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 言


  广东高州中学广州校友会前任会长黄海说,人生百年不易,一个学校有百年历史也不易。既然不易,就应当珍惜它、纪念它,母校一百周年校庆应当隆重庆祝一番。
  
  出版文集、开庆祝会是纪念历史的最常见的形式。2001年10月20日在广东高州中学广州校友会理事会上,我提出编写出版名为《我心中的母校》的文集,作为献给母校一百周年校庆的礼物。2003年2月22日校友会理事会专门研究母校100周年校庆活动的准备,决定组织编写出版一本书,挖掘发扬广东高州中学的历史文化。2003年11月22日校友会理事会专门研究编写出版纪念母校100周年校庆文集事宣,初步将文集定名为《百年名校高州中学——我心中的母校》,会上要求理事带头撰稿,会后向广州地区的校友和外地部分校友发出了为出版《百年名校高州中学——我心中的母校》的征稿通知。该通知为文集初步拟定了内容框架:(1)历史长卷,介绍母校100年的发展历史;(2)名师剪影,通过校友的感受,介绍母校知名教师;(3)难忘师恩,校友写在母校受到母校、老师教诲的故事;(4)校园激情,校友写在母校期间的有意义的活动;(5)芬芳桃李,介绍著名校友的业绩;(6)阳光遐想,校友问母校提建议。
  
  在这一年中,广东高州中学的校友热情关注这本文集的出版。我的同班校友梁启德、杨淑蕃在电话上与我讨论文集书名问题,校友林涛也提出他的建议,后来我征求了一些校友的意见,最后决定将书名定为《从这里启航——纪念母校广东高州中学100周年华诞》。茂名、湛江两地校友对广州校友会出版文集积极回应支持,他们寄来了十几篇文稿。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母校梁达宇老师。梁达宇老师无私地支持我们出版这本文集,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四万多字的《广东高州中学事略(补正本)》和《怀念恩师梁同寅校长》文稿,并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为文集审阅修改一些重要的稿件。我们的老校长屈伟昌、老副校长钟竞达对文集的出版也给以很大的支持,为文集审阅了一些重要稿件,屈校长还为文集写了序言。崔华龙校长、黄庆辉校长、潘裕岳副校长、钟平副校长、陈东钊副校长等母校现任领导对广州校友会出版校庆纪念文集也都很关心、很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文集的出版也不会那么顺利。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文集,没有多少科学和文学价值,文献史料价值也不十分高,但汇集的是校友对母校、对老师发自内心的、没有杂质的热爱。这份情感对母校、对老师、对校友的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
  
  这本文集是广州校友会出面组织发动部分校友和邀请少数几位老师撰稿搞出来的,完全是民间性质,没有任何“官方”的成份。它介绍、评价、赞扬的是母校某些侧面、某些片段、某些老师、某些校长、某些校友以及某些校长、老师、校友的某些业绩、某些活动,说的都是作者自己所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以及作者自己的看法。所以,这本文集的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全面。一开头,我就说“不求全”,如果“求全”,说不定这本文集就出不来了。
  
  汇集的稿件,同原来的设想有些不吻合,最后本文集分成历史长卷、师恩难忘、母校情怀、著名校友、校庆贺诗五部分。大部分的来稿都是原文照登,只有少量文稿编者作了某些删改,可能导致文意不清。事前未征求作者的意见,采用了苏渭昌、梁启承、廖世隆等人介绍林砺儒和廖盖隆的文章。由于校对不慎,致使部分文章有文字错漏。在此,谨向作者和读者表示歉意。
  
  (作者系高州中学1958届校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