石厂,别号晋石主人。亦为清代学者。藏书家。

  姚慰祖为姚文田曾孙、姚晏孙、姚觐元儿子。

  父亲姚觐元在蜀得晋杨宗石阙题字,携归,即筑其藏书之室,姚慰祖承袭沿用室名,其号亦承父志而号。姚慰祖继承父志,爱好藏书,辑有《晋石厂丛书》,丛书计有《七録序》、《九经误字》、《郑学书目》、《古今伪书考》、《吴兴藏书録》、《渎书从録节钞》、《江南文钞》、《经籍跋文》、《竹汀先生日记钞》、《非石日记钞》等。

  姚文潮(清朝时期)

  清代画艺人。

  姚文潮于干隆四十八年(1783)进入清宫造办处,专画珐琅器等。

  姚祖同(1762—1842)

  字秉璋,又字亮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官员。

  清朝干隆年间科举召试,姚祖同进士及第。后渐入仕途,后授内阁中书,累擢安徽巡抚等职。姚祖同悉心河防水利,重视民生。道光年间,姚祖同官至左都副御史一职。

  姚学塽(1766—1826)

  字敬堂,一字晋堂。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代学者。

  姚学塽于嘉庆年间科举进士及第。后官至内阁中书,当时和坤为大学士,其要求中书官员一统例执行弟子之礼仪。姚学塽鄙视这种虚伪作风,深以为耻,便辞职归故里。

  和坤败露伏法后,姚学塽复入京都供职,任兵部主事。其为学主张躬行践履,非读死书,从游者众。

  一代天才龚自珍负才傲物,却惟独内心折服于姚学塽。由此便知其之才学与风骨。姚学塽所着诗文合刊为《姚镜堂先生全集》。

  姚大宁(1772—1807)

  字允盛。广东省南海县人。清代武状元。

  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该科本为干隆太上皇九旬庆典特开恩科,恰遇正月太上皇猝亡而停,但考虑到遗泽士子,于是本年仍开科,姚大宁于该科中举武进士第一人,世称武状元。

  姚大宁年七岁时就非常喜好读书,至弱冠成年受困于童试,屡试通不过。于是其便弃文从武,致力于儒学改为学骑射,练马枪、翘关、负重等技勇工夫。

  干隆六十年(1795),姚大宁经过充分的准备,参加了广东省乡试,其无论长垛、马步箭、还是翘关、负重等技艺,都样样曲尽其妙。通过外场考诫及内场式策论之后,姚大宁考中举人,名登武科皇榜。凡新科武举皆荣赴“鹰扬宴”,以此表示取中举即威武如鹰之飞扬的意思。

  第二年,各省武举会试京城。姚大宁应武科兵部会试,内、外考场成绩俱佳。会试揭榜后,姚大宁榜上有名。合格者还要先参加武殿试内场考试。

  嘉庆年冬,姚大宁参加内场考试。自本年开始推行武会试复试,复试不合格者罚傍殿试一科,三次复式不合格者除名。十一月,皇帝亲御紫光阁阅试中式武举王鸿仪等五十四名马步射。御式前,先由王子骑马射箭作示范。轮到姚大宁,御试更殿,打破常规,特予其九枝箭,但见其发发中的,场上连连叫好。之后,嘉庆帝亲临西苑门外中南海紫光阁御试武举的勇技。外场试抱括马术、步箭、开弓、舞刀、掇石等。在太和殿,传胪丈典上,嘉庆皇帝钦点姚大宁一甲第一名。高中武状元的姚大宁身着高等侍卫服,头带御赐黄金铠甲,回乡里省觐,荣耀至极。

  姚大宁是广东省武举史上的第五位武状元, 其殿试策对试卷留存于世。应试所作对策文,主要是强调武功的重要性。姚大宁先谈古往今来帝王要内修文德,又要外重武功,方能安邦定国。接着,其赞颂嘉庆皇帝“仁符帝范,义式王斧”登基即位不久,已经 “遐迩清宁,中外只福”。最后其谦逊地称自己才疏学浅,有负于圣望。只盼国家“治益求治,安益求安”。

  姚大宁殿试策对简单明瞭,本文二百三十九字,不少于策文最少二百字之基数,符合制义定制。其书法规范,对策文从字顺,言简意赅。因清朝武科举一贯忽视文才,而更重技勇,故姚大宁此策对文章当为上乘之作。

  姚大宁曾赴京参加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举,结果名落孙山。返回时途经山东,店家诘问其为何如此狼狈?原来驾驭者误入百里歧途,当时天色己晚,寒风刺骨,冰天雪地堵塞溪谷道路。驾驭者不知所措,信马由缰向西而行。姚大宁又惊又怕,追寻行迹赶上他们,驾驭者惊叹,按马回车,强行半里,驭马不肯前行,姚大宁连连吆喝赶马行车,让人举火炬,手拿着剑,肩靠着肩护车而行。火光中只见野兽在路旁窥视,伺机而动,由于姚大宁他们有戒备而不敢逞越。他们一直走到第二天傍晚,太阳下山时才回到小店,走上回乡之路。

  据说,姚大宁在京城暂住期间,同住有位朋友非常着急,原来这人的同僚是南方人,死在京城,又无亲属在京。姚大宁与其非亲非故,但是仍然厚敛此人。姚大宁为此筹资,扶榇南归。人们都称赞其有勇有谋且乐善好施,如此作为,日后一定前程无限,后来,姚大宁果然金榜题名。

  嘉庆十二年(1807),姚大宁扈从圣驾秋狩猎,外出古北口,因中风寒病,回京后不久,不治身亡。嘉庆帝甚惜其英年早逝。

  附殿试卷如下:

  应殿试武举臣姚大宁,年二十九岁,系广东省南海县人。由武生应干隆六十年乡试中式武举,应嘉庆六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

  嘉庆六年(1801)辛酉恩科武状元姚大宁的武殿试卷策文:“臣对:臣闻,慎固封守者先事之防,敕宁武功者保邦之大。古帝王丕基寅绍,儆戒无虞。既文德之诞敷,亦武卫之克奋。故六师平国,九伐正邦,武臣状元老之猷师中蕃丈人之言易日容民畜聚。书曰:乞诘戎兵、诚守邦之要也欤。惟皇帝陛下大宝缵膺、崇纲振饬、仁符帝范、义式王斧、武烈绥清乎,四方濯征克奏乎,三捷王猷允塞宇内为昭,夫固遐迩清宁,中外只福,乃复选臣等于廷,而策之以内修外怀训练整饬之至计。臣之祷昧何足以稗高深。惟愿治益求治,安益求安,舞干羽于两阶,垂休嘉于奕祀,永怀七德,时叙九功,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在此矣。臣草茅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腔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姚清华(1774—1844)

  字丽藻,号苏卿。江苏金山人(今上海市)。清代诗人。

  姚清华为清朝诸生,能诗。《晚清簃诗汇》选録其《林以善画鹰》、《弄珠楼题壁》二首。姚清华着有《弦诗塾诗》六卷。

  附其诗一首:

  云间竹枝词

  日月河通出状元,

  科名夺与仗波澜。

  侬家夫婿无聊甚,

  但恭读书不爱官。

  姚静芳(1779—?)

