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姚内斌、姚坦等

  姚内斌(911—974)

  宋朝平州卢龙人。宋代将领。

  初时,姚内斌于契丹国任职,为关西巡检,瓦桥关使。

  周显德六年(959),太祖赵匡胤从世宗北征,军队攻到瓦桥关,姚内斌便率领官兵五百人开城门归降。世宗就任命姚内斌为汝州刺史。姚内斌治政有方,口碑甚佳,汝州的官吏和百姓都提议其留任,因此姚内斌获得恭帝颁诏嘉奬。

  姚内斌原本的名字犯宣祖讳忌的一字,便改名字。平定李筠之后,姚内斌任虢州刺史,当时西夏国常侵犯西部,姚内斌改任庆州刺史,兼青、白两池榷盐制置使。姚内斌任职在郡的数十年间,西夏国都惧怕而臣伏他,从不敢再侵犯边境,西夏人都号称姚内斌为“大虫(老虎)”,意思说姚内斌足智多谋,勇猛威武无比。

  当初姚内斌率兵献城归降世宗时,其妻子儿女都留在契丹国内。干德四年(966)大儿子姚承赞秘密从幽州归来。干德五年(967)幽州平民田光嗣等又同姚内斌的儿女六人从小路秘密归来。太祖赵匡胤都召见了他们,幷且赏赐衣物钱财和鞍马,令中使亲自护送还姚内斌处。

  开宝四年(971),姚内斌奉召回京,皇上待其重礼,赐赏丰厚。谴返庆州郡治政。开宝五年春季(974),姚内斌突发重病,不治身亡,年六十四岁。皇上令遣中使护丧,归葬于洛阳,朝廷常赐钱物给其家里,并赐赏三十顷田地给其儿子。

  长子姚承赞,为供奉官,合门只一候,战死在阵地上。

  次子姚承鉴官至殿中丞相一职。

  姚坦(1034—1109)

  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宋代官员。

  开宝年中,姚坦以尚书擢第,调补将陵尉。历任隰州推官、将作监丞,知浔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奉召还京,任著作郎,通判唐州。

  太平兴国八年(983),各王出闾,诏给,谏皇上,在朝廷班中五十岁以上,有通经行文的人,都准备任职。姚坦与户部员外郎玉滴,监察御史赵齐为卫府谘议,左赞大夫戴玄为本府翊善,水部元外郎赵图为广平郡王府谘议,国子博士阎象为本府翊善;又以起居舍人杨可法、国子博士杨幼英、左赞善大夫杜新及姚坦一起为王子翊善,国子博士邢贵为各王府侍讲,姚坦仍赐绯鱼。

  太宗召玉谪、姚坦等臣,对他们说:“诸儿子生长于深宫,未知世务,所以必定要良师教育辅导,使他们常接触和学习忠孝之道。你们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希望各位勉力为之。”诏命姚坦任殿中丞,仓部员外郎,赐紫金。后任本曹郎中,转任考功,仍兼益王府翊善。

  姚坦性格强直固执。宋王子曾经在府院内造作假山,花费资金过百万。落成之日,召其宾客幕僚庆贺,宴酒共观赏。唯独姚坦俯首不看,王子强迫他看,姚坦说:“见到的是血肉山啊!那里是假山!”王子大惊问其中缘故,姚坦说:“我在田舍的时侯,看见州县催科,逮捕平民父子兄弟,送至县衙鞭笞,遍体流血,这座假山都是农民的租税所建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处也在建筑假山,听到这件事之后,就停止建造,把假山毁掉。

  王子稍有差错,姚坦即诋言丑语,故王子很鄙视其。太宗曾经告诫姚坦:“元杰知书达礼,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耶?”王子身边的人也教他装病而不上朝廷议事。太宗派人去探病,可是都说病未愈,算来王子的病情已超过一个多月,还未见好,太宗很是担忧。于是,召见王子的乳母询问详情,乳母回答:“王子本身无病,皆因为姚坦的管教严励,王子总不可以自由活动,闷闷不乐,所以称病。”太宗听了之后很生气,说:“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规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便命人将王子拉至后苑,罚打数十杖。太宗为此事亲召姚坦,对其安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

  王子死后,姚坦改任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一天,姚坦被诏上殿,论及旧人往事,其讲多是诸王子不对,称自己斗胆敢言,尽忠正直。待其退殿,皇上却对众臣说:“姚坦在宫诋时,不是以正理诲谕,稍有一丝过失,其即时张扬诋讦,这样做无非是为名利卖直吧了!”

  景德年初(1104),姚坦上书请功补郡,被俾知邓州。颇具政绩。转运使上书朝廷,表扬了其治政功劳。皇上诏令嘉奬姚坦。大中祥符年初(1108),复知光州。

  姚坦于大中祥符二年(1109)去世,年七十五岁。

  姚晔(958— )

  商水(今河南省)人。状元。

  姚晔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108),姚晔于戊申科举中及第进士第一名。世称为文状元。

  姚晔金榜题名之后,真宗皇帝特殊赏赐袍笏,淡黄巾一领,淡黄绢带一条,加白斓,并立即任命其担任官职。这种情形在以前的科举中,是从来未曾有过的荣誉。自此之后成为新的规定制度。

  姚晔渐入仕途,后官任著作郎等职。子姚仲孙,官任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

  姚仲孙(宋朝时期)

  字茂宗。商水(今河南省)人。宋代官员。

  姚仲孙为曹南著名家族,曾祖姚仁嗣,为陈代商水令。其父亲姚晔,科举进士头名,高中状元后,官至著作郎。姚仲孙年幼时孝顺长辈,知书识礼,后科举及第进士,补任许州司理参军。

  民妇马氏的丈夫被杀,指控里胥曾经有事求马氏的丈夫,但马氏的丈夫不答应,因此认为是里胥杀死了马氏的丈夫,令差逮捕里胥治罪。但姚仲孙认为此案疑点很多,证据不足,极可能是冤案。知州王嗣宗发怒说:“你敢以自己的名誉担保吗?”姚仲孙回答:“请不要执行处死,待我再详细调查。”复案两个月之后,果然抓获了真正的杀人凶手,除了冤案。

  后来,姚仲孙调任邢州推官,转资州。转运使揭露富顺监狱疑案多冤,姚仲孙亲审此案,其廉明公正,纠正了不少假案冤案,上奏朝廷,结果挽救了数十人的性命。资州的州官换了两届,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凡大事总不能作主,都依赖姚仲孙解决。

  后姚仲孙升任大理寺丞,治建昌县。当初,从建昌县运茶叶到南康,常把茶叶露天堆积于路旁,很多茶叶都被雨露淋湿潮侵而霉烂,官员的腐败导致商家大损破产,甚至无法赔偿损失。姚仲孙瞭解到这个情况,其立即发动当地百姓,修樯砍树,建筑仓库,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商人和百姓都有利益。不久调往彭州任通判。姚仲孙积极练兵备战,不因和平时期就松懈战事, 姚仲孙还上奏就守卫国家边疆的措施。后又调往通判睦州,往徐州。当年因旱灾闹饥荒,政府诏令发官栗赈灾民,而当地主管官吏却没有按时把粮食发到平民手中。姚仲孙一到徐州,即时将有关主管负责的官吏免职,当夜按灾民户籍核实后,及时将粮食发送到灾民家里。后姚仲孙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

  王融守治益州,辟通州判事。姚仲孙为右司谏。入内都知阎文应要求出任都知,姚仲孙历数阎文应的罪过,对皇上奏明:“方帝戒斋住在太庙,而闺文应大声喝骂医官,声闻行为不端。结果皇后暴薨,朝廷里里外外无不怀疑是阁文应投毒。”皇上调阎文应外出,任泰州兵马钤辖,而阎文应称身体有病而留在京城。姚仲孙再次论奏,才将阎文应调出京都。

  姚仲孙以起居舍人知谏院,管勾国子监,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知杂事。当时谏议大夫共有二十名,姚仲孙说:“谏议大夫是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今诸位寺卿至前行郎中三十五名,贴近职者犹不在数,若以年劳授则数年之外,谏议大夫员益多。请艰其选,以处材望之臣,余悉次补卿监。”于是诏令当选者奏听旨。当初,各路复提点刑狱,不朝多任为省府官。姚仲孙建议考其才能分为三等,优良者升职,合格者调任,不合格者免职降黜,朝廷就诏令姚仲孙负责考试的一切事务。

  姚仲孙历任三司户、度支、盐选铁副使,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姚仲孙在职其间,还备战而修城垒、积粮练兵。受到了仁宗皇帝的嘉奬,在任治澶州时,暴雨成灾,洪水冲坏的明公河堤,毁坏了桥梁。姚仲孙亲自上堤指挥抢险,军民奋战了一夜,终下于堵住了洪水,修复好酒厂堤。姚仲孙守治大明府时,半夜率领官兵堵塞金河堤的决口,做得很坚固,当年,澶州、魏州虽然暴雨洪水,但没有对百姓造成危害损失,受到了当地官民的高度赞扬。

  不久,姚仲孙被诏入京,任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后出任陕西都转运使,未赴任。后任三司使事。任职期间,着重西北边境防务,招兵买马屯粮备战事。军用经费繁多杂乱,姚仲孙严格审计,细心合理调用,严令属下挪用贪污。有时候身患疾病,但从未放松军政财务管理,这样得罪了那些贪官污吏,被他们联名上奏,诬陷其贪污枉法,结果姚仲孙被贬任蔡州知府。

  姚仲孙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一只眼睛为此失明,不久身亡。

  姚铉(968—1020)

