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人类的文化创造

  什么是文化?克莱德·克拉克洪在他的名著《人类之镜》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说,文化是(1)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2)个人从他的群体获得的思想遗产;(3)一个民族思维感觉和信仰的方式;(4)它来源于民族整体行为的抽象;(5)是人类学家关于一个人类群体的真正行为方式的理论;(6)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知识库;(7)是一个民族的习得行为;(8)是人类群体内调节规范行为的机制;(9)是他们适应外部环境和其他人群的一套技能;(10)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人类学家对于人性这个重要概念的用法,一直不完全精确,也不完全一致。我们根据文化的产生和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文化是人类独创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文化不能遗传,却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可以世代传承和积累;是文化使人类获得了超生存的发展;世界各民族以其文化的不同而相互区别。

  (一)人类的文化创造 

  为了生存,原始人不断改进自己的斗争策略,改善人类群体的组织形式。他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群智人为了对付一头狮子,正面进攻显然是不能得手的。必须设下陷阱,让一些人作为诱饵,引诱狮子上钩。当情况危急的时候,他们应该互相配合,有组织地且战且退。这时必须有人指挥、有人掩护、有人开路、有人断后。为了胜任各自的工作,人们必须瞭解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与其他人的关系、懂得自己的所肩负的责任在整个斗争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全体成员脱离险境。总之,人类的生存本领,不是刻板的操作程序,而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系列化措施。掌握这种本领必须加强理解,不能单靠模仿。在这里,智力的高低具有决定的意义,努力开发智力已经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奋斗方向。

  如果同凶猛野兽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比方说将一头狮子击毙,人们必需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享战利品。这类人为创建的规则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经拥有各类规则的群体中充当首领的人,必须熟悉所有规则,能够灵活应用规则,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发展和完善规则。于是,是否掌握和理解人为设定的规则,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用规则,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对规则作出权威性的解释,就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可以担任首领的重要标准。可是在狮子社会中却用不着这样,只要体格强壮,勇敢无畏,就可以登上狮王的宝座。而在原始人类社会中,没有一定的智慧,没有协调同一群体成员之间利害关系的能力是当不好,也当不上领袖的。为了保持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人为建立的规则,包括首领的诞生方式、战利品的分配方案等,是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造成了人类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本质区别。

  让人类社会按照人的主观意志发展,不同于主动进化,虽然两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是前者以文化的方式作用于社会,后者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作用于自身;前者通过主动创造的方式来实现,后者通过被动适应的方式接受自然的选择;前者以知识的积累和新工具的创造为特征,后者以基因突变为契机,以器官功能强化为最终成果;前者在人类的发展中已经实现,当前依然强劲发展,后者没有先例,也许永远不会在生命实践中出现。

  在南方古猿向现代人演变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母亲的产道不能随着扩大,婴儿不得不早产。早产婴儿缺乏自助能力,需要长辈带领度过漫长的幼年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儿童必须学会长辈传授的求生本领,逐渐溶入由成年人主宰的社会。在脑容量增长造成生育困难的同时,也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联系,为向长辈学习提供了机会。母子关系的加强,也为家庭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儿童拥有较长时间的学习机会,为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其实母亲向下一代传授的生存技能,不一定是亲手创造的。大多数是在自己出生之前,已经在人类社会中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并广为流传。人们把自己从前辈那里学来的生存技能一代一代往下传,让祖祖辈辈创造的知识不断累积,不断更新。这些都是儿童们在步入社会之前“必修课”的重要内容,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文化。

  人类文化只能通过传授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下一代掌握。这就决定了每个人至少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接受教育、向长辈学习和参加训练。随着社会文化不断积累,知识不断丰富,在人的一生中,需要学习的内容会越来越多,用于学习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特别是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来说,接受终身教育的说法并不是蛊惑人心的口号,而是获得复杂技能以迎接技术发展的挑战,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对文化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一旦越过了适当的年龄,就再也不可能掌握相应的知识,也不可能掌握与这些知识相关的技能。一般来说,孩子一岁到两岁学会走路和说话;在两三岁到七八岁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性格;艺术特长应该在三至五岁初现端倪。二十世纪初期,在印度发现的“狼孩”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刚刚出生就被野狼叼走了。也许正好遇到母狼生育,需要哺乳,于是将婴儿当成自己的幼崽喂养起来。这两个女孩接近十岁才被猎人解救回来。这时,她们早已越过了学习语言和直立行走的时间段。在狼窝里长大的孩子却形成了某些野狼的生活习性,掌握了部分野狼的生活技能,却丝毫没有人性的迹象。她们躲在阴闇的角落里,害怕阳光,怕见生人,成天趴在地上“嗷嗷”地叫。给她们食物,不会用手拿,只会像狼一样用前肢将食物按在地上用嘴啃。不愿意穿衣服,教她说话,根本没有反应,只有食物能够引起她们的注意。事实上,“狼孩”的人性已经泯灭,在她的身上不可能再度焕发出思想的光芒。

  语言的出现,不仅可以磨砺人的意识和精神,也为文化的创造和有效传递提供了便利。也许直立人所采用的语言只停留在对行为进行指令性描述的水平上,只能够对被指令的对象产生驱使或者引导的效果。不过这种功能弱小的语言,也能够促进人类思维判断能力的提高。现代语言建立的概念和词彚的基础上,这种语言的应用可以使人的思维更加清晰,思想过程更有条理,使人的理解能力迅速提升。同时,语言有利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瞭解,提高人类整体的生存能力。随着文字的出现,文化有了永久性载体,为文化的保存、积累和传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促进了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完备性不断增强。就这样,早期人类文化在人与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伴随着大脑功能的进化和语言文字的出现,以一种完全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生存方式发展起来了。