  又名宁,字玉京,艺名翠官。祖籍四川,后随父亲流至陕西三原。秦腔艺人。

  姚静芳自幼学习秦腔,工旦脚、花旦。姚静芳早年于三原,长安一带地方演出。

  姚静芳于嘉庆六年(1801)前后入京,入秦腔名班双和部,演艺益精。其表演上注重以趣传神,既继承了魏长生的风格,但却含而不露。姚静芳能戏路很多,色色俱佳。拿手戏有《春秋配》、《背娃进府》表大嫂,《滚楼》中的黄赛花,《温凉盏》中的张元秀妻等。 小铁笛道人对其极为赞赏,认为姚静芳在京师诸伶中犹如“杂明珠于瓦砾之中”。

  姚大羔(清朝时期)

  广西东兰州(今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人。壮族。农民起义首领。

  姚大羔是清代农民起义组织:天地会(广西)首领之一。其带领少数民族反抗清朝、抗苛捐杂税。他们于桂西北一带活动。其收藏有天地会会簿(嘉庆十六年五月初七)(1811年)。

  姚元之(?—1852)

  字伯昂,号荐青。安徽桐城人。清代教育家。书画家。

  姚元之早年从学于族祖姚鼐,博通掌故,为文高雅,擅长书图。

  姚元之为嘉庆十年(1805)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姚元之因参与编纂《高宗纯皇帝録》有功,未及散馆,即授编修。1808年任陕西乡试正考官司。次年受命在南京书房行走,后充武英殿提调。1812年升侍讲。1814年充会试同考官,出任河南省学政。

  姚元之任内端文风,正士气,奏请“严禁仿刻类典书” 。要求诸书研经稽古,专精专正学。道光二年(1822)任咸安宫总裁。次年任文渊阁校理。1824年升任右春坊右中允,任日讲起居注官,即转任左春坊左中允。次年初升任司经局洗马。1826年升任翰林院侍讲,转侍读。次年升任右春坊右庶子。后升转任翰林院侍讲学士。1830年转侍读学士。次年升詹事府詹事,受命稽查左翼“宗学”,任文渊阁直学阁事。1832年升内阁学士,兼领礼部侍郎。即改署兵部左侍郎。次年升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即调刑部右侍郎转左侍郎,任大考翰、詹阅卷大臣。1834年任顺天府乡试副考官,调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次转任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后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调刑部右侍郎。1836年任朝考阅卷大臣。次年历署户部左侍郎,右侍郎,受命提督浙江学政。1838年转刑部左侍郎,即奉召回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1841年授内阁学士兼领礼部侍郎。

  1843年,姚元之因论洋务与大学穆彰阿不合,逢京都此届任期满,以“精力渐衰”为由被黜。

  姚元之工隶书、行草,尤善白描人物。所画花卉不落时下窠臼,间作果品,亦别饶风致,可以与南田、新罗争胜。姚元之曾摹赵承昌罗汉十六尊,名家黄左由叹其为今人不让古人,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先生工隶书、行草、画笔精妙。”姚元之曾于1826年9月作《瓶兰图》由江西省博物馆收藏;1831年夏作《荷蓼图扇》、1838年作《花鸟图扇》,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姚元之于咸丰二年(1852)病逝。着有《竹叶亭杂诗》等。

  姚念曾(1783—?)

  字方季 , 号友砚,室名赐墨斋。江苏金山(今上海)人。清代官员。

  姚念曾为干隆三十年(1765)拔贡,廷试一等,授知县。姚念曾历任湖北孝感、应山、郧县知县,安府同知。后遭弹劾而归,年未四十。

  姚念曾能诗词,兼喜研治金石。

  姚念曾着有《赐墨斋诗》二卷,《赐墨斋词》一卷,《诗词印谱》、《金石考》等。

  姚莹(1785—1853)

  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清代思想家。将领。

  姚莹为清代学者姚范的曾孙。于嘉庆年间科举进士及第,后入仕。姚莹曾任广西按察使,参加在永安围攻太平天国起义军之战役,战败后,随军至湖南,任湖南按察使。

  姚莹在任台湾道时,正值发生鸦片战争。期间,姚莹与台湾镇将总兵达洪阿协力抗击英国侵略军。其亲率民众部署海岸阵地,百姓积极参加防御战斗,曾多次击败了英国侵略军。

  其后奉命入藏,处理两乎克图之间的争端,并致力于西藏历史的研究。

  姚莹还是一位学者,为姚门四大弟子之一,桐城派古文大家。其与林则徐、魏源同时主张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国家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扺抗外来侵略的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姚莹着有《东溟诗文集》、《游榄山记》、《中复堂全集》、《通论》、《再复广师赵笛楼先生书》等。姚莹散文长于议论,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台湾和西藏的有价值的资料。

  儿子姚睿昌,为清代学者。

  姚睿昌(1833—1900)

   字孟成、又字慕庭,号幸余,室名五瑞斋。安徽桐城人。清代学者。

  姚睿昌为姚莹之子。着有《幸余求定稿》、《五瑞斋遗文》,还有《中复堂年谱》。同治六年(1867)于安福县暑刊《中复堂全集》(另有道光刊本)。

  姚睿昌有二子,长子姚永朴,为学者、经学家。次子姚永概,为散文家、诗人。

  姚永朴(1862—1939)

  字仲实。安徽桐城人。诗文家、经学家。

  姚永朴为姚莹孙、姚永概之兄。自幼与姚永概、范当世、马其昶等以诗文相切磋。光绪九年(1883) ,姚永朴北上京都,在上海时遇到同乡萧穆,萧穆勉励其力为经史之学。到达京师后,姚永朴与郑杲方游,鋭意治学经史。当时吴汝纶在冀州,听其名而邀请之,由此开始治学古文。

  姚永朴于光绪十二年(1894)中举人,候选训导,出任广东起凤山书院长。及中华民国成立,姚永朴受聘于北京大学讲学。晚岁老病南归,被东南大学、安徽大学聘为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到云南避乱,姚永朴于昆明去世。世人评其文“所记述大扺忠节之流,与岩穴之绩学力行者”。 

  姚永朴着有《蜕私轩集》、《文学研究法》及《读经记》、《尚书说略》等经学著作多种。

  姚永概(1866—1924)

  字叔节,号幸孙。安徽桐城人。散文家、诗人。

  为姚莹孙、姚永朴之弟。姚永概曾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师范学堂监督、京师大学堂教授及清史馆协修。

  姚永概文承桐城派传统,叙事平易雅洁,不矜异奇而淡雅宕荡,善作传记。

  姚永概主张“切时与己”有自家真面目。其诗清远俊逸又不失雄阔气度。多抒发国势,身世之感。代表作有《写愤》、《送刘保良观察之上海兼问夏穗卿》,姚永概着有《慎宜轩文集》,《慎宜轩诗集》等。