  字宝之。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太平兴国八年(983),姚铉科举登进士第。解褐大理评事,知潭州湘乡县。三次任殿中丞职,通判简州、宣州、升州三州。淳化五年994),姚铉于直使馆,侍宴内苑,应制赋赏花钓鱼诗,特备嘉赏。第二天,皇上命使者赴其家赐白金之赏。

  至道年初,姚铉迁任太常丞,充京西转运使,历任右正言,右司谏,河东转运使。后上奏:“我曾见到各处官员,如果廉明公正,尽忠职守为百姓带来好处的,就应该奬励,表彰,宣传。但那些狡诈的贪官猾吏,应该革除官职,严惩重罚,记録档案。礼云‘其人孝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又语云‘旧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这是圣人的格言,也是国家当务之急……”。朝廷颁诏准许姚铉的疏奏。

  咸平三年(1000),暴雨成灾,洪水冲决了郓州王陵河堤,漫向东南巨野,流入淮河,四水,城内积水淹毁了房屋。姚铉知治州政,将州府暂时迁移至文阳的高处平地,临时办公事,以便组织抗洪救灾等民政工作。姚铉及时处理政务,认真务实的作风受到当地百姓称颂。后升任起居舍人,东京转运使,徒两浙路。

  姚铉为人隽雅豪爽,颇有气度。杭州知州薜映与姚铉同政,但两人不协调,事多矛盾。薜映奏姚铉罪状数条,秘密上奏。结果朝廷颁诏弹劾姚铉,削其官职,特除其功名,贬至岭南连州文学。自吉州至万安,江有乱石,舟行其中,湍险万状,姚铉乘船经过后,感慨良多而赋诗词自怡。大中祥符五年(1012),朝廷会赦其罪,姚铉调任岳州,后又调往舒州, 不久任本州团练副使。

  姚铉于天禧四年(1020)去世,年五十三岁。

  姚铉文词敏丽,善笔札,藏书至多,颇有异本,两浙课吏写书,亦薜所倚之一事。虽被窜诉,犹佣夫荷担以自随。姚铉着有文集二十卷。又采唐文章纂为百卷,曰《文粹》。《文粹》。(今称《唐文粹》)。姚铉尤崇尚韩愈、柳宗元之文风,其去取谨严,为萧统《文选》以后又一总集。姚铉与柳开、穆修等人开创了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姚铉去世后,其儿子姚嗣将书籍上献,诏藏内府,并授姚嗣复为永城主簿。姚铉幼子姚称,俊颖美秀,颇善属辞,于十岁殀折,姚铉纪其事为聪悟録,人多传之。

  姚揆(宋朝时期)

  探花。

  北宋年间,宋太宗端拱二年(989), 姚揆于己丑科举,登陈尧叟榜中进士第一甲第三名。人称为探花。该科进士及第共一百八十六人。

  后来,姚揆曾任颖州团练推官。

  姚亨(南宋时期)

  吴郡(今浙江省湖州)人。宋代画家。

  姚亨善画,以画花鸟为主。因姚亨为当时画牡丹名手毕生的女婿,故得岳父亲传。姚亨学艺益精,仍然不断修练,终于以善画牡丹成为名家。

  姚宗明(宋朝时期)

  河中永乐人。孝子。

  姚宗明的第十世祖叫姚栖云。唐朝贞元年间,朝廷调兵防守边关,姚栖云的父亲对其兄(栖云的伯父)说:“兄你没有儿子续后,可以不去戊边,弟己有子续后,请让我代兄去吧。”后来,姚栖云的父亲战死于边塞。当时姚栖云才三岁,母亲改嫁后,由伯母抚养他。

  姚栖云长大之后,对伯母非常孝敬。伯母去世后,姚栖云厚葬了伯母,并给父亲招魂埋葬。最悲痛父亲死于边塞。为了纪念父亲, 姚栖云就将庐舍建于父亲的墓地旁,终其一生孝守在此。县令苏辙深受感动,给其出资购地,开阡刻石赞扬姚栖云。河中尹瑊向朝廷上奏此事,皇上诏厚赐,表彰了姚栖云的家门。将其家乡命名为孝悌,命名其社叫节义,命名其里为敬爱。

  姚栖云生儿子姚岳、姚岳生儿子姚君儒、姚君儒生儿子姚师正。从姚岳到姚师正四代都是居住在墓旁的庐舍里。笫五世孙叫姚厚、第六世孙叫姚雅、第七世孙叫姚文、第八世孙叫姚敬真、第九世孙叫姚直、第十世孙叫姚宗明。

  庆历年初(1041),有关部门就姚氏十世同居一事上奏朝廷,宋仁宗帝下诏答复其家。第十一世孙姚用和、第十二世孙姚士明、第十三世孙姚德。自姚宗明至姚德又经三代,从庆历以后又五十多年,其家庭始终团结友爱,孝顺和睦。

  姚氏一家世代皆为农家,既无官仕,也不出文人。其家境不富裕,有田地数十顷,聚居家族百多人。子孙务农事,养桑蚕,仅是衣食自给自足,经历了三百多年都无一个离异叛家的人。经历唐,五代,宋朝等战争兵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子子孙孙孝守墓舍而骨肉不相离散。放之天下,唯此一家。

  姚景行(?—1076)

  始名景禧。兴中县人。辽国宰相。

  姚景行先祖姚汉英,本为周将,后降至辽国。姚景行学识渊博,重熙五年(1036)乙科举,登进士第。先为将作监,改任燕赵国王教授。数年后,姚景行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姚景行敦厚廉直,人望归之。道宗即位,其多被聘为顾问,任北府宰相。重熙九年秋(1040),姚景行告归家乡,在半路上得知耶律重元起兵叛乱,其立即收集附近兵马三百多速赴京勤王,当其到达京城时,叛乱已被平定。其忠诚之行受到了道宗帝的嘉奬,将逆贼耶律重元的全部家产赐给了姚景行。

  咸雍元年(1065),姚景行出任武定军节度使。第二年,驿召拜任南院枢密使。皇上从容问治政之道,引入内殿,出御书及太子书示之,赐其什器车仪仗。

  一天,道宗帝有意伐宋,就召姚景行问:“宋人好生边事,如何?”姚景行回答:“自圣宗皇帝以威德怀远,宋修职贡,迄今六十几年,若以细故用兵,恐违先帝成约。”道宗帝听了姚景行的分析,便取消了伐宋的打算。

  姚景行致仕,不逾月恢复旧职,兼中书令。道宗帝问古今雅士优劣,姚景行占对称旨,受命知治兴中府。后改任朔方军节度使。太康年初(1075), 姚景行赴镇辽兴,滞狱多为冤者, 姚景行奉命为守留,不出数月,几乎释放了受冤的人,以监狱空闻名一时。

  后来姚景行累乞致政,不从。复请,许之,加守太师。

  太康二(1076)年,姚景行因病去世,朝廷派特使为其吊祭,追封其为柳城郡王,谥文宪。寿昌五年(1099),诏为其立祠。

  姚兕(宋朝时期)

   字武之。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姚兕的父亲姚宝,为宋朝的一名将军,在定川战斗中身亡。姚兕自幼时失去了父亲,非常孝顺母亲长辈。姚兕从小就有尽忠报国的思想,凡是家中的器具和图画,都被其刻上“仇雠未报”四个字。

  姚兕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有一次,宋军与夏人激战,姚兕发一箭射死了敌方的首领,敌军即时大乱,溃败而逃。姚兕率兵乘胜追击,终于攻破了兰浪城。

  又有寇贼作乱侵犯边境,敌人围困多个村寨。当时,姚兕驻守荔原堡,趁敌军先锋未至,抢在险要之处布防兵力,随时准备出击。敌军到来,即摆开阵式准备进攻。在敌阵中有一员猛将,非常威武,率敌兵打先锋,勇敢开路,姚兕上前发一箭,射中了敌将的眼睛,并将其首级斩落而归,众军欢呼胜利。

  第二天,敌人又来攻城,更加凶狠。姚兕布置防守,指挥部队作战,其亲临前阵,引箭杀敌,射中了数百名敌人。姚兕拉弓弦的手指受伤流血不止,仍然英勇奋战,鼓舞了士兵。姚兕命令自己儿子姚雄立刻率领一支精壮的骑兵绕至敌军侧后,袭击敌人,敌军顿时大乱,姚兕率兵乘机反击,所向之处,无不攻克。

  敌军屡攻不下,认为此城无法攻破。于是退兵,转而进攻大顺城,姚兕率军迅速前往救城。与凶猛的敌人激战了三天,杀死了数千名敌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保全两座城池。

  庆军叛乱,姚兕领兵亲自镇守西关。庆军失败逃亡,众叛军不得入城,便急急逃亡,姚兕策马直追,赶到之后,并没有杀死叛军,而是劝告他们。那些叛乱的官兵都被姚兕的诚意感动,纷纷泣跪,发誓改正,保证以后决不再叛乱。

  神宗帝早闻姚兕的名字,下诏见其。幷亲试姚兕的骑射术。姚兕果然了得,箭箭中的,神宗帝大为高兴,特赐银枪,袍带等荣誉奬赏。

  后来,姚兕升任路都监,往驻鹿延、泾原。在进攻河州的激战中,姚兕被飞箭射穿耳部,其受伤不退,而是勇猛战斗。因此士气大振,一举攻克了河州城。

  刚刚获取的河州城,又被敌人鬼章围困。姚兕分析局势,想出一计:“解围之法,当攻其必所救。” 姚兕随即另派一支部队前往攻击敌军鬼章的后院——陇宗。结果正如姚兕所料:鬼章急退兵救陇宗,河州城即解围。随后,姚兕任皇城使,进钤辖。

