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看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途径



  许雁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进程中赋予农村建设以新的内涵,不仅要改变农村的空间结构形态,而且要调整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农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新风貌,新居住环境、新技术环境、新体制环境、新分工环境和新居民主体。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社会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立足南粤地区,从经济协调、社会和谐、文化提升三方面来论述南粤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一、  南粤新农村的经济协调

  相关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中最普遍也最关键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即使是在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广东地区也是一样,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里选取调整产业结构、落实两个反哺、优化经济环境三个角度来论述促进南粤新农村建设经济协调的路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强化产业支撑。还必须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目前南粤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经济结构层次偏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价值链条短;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素质低、缺乏特色优势;城乡产业存在二元结构、关联与互补性不强、区城协调能力较弱。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创新思想观念,用抓工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来抓农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优势农畜产品区城化布局,培育“比较优势”;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培育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实施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延长农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落实两个反哺

   “两个反哺”,是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主要是讲在国家工业化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应调整工农、城乡关系,改变过去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援助城市,鼓励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的政策和制度,而反过来形成一种良性运行的“反哺”机制,以促进农村社会发育,使其跟上全社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说,工业反哺农业,实行以工促农,并不是让工业企业直接去支持农业,而主要是指通过恰当的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城市反哺农村,实行以城带乡,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支持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集中表现为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统筹城乡发展,总的来讲,就是要跳出就农村建设抓农村建设的旧思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不仅要彻底打破现存的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局面,而且在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出台上,要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向“三农”倾斜。[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6页。]

  但是“两个反哺”表述的是一种战略选择,实践中无法很好地解决资金不足这一瓶颈问题。要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需在长时期内,依靠国家在资金、税收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政府要强化财政性的农业投资,提高农业投资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调整投资结构,提高财政性农业投资中直接用于生产的部分;不断完善农业投资的法律、政策,使农业投资增长走入法制化轨道。地方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收和赢利滚动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引进外资,外资投入可以有效缓解农业投资不足的矛盾,可以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营销经验,可以为投资地创造就业机会,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水平并带动农产品的出口等。

  (三)优化经济环境

  要使新农村建设经济协调还需要不断优化经济环境,这样各项经济活动才能走上有序的良性运行轨道。首先通过项目招商和产业招商把县域范围内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连接起来,推动系列开发和精深开发,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在一定区域集结成群,打造特色板块以实现效应升级。其次要落实惠农政策。一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强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涉农收费监管,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防止借新农村建设之名乱摊派,确保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民负担不反弹。再次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鼓励信誉好、实力强的农资经营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依法行政,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全民创业”。最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为农服务新机制,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激励措施,鼓励那些有技术专长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同志,创办或参办企业、协会等经济组织,直接转化农村先进生产力。

  二、 南粤新农村的社会和谐

  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否则两者发展速度出现社会堕距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和谐社会的时代韵律下,新农村建设必然要将社会和谐列入重要议程。这里从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组织管理建设三方面来论述南粤新农村建设走向社会和谐的道路。

  (一)社会保障建设

  我们看到乡村资源配置的制度弊端,农业劳动力构成状况、国家经济实力和工农业新发展要求建立以土地换社保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以改变农村土地社保功能弱化、国家城乡统筹社保不明确和社保资源双重占有的现状。不难理解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与土地流转紧密相连,故此我们认为推进新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首先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多元社保制度体系,其次要推进农村自然资源综合配置,最后是量化农村土地产权,建立多元产权机制。按照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尊重农民对土地产权选择,建立可转换的多元地权关系。为了克服集体土地产权模糊的弊端,在土地承包稳定后,可在农村建立三种资源运转机制。一是国有地权运行机制。选择国有土地农户成为国有农地职工,获得国家政府提供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二是集体土地承包机制。选择集体产权的农户,土地使用权按现行法律运行,30年承包期内的使用权可自由流转、继承和扺押。放弃土地的农户,由集体组织担负起土地上交后的义务,义务等同于私人土地缴纳的社保金。三是建立无地农民优先耕种制度。