  姚莹(1785—1852)

  字文洁,号玉亭。江苏江宁(南京)人。清代画家。

  姚莹工书、善画。

  姚柬之(1786—1847)

  字佑之,号伯山,别号檗山、且看山人。安徽桐城人。清代官员。诗人。

  姚柬之于清道光二年(1822)科举进士及第。历官河南临章、内黄知县、连州绥徭厅同知、贵州大定知府。姚柬之因与同僚不合而称病还归故里。

  姚柬之早年受学于父辈姚鼐,欲以文章名,而际遇反以吏治才能显着。其闲余之时多作诗文。阮元评其“五律精诣非盛唐以后之诗”。张则认为“各体絶人,七律尤沈郁高亮,情文相副,质厚而气清,句炼而格恽”。

  姚柬之着有《伯山文集》八卷,《诗集》一十卷,《伯山日记》一卷,《易録》七卷,全部收入《姚伯山先生全集》,另有《连山绥瑶厅志》等。

  姚伯骥(清朝后期)

  原名之照,字胜符,号泰庵。清代南汇(今上海市)人。词人。

  姚伯骥为嘉靖十二年(1807)举人,授直隶州同知。其力崇正学,课士有方。姚伯骥性慷慨,故旧求援,虽穷必应。

  姚伯骥着有《五经札记》、《四香书屋呤稿》、《素安居存稿》等。

  附録姚伯骥词一首:

  琐院竹枝词

  又是云间第一班,

  五更初转赴荆关。

  故乡舟子多情甚,

  整顿兰桡渡水湾。

  姚配中(1792—1844)

  字仲虞。安徽旌德人。清代书法家。

  姚配中工书、嗜琴。其书学邓石如、包世臣,豪放飘逸。

  姚仰云(?—1864) 

  初名湘,字芷芳、亦字楚青、楚臣,号佛恩、秋墅、别署赋秋生,室名狮石山房。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学者、藏书家。

  姚仰云于清同治六(1867)年在扬州得一奇石,状如狮子,其甚喜爱,故筑室名狮石山房。

  咸丰十一(1861)年,姚仰云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次年姚仰云在扬州获得旧版书籍甚多,遂名其子曰振宗。略依四部厘订书目。其子姚振宗后成为目録学名家。

  姚振宗(1842—1906) 

  字海槎。浙江绍兴人。清代学者。目録学家。

  姚振宗为藏书家姚仰云之子。出身书学世家,自幼时即好学读书,留心轶事旧闻。

  1858年,姚振宗举家迁往苏州。于1861年始从事目録学研究。1869年,姚振宗回绍兴鉴湖快阁专攻目録学。其对目録学的理论和具体实践问题,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姚振宗经数十年编写,将数本著作编次汇合为《快阁狮石山房丛书》。丛书计七种,七十四卷,二百余万字。这部丛书自三代秦汉以迄于隋,学术流别,大扺略具,在中国史志目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姚振宗于1906年逝世。

  姚振宗着有《汲古阁刊书月》、《快阁狮石山房丛书》等。

  姚承恩(1796—1851)

  字桐云,号朗山。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清代官员。

  姚承恩自幼随其父宦游江南,见多识广。于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及第,即任河南遂县知县。姚承恩于道光十五年(1835)、道光十七(1837)年两任河南乡试考官,后调任河南舞阳知县。

  姚承恩因母去世回故里守孝,丧期服满后,历任盖平、承德知县及辽阳知州。姚承恩为官颇具政绩,亦很有学识。姚承恩尤工诗赋。张克家《题词》赞其:

  “生花健笔梦魂苏,

  酬唱谁能辩尔吾。

  自古清才关夙慧,

  又喷残墨到诗余。”

  姚承恩着有《朗山诗草》一卷。

  姚鸿焘(?—1860)

  字莲浦,室名小云东仙馆、墨林如意之室。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画家。

  姚鸿焘嗜古,又潜心画理。家有收藏,其耳濡目染。姚鸿焘点笔写生,颇饶清韵。从弟姚鸿儒,亦为画家。

  姚鸿儒(清朝时期)

  字少芝。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

  姚鸿儒为姚鸿焘从弟。其善画,专工花卉,点色妍秀,与张熊究论古法,由是益精。

  姚镶(1797—1847)

  字季生,号石樵。安徽桐城人。清代画家。

  姚镶善绘事,得同邑吴荦指授,技艺益精。

  姚怀祥(?—1840)

  字斯征,号履堂。福建侯官(今闽侯)人。清代官员。忠烈之士。

  姚怀祥举人出身,后任定海知县。1840年7月,英国侵略军舰队驶入定海洋面,勒令定海县限时在半小时之内献城投降。当时身为一县之主的姚怀祥坚决拒絶英军的无理要求,并即时亲自登上敌舰,与英军论理。

  回城之后,姚怀祥立刻找定海镇总兵张朝发等将领共议计策,其主张固守,反对浪战。为守城做好充分准备。

  次日,英军登陆攻城。姚怀祥组织全城军民积极扺抗,其亲临城墙上指挥督战。但敌军武器先进,炮火猛烈,而清军装备落后,兵力不足。总兵张朝发等受伤逃走。最后,南城门被英军攻破,姚怀祥不愿被俘受辱,毅然跳海,以身殉国。

  姚光发(1799—1894)

  字汝铨,号衡堂。江苏娄县(后入华亭县,今属上海松江)人。史志学者。

  姚光发与张文虎合撰有《华亭县志》。姚光发去世后,闵萃祥为其撰写墓志铭。载于《式古训斋文集》。

  姚必成(?—1864)

  字西农。江苏溧水人。清代学者。

  姚必成于清道光十七(1738)年拔选贡生。后选授崇明训导。其工诗词,又喜作散曲。姚必成着有《吴门诗存》,《袁江小草》,《西农遗稿》等。

  姚祖振(?—1864)

  字越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诗人。

  姚祖振为清代诸生,学问颇深,可惜怀才不遇。其诗文学六朝初唐。姚祖振去世后,儿子姚子毅刻印其遗稿传于世。

  姚祖振着有《从桂轩近集》一十卷。

  姚畹真(1803—?)