  姚兕又奉命南下,指挥岭南攻占交址的战斗,因立功被任命为雅州刺史。再战又攻破乞弟,姚兕任忠州团练使,升任副总管,后任东上合门使,往驻熙河。

  姚兕奉命与种宜联军讨伐鬼章。在洮州,姚兕攻破逋宗城,半夜切断浮桥,使鬼章援军无法度河,终于擒获了敌军首领鬼章。

  姚兕一直刻苦学习,认真研读兵法。直到年老也十分喜爱书法,尤其崇尚颜真卿的翰墨,他说:“吾慕其人耳。” 后改任通州团练使,升任鹿延总管。姚兕在任职期间去世,朝廷赠其忠州防御使。

  姚兕的弟弟姚麟,也很有威名。当时关中称其兄弟二人雅号“二姚”。姚兕有两个儿子,长子姚雄、次子姚古。

  姚麟(宋朝时期)

  字君瑞。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姚麟为姚兕的胞弟。当姚兕攻打河州时,弟姚麟亦在军中作战,其被敌军乱箭射穿骨头,箭镞仍留在里面,姚麟就用强弩将箭镞取出来,其时,脸色不变,笑言自若,这种精神令人骇然。

  姚麟累积战功,任皇城使,为秦凤副总管。后跟随将军李宪征讨生羌,擒获了敌将冷鸡朴。转任东上合门使、英州刺史。

  在元丰西讨作战时,姚麟以泾原副总管的身份随刘昌祚出战,于磨隘一带取得胜利。转战向鸣沙,前往灵州。在高遵裕作战中失败,后降职任皇城使,永兴军路钤辖,复任泾原副总管。

  西域国夏人议和进贡宋朝,乞兰国愿意割地以表示诚心。姚麟说:“夏人押囚其国主,如今仍然执行,是诚心的。为了两国的利益,可以停战撤军。惟独乞兰不可以,我愿戒将帅赴边疆准备,以示进军讨伐的意思,以断絶其愿望。” 朝廷听从了姚麟的建议。姚麟督领诸将征服了堪哥,经略使卢秉向朝廷奏上姚麟谋略兼备,英勇无畏的战功,朝廷嘉奬了姚麟,赏赐金帛六百。

  元佑年初(1086),姚麟任威州团练使、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历任步军殿前都虞侯、步军马军副都指珲使。绍圣三年(1096),姚麟以建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出知谓州。安焘为朝廷大臣,请求留住姚麟,另一位大臣曾布说:“微臣曾访行视察姚麟防御边境的措施及略策,全都合理有效。愿提高警戒,使之尽力尽为”。 名臣薛索韩忠彦说:“奏对的语言,并不是姚将军这辈之人。”此后哲宗帝就不再派遣姚麟出任,而是留在京城任职。

  姚麟任武康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及徽宗即位,任姚麟为都指挥使、节度建雄、武定军、检校司徒。

  姚麟去世后,宋徽宗诣其宅第临奠,赠开府仪同三司。

  姚氏(?—1136)

  岳母姚氏为宋人岳和之妻。

  一场突发的洪水令其家破人亡,姚氏失去了丈夫和家园,但其没有悲观,而是坚强地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因为在劫难中还幸存着她唯一的儿子,让她充满希望。

  虽然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她仍然十分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不但送儿子到私塾去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儿子学艺习武。让儿子拜周侗为师。习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姚氏言传身教,对儿子的要求极其严格和认真,还自幼灌施了爱国救国的思想教育。

  姚氏为了让儿子紧记亡国的耻辱,她亲手在儿子的背脊上刺刻了“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她的儿子便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

  姚氏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她被国人尊敬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

  姚氏晚年还随岳飞军中奉养。姚氏于绍兴六年(1136)春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病逝,宋高宗皇帝赐地封号,厚葬于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姚雄(宋朝时期)

  字毅夫。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姚雄为宋代将军姚兕的长子。年少的时候勇敢且有谋略,姚雄十八岁时就随军征战,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在征讨金沙作战中,姚雄率领百名骑兵先锋出击,第一个登城夺关。姚雄于荔原战役中再立战功。将军韩绛惜其英才,推荐给朝廷。姚雄参加了延和殿阅试。

  姚雄还参加了安南、泸川战役。历泾原、秦风战斗,驻守甘谷城,任远镇戎军、岷州,再任左骐骥使。

  绍圣年中(1095),渭州将章楶城平夏国,姚雄在熙河率兵前往支援,夏国全军出战,姚雄军队与夏人进行了非常惨烈的战斗,姚雄肩部中箭受伤,但其作战更英勇。士兵们勇气大振,敌人顶不住便撤退,姚雄率军乘胜追击,杀敌三千,俘虏无数。

  而当初五曰之前,折可(通)在作战失利,士气沮丧,姚雄与折可(通)会师,幷且身先士卒,大大地舞动了军中的士气,各路军都奋力拼战,取得了战斗胜利。姚雄被任为东上(阎)使、秦州刺史。

  第二年,虏寇攻打平夏,敌人的攻势一时十分鋭利,眼看城将失守。姚雄与弟弟姚古快速联军急援,力战后得以解围。后姚雄任知会州,领熙河钤辖。王赡驻地青唐,羌人攻打湟、鄯,朝廷急诏姚雄与苗履率军援助。邈川地方军情危急,姚雄奉令解围, 姚雄刚刚赶到,羌人军队看到空中尘烟滚滚,听说是姚雄的军队,大惊而溃退。围困已解,姚雄立即军行鄯州,苗履后期到达。王赡告诉姚雄苗履他们,兰豀还有一部份余敌,应该趁机立即去消灭。姚雄分析了情况,认为不可出征,但苗履不听姚雄的劝告,独率兵前往作战,姚雄即布防军队,充分准备迎敌战斗。不出姚雄所料,不久苗履的军队就战败而退,敌军追击而来。姚雄亲率军队迎战,敌人万万没有料姚雄的这一招,一时大惊大乱,结果被杀二千多人,大败而逃。胜利的消息大振军民,哲宗帝特派使者到军营中慰问犒劳官兵们。部队随后转移至河州。

  当时另一将军种朴战败,王赡也陷敌中,姚雄从鄯州战至湟州的四战,每一次都取得胜利。后在驻军地修筑安乡水关,于河两岸立堡垒,以保卫桥梁,开通了水道运输,平民商贩旅人,都来往于湟城之道。一派繁荣稳定的生机现象。后姚雄兼任夏州防御使。

  建中靖国初,朝廷议论弃守湟州,便诏姚雄讨论其中的利害。姚雄认为可以放弃湟州,就将湟州赐赵怀德,调姚雄任治熙州,再任华州观察使。

  后来蔡京任用王厚复治河湟,停姚雄官职,治其弃地之罪,姚雄闲居光州。三年之后才恢复自由。之后定其责任较轻,复职金州。第二年朝廷复召回京。高永年死后,西域边防阻絶。当初姚雄守治河熙、安楫时,复新边使,后知治沧州,加奉天、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姚雄复为熙州,转任安德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任康武军节度使。再奉诏进京,任中太宫使。转任左金吾卫上将军,以武康节度使治熙州。

  在熙河州驻兵防守的十八年间,换任了十六位将军镇守,唯有姚雄三次再任此职,共历六年。

  姚雄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致仕。姚雄去世后,朝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宪。

  姚古(宋朝时期)

  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姚古为姚兕次子,姚雄胞弟。以战功升任熙河经略使。靖康元年(1126),金兵逼近京城,姚古和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率兵勤王。当时朝廷命令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置制使,种师道与姚古的儿子姚平仲已经先率兵入京卫戍。宋钦宗任命任命姚平仲为都统制。

  朝廷寄望种师道、姚平仲等将帅保卫国家,击退敌人。但种氏,姚氏两家向来都是山西最大的名门望族,两家弟子争强好胜,各不甘服下。姚平仲怕战功被种氏家族独占,有所顾忌,藉口说士兵不宜速战为由,打算连夜奔袭敌营,但情报被泄露,结果导致失败。

  及宋朝与金国和议,金兵撤退。朝廷诏令姚古、种师道、折彦质、范琼等将领兵十万护送金兵撤走。

  不久,金兵侵犯边境,金将粘罕攻陷隆德府,朝廷任姚古为河东制置,种师中为副制置。姚古率总兵支援太原,副将种师中领兵增援中山、河涧等郡城。粘罕围攻太原,全部切断了通往城内的交通。姚古率军首先攻打隆德府,一举收复,一时军威大振。其紧厄守南北要关,与金兵恶战数番,双方互有胜负。

  一时太原还未解围,朝廷令姚古与种师中两军形成掎角两翼,进军太原。种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收复寿阳、榆次等县。朝廷数次遣使者令两军速战,种师中约定姚古及张灏两军齐出击,但姚古和张灏逾期不至,错失良机。种师中只有退回榆次,兵败战死。

  金兵继续进攻姚古的军队,双方在盘陀相遇,数日激战后,姚古兵败,退守隆德。朝廷诏令降姚古军职,以另一将领解潜替代其。本来,姚古屯兵威胜之军,但其手下的统制官焦安节没有摸清敌情,就假传敌人大军压境的消息,弄得军心动摇,焦安节又力劝姚古撤退,结果导致两郡失守,宋军大败。

  李纲召焦安节回京,在琼林苑斩其首级。中丞陈过庭上奏姚古战败罪不可恕,朝廷诏令将姚古贬置岭南广州。

  姚佑(南宋时期)

  字伯受。宋朝时代湖州长兴人。

  元丰末年(1085),姚佑科举进士及第。徽宗年初(1101),姚佑任职夔州路转运判官。行至京都,巧遇徽宗帝于禁苑引弓射骑,姚佑奏圣武临射赋。徽宗大为高兴,就留姚佑任右正言一职,改任左司谏。姚佑建议朝廷设置辅郡,以扩大京畿,后进职殿中监。