  为保证社会保障建设的顺畅,必须完善国家公共财政管理。一是国家必须立法规范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强化人大监督功能,建立公共财政资金建设新农村使用绩效考评机制;三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大放活农村体制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五是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六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涉农大部制。

  (二)公共设施建设

  公共设施建设涉及教育、交通、居住、医疗、丧葬、文化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必需选择。

  公共设施建设一定要做好规划,规划先行,谋定后动。以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尤其是新农村布局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首先要有前瞻性。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和中心村的建设,不搞遍地开花。其次注意配套性。工业园区、农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社会事业区定位恰当,衔接配套,功能齐全。山、水、田、林、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要通盘考虑。先搞什么,后搞什么,在哪里搞什么,一定要衔接配套,不会出现先建后拆、边建边拆。再次要有和谐性,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共处。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浑然天成、异彩纷呈。尤其是注意充分利用山地和旧宅基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避免出现新的空心屋、空心村。注意保护各种古迹和有价值的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做到新农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新村建设项目尽量与古建筑保持协调统一,使“古迹为新村增色,新村为古迹添彩”,形成观光旅游新亮点,既增色,又生财。最后要有宜居性,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让农民举手投足都感到舒适、方便。

  另外,我们认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实施“沼气建设”项目,促进村容整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沼气和秸杆气化,其直接效果是有效消除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有效处理人畜粪便、柴草秸杆、垃圾污水,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同时能够产生优质农家肥,节约生产成本,培肥地力,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戴德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初探》,《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14期,第83页。]

  (三)组织管理建设

  纵观南粤地区农村概况,组织管理多是无序状态,村务、村民纠纷等诸事多是与宗族势力相连结,鲜有依靠法律、正式组织来解决问题的。而真正要解决三农问题,光是局限在自己小村落的祠堂里肯定是不行的,不能在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的时代要求下还继续吃信息不对称的哑巴亏,必须依托正式的组织、有序的管理来实现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

  首先是同时发展多种组织,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完善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和改造供销社、信用社。以加强跨地区的、上下的合作和联合,强化集体服务功能,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村有了组织载体,才能对接上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基础设施才能到位,才能让农村发展起来。此外,应该努力使中国农村社区性经济组织与专业性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上相互结合,并以乡镇为结合点,把农业经济组织真正办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多方面服务、功能健全的综合性经济组织。要注意始终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政府应主要通过法律和经济的杠杆,规范引导其健康发展。

  其次是加强政府的职能定位。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富农政策,完善有关的农业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一则要当好发动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政府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让农民自己想办法、动脑筋来解决。二则要当好动员者。号召并协调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投入到这项事关全局的战略行动中来,掀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而在技术方面,可以强化农科、农技机构,积极研究如何改进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加工与营销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证。

  最后加强乡镇机构改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所有的改革举措与配套措施,最终都要在乡镇落脚。只有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下定决心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快事业单位整合,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从体制上解决农村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问题。

  三、南粤新农村的文化提升 

  新住房、新环境、新设施等说到底只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化表现,真正重要的是塑造新农民,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得以维继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保障。如果农民素质、思想观念的提升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那么新农村建设建成也不过是一个空殻子,犹如沙滩上的城堡,扺御不了潮汐的侵蚀。故本节从观念塑造、教育培养和文化建设三个角度来谈南粤新农村的文化提升,通过文化来塑造新农民。

  (一)观念塑造

  相关研究表明,一些乡镇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一是把新农村建设局限于村庄环境整治加上一个“村村通”,认为其他方面无事可做、有事难做,或是一下子看不到“形象进度”不值得做。二是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是上面要搞新农村,没有当作自己的事,一等二靠三要,你给钱我就动,你不催我不动,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三是有的地方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是从农民的承受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一味地求大求新求洋,把建设标准定得过高,花钱过多不适用,把“新农村”变成“新城镇”。