  号芙初女史。江苏常熟人。女藏书家。

  姚畹真为藏书家张蓉镜妻子,亦精于鉴别藏书。 丈夫蓉镜字芙川,女史号芙初,故夫妇又有藏书处叫双芙阁。 

  姚畹真藏书处为镜清阁、 双芙阁。 藏书印有“双芙阁”白长方,“畹芳女士”、“芙初女士姚畹真印”朱方,“姚氏畹真”、“芙初女史”、“侬长荷花三月生”等。

  宋刊《后村诗集》残本有其于道光八年(1828)二月时年二十六岁所写题识,题识中有一首诗云:

  墨林万卷劫灰余,

  古本流传此絶希。

  八十诗翁高格调,

  伊川击壤想依稀。

  泼茗熏香绣懒帖,

  芸编珍重屡謡签。

  好花明月原无主,

  自取猩红小印钤。

  姚锡华(1804—1876)

  字曼伯,号宝庵,室名怡柯草堂。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诗人。

  姚锡华工诗文。着有《怡柯草堂诗钞》。

  姚燮(1805—1864)

  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今浙江宁波)人。清代文学家、画家。

  姚燮于道光十四年(1834)科举中举人,由誉録叙知县,未任。姚燮后致力于学,其于学无所不窥,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小戏,皆所涉猎,博学多才。

  姚燮善诗词、曲和骈文。其诗气骨雄健,思力沉着,具有鞭风叱霆之气。而用遏抑淹敝之法,生峭幽异,包罗万象,迥絶流辈,其词早期疏秀婉丽,晚期则转为清苍老健。姚燮骈文显得沉博絶丽,文风与彭兆逊风格相近。姚燮又长于绘画,尤精于画梅。

  姚燮平生作诗约一万二千余首,仅存约三千四百余首。留传有许多反映鸦片战争的诗篇,歌颂反侵略斗争,揭露敌人的罪行,遣责清政府投降派的无能腐败和将士的贪生怕死,情词悲愤激昂。

  姚燮着有《复庄书问》、《复庄骈俪文榷》、《大梅山馆集》、《今乐考证》、《读<红楼梦>纲领》等,还编有《蛟川诗集》,词集《疏影楼词》等。

  姚景皋(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字缙伯,号少梅。浙江镇海人。清代诗人。

  姚景皋为姚燮之子,姚景夔之兄。姚景皋善诗,曾撰有《红木犀辞》一书,记述木犀有红、白、黄三种,产于象山。宋高宗时,邑人史本初经本献贡,得赐,由此四方知名。

  姚景夔(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字拊仲,号少复。室名琴咏轩。浙江镇海人。清代画家、诗人。

  姚景夔为姚燮之子、姚景皋之弟,清代诸生。姚景夔善画,尤善画梅。曾师承王冕,参以各家之法。姚景夔善吟咏,着有《琴咏轩诗稿》,中有用黄仲则杂咏韵诗《茗墅秋日杂感用两当轩杂咏韵》数首。

  姚福增(1805—1855)

  字备也,又字湘波、亦作湘坡。江苏常熟人。清代官员。

  姚福增于清道光十二(1832)年科举进士及第。历任吏部主事、吏部员外郎等职。

  姚济(1807—1876)

  字右航,室名樵云山房。江苏娄县人。清代诗画家。金石家。

  姚济为清代诗人,善书画,后工治印,尤精雕刻。其曾于同治六(1869)年自刻印辑印存。姚济诗有《短毛来》、《冢木哀》、《杂感》等。着有《樵云山印存》。

  姚运开(清朝时期)

  又名姚贡。广西贵县(贵港市)人。清代官员。

  姚运开出生于嘉庆年间(1796—1820),生性聪灵,自幼喜爱读书,饱览百家典籍。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贡生,后经科举登进士第,渐入仕途。

  姚运开为官清政廉明,较有政绩,曾获朝廷御封“明经进士”匾。历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御史等职,巡抚两广,提督军务。

  姚国庆(?—1882)

  广东番禺人。清代官员。

  姚国庆为清朝监生,以同知衔知县分发赴河南试用。咸丰七年(1857),姚国庆在河南镇压太平军。咸丰十年(1860)从军镇压拈军。

  姚同庆于同治四年(1865)署陕州知州,同治八年(1869)改署光州知州。光绪年间,姚同庆曾捐赈救济晋、豫灾民,并召绅耆集资兴修光州故夹潢水利工程,又劝乡民积粮备荒。

  姚国庆编订有《忠节志》。

  姚宝俨(1822—1864)

  字竹生。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

  姚宝俨于咸丰十年(1860)到上海卖画,未数年竟客死于上海。

  姚宝俨工画山水。其水墨幅山重水复,竹树逥环,书卷之气盎然楮墨之间。

  姚复旦(1824—1917)

  字晓亭。祖籍湖南,后迁宣邑(今湖北宣恩)。 侗族。 诗人。

  姚复旦五岁进馆就读,八岁就能吟诗作对。五年之内相继考中秀才、监生、禀生。十九岁夺得贡府之魁,荣归故里,开始从教,历时数十年,可谓桃李成荫。姚复旦晚年主要致力于著书立说 。着有《医学萃经》十二卷,《普天乐》、《升平福》各一卷。 《宣恩县志》中亦刊有其一些零散诗文,如《春晓望金琴山》、《石虎记》等。姚复旦曾为侗乡文化教育作出过特殊贡献。当地群众给其楼献匾,联上书:

  贡水河畔姚晓亭,

  满腹文才成经纶。

  呕心从教昭日月,

  功垂竹帛照汗青。

  姚福奎(1826—1900)

   字星五,号湘渔、又号冷斋羡仙。室名三湘书屋。江苏常熟人。清代画家。

  姚福奎为咸丰末年(1851)举人。擅长绘画,亦能制谜。着有《日河新灯録》,后被雷缙辑入《娱萱室小品》丛书。

  姚新昌(1827—1866)

  广西桂平人。清代农民起义首领。 大成国军队北路大元帅。

  1854年,广东爆发由陈开、李文茂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成立拜天地会“洪兵”起义。历史上又称“红巾军起义”。广西浔州府(桂平市)姚新昌等人积极呼应、组织发起“洪兵”起义,成立拜天地会分会。

  1855年,起义军攻克桂平浔州府城,建立”大成国”政权。姚新昌熟读兵书, 其谋略兼备,沉着坚定,作战英勇,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兼之熟悉广西地形,被封为大成国政府军北路大元帅。农民起义军最盛时期多达两万人,姚新昌率领军队辗转两广同清军作战,对起义军友军大力支持。但因起义军多未经专业训练,作战虽勇,却缺乏战斗力,军队兵力悬殊,武器落后,难扺清军重重围攻,结果战败。

  1861年,陈开被清兵捕获,大成国政权覆亡。起义军余部由黄鼎凤等人率领,继续从事反清活动。姚新昌则退踞桂平垌心,坚持反清斗争。大成国政权失败之后,姚新昌率领余部与清军周旋,长达数年之久,足见其非泛泛之辈。

  1866年3月,姚新昌等人在大容山一带被清军包围,不久被清军俘虏, 姚新昌英勇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九岁。

   大成国农民起义自1854年始至1866年止,历期十二年。起义军势力范围东至广东肇庆,广西梧州,南至广东灵山及广西北流、岑溪,西达南宁、隆安,北扺罗城、三江、桂林等两广数州县。以秀京为国都,四处出击,所占州县尽杀贪官、惩污吏、易名改制、设置官职、建立新政权、征税铸钱,实行一系列新的政策和经济措施,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拥护,在农民起义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姚孟起(清朝道光,咸丰年间)