  六尚局官制成之后,所有有关检举违规等各方面的法规,都是由姚佑所裁定。后来姚佑以双亲年老请郡,被授显谟阁待制一职,知治江宁府。当时,朝廷下诏通辑张怀素,姚佑奉命追捕而抓获了张怀素,随后复任殿中监。

  第二年,姚佑以直学士知治郑州,调任知政秦州。姚佑请议调熙河的弓箭射手巡逻边境,以简便更换戍卫之事。他认为人情怀土重迁,可以两年为期更换,满期而愿留之乐业者,就听任选择。又请议选择熙州、秦州富民分了授地,征役借粮,劝百姓耕种,发进农业生产。以加强秦州之东、西川的稳定。加紧建筑城堡,备战工事,确有保障,以加强控制熙河、泾原。朝廷都接纳了姚佑提出的建议。

  姚佑再度任职殿中监,改任吏部侍郎。在奉命镇守四川时,姚佑以母亲年老请辞。之后升任工部尚书,转任礼部尚书。因老母去世,除去太原府等职。

  姚佑的故乡县有小胥在其祖先墓旁造坟侵近,姚佑认为小胥对自己有隙怨,就请政府官员解决此事。开始官府诏许姚佑全部买下墓旁之地,再迁移其它坟墓,但小胥不同意,所以姚佑以此为说,他人议论其挟仇要君,最后不了了之。

  姚佑以提举上清宝箫官在任上去世,朝廷赐特进,谥曰文禧。

  姚易(北宋时期)

  字梦锡。浦城人。宋代诗人。

  姚易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进士,曾官任开封府推官一职。有墨集,传于世。

  姚舜辅(宋朝时期)

  天文学家,历法家。

  姚舜辅精通天象,尤长历法学。姚舜辅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编造了法历《占天历》。但因众多官家认为此法历成于私人家之手,不经考验,不可施行。姚舜辅便再次重新编造新的法历,于崇宁五年(1106)编造完成,赐名《纪元历》。并于大观元年(1107)颁用,此法历先后通行了二十一年。

  姚舜辅曾经在崇宁年间进行了大规模恒星观测的活动,其所观测获得的结果记载于《纪元历》。此次观测活动是宋朝年间最为精确的一次天文测量。其中二十八宿距度误差絶对值平均只有015度,唐一行的观测数据因此被其取代。

  姚舜辅首创利用观测金星来定位太阳位置的方法,并首次明确提出恒星的距度始终在变化,说明各个时代的“天道”并不相同。

  姚平仲(宋朝时期)

   字希晏。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军。

  姚平仲祖先世代都是西陲名将。姚平仲自幼成了孤儿,伯父姚古将其当亲儿子抚养成人。

  在姚平仲十八岁的那年,其与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 姚平仲英勇拼博,杀死并俘虏了很多敌人,敌军扺抗不住,怆惶败退。

  宣抚使童贯召见了姚平仲,并与其谈话,但姚平仲没有奴颜媚骨,一点也不屈服于童贯。因此令童贯很不高兴,故意压制姚平仲,也没有给其赏赐。然而,关中的英雄好汉都推崇姚平仲,称其为“小太尉”。

  睦州(今浙江省淳安)发生盗乱,徽宗皇帝令童贯征讨盗贼。尽管童贯很讨厌姚平仲,但是他不得不钦佩姚平仲的沉稳勇猛。特定调遣姚平仲与他一齐出征。乱贼终于被平息,姚平仲的功劳最大,于是他对童贯说:“平仲不想获得奬赏,只愿见一面皇上。”童贯听了反而更加忌恨姚平仲,别的将领王渊、刘光世都获得皇上召见,而惟独他没有被召见。

  宋钦宗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常听到姚平仲的名声。待钦宗登位,不久,金国军队入侵宋朝,京都己被围困,正巧姚平仲也在京城,获得在宁福殿被钦宗皇帝召见, 钦宗询问姚平仲如何退敌的策略,并给予丰厚的赏赐。钦宗还许诺待击退敌人之后重赏给姚平仲。于是,姚平仲立即成立敢死队,决定攻入敌营,擒住敌军首领献给皇上。姚平仲连夜出击,很快攻破了两座营寨,可惜敌军首领己经在夜间逃脱。

  姚平仲眼见立功的愿望落空,就选择骑着一匹黑骡逃亡,一天的时间就奔跑了七百五十里路程,到达邓州,才敢吃饭,立即进入武关。到了长安,其打算在华山隐居,却担心华山距离京城太近不安全,于是又跑到四川去。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那里的人都不认识其。姚平仲住了一夜,又进入大面山,行了二百七十余里路,估计此处地方就连采药人也来不了。便放走了所骑的黑骡,找了一个山洞居住下来。

  朝廷曾多次下诏寻找姚平仲,但都没有找到。一直到了干道、淳熙年间,姚平仲才开始出山,到丈人道观院,向人讲述了自己以前的经历。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紫色的胡子又浓又密,有好几尺长。姚平仲神彩奕奕,满面红光,其行走的道路不躲荆棘,不避悬崖,行走的速度却似奔马那么快。姚平仲也常给别人写草书,字迹非常奇特和雄伟,但从不对人说出其得道的原因。

  姚月花(南宋时期)

  女画家。

  姚月花为南宋人杨达妻。其工笔札,善花卉翎毛。

  姚月花曾经为其夫画《芙蓉丕鸟图》,约略浓淡,生态逼真。

  有传世作品《胆瓶花卉图》散页,为《四朝选藻册》之一,藏于故宫博物馆。

  姚思之(宋朝时期)

  宋代画家。

  姚思之善画,以画花卉翎毛为主。其尤擅画花鸟,留有传世作品《紫薇二十四花》。

  姚孝之(宋朝时期)

  宋代官员。

  姚孝资在绍兴年间以右从政郎。后赴岭南,知治广东省东莞县。姚孝资治才精敏,颇具政绩。任政期间,姚孝资勒令官吏百姓共图境内筑堤护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民众多受利益,纷纷赞誉。

  姚孝锡(1097—1179)

   字仲纯, 号醉轩。江苏省丰县人。金代文学家。

  姚孝锡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科举登进士第,调代州兵曹参军。及金兵入雁门关, 一时人心惶惶,代州守城众将和议以开城投降,官属胆怯,投死无所。而姚孝锡却不以为意,依然卧床大鼾。及金兵攻陷代州,姚孝锡被命为五台主簿。不久, 姚孝锡回五台山家后称病,当时其家亭榭园台富于游观,宾客日盈其门。逢州境年饥,姚孝锡又拿出家中所藏万多石粮救济灾民。中年之后, 姚孝锡将家事托付与诸子,于是遂放浪云游五台山的山水之间,吟诗饮酒自娱独乐,年八十三岁时去世。刘迎说他;“谋生有道田园乐,阅世无心寿命长…”

  姚孝锡所作诗文另有意趣,着有《鸡肋集》,已佚。《中州集》卷十内存其诗三十二首。     附诗一首:

  九日题峰山

  不须歌吹上岩台,

  千里睛川入座来。

  世事难凭休挂口,

  生涯见在且衔杯。

  无情趁暖花先老,

  有信迎寒雁己回。

  遥想故园亲种菊,

  霜枝露叶向谁开。

  姚邦基(宋朝时期)

  大昌人。宋代官员。

  姚邦基于北宋正和年间(1111—1117)科举进士及第,后任河南道洧川县令。因奸贼刘豫叛乱降金,后自立为王,于建炎四年(1130)立国号齐。于是姚邦基退隐深山野林,聚众养兵,大力治军以图抗金救国。绍兴七年(1137)刘豫死后,齐国灭亡。南宋朝廷派使者到处寻访隐逸高士, 姚邦基被访复出,受到宋高宗赵构的嘉许,并诏入京都,担任要职。

  姚宽(1105—1162)

   字令威, 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代词人。

  姚宽聪慧异常,博闻强记,精于天文推算。其尤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后来姚宽以荫补官。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的时候,都招姚宽致幕府中。奸臣秦桧执政后,因旧时的怨恨而拒絶任用姚宽。之后姚宽经贺允中、徐林、张孝祥等人堆荐,任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

  姚宽曾集古今用弩事实及造弩技术,编写《弩守书》献与朝廷。其另着有《西溪集》、《史记注》、《战国策补注》、《西溪丛语》等。姚宽留词仅五首。

  因花客篇 ,姚宽被人称为“名花三十客”,姚宽的《西溪丛语》将下列花为三十客:

  牡丹——贵客,    梅花——清客,

  兰花——幽客,桃花——妖客,

  杏花——艳客,    莲花——溪客,

  水犀——岩客,    海棠——蜀客,    

  踯躅——山客,梨花——淡客,    

  瑞香——闺客,    菊花——寿客,

  茶蘼——才客,    蜡梅——寒客,

  丁香——情客,琼花——仙客,

  素馨——韵客,    杨花——狂客,

  葵花——忠客,    含笑——佞客,    

  木芙蓉——醉客,玫瑰——刺客,   

   月季——痴客,    鼓子花——田客,

  像棠——俗客,水槿——时客,    

  安石榴——村客,棠梨——鬼客,    

  孤灯——穷客,    曼陀萝——恶客。

  附词一首:

  查生子    

  情景

  郎如陌上尘,

  妾似堤边絮。

  相见两悠扬,

  踪迹无寻处。

  酒面朴春风,

  泪眼零秋雨。

  过了别离时,

  还解相思否?