  另一方面,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晓情况是:知道的人多,瞭解的人少。大多数农民对这一重要政策有所耳闻,对其内容则不甚明确。其中的原因,除了农民生活中信息渠道的狭窄外,乡镇政府的政策宣传不足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农民的角度看,也反应出在农民在各级政府的长期策划与指挥下,已经习惯于听上面的安排,他们对一些自己无法做主、无法独立完成的事已经不太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农民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应该做的事,自己没有任何责任。这使人对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能否真正实现而表示怀疑,而这种主体地位还是不为农民群体所自我认知的。

  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重塑观念相结合。不是要说空话,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提升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参与度,逐步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改变观念不是作为一件单独的任务来完成,而是伴随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一级政府的主要行政领导的政治威望、价值理念、道德人格、与农民的合作意识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突出政府的推动和主导作用,也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即通过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发展合力,最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二)教育培养

  据 2006 年9 月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正式启动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座谈会所示:目前,中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特别是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不难看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经营理念落后。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农民教育认识不足,农民教育办学观念与模式陈旧,农民教育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民教育投入经费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开展农民培训与农业科研,把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指导员队伍作为当务之急。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使一个地区获得新生的关键。政府要制订农民教育培训的法规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坚持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资机制,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健康持续发展。树立以緑色证书培训为主线,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VCD光盘、互联网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鼓励农村各方面“能手”参与农民教育工作,将知识、技能传授给乡邻;也可以建立流动的农民教育师资队伍,鼓励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到第一线参与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农业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武春芳、付少平:《日本农协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世界农业》,2009年第1期,第56页。]

  最后加强农民的法律教育。努力培养农民具有现代法律所必须具备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使农民在法治意识与人治意识、民主意识与臣民意识、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契约意识与宗法伦理意识的种种冲突中解脱出来,培养建立法律观念和意识。新型农民不仅是掌握1-2 项技术的农民,还应该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农民。因此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使农民瞭解与自己的生产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森林法》、《合同法》、《信访条例》及与计划生育、治安管理等有关的法规,瞭解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因不懂法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引导农民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还要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龢民主意识教育。

  (三)文化建设

  近年来,农村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却明显不足。2004 年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 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 个百分点。[林建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17页。]首先农村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民素质向现代化转变的“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是重要的农村建设智力投资,是不可轻视的工作。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实现小康目标结合起来,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筑新的发展格局。其次要积极开拓、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要发挥中小城镇的区域中心带动和辐射功能,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使之布局合理,形成由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中心、文化馆(站)、广播站、电视转播台、农民夜校、农广校、村(居)文化大院、阅报栏、黑板报等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再次要积极发现、培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农村文化工作骨干队伍。农村有众多的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农村依靠这些人,既可以发展民间艺术,又可以为不少艺术团体输送大量的文艺人才。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促进农村文化事业良性发展。一是要制定、完善和落实文化管理政策。二是制定和落实文化投入政策,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三是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如农村文化产业化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差别税率和退税政策以及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的政策等,都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扶植农村文化的发展。

  还要通过各种载体、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广泛开展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居)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实施“精品”战略,繁荣农村文艺创作,创作反映农村和农民群众实际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好的题材要给予重点扶持,多出精品。三是开展家庭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开展“美在农家”以及修新村谱等活动。四是继续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手拉手”希望工程。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医药下乡、赶科普大集;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民间文艺调演、灯展、义务送春联字画以及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当地戏曲文化优势,组织“庄户剧团”,唱“地方戏”,让群众自娱自乐。实施“緑色证书”工程,开展读书活动、学科技用科技活动、争当科技星火带头人和示范户示范村活动、科技文化扶贫活动等。还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借经贸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活动,这既能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多姿多彩了,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就不会流于迷信和赌博等低级娱乐活动,文明风气自然形成。

  不同的人对于新农村的认知、理解、问题、建设期望和参与愿望等方面都会有不同。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复杂的大工程,也不会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更没有成功案例可复制和移植。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新农村建设以后,应该是农民所需要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必须以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来加衡量,以是否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利益来衡量。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农民,而不是某级政府,更不应该是某些政府官员。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当地农民的诉求为导向,创建符合现实的特有的新农村建设路径。南粤地区拥有较其他地区更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丰富的华侨投资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更多条件来做好新农村建设这项事业,我们应对此充满信心。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8级研究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