  字凤生、一字凤笙,号栖梧。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书画家。金石家。

  姚孟起为清朝贡生。其以书闻名,兼治印。姚孟起隶书略仿陈鸿寿,治印得蒋仁秀劲之气。

  姚官澄(1833—1895)

  字练江。河北涿州(今涿鹿)人。清朝官员。诗人。

  姚官澄自幼孤贫,曾奉寡守的母亲抚养两个弟弟艰难度日。咸丰五年(1855) 姚官澄科举进士及第,授山西岚县知县,次年到任。之后姚官澄曾受曾张之洞保举,交军机处记名。历任山西乡试同考官、解州知府。

  姚官澄在诗词方面也具较高的水平,其诗多描绘秋日景色和田园风光,流露出“乘轩”与“负耒”的思想矛盾。名家称其诗“格局之超逸,风骨之清峻,与夫笔力之爽宕,琢句之浑融,大扺沉酣初唐,以津逮于六朝,汉魏之遗风其哉者”。

  姚官澄着有《一枝山房诗集》四卷,《一枝山房词稿》一卷。

  姚学干(1834—1876)

  山东潍坊人。清代嵌银工艺家。

  姚学干自幼聪慧灵敏,勤奋好学。及长,与陈介祺亦师亦友。清同治年间, 姚学干在为陈介祺配制古玩底座过程中,汲取了古代鼎彝等青铜器镶嵌工艺的精华。在陈介祺的支持下, 姚学干经过不断研究,凡“陈所蓄鼎彝古文及花纹,皆一一摹勒”。

  姚学干根据各种文物制作工艺的特点,研制出了嵌银底座和支架,并用红木仿制出镶嵌有金银丝的“鼎彝形模”。其制品与青铜器鼎饰文,风格完全相同,成为潍坊早期的嵌银工艺品的代表作。姚学干身患疾病时,仍带学徒田智缗、田子正兄弟,坚持传授嵌银之艺。

  姚学干为山东潍坊民间工艺跨入高档次开了先河,成为潍坊嵌银创始人。

  姚增禄(1840—1918)

  名奎福,字畹秋,号惠臣。安徽毫州人。京剧表演家。

  姚增禄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入北京小嵩祝科班(一说全福班)学曲小生,后改学京剧武生。出科后又拜薜二奎为师深造。姚增禄曾在同庆、金魁等班献艺,后任四喜班领班。

  姚增禄所演小生戏《小宴》、《白罗衫》。武生戏《恶虎村》、《挑滑车》、《落马湖》、《三侠五义》、《潍安府》、《探庄》、《夜奔》等甚佳。姚增禄在北京戏曲舞台上享誉二十多年。

  姚增禄以教戏为业,光绪年中叶期间曾与杨隆寿创办小荣椿科班,后任喜连成、富连成科班教习。姚增禄为培养京剧戏曲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姚庆祥(1840—1928)

  原籍安徽,后迁居江苏赣榆县。京剧、昆剧演员,教师。

  姚庆祥早年习艺,青年时进京入三庆班,得前辈名家程长庚、卢胜奎等指授,获益良多,技艺日精。姚庆祥尤工文武老生兼红净。

  同治十一年(1872), 姚庆祥应聘至赣榆创办京剧庆盛科班,任总教习。其后在赣榆县历时五十余年,辛勤执教,可谓是桃李满门。

  姚庆祥为人直正,教徒有方。先后培养出一百八十多名人才,其中多为佼佼者。姚庆祥在年纪八旬高龄时仍任总教习。

  姚世鉴(清朝时期)

  字金心。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代女诗人。

  有关姚世鉴生平事迹不详。

  下附録其诗一首:

  春感

  东风庭院林莺语,

  斜日帘栊海燕飞。

  九十春光今已半,

  行人到此也应归。

  ——摘自《清诗别裁》

  姚亦(清朝时期)

  江苏江阳人。清代女画家。

  姚亦为画家周禧的弟子,其善画,所画花卉清新秀丽,有文淑遗意。

  姚若衡(清朝时期)

  字芷湄。室名红香阁。江苏人。清代女画家。

  姚若衡为姚保申之女,江阴夏氏室。姚若衡工书词,尤精绘事。

  姚云书(清朝时期)

  号香坪。浙江钱溏人。清代女画家。

  姚云书幼时聪敏好学,长大后嫁同邑任氏为妻。姚云书通晓音律,娴吟泳,尤精绘事,画蝴蝶颇工致。

  姚氏(清朝时期)

  广西桂林人。清代女戏曲家。

  姚氏为朱凤森室。聪慧文雅,好文词戏曲。姚氏着有《才人福》传奇。此戏未见着録。此外,姚氏还着有《十二金钗》等曲。

  姚若翼(清朝时期)

  字伯右、一字寒玉。江苏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清代画家。

  姚若翼工诗,善画,尤擅画墨梅。姚若翼曾取钟山梅瓣粘于便面,而以笔添枝干其上,极有生韵,时人称之“姚梅”。

  姚节(清朝时期)

  字竹友。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

  姚节工诗文,尤善竹石之绘事。姚节为人悦略,嗜酒成性,常于醉后作小竹、泉石之画,颇具逸致,醒时则不能及也。

  姚黄(清朝时期)

  字坦仙。安徽六居人。清代书画家。

  姚黄工书法,师习晋钟繇、王羲之笔意,脱颖而出。其亦善绘画,尤擅山水,近似宋郭熙、李成风格,清新高雅。

  姚滢(清朝时期)

  初名光滢,字莲浦,又字柳汀。浙江人。清代金石家。书画家。收藏家。

  姚滢少年时就酷爱金石书画,遇有名迹,不惜巨资购藏。

  姚滢工书法,凡古人笔迹临摹无不肖似,篆隶自成一家。其刻印独步一时,晚年偶作山水,兼以指画游戏。

  姚三聘(清朝时期)

  字莘尹,号江村。江苏嘉定(今上海)人。清代诗人。

  姚三聘好古诗,词赋,不作近体。其能画,传有《清风室》诗。

  姚天虬(清朝时期)

  字元锡。浙江绍兴人。清代书画家。

  姚天虬以书画得名。其画山水,能仿元代四大家的笔法。姚天虬的书法更为精彩,其成就高于画艺之上。

  姚钟葆(1882—1927)

  字叔平,室名性安庐。江苏吴县(今属上海市)人。近代画家。

  姚钟葆能诗,善画,工山水,用笔苍劲,变化多方,其写山水私淑胡远,笔意新颖,布局精构,既而弃之,草草下笔,专主气韵。后转以甜熟病之,画不得见重,益酗酒成性,后咯血而亡。着有作品《性安庐画稿》图传世。

  弟弟姚钟藩,字季翰。亦为画家。擅画山水,在苏沪与其兄齐名于当时。

  姚文昌(清朝时期)