  姚兴(宋朝时期)

  相州人。宋代将军。

  靖康年间(1126),姚兴任用州校,因劫杀金国敌人立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年(1127)初,张琪聚兵东归,部队还至东京留守泽宗,姚兴前往投靠,后随张琪投靠刘洪道,驻守池州。

  绍兴元年(1131),张琪反叛,抢掠晓州。吕颐浩降服张琪及部下姚兴等人。起初,张淇还服从指挥,随后变卦。总管巨师古想斩杀张琪,但被姚兴密令手下,将巨师古及妻眷持劫而去。姚兴晚上到达了吕颐浩处,一心归顺吕颐浩。不久,吕颐浩有感于姚兴的勇敢忠义,上奏朝廷,授姚兴武义郎,隶属张俊军中,跟刘锜驻守顺昌。姚兴历任宿州、亳州、下城父,永城临换,迁任武略大夫。姚兴参加了淮嚅之战,勇立战功,被授武右大夫,任建康府驻答御前破敌军统制,充荆州南路兵马副都监。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国毁约,南下侵犯。当时姚兴隶属都统王权部下,于庐州定林遭遇金兵。姚兴率领部队与金兵展开大战,结果打败了金兵。

  始初,金主亮在寿春,江淮置使,命令王权出兵迎战,但王权胆怯,畏敌不前进,待到刘奇督战告急,王权才勉强应守庐州。敌军渡过淮河,王权惧怕即自己退兵回和州,令命姚兴守卫庐州。姚兴马上重新布防,做好作战准备。金兵行至尉子桥,姚兴率兵勇猛出击,与金兵进行决战,敌军用铁骑进攻,姚兴亲率领士兵力战,场面惨烈,姚兴亲手斩杀了数百名敌人,打退了金兵。

  金兵再次进攻,姚兴领军迎敌,数番恶战,兵力严重不足,姚兴要求王权派兵增援。然而王权再度放弃仙宗山,严令士兵自卫保命。另一将军统领戴皋也领骑兵离开避战。姚兴军情危急,数次告急请求增援,但王权一直不肯派兵应救,姚兴只有孤军奋战,拼命杀敌,暂时打退了金兵。

  有一个叫李二的人,因他以前曾经对王权有过恩惠,所以获得特权自由出入于王权的军营,出入宋金国边境做商贩贸易。这个李二被金兵重金收买,就悄悄地拿了王权部队的军旗,偷送给金兵。于是,金兵设计:将一个军营伪装成宋朝军队,移至宋军附近,将士兵的衣服换成宋军的服装,军营插上王权部队的旗帜,做陷井引诱姚兴。姚兴不知有诈,前往军营打算与王权共谋退敌之策,结果中计被擒,父子皆死。

  事后,朝廷诏赠容州观察使,特别授其后人三人任要职,在其村寨立庙纪念,再于淮西战场立庙,赐额旌忠。

  开禧元年(1205),户部侍郎赵善坚又上奏朝廷:“近守边藩询访故老,姚兴以四百骑当金人士数万,自辰至午,战十数合,援兵不至,竟死于敌,金人相谓曰:‘有如姚兴者十辈,吾属敢前乎?’兴忠勇如此,宜超加爵谥。”之后,朝廷再赐谥忠毅。

  姚宪(1119—1178)

   字令则。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州)人。宋代官员。

  干道八年(1172),姚宪登进士第,历任户部侍郎、工部侍郎。姚宪于宋孝宗在位时任参知政事。干道九年(1173)任签书枢密院事,淳熙元年(1174)任参知政事。

  同年,朝廷上下纷纷议论,传说姚宪与台臣詹亢宗等人合谋诬陷宰相曾怀,倾夺其相位。一时难辩真伪,结果姚宪被贬削职,降任端明殿学士,出宫外观察留用,不久入住南唐军营内。之后知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姚宪于淳熙五年(1178)去世。

  姚颖(1150—1183)

   字洪卿。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宋代状元。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姚颖在戊戌科举中及第进士第一人,世称之为文状元。姚颖高中状元之后,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通判平江府。

  姚颖博才多学,性情淡泊,为人谨厚有雅量。姚颖曾从师郑锷求学,一贯勤奋刻苦,作文章皆俊秀。但其为官却常不敢有所作为,恐同僚讥其张扬。但其才华超群,断识异常,预测天下事无不被证实。不久之后因病身亡,年仅三十四岁。

  世人惜姚颖英年早逝,不能有大作为。后来,理学巨擘叶适亲自为姚颖撰写了墓志铭。

  附姚颖诗一首:

  题洁斋书院

  鹅湖鹿洞两优游,

  吾道南来谁与俦。

  鄂地传心化已洽,

  堇山遗教泽长留。

  空阶向日春风度,

  栋宇凌云化雨周。

  声誉已垂百世后,

  长江虹水不空流。

  姚琻(宋朝时期)

  字叔贵。先祖北京,后为顺昌(今安徽阜阳)人。另一说其为福建省建安人。宋代榜眼。

  姚琻少年时就聪明过人,其勤奋好学。因为家境贫困,其只好到城南的禾村上学。禾村离家很远,其每天都要走很多的路程。姚琻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无论如何,其都一定在傍晚的时候赶到家里。

  南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姚琻辛未科举中登赵建夫榜进士第二人,世称为榜眼。

  在姚琻中榜眼之后不久,高中状元的赵建夫突然暴病身亡。朝廷只有将榜眼替代,姚琻得进殿谢恩,成为状元。官任枢密院检讨。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朝廷命姚琻出守建安。当时的建安城正在闹灾,原来总共二十四个街区,仅剩下九个街区存在,而剩下的街区民不聊生,处在几乎瘫涣的状况。姚琻到任后,即深入瞭解街区的详细情况,姚琻热心安抚百姓,颁布公告,严惩贪官污吏,坚决打击邪恶势力,实行加强法治,积极恢复经济商品贸易市场,大力发展手工生产等政策。

  通过一系列整治,三年之后,建安城所辖的城区全部重建完成。建安城呈现出局势稳定,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姚琻也因此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称赞。

  姚宏中(宋朝时期)

  字道安。广东海阳隆津都(今广东省朝州)人。宋代探花。

  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姚宏中参加科举礼试,获得同知贡举刘爚的赏识取第一名。高宗建炎二年(1128),姚宏中参加了戊申科举殿试,读卷官认为姚宏中的文章切中时弊,直言不讳,触犯忌讳,故意将之压为第三名。姚宏中登李易榜进士第三人,世称其为探花。

  姚宏中进士及第后,并没有立即被朝廷任用,他只有寄居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候职整整一年。期间姚宏中独居一室,继续研经读史。后补授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教授。但姚宏中未赴任便去世,年二十九岁。

  姚行简(宋朝时期)

  蒙古官员。

  姚行简曾经担任蒙古盐使。宋太宗五年(1233), 姚行简受朝廷之命修理解州(今山西省运城西南)官府盐池所损坏处。姚行简亲率工匠兵民,按质量抓紧抢修盐池等处,终于如期修复好工事。因此姚行简受到了朝廷的嘉奬。

  姚润(南宋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杂技艺人。

  南宋年间, 宋理宗举行了“天基圣节”的庆祝活动,在“天基圣节”的“排档乐次”(即表演节目名单)中,其中记録了艺人姚润的两场演出:包括《撮弄·寿果放生》,及《舞绾·寿星》的表演。

  其中节目《寿果放生》就是在其所变出来的寿桃之中,突然变出一只鸟儿飞走。 《舞绾·寿星》为一种双人表演的杂技。

  姚孝宁(宋朝时期)

  宋代词人。

  姚孝宁为宣和太学生,其生平事迹不详。

  附词一首:

  念奴娇咏月

  素娥睡起, 驾冰轮辗破, 一天秋緑。

  醉倚高楼风露下, 凛凛寒生肌栗。

  横管孤吹, 龙吟风劲, 雪浪翻银屋。

  壮游回首, 会稽何限修竹。

  今夜对月依然, 尊前须快泻, 山头鸣瀑。

  吸此清光倾肺腑, 洗我明珠千斛。

  只恐婵娟, 明年依旧, 衰鬓先成鹄。

  举杯相劝, 为予且挂团玉。

  姚述尧(北宋时期)

  号何山道人。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宋代词人。

  有关姚述尧的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卒于北宋。

  附词一首:

  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君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

  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长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

  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姚遇仙(南宋时期)

  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杂技艺人。

  据宋末元初人周密所撰《武林旧事》书内记载:姚遇仙为临安“撮弄”艺人。“遇仙”为其所取的艺名,以表示“撮弄”技艺的神秘和高超。姚遇仙似曾经遇到过神仙,有幸获得仙人的指授。

  姚述尧(宋朝时期)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代词人。

  姚述尧于宋朝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进士第。后入仕途, 姚述尧于干道四年(1168)知乐清县事,干道九年(1173)权发遣处州。淳熙九年(1182)知鄂州,放罢。淳熙十五年(1188)被任命知信州,后即改主管亳州明道官等职。

  姚述尧着有《箫台公余词》一卷。

  附词一首:

  南歌子九日次赵季益韵

  人在烟云里,

  山横碧空旁。

  望中缥渺是仙乡。

  幸有佳朋何惜、醉斜阳。

  公子传杯速,

  骚人练句忙。

  悠然此兴未能忘。

  似觉庭花全胜、去年黄。

  姚希德(宋朝时期)

  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宋代宰相。

  嘉定十六年,姚希德于科举中登进士第,后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调任盘石令。其时四川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后来姚希德调任嘉定府司理参军,改知蒲江县。当时社会巨室挟世邑号难治。姚希德绥强扶弱,声闻着闻。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姚希德名闻,召其审察,随后迁行都进奏院,通判太平州,改通判福州。赴任当日,姚希德步行至侯官,官吏不见车马轿夫,也无亲信随从,不知道姚希德就是新上任的上司。

