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回忆在高州中学学习生活的三件事


  我于1955——1958年在高州中学读高中。在这三年中,在班中当过团支部书记,在校团委当过宣传委员,在母校的校园生活中留下过一些足迹。有三件事我一直不能忘怀,虽然事不大,但反映出的理性的东西一直在沐浴着我的人生。

  《高中生活》的仿七步诗

  当时高州中学校园文化比较活跃,有两种刊物,一是团委主办的《高中青年》,一种是学生会主办的《高中生活》。有一期《高中生活》刊登了一首仿七步诗,作者是谁、诗名是什,我已记不起来了,但这首诗我一直记得:“花衣晒花上,花在衣下泣,本来同是花,相压何太急。”这首诗刊登出来之后,住在学砚塘东侧蓝田宿舍的女同学就不敢再在学砚塘边的花篱上晒衣服了。我记得,在1957年暑假湛江地区中学团干培训班上,我以《怎样组织讨论,进行思想教育》为题介绍高州中学宣传和校园文化时说过这件事。

  这件事虽小,但反映出两个社会层面的问题,至今还有意义:一是文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二是校园的緑化、环境卫生、设施以及社会上的緑化、环境卫生、设施靠全体公民来维护。

  “花少十几文,考多十几分”

1957年以前,原湛江地区(含现在湛江、茂名、阳江三市)只在湛江设一个高考考场,当时湛江地区各县(市)的考生都必须前往湛江参加高考。1957年在高州中学设了一个考场,高州周边几个县的考生都在高州参加高考。用现代语言来说,它对高州尤其是高州中学的考生是利好的举措。但到1957年末传出瞭高州不再设高考考场的信息,这一下子就把我们即将高中毕业的1958届的学生推向焦急、烦躁、忧虑的境地,时有发生不理解人民政府甚至埋怨人民政府的声音。

  怎么办?唯有争!我们除了强烈地向学校反映我们的意见,希望学校向省教厅请求保留高州中学高考考场外,我们联络了茂名一中(当时高州称茂名县)毕业班的学生干部,两校四个毕业班的学生干部于下学期开学前夕在一起商量研究,最后由我执笔写了一封长信呈送广东省教育厅。那封信具体写些什么,我已记不清。但我记得,除了写一些只能前进不能倒退、应考虑广大考生的利益等大道理之外,很明确地写出了我们一个很功利的理由,即在高州设高考考场,高州的考生可以“花少十几文,考多十几分”。当时十几元钱,对我们这些考生来说,也差不多是天文数字了。

  我们的运气的确也好,后来下学期开学不久传来了大好消息:1958年继续在高州中学设高考考场。我们高兴极了,埋怨人民政府的怨气一下子就抛之九霄云外了,差点未喊出“人民政府万岁”。我们从心底里体会到,我们的政府毕竟是人民政府,它始终代表广大人民包括我们广大学生的利益的。

  “升学就业,两种准备”

  由于国际上出现“匈牙利事件”,国内开展反右派斗争,1957年团中央提出“兴无灭资”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总题目总方向和根本任务,团“三大”提出“劳动、学习、团结”的六字方针,把劳动教育放在第一位。那时候,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不高,大部分要就业,参加工农业劳动生产。但在学生中确实存在轻视劳动,不愿参加体力劳动的问题。针对青年学生轻视劳动问题,省委书记陶铸把《幼学五言诗》中的两句旧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改为“万般皆不错,唯有劳动高”,赠给参加全省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勉励学生热爱劳动。

1958年春,我们即将高中毕业,当时升不上学的主要动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学生思想问题较多。县里召开了学生代表大学,让学生广泛开展讨论乃至辩论。我们高州中学毕业生的思想以主流为主,即升学就业,两种准备。我作为代表曾以此为题在全县学生代表大会上作过辩论发言,在大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

  “升学就业,两种准备”这种主流思想,后来的经典提法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虽然现在不时兴这种提法,但我认为,其精神并未过时。由于教育资源紧缺,每年都不可避免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近几年全国的中考升学率只不过50%,高考升学率70%左右,许多中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重大选择。因此,“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对于现今的中学生仍然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高州中学1958届校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