  字武星。安徽黟县人。清代画家。

  姚文昌善画山水、人物,取景得真。

  姚成星,为姚文昌侄孙,字泰阶。亦为画家。工画山水,尤擅长绘墨兰。

  姚庑(清朝晚期)

  字铁梅,别号庑下生。江苏娄县人。清代诗人。

  姚庑能文,尤工诗。张文虎谓其“少岁于诗甚不经意,旋为之,亦旋弃之。睑岁始録稿”。 姚庑为人洒脱无城府,近似率易。然当众论纷腾时,出一言足以倾座。其诗亦然。“观其抚时述事,触目感叹,及殷殷于朋友之谊,慨然自见胸臆,诚非涂饰性灵者可比也。”。姚超称其“诗文敏捷,谈笔倾座,其书尤多离乱之作,斥言时改不言避,盖杜陵诗史之遗也。”

  姚庑着有《树梅花老屋诗》三卷。

  姚学甲(清朝时期)

  字联芳,号半塘。山东巨野人。画家。

  姚学甲于清代科举中进士及第。曾任江苏嘉定(今上海)县令等职。姚学甲善绘事,尤其擅长山水之画。

  姚浚(清朝时期)

  字翼堂,号云牖。浙江海宁人。清代画家。

  姚浚善绘事,尤擅山水,作品林峦深秀。其画法不为陈规所约束,具有自创的格局。

  姚世瓒,姚浚儿子,号铁峰。亦为画家,自幼得父亲亲授画技。继承家法,作品颇为世人赞赏。

  姚(清朝时期)

   字竹斋。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诗人。

  有关姚的生平事迹不详。附词一首:

  满江红咏萤

  萤火微鲜, 湘帘外,乱星如滴。最好是,初残小雨, 流光熠熠。 暗水池塘分又聚, 帘花颠倒疏还密。 飓高楼,蔌蔌晚风斜, 飞无力。

  台榭下, 栏干侧。 惊少妇, 伤孤客。 看深闺巧入, 绕人罗褶。 仅可轻翻团扇低, 莫教浪惹蟏蛸织。 伴蛩吟,一夜好灯儿。 相怜惜。

  姚士在(清朝时期)

   字君山。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词人。

  有关姚士在生平事迹不详。

  附词一首:

  千秋岁和王丹龙十五日自寿韵

  君家骨换,

  服髓曾留半。

  尝学易,

  能观变。

  延生黄蜜贵,

  避世青山贱。

  人似玉,

  才雄八斗凌千卷。

  莫道称觞晏。

  陌柳丝初乱。

  堪玩赏,

  何嗟叹。

  文章司马法,

  意气元龙愿。

  长不老,

  笙吹缑岭原非幻。

  姚曦(清朝时期)

  字符晖。江苏昆山人。清代画家。

  姚曦善画,尤擅山水之画。姚曦为清代画家张槚的女婿,获得岳父亲授指点,技艺大有长进。

  姚文英(清朝时期)

  字子含。江苏溧水人。清代画家。

  姚文英工诗、词,善画。尤擅作山水之画。

  姚珩(清朝时期)

  字子行,号白庵。浙江湖州人。清代画家。

  姚珩善画,尤擅点染花鸟及蔬果。姚珩曾作有《写生果实卷》、《写生蔬果卷》,传于世。

  姚子懿(清朝中期)

  浙江嘉兴人。清代戏曲家。

  姚子懿善编写戏曲。《传奇汇考》,《曲海总目提要》皆着其録《后寻记》,凡二卷三十九出。《缀白袭》中选有其曲《后索债》,《后府场》,《后金山》三出等。

  姚循陔(清朝时期)

  字补南,号春庭。原籍浙江嘉兴,后居硖石(浙江海宁)。清代金石家。

  姚循陔少壮有志,曾学习少林派拳法。后入学为生员,不愿为八股之束缚,遂弃学经商。

  一天,姚循陔外出乘舟贩布,夜行遇盗,同伴皆惊恐,姚循陔奋起一击,击毙盗首,贼党尽逃。

  姚循陔长期闲居蒋氏来青阁。喜治印,后专治印类,尤擅琢砚,颇精妙的作品。

  姚袁(晚清时期)

  字元牉。浙江省嘉兴人。清代词人。

  有关姚袁生平事迹不详。

  附词一首:

  浪淘沙秋闺

  未晚预思量。

  准备愁肠。

  熏笼香烬怯新凉。

  野月潮高风渐峭,

  独掩纱窗。

  只影最悲伤。

  莫剔银缸。

  那堪笑语度东墙。

  恼得人儿魂欲断,

  错数更长。

  姚常生(清朝时期)

  四川成都人。清代画家。

  姚常生善画山水、花卉,笔墨空灵,生动有法。

  姚师钊(清朝时期)

  字辅康。浙江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清代画家。

  姚师钊工书,尤能写意花卉。

  姚恩甲(清朝时期)

  字东麓,号青震。生卒年、籍贯不详。清代画家。

  姚思甲自幼工六法山水,极具古檏之气。其善画驴,曾作《秋山行旅图》,以折篥而画百数十驴,无一重复,或行或卧,莫不惟妙惟肖。年七十余卒。

  姚光虞(清朝时期)

  字宗衍。江苏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光虞擅长绘画。

  姚揆(清朝时期)

   字若心。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揆擅长绘画,山水之法师宗倪瓒。

  姚钟, 姚揆儿子,字粲谷。清朝诸生,亦工画,为画家。

  姚光昕(清朝时期)

   字兰野。安徽旌德人。清代画家。

  姚光昕生卒年不详。为清朝监生,嗜好翰墨,以诗画自娱。其书法宗米芾、董其昌,翎毛师黄太。姚光昕对山水、人物、草虫无不精。

  姚光宪(清朝时期)

  号莲石。生卒年不详。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

  姚光宪善画山水,并工诗词。姚光宪与名画家戴熙同时代齐名。

  姚仁寿(清朝时期)

  号琴孙。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寿仁善书墨画,其画作极有暗香疏影之致。

  姚亢宗(清朝时期)

  号缃林。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亢宗工诗,更精于绘画。

  姚谦(清朝时期)

  四川成都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谦工画着色花卉,笔意生动,与秀水人钱岱雨画风较为近似。

  姚肇基(清朝时期)

  江苏省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玉雕工匠。

  姚肇基原本在苏州从事玉器雕琢工。姚肇基技艺超群,创意新奇,往往有出色之作。之后,姚肇基被苏州织造选送入京都清宫造办处,专门从事雕制玉器。

  姚蓝(清朝时期)

  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蓝善画人物,衣物飘举,赋色淡雅可喜。

  姚蔚池(清朝时期)

  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营造家。

  姚蔚池为营造名师姚玉调之子。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营业创造。姚蔚池极有异才,尤善图样,平地顽石、一经其手,构制天然之神奇。

  姚榕(清朝时期)

  浙江杭县(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榕善画墨笔梅干,与同乡山水画家徐金式齐名。

  姚霁(清朝时期)