  姚希德被诏还京,任国子监丞,迁太府寺丞。当时暂书拟金部文字兼沂靖王府教授。其帝斥逐权奸,收召名德,举朝相庆。姚希德观察当时的国家形势,外表看似清明稳固的朝廷,但实际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有危亡的象迹。姚希德上奏说:“尧、舜、三代之时,无危亡之事,而常喜危亡之言;秦、汉以来,多危亡之事,而常讳危亡之言。夫危亡之事不可有,而危亡之言不可亡。后世人主乃履危如履坦,讳言如讳病”。又言:“君子非不收召,而意向犹未调一;小人非不斥逐,而株犹未痛断。大权若操握,而不能无旁溪曲径之疑;大势若更张,而未见有长治久安之道。廷臣之所以讽谏,封囊之所奏陈,非不激切,而陛下固不之罪,亦不之行。自古甘蹈危亡之机,非独暗主,而明君亦有焉。此所甚惧。朝廷者,万化之所自出也,实根于人君之一心。夫何大明当天,犹百有可议者?内小学之建,人皆知陛下有意建储也。然岁月逾迈,未赌施行,人心危疑,无所系属。秦、汉而下,嗣不早定,事出仓卒,或宫闱出令,或宦寺主谋,或奸臣主议,此皆足以危人之用也。陛下何惮而不早定大计?诋第之盛,人皆知笃于亲爱也。然依冯者众,轻视王法,请托之行,捷于影响。杨干,晋侯弟也,乱行于曲梁,而魏绎戮其仆,晋侯始怒而终悔,晋卒以霸。平原君,赵王弟也,不出租税,而赵奢刑其用事者,赵王贤而用之,赵卒而强。皆足以兴人之国也。陛下何为而不伸国法?今女冠者流,众所指目;近挡小臣,时窃威福。此陛下之心乍明乍晦之所以,岂不谓之危乎?国有善类,犹人有元气,善类一败一消,元气一病一衰。善类能几,岂堪数消,消极则国随之矣。陛下明于知人,公于用人,固无权奸再用之意。然而道路之人往往窃语,此元右,绍圣将分之机也,祸根犹伏而未去,不几于平安其危乎?”皇上闻奏后,改容道:“朕决不用史嵩之。”

  姚希德迁知太宗正丞兼权金部郎官。李韶以病辞官告退,十次上疏。姚希德说:“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奉留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又言:“财用因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费,以实军储,以厚民生,敬天莫大于此,岂在崇大宫宇,庄严设像哉。”又条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皇上也认为可行。

  姚希德进秘书丞,接迁任著作郎,授江西提督常平。役法久坏,临川富室有赂官吏求免的人,姚希德就判其有罪受罚。后提点刑狱,加任直秘阁。未几,加度知员外郎,又直宝章阁,移任赣州。当地有号称“崔太尉”的盗贼,占山据岭,连数乡郡,刘老龙等聚众烧杀掠抢,为乱一方。姚希德授谋略与征讨军,不出两个月,盗贼平定。后姚希德以直宝谟阁,广西转运判官兼权静江府。又授直微猷阁,知静江府。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兼转运判官。后因母亲去世,辞去一切职务。

  孝期一过,朝廷召其为秘书少监兼中书同下省检正诸公事。入对,言君子小人正邪之辩,并说:“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小人自直朋党,挤排正人,甘言丫佞语,一切顺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为身计,非国计也。”不久,姚希德任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实録检讨兼权给事中,兼权刑部侍郎、同修国史、实録院同修撰。

  当时西域屯兵,欲侵犯边境,有些人认为复用史嵩方可平定,为史嵩造论纷纷。皇上也有意再用史嵩,知道姚希德必定极力反对,就诣询众臣之意,不少人同意史嵩复职,但姚希德决然反对,其具疏密奏,不报,又缴邓泳予祠之命,右正言邵泽、监察御史吴衍、殿中侍御史朱熠相继讨论,终于阻止史嵩复职。

  姚希德以集英殿修撰提点千秋鸿禧观。未几,任职两淮宣抚使判官,接着加宝谟阁待制。移京西、湖南、湖北、四川。诏叙复元宫。姚希德以护江陵有功,召为户部侍郎。帝曰:“希德才望可为阃帅。”即进焕章阁待制。知庆元府,沿海制置使,相继升敷文阁待制。诏增沿海舟师,姚希德为之广募水军,造战舰,蓄粮食,蠲米一万二千石、旧逋一百万。

  后来,姚希德被召任工部尚书兼侍读。入侍经筵,帝问其庆元之政,希德甚熟悉。后以文华 ,直学士,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守留。其按行江上,慰劳士兵,众皆欢悦。

  溧阳饥荒,姚希德及时开仓发粮赈百姓,救活了众多平民。姚希德还亲手创建宁江军,从建康、太平至池州列砦置屋二万余间,屯戍七千余人。朝廷多次下诏嘉奬了姚希德。后姚希德加宝章阁学士,任刑部尚书,兼任淮西总领。

  景定五年(1264),姚希德转任兵部尚书兼侍读。讲解用人才,修典事,治兵甲,惜财用四事。后任瑞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

  姚希德通晓星变天文,上疏引咎,乞解机务,兼权参知政事。度宗即位后,授其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继任参知政事。后授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之后出任潭州知府,湖南按察使,其因病请辞,不久以旧职奉祠。

  姚希德请致仕,皇上诏不许。数番力请,诏许,以资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依旧潼川郡公致仕。姚希德于咸淳五年(1269)去世,度宗皇帝悼其伤心而辍朝政,赠谥:少保。

  姚希德忠亮平实,清俭自律,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知者。广西官署以锦为帟幕,姚希德:“吾起身书生,安用此。”命以缯缬换调。四川亲族姻旧相依者数十家,姚希德尽力助其终身,婚丧红白事亦尽力相助。

  姚希德着有《续言行録》、《奏稿》及《橘州文集》等。

  姚勉(1216—1263)

  字飞卿。号成一、又号雪坡。新昌(今江西宜丰县)人。宋代状元。

  宋理宗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第一名。

  姚勉出生后,因他母亲的出身微贱,他曾被遗弃于野外雪地之中。第二天,过路的人们还听到婴儿的啼器声,将此事告知姚勉的家人,其父亲才命人将儿子抱回家中抚养。为了不忘本,姚勉就以“雪坡”为号。

  姚勉高中状元之后,因为他的恩师乐雷发屡试不第,他就上书给皇上理宗,请求将自己的科名让与老师。理宗被他的诚意打动,就特地召乐雷发上殿亲试,并赐特科第一。

  姚勉开始授职为平江节度判官,刚巧父亲因病去世,服丧三年。之后他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兼任太子舍人。

  当时,朝中丁大全专权,太学生刘黻、陈宜中等人因弹劾而被逐出。姚勉语甚切直,结果忤怒了丁大全而被迫隐归乡里。开庆元年(1259),丁大全因为隐瞒军情被罢免。吴潜再次被任命为宰相,姚勉被召为校书郎。当时理宗贾贵妃的弟弟贾以道专权跋扈。有一次,理宗到东宫探访,正遇见姚勉在讲学《易经》中的《否挂》,姚勉就趁机借题发挥,指斥权奸,从而得罪了贾以道,之后就被免职。

  姚勉聪明异常,特别擅长诗文,他与黄梦炎、胡仲云、刘元高被当时世人称为“锦江四俊”。姚勉在还乡之后,不久因忧患而病逝于家中,年终四十七岁。

  姚勉的著作甚丰,留传于今的仅剩《雪坡文集》。

  姚镛(1191—?)

   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逢。剡溪(今浙江省嵊州)人。宋代诗人。

  姚镛于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科举登进士第。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绍定六年(1233),姚镛以平定寇贼战功迁知赣州。姚镛为人直言敢谏,疾恶如仇,不避权贵,后因忤逆帅臣被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姚镛离贬所在地。后流落江湖,四方云游。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在江湖派诗人中,姚镛是功底较深的一个,尤其是律诗,格律整齐,声调铿锵有力。而絶句也情至缠绵,音节圆美清丽可爱。被贬之后,诗文更恣肆无忌,大有刘禹锡之风。姚镛着有《雪逢稿》。《全宋词》辑入其词一首(另有存目一首)。

  附诗一首:

      春日书怀

  柔风散原野,百草摇春心。

  丛溥曜阳彩,嘤鸣调好音。

  节物一以变,万感集素襟。

  玄发不常居,华景无停阴。

  胡为苦贫贱,征尘翳瑶簪。

  萱叶履堂阶,荆花感晴林。

  明当理星驾,归息清溪寻。

  姚訔(?—1275)

  南宋潼川(今四川省三台)人,寄籍宜兴。宋代官员。

  姚訔官任常州知州。德祜元年(1275),元军攻陷常州,他亲自筹划百姓民兵组织反攻。数番激战,宋军终于收复州城。之后姚訔任知州。

  后来,元军元帅伯颜率兵前来攻城,他与通判陈怊、都统刘师勇、王安节等人率领全城军民坚决反击,在守城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幷且深有谋略。

  但之后因宋朝政府的无能和失策,在敌军压城已久仍然未派援军解救。

  姚知州只有与全城的军民团结一致,艰苦、顽强地坚守了半年。最后,常州城被敌人攻破,姚訔和众将士英勇不屈就义。

  姚卞(宋朝时期)

   字伯善。嘉禾人。状元。宋代词人。

  姚卞为宋仁宗时秀才,他父母双亡,生性聪明,好读史书,尤好扶剑谈兵,一度在外祖家教书度日。一天,有人寄书来,是父亲的故交成都安抚使特邀他前去求学。到成都之后,姚卞没有去游山玩水,他仰慕诸葛亮的罕世之才,专心苦读,广博群书。第二年朝廷科考,姚卞应试有如神助,登进士第一甲第一名。姚卞高中状元后官至参政知事一职。年老时无疾而终。

  附词一首:

  念奴娇诸葛庙

  小舟横楫, 看云峰高拥, 千重苍碧。

  白帝城中冠盖换, 田野犹谈玄德。

  三顾频频, 两朝开济,何处寻遗迹

  江堆石阵, 至今神拥沙碛。

  追忆当年诸葛, 幅巾高卧, 抱图王奇策。

  见说庙堂今尚在, 中有参天松柏。

  据蜀英豪, 吞吴遗恨, 俯仰成今昔。

  空令豪俊, 浩歌挥涕横臆。

  姚涣(北宋时期)

  字虚舟。普州(今四川省安岳)人。宋代官员,诗人。

  姚涣世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隋代开皇年中,姚涣先祖姚景彻,以征讨平泸夷战争,立战功被任命为普州刺史。姚景彻去世后,其子孙后代定居普州。

  姚涣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科举进士及第,官任监益州交子务。姚涣发现主管暗中贪污的隐情,贪罪应当判死罪。但姚涣说:“戮人以于泽,非吾志也,义不蔽奸而不已。”于是勒令贪者退还赃财物,请使者裁决,他不愿因此而受奬赏。虽然贪官都受到制裁,但都保住了性命。《姚涣却赏》这个故典就是因此而来。

  后姚涣任知峡州。宜都平民被盗贼所伤害,知县将嫌疑犯押进监狱。姚涣重新审案,发现冤情,幷且将真凶捕获。

  当年,暴雨连连,导致江河涨溢,姚涣亲自前往河岸动员工众,告戒百姓及时转移,搬运粮食财产,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不久,全城被洪水淹没,因及时迁移而没有一个被水淹死,避免了财物的损失。

  姚涣根据地形的实情。率军民共同建筑新城子、堤坝、城台。姚涣将百米的河岸打桩加固,筑成长堤,幷且用石头巩固。之后发生洪涝,江水大涨,但都没有危害到城民百姓。人们纷纷赞扬姚涣的功劳和恩德。

  及姚涣调任知涪州,当时境外夷人常侵犯边界,姚涣以理服人,用恩信感化他们,结果各族首领都前来拜服。姚涣离开之后,他们也没有犯境作乱。

  姚涣在担任光禄卿一职上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姚舜元(宋朝时期)

  江苏嘉定人。宋代将领。

  姚舜元为宋朝平江府东南副将,镇守吴淞。德佑初年,元军犯进江平,姚舜元对其弟姚舜宝及其儿子姚应龙说:“国家厚泽在人,大本未去,收拾散亡可图也!”元军副将东巡,看到宋军防守整齐,准备充足,不敢侵犯。恰大雾弥漫四周,元军突然偷袭,击败宋军。结果姚舜元及其弟姚舜宝、儿子姚应龙皆战死于沙场。

  附姚舜元诗一首:

  游大涤

  此是名山第一宫,

  仙人问在独道踪。

  玲珑两洞通玄境,

  突兀一山为柱峰。

  水泛红云出幽谷,

  风吹苍雪落长松。

  何时见得人间暇,

  遍踏烟岚翠万重。

  姚秘(宋朝时期)

  宋代官员。诗人。

  姚秘为唐末宋初时期人,曾官任右谏议大夫职等。

  附诗一首: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南纪仙乡景最佳,

  林泉幽处有儒家。

  门旌孝义为人范,

  殿试贤能是国华。

  物象四时供野兴,

  图书万卷益生涯。

  遥思竹阁凭虚楹,

  下瞰章州浸晓霞。

  姚鍄(宋朝时期)

  长居四川。诗人。

  姚鍄为宋太宗时期人。有关姚鍄生平事迹不详。据传:宋太宗淳化年间,太宗于某个春日,在苑中钓鱼小宴,姚鍄作皇上侍从,太宗一时雅兴大起,命姚鍄吟诗作赋,有句等等。

  附句:

  句……

  花枝冷溅昭阳雨,

  钓线斜牵太液风。

  ……

  姚嗣宗(宋朝时期)

  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人。宋代官员。诗人。

  姚嗣宗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环州军事判官,主陕西四路部署司勾当公事,后知治寻州府。

  附诗二首:

  书驿二首

  一

  踏碎贺兰石,

  扫清西海尘。

  布衣能效死,

  可惜作穷鳞。

  二

  百越干戈未息肩,

  九原金鼓又轰天。

  崆峒山叟笑不语,

  静听松风春画眠。

  姚道原(1018—1081)

  通州静海(今江苏省南通市)人。宋朝官员,诗人。

  姚道原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科举登进士第。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任吉州(今江西省吉安)知州,元丰四年(1081)去世,年六十三岁。

  附诗一首: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共登龙榜早翱翔,

  青琑黄扉佐有唐。

  金印隔江开督府,

  月娥环席劝飞觞。

  皋夔勋鼎先三事,

  杭越诗简第一章。

  不比当年元兴白,

  锦衣易地镇仙乡。

  姚辟(宋朝时期)

   字子张。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宋代诗人。

  姚辟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科举进士及第。授陈州项城令,英宗治平三年(1066),姚辟预修《太常因革礼》,治平四年(1067)授屯田员外郎、应天府教授。神宗熙宁三年(1070)知扶沟县。后通判通州。

  姚辟有诗六百余首,大多散佚。

  附诗一首:

  涟漪洞

  五门高险势摩天,

  洞底清泠泻碧连。

  频藻重游知暮雨,

  薛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宝,

  岩竹抽新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

  野僧问惜有云眠。

  姚勔(宋朝时期)

   字辉中。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宋代官员。

  姚勔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科举进士及第,授永康令。 哲宗元佑初期,召为秘书丞、太常丞。后拜右正言,改任左正言。姚勔累迁中书舍人、宝文阁侍制、国子祭酒等职。以本职知明州。 

  绍圣年初,言者论其阿附吕大防、范纯仁, 姚勔被责备走任信州知州,又降职以奉议郎主管杭州洞霄宫,再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

  姚孳(宋朝时期) 

   字舜徒。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作慈豀人。宋代诗人。

  姚孳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科举进士及第,官任褐县尉。哲宗元符年间,历任提举成都府路、荆湖南路常平、江东转运副使。姚孳在任职夔州知州期间去世。

  附诗一首:

  泳东溪碧波亭

  赖简池台两蜀夸,

  东溪别是一仙家。

  令人却噫康王谷,

  坐看珠篪溅雨花。

  姚舜谐(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姚舜谐于宋神宗元户三年(1080)以议郎通判台州。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题共乐堂

  秀气清阴日满前,

  仙嬴蓬阁景都全。

  彩舟画楫鱼喷浪,

  绮席金炉麝吐烟。

  灌胜更思明月夜,

  饮酣惟恐夕阳天。

  主人报政荣涂近,

  淮浙重游路接连。

  姚祜(宋朝时期)

  武进(今江苏省武进)人。宋代诗人。

  姚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科举进士及第。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福圣观

  织女机成未剪裁,

  练光浮出五云间。

  日边云彩凭空落,

  润底寒声动地来。

  望彻九霄人错愕,

  势倾三井雪崩摧。

  卧龙欲起为霖雨,

  肯逐洪波去不回。

  姚舜明(宋朝时期)

   字廷辉。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代官员,诗人。

  姚舜明于宋哲宗绍兴四年(1097)科举进士及第,授相州临章主簿。历任牟平、昆山、华亭县令。徽宗宣和三年(1121)通判婺州,遂权州事。后除直秘阁,提点两江刑狱。钦宗靖康元年(1126),擢监察御史。高宗初期,除知衢州,寻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建炎四年(1130)知江州,兼本路安抚制置使,后召为右司马员外郎。闲职不久,提举江州、太平观,后进徽猷阁侍制。

  附诗一首:

  赠紫微主僧冲邈

  僧腊俗年俱老大,

  儒书佛教旧精勤。

  姑苏一万披缁客,

  四事无知彼上人。

  姚(宋朝时期)

  德清(今浙江省德清)人。宋代诗人。

  姚毂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科举登进士第。钦宗靖康年初任龙泉县知县。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九姑山最高亭

  一亭九构冠崇冈,

  下瞰千岩拱四旁。

  作意只图分野景,

  凌空因得近天光。

  银河入夜侵衣冷,

  玉桂乘秋泛席香。

  我辈公余堪燕集,

  登临何必待重阳。

  姚鹏(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姚鹏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知丹阳县。高宗建炎元年(1127)以直秘阁知深州,改知洪州。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沈山

  地偏来客少,

  山青似春多。

  聊凭杖履力,

  得与云霞亲。

  惟有月留我,

  更无尘污人。

  沈公不复见,

  清风啸松声。

  姚宏(宋朝时期 ) 

  字令声。嵊县(浙江省嵊县)人。宋代官员,诗人。

  姚宏于宋徽宗宣和年中入太学上庠。高宗建炎年间,姚宏经吕颐浩推荐为删定官,后任监杭州税,再调衢州江山县。

  姚宏生性刚直不阿,曾与奸臣秦桧之间有争执而得罪秦桧,待秦桧位高权重时,以旧怨之恨,将姚宏陷害致死。

  附诗一首:

  梦笔驿

  一宵短梦惊流俗,

  千里高名挂里闾。

  遂使晚生矜此意,

  痴眼不读半行书。

  姚小彭(宋朝时期)