  字旦青。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霁善画,尤擅作人物、花鸟之画,兼工写照。

  姚沾,姚霁之弟,字千若。亦为画家。但画风技法与其兄相异。姚沾善画人物、花鸟及写照。

  姚雨云(清朝画家)

  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雨云善画,仿宋,元人笔意。曾作《断桥野渡》、《平林秋色》萧疏淡远,笔墨俱化。

  姚魁(清朝时期)

   字梅厍。安徽舒城人。生卒年不详。清代书画家。

  姚魁工书法,亦擅长绘画。

  姚椿寿(清朝时期)

  号树南。江苏江宁 (今江苏省南京市) 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椿寿善绘事,尤工山水之画。

  姚楷(清朝时期)

  字正之。金山(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楷善画,尤擅长画牡丹、花卉。

  姚深(清朝时期)

   号又巢。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深善画,尤工花卉。

  姚兆, 姚深儿子,号镜芙。秀才,亦为画家,善画山水。

  姚大勋(清朝时期)

  字受东,号学耐。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书画家。

  姚大勋以书法闻名吴中。其行书、楷书结构严密,奔放豪迈。画学师法董其昌,间写山水,枯毫濡墨,洒然出尘,亦具华亭意趣。

  姚锟(清朝时期)

  字霁山。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锟工诗,擅长绘画。

  姚匡(清朝时期)

  字石村。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匡善画山水,尤擅长画松。姜西溟过慈仁寺海棠院,见其画壁老松,有赵恒夫题识云:“石村与石谷同师,指授画格,故不相上下,今石谷名重天下,而石村旅况寥落如故,故特令其画壁,以当子昂之琴”。由此可见姚匡为名流重爱如此。后来,姚匡行游至京师,被征入清廷画院任画师。

  姚涛(清朝时期)

  字松山。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涛年少时为浮屠,长大后习绘事,且学艺大有长进。姚涛尤工山水之画,皆气势传神。

  姚敏修(清朝时期)

  字逊公。浙江秀水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敏修善画,尤擅山水之画。

  姚铨(清朝时期)

  字鹗生,号蘧溪。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铨曾从江声学画竹,间写花卉并篆刻,其构思敏巧。

  姚颂(清朝时期)

  字号、籍贯、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颂善画,尤擅山水之绘事。

  姚源(清朝时期)

  字澄千。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源为画家王翚弟子。工书画,书学归庄,山水师顾卓。姚源曾摹乌目山人稿本,不逾绳尺,而气韵生动,别具烟霞之趣。

  姚源好酒,因家贫而不常得酒,多以画质酒肆,死后无子,长缣巨箦多归酒肆之手。

  姚森(清朝时期)

  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森善画,尤长山水之画。

  姚权(清朝时期)

  浙江钱塘人。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权善画,尤工花鸟之画。

  姚嗣懋(清朝时期)

  字本仁,号修田。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嗣懋家中有玉玲珑石,是北宋花石纳物,自号灵石山樵。其画山水取法宋元。姚嗣懋为奚铁生入室弟子。花卉宗南田翁,秀雅不俗。曾写蔡浣霞“小桃隔院破春梦,素月对人冷如禅”诗意,极为工致。姚嗣懋曾与奚铁生为小油合作《葵萱桅子图》,今存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姚绍干,为姚嗣懋从子。亦为画家, 善画,尤长山水之画。

  姚熔(清朝时期)

  浙江仁和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熔善画,尤工墨梅之画。

  姚世翰(清朝时期)

  字素行。江苏金山(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书画家。

  姚世翰善草书、工画。

  姚正镛(清朝时期)

  字仲海。辽宁盖平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正镛善画山水、花鸟,梅花饶有古致。姚正镛曾作有《枇杷樱桃图》、《仕女图执扇》、《红蕉黄菊图》等作品均传于世。

  姚汝颂(清朝时期)

  字韵清,号啸岑。安徽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汝颂以书画闻名。其画笔超絶, 精于山水、花卉等绘事,墨竹尤入能品。

  姚树勋,为姚汝颂儿子,字竹农。亦为画家。画法得父之亲传,颇为高雅。

  姚锡绶(清朝时期)

  字绅伯。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锡绶工画。尤擅山水之作,笔墨工细,并能诗文。

  姚培元(清朝时期)

  字浩修。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培元工诗,画山水得名家王原祁之传。

  姚尔云(清朝时期)

  福建晋江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尔云善画山水,仿宋、元人笔意。

  姚颐寿(清朝时期)

  字朵云。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颐寿善画山水及仕女人物。

  姚(清朝时期)

  字楼谷。浙江石门(今崇福)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为名画家吴伯滔弟子。善画,尤工山水,能继承师门技法。

  姚世仲(清朝时期)

  字素履。金山(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世仲善画,尤擅草虫、翎毛。

  姚世轮,字素行,姚世仲之弟。亦为画家。姚世轮善草书,长于草虫及芦雁之画。

  姚廷木(清朝时期)

  字克修,号省夫。江苏南汇(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廷木生性好潇洒,喜山水、好音律。其习乐器必精且熟而后已。后尊父亲之意,改弦易撤,遂学山水之画。

  姚廷熙(清朝时期)

  字文治,号彦春。江南(今上海市南汇)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廷熙 善画,尤工设色花鸟之画,间善白描人物,亦有佳致。

  姚廷槐(清朝时期)

  字植三,号培斋。江南(今上海市南汇)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廷槐精于小儿医术,善画,其写兰尤俱秀朗清逸之意。

  姚廷让(清朝时期)

  字子逊。金山(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廷让工吟咏,善绘事。其曾画《枯木寒鸦》图,苍凉细润,颇有丹丘生笔意,萧疏秀雅。

  姚廷美(清朝时期)

  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廷美善画,笔法雅致,画风清朗。 有作品《余闲图》传世。

  姚坤寿(清朝时期)

  原名奎藻,字筱湘。金匮人。生卒年不详。清代书画家。

  姚坤寿精小楷,善画花卉。

  姚礼修(清末民初时期)

  字叔若,又作粟若。广东番禺人。生卒年不详。画家。

  姚礼修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专攻水墨画,尤擅长山水与花卉。

  姚仪(清朝时期)

  字有巢。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仪工花卉,其笔致刚建,能自成一家。

  姚瑞(清朝时期)

  字秋含。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瑞善画,工花卉。

  姚世雄(清朝时期)

  字子英。生卒年、籍贯不详。清代画家。

  姚世雄善画,尤工花鸟之画。

  姚星甫(清朝时期)

  浙江仁和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星甫善画,尤擅作山水之绘事。

  姚銮(清朝时期)

  字栖谷。浙江石门 (今浙江省崇福) 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銮为名画家石涛弟子,画山水之法得其师傅真传。

  姚诗聪(清朝时期)

  字德臣。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清代画家。

  姚诗聪善绘事,工尤花卉之画。

  姚年(清朝时期)