  宋代官员。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姚小彭以将仕郎特添差福建路安抚大使司准备差遣职。余事不详。

  有关姚小彭诗文全散佚。仅留一残句。

  附句:

  ……

  山接衡湘多爽气,

  湖如杭颖共佳名。

  ……

  姚愈(宋朝时期)

  字次韩。江苏常熟人。宋代官员, 诗人。

  姚愈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科举进士及第。光宗绍熙五年(1194)为司马农寺丞。宁宗庆元二年(1196)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庆元三年(1195)为右谏议大夫。姚愈在任御史中丞职位上去世。

  附诗一首:

  净土院

  动节摩云岁月深,

  冰霜不改旧时阴。

  静浮香篆度幽径,

  冷滴翠光生茂林。

  明月满窗横好墨,

  清风入指接黄金。

  个中须取西方意,

  梦落人间何处寻。

  姚申之(宋朝时期)

   字崧卿。江苏昆山人。宋代诗人。

  姚申之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科举登进士第。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家西小亭名水云千顷

  云景翻飞宿鸟回,

  斜晖犹带晚潮来。

  小桥低处通船过,

  一队鹅儿两道开。

  姚中(1139—1188)

  新城(今江西新建北)人。宋代诗人。

  姚中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去世,年四十九岁。有关姚中生平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鱼龙吹浪起云烟,

  来向江湖驾铁船。

  卷地黑风吹海立,

  直将波浪过西天。

  姚宋佐(宋朝时期)

  字辅之。湖南郴州人。宋代诗人。

  姚宋佐于宋孝宗干道八年(1172)科举进士及第。调静江府学教授。姚宋佐尤具文才,以诗名于世。多散佚。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上桂林詹帅

  九月无霜飞叶少,

  四时有笋乱岩深。

  桂林二十四岩洞,

  杖履十年哄醉吟。

  姚寅文(宋朝时期)

   号雪坡。关西人,居湖州东林。宋代诗人。

  姚寅文与名人戴溪友好。戴溪为湖州教授时,曾与姚寅文结交,来往密切,诗酒唱酬。

  附诗一:

  养蚕行

  南村老婆头欲雪,晚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试问春茧何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得知。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喂饲如婴儿。

  只今上筐十许日,食叶如风音如雨。

  晚深入静不敢眠,自还床头逐肌鼠。

  又闻野崇能相侵,典衣买纸烧蚕神。

  一家心在阴雨里,只恐叶湿缲难匀。

  明朝满簇收银茧,轧轧车声快如剪。

  小姑促汤娘剥纰,嬉嬉始觉双眉展。

  缲成白雪不敢闲,锦上织成双凤图。

  天寒尺寸不得者,尽与乃翁输县官。

  君不见长安女儿嫩如水,十指不动衣罗绮。

  我曹辛苦徒尔耳, 依旧织麻冬日里。

  姚舜陟(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姚舜陟曾任江阴军签判职,余事不详。

  附诗一首:

   杨高士听弹琴

  我来请雨谒龙公, 日脚已歙云冲融。

  解衣般砖暂小憩, 清淡对此两相翁。

  霏霏锯屑引意静, 燕鼎忽闻弹丝桐。

  少年水师貌颇古, 十指卷袖如剥葱。

  初为宫声变羽调, 雅淡更觉神雍容。

  是时画晷屋角转, 汹涌万木鸣西风。

  吹蝉得志竞清啸, 恍异人境如天宫。

  兹山颇疑洞府外, 地有异石皆玲珑。

  是何美韵惬振玉, 意欲直造无何中。

  尘埃自叹百僚底, 谁谓一日欣遭逢。

  更须霖雨起焦旱, 兹游可记传无穷。

  姚东(宋朝时期)

   字明仲。龙溪(今福建省漳州)人。宋代诗人。

  姚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科举登进士第。后调任长溪主簿,再调任保昌丞。姚东以通直郎致仕。

  附诗一首:

  皆山西爽二亭

  华亭百尺跨嶙峋,

  照眼风光自吐吞。

  间数炊烟分聚落,

  坐收奇观入壶尊。

  风峦绕户云生袂,

  铣柝无声月在轩。

  更有何人佩黄犊,

  耕锄已遍落霞村。

  姚望之(?—1234)

   字肖吕。宁德(今福建省宁德)人。宋代诗人。

  姚望之于宋理宗宝历二年(1226)中武举进士及第。端平元年(1234),赵葵恢复三京,姚望之入为其幕客。同年赵葵兵败,姚望之死于军中。

  附诗一首:

  龟山禅寺

  万山深处远轮蹄,

  古寺雍熙诏赐题。

  坐望竺干诸佛近,

  从凭菌阁十方低。

  灵岩频见玄猿度,

  琪树应招白鹤楼。

  不觉胜游天已晚,

  一痕新月印前溪。

  姚正子(宋朝时期)

   字梦午,初名端礼,以字行。慈豀(今浙江慈豀东南)人。宋代诗人。

  姚正子七岁学《小戴礼》,能知其要领。年四十六岁始举于乡试,年四十九岁而亡。

  附诗一首:

  道爱堂

  官称文母俨如临,

  冰监何须清白箴。

  学道正传蓬瑷脉,

  爱人默契武诚心。

  廉重永画流疏影,

  琴入熏风奏雅音。

  芹泮未为无子羽,

  从知善教入人深。

  姚燃(宋朝时期)

   字达泉。宋代诗人。

  有关姚燃的生平不详,仅知其有挽赵必诗。

  附诗一首:

  挽赵秋晓

  已矣嗟麟趾, 青衫正少年。

  才优合芸阁, 时异涤桑田。

  雨散伤同辈, 风流痉九原

  何当一束 ,挥泪玉人前。

  一枕春婆梦, 如君亦可悲。

  人间无着处, 天上有归期。

  光岳失英气, 江湖欠好诗。

  莫愁身后事, 跨龟有诸儿。

  姚潼翔(宋朝时期)

   署名社翁。钓台(浙江桐庐)人。宋代诗人。

  姚潼翔为月泉吟社第二十一名,署名社翁。

  附诗一首:

  春日田园杂兴

  壁写新年百事昌,

  春盘次第蓼芽香。

  烧灯过了争挑菜,

  祭社归来更撒秧。

  布谷几声摧耕亩,

  吴蛰三伏正绦桑。

  一春忙过无多日,

  又听鹏鹒报麦黄。

  姚清叔(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有关姚清叔生平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琅珰驿

  弄臣宁复解输忠,

  偶契琅珰一语中。

  富贵易亲贫易感,

  西来方忆曲江公。

  姚彦游(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有关姚彦游生平事迹不详。仅留残句。

  附句:

  见说巴南一小舟,

  孤城寂寞字江头。

  闻说巴南无一事,

  助人清思有江山。

  ……

  姚西岩(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有关姚西岩生平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腊梅

  花簇柔枝疑蜜窥,

  蒂台新叫似蜂房。

  外无梅粉铅花饰,

  中有兰心紫晕香。

  姚显(宋朝时期)

  霅川(今浙江省湖州)人。宋代诗人。

  有关姚显生平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游九锁山

  九锁碧阴凉,

  行人古道长。

  四山松雨过,

  一路稻云香。

  怪瀑惊危嶝,

  残蝉乱夕阳。

  长安金屋好,

  梦不到山房。

  姚中一(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有关姚中一生平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花障

  缘外秾黄白外红,

  一屏香锦立春风。

  天真步障豪雄敌,

  借与王家赛石崇。

  姚自强(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

  有关姚自强平生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游洞霄

  春藜有分步仙家,

  昨日晴晖今雨霾。

  不是游观先一日,

  何缘识得谈生涯。

  姚所韶(宋朝时期)

  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宋代诗人。

  有关姚所韶生平事迹不详。

  附诗一首:

  渔歌

  自得元无趣,

  悠然与世忘。

  一声来欸乃,

  孤棹在沧浪。

  云断暮空碧,

  江清秋思长。

  欲将湘笛和,

  无调入宫商。

  姚熔(宋朝时期)

  字干父,号秋圃。生卒籍贯不详。宋代诗人。

  姚熔平生以儒教为业,教书授徒度日,生活甚为潦倒。姚熔晚年曾主持天台黄岩学堂,仅一年便去世。姚熔为学精研细读,为文严谨考究,著述较多,均已失传。 其学生周密在《东齐野语》卷十四中收録其杂着数篇,颇见功底。如《江淮之蜂蟹》借毒蜂、雄蟹之趋炎赴势,来讽刺世间邪恶势力,寓意深刻。

  姚紾

  浙江湖州人。

  在湖州的五山有五座山峰,山下的村民姚紾曾经在山上砍柴,一天突然遇上神仙。 回家后, 姚紾按照仙人的指授,钻入瓮中隐身,对家人说:“要等到七天之后纔可以打开瓮盖。”限日未到, 因家人好奇和疑惑而打开瓮口,结果姚紾未能成仙,却变为一只白鹤飞向五山。

  神话传说典故《姚紾化鹤》,由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湖州·安县志》引唐李泰《括地志》下。

  姚云文(宋末元初时期)

  字圣瑞。高安(今江西省)人。宋代词人。

  姚云文为宋代咸淳年间进士。入元朝,授承直郎,官工部、刑部架阁。抚、建两路儒学提举。秩满家居。

  姚云文的词成就极高,翰墨大全又称为姚若川,从此天下同文称姚云。其《紫萸香慢》入选宋词三百首之一。世人评姚云文:字字奇警呜咽,句句锤炼无渣滓,尘世沧桑,可胜浩叹!

  姚云文著作有《江村遗稿》。

  附録词一首:

    紫萸香慢

  近重阳,偏多风雨,絶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                漉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