  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年善画,尤擅长人物、花鸟及写照。

  姚政(清朝时期)

  字纯夫、一字贲图。平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政善画,尤工人物。其所画仕女,窈窕多姿,灵动生活。

  姚之麟(清朝时期)

  字虎臣,号南溪。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收藏家。

  姚之麟善画,尤擅长于人物,于古衣冠皆能识别其制度,师法陈老莲。姚之麟又好藏金石书画,幷且精拓钟鼎古泉。文献收藏家黄丕烈尤推崇姚之麟。曾燠重刻元人影宋钞本《尔雅音图》四卷, 姚之麟为之绘图,极精。姚之麟曾临吴道子《天龙八部图》,神形兼备。

  姚培俘(清朝时期)

  字春帆,号春樊。上海华亭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培俘善绘事,尤工山水、花卉之画。

  姚学灏(清朝时期)

  字天如。江苏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姚学灏工诗,善画。尤其擅长画兰。

  姚念祖(清朝时期)

  字幼平。四川省南充人。生卒年不详。

  姚念祖于年少之时就开始经商,走遍四方,壮年时返回家乡。姚念祖经历了许多见识,他感叹说:“俗偷,其实在不可为矣。商为之尤贱乎。”有人问其原由,姚念祖回答说:“人无信不立,吾足迹半天下,言而信者百中一二人。以是知俗之衰。若商贾则尤习虚诞。并百中之一二而无之,不更可贱乎。”

  于是,姚念祖就自己投资开了四个商货行,商品都标明价格。并告诫店员不可欺骗顾客。过了三年,资本亏尽,四个货行都倒闭。

  有刻薄的旁人讥笑他,可姚念祖并不后悔。可以这么说,时至今日,商人相互告诫不可以以诚实的话对待顾客,也可能是鉴于姚念祖所为的教训。

  姚旭明(晚清时期)

  字横溪,号敝庐。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清朝官员。

  姚旭明为清末举人。授陕西凤县知县,移任宁羌州(今宁羌县)知州。后任四川知府等职。

  姚春熙(清朝时期)

   字好楼。江苏南汇(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

  姚春熙为清代诸生,工诗、古文辞。

  附録词一首:

  茸城竹枝词 

  紫盖三分霸业销,

  五茸城堞枕江潮。

  东风又緑蘼芜岸,

  几见吴王猎骑骄。

  姚其(清朝时期)

  字淞隈,号荫乔。江苏南汇(今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

  姚其积学早世。着有《荫乔遗稿》。

  附词一首:

  不波舟棹歌

  九峰三泖一渔郎,

  赋性闲情爱水乡。

  旧有一舟妆点住,

  藏身且喜拙兼藏。

  姚文荣(清朝时期)

  字欣木。江苏南汇(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

  有关姚文荣生平事迹不详。

  附録词一首:

  周浦竹枝词

  十丈长绳着地拖,

  今朝开始丈官河。

  诸君尺寸须细量,

  莫当看花走马过。

  姚有彬(清朝时期)

  字艺谙。江苏南汇人(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

  姚有彬丹徒教谕,着有《艺谙吟稿》。

  附録词一首:

  周浦竹枝词

  月和桥畔月凌空,

  犹镜当年太守忠。

  如此烽烟如此月,

  驻防谁是晋袁崧。

  姚应仁

  生卒年、字号、籍贯皆不详。

  姚应仁着有《诗述述》一卷等。

  姚昺

  生卒年、字号、籍贯不详。

  姚昺着有《永州府志》十卷。

  姚明善

  湖南临湘人。生卒年不详。

  姚明善官至监察御使一职,其于任职期间,曾随平江伯陈瑄开凿运河。

  姚文光

  生卒年不详。湖南临湘人。

  姚文光官任江西赣州知府一职,兼护理吉南赣宁兵备道等事。

  姚其旋

  湖南武陵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官员。

  姚其旋官历任清知县、松江府同知等职。

  姚华瓒

  湖南东安人。生卒年不详。经学学者。

  姚华瓒精于研究《易》学。着有《卜易正断》。

  姚连升(清朝时期)

  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官员。

  姚连升为清军湘军将领。曾以战功官任提督一职。

  姚绍崇

  湖南益阳人。生卒年不详。学者。

  姚绍崇着有《论语衍义》、《广西志略》等。

  姚大节

  辽宁省广宁卫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官员。

  姚大节曾任驻守辽阳副总兵等职。

  姚承光(清末民国时期)

  生卒年、字号、籍贯未详。武术家。

  姚承光为中国意拳第三代衣钵传人。姚承光自幼随父姚宗勋先生学习意拳。其聪慧思敏,刻苦专研,善于思索,并得到严师慈父姚宗勋倾囊传教。姚承光功力深厚,炉火纯青,多年来接受过中外各路搏击高手的挑战,虽每战必胜而不骄。姚承光的学生遍及海内外。

  姚承光历任北京武协意拳研究会会长、宗勋武馆馆长兼总教练,在广东、山东、贵州、河南、山西、河北等全国各省市创立意拳研究会,且身兼名誉会长及总教练之职。姚承光为香港意拳学会技术顾问、香港姚氏意拳纪念研究会名誉会长、日本太气拳总会名誉会长、波兰意拳学院名誉院长、韩国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英国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姚承光着有《中国意拳》一书及意拳系统学习教材。姚承光子承父志,为弘扬光大意拳不遗余力。

  (注:姚宗勋先生系意拳创始人王芗斋之衣钵传人。)

  姚啸松(清末民初)

  字墅樵。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近代画家。

  姚啸松擅绘画花卉、翎毛、走兽皆能。

  姚景崇(晚清时期)

   字翊唐。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

  姚景崇官邑令。生平事迹不详。

  附词一首:

  小重山怀叙彝上人

  翠碧青藤白板扉。

  山南楼隐处、晚烟迷。

  年来频访远公蹊。

  清潭久,

  松下露沾衣。

  一别几多时。

  萧疏黄叶坠、动离思。

  囊中捡得旧时诗。

  人何在,

  宛在水中湄。

  姚期颖(清朝晚期)

   字升秀。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

  有关姚期颖生平事迹不详。

  附词一首:

  苏幕遮

  柳将残,

  荷渐倒。

  袅袅寒烟,迷却归飞鸟。

  庭院深沉人语少。

  只有婵娟,

  窥见罗帏悄。

  别多时,

  人易老。

  百尺红楼,望断西陵道。

  划断栏杆愁未了。

  落尽残星,

  又见纱窗晓。

  姚汭

  字水北。江苏金山(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贡生。

  姚汭着有《二十三桂堂词》一卷。

  姚直甫(清末民初)

  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雕刻工艺师。

  姚直甫喜爱饲养秀眼鸟,自制金丝笼,对笼丝眼的步弓雕得节节不同,使人无法仿效。因此“直甫笼”成为重金所不易购置的骨董一般稀珍。姚直甫还能制作秋虫的竹笼等小品,雕刻也极其精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