  艺术与神话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早期已经开始创造的文化形式。神话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猜想,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神话。这些民间传说,多半记録着人类祖先关于宇宙的结构和起源,对人类诞生的理解方式,包含着本民族的发展史。大多数传说都把世界的创生归功于人格化的神,认为世界由至高无上的神主宰着。如果主宰世界的神心情好,人间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旦神仙发怒,他就会降灾祸于人间,水灾、旱灾、瘟疫和战争就会不断发生。恐惧导致对神的崇拜,为了免于受到惩罚,人们制定了祭祀典礼,规定了若干行为禁忌,这就是最初的迷信与习俗。

  现代科学的真实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远远超过了古代的神话,大量应用了理性思维和逻辑的工具。但是,在创立基础理论的时候,仍然离不开想象和顿悟。神话是早期人类通过想象,对客观世界的形象描述,巫术则是用于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技术手段,可以看成原始的科学文化,而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的社会文化不仅包括世代积累的生产技术、科学知识、风俗习惯、神话和巫术,也包括特定人们所缔结的社会游戏规则。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完善,这些规则逐渐演化成为国家制度,产生了政治文化。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也是为了扩张领土,国家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军队的编制,武器的规格,作战的经验,士兵的训练方法等,构成了军事文化。总之,只要谈论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不能不谈到知识的积累与创新,谈到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就不能不谈到文化创造和对文化的选择。

  人类的文化创造是前所未有的,其鲜明特点是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基础上,假外物以实现心中的目标。有了文化的创造,人类不必通过改变自身的器官性状来适应环境,而是以制造工具,或者创造新的行为模式,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生存和享受的欲望。这种方式无疑是极其有效的。如果环境变化不大,一般动物往往可以适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予以适应。不过,由于它们的器官已经特化,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一般都比较困难,这将大大限制生物的发展。如果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物种处于灭絶的危险中,则必须及时创造出适应新环境的变种,在得到大自然认可之后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大量不适应新环境的个体将会迅速死亡,为新的个体腾出生存空间。可是,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以至于往往来不及出现有利于生存的基因型,物种已经灭絶。然而,文化创造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而且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非常有效。所以,就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方式来说,人类文化的确是最优秀的。

  人类所进行的文化创造,最初只是出于个体的生存需要。可是,随着意识的觉醒,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欲望。他们不仅追求物质的享受,也追求精神的幸福;不仅关心自己的生活,也关心同类的幸福,关心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的环境状况;不仅关心当前的生存,也关心未来的发展。人们发展科学认识,提出并构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这种创造一旦成功,就可以融入人类文化洪流,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在社会上世代继承。

  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的行动接受意志的支配,并不总是服从条件反射。人类的出现改变了大自然的进程,创造了客观世界中的新质,开启了物质世界发展的新方向,赋予客观世界新的规律性。爱因斯坦曾经说:“与其说是大自然把规律给予我们,还不如说是我们把规律给予大自然。”也许他只是在赞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性认识,我这里所指的却是一个确切的事实:至少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随人类的意志发生变化。

  在人类出现以前,生命的创造已经使整个生物界的发展具有方向性。从生命系统整体上讲,生物种群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生存方式越来越多样,各种生命形态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态系统越来越完整。不过,一般生物毕竟不懂得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它们的努力虽然只是为了个体生存的需要,却导致整个生命系统的发展。所以我们说,那时,任何生命的创造都是不自觉的。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地球上第一次出现自觉的主体,人类拥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能够预料未来事态的发展,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动。凡是人力所至的地方,大自然的演变不能不受到人类意志的影响。在这里,客观世界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题受到了威胁。

  每一个人都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但是每个人都不会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原原本本地传递下去。他们在应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东西是成功的,有些则不能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也许是方法本身有错;也许是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方法已经过时;也可能是他们在生活中创造出了更好的行为模式,而原有的行为模式已经落后。总之,只要实际效果不令人满意,他们就会改变原有的方法,直到取得自己满意的效果为止。这就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改造。当然,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也可能包含着打折扣与一定程度的歪曲。但是,在社会总体和历史的尺度上来讲,对文化的累次改造,一定会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让人类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强。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什么地方?来源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创造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思索,个人思想成果的外在形式就是文化。直立人和远古智人所创造的生存技术,包括打制和使用石器的技术、燧石打火的技术、采集野生果实与狩猎的技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在人群中流传。人类社会进入历史时代以后,有了文字,历代圣人、睿智的思想者、科学家、发明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大多数都有相应的文字记载。人们可以在更广大的范围,更长的时间内,以一种间接的、却更加准确、更加深刻而有效的方式接受前人所创造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创造。

  来自每个人精神世界的创造,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相互启迪,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得以丰富和成长。是文化把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是文化的传承把古人和现代人,今人和未来人联系起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纔可以说,是文化把古今中外的人类连成一个整体。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名副其实地站在前人和他人的肩上,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刻,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虽然个人的生命有限,个人精神世界所能达到的高度有限,但是,从整个人类来讲,知识的积累是无限的,人类的发展没有尽头。人类超越生物界,同时也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奥秘就在这里。

  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我们的祖先在解除了生存压力之后,还会进一步追求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生存方式。在获取足够的物质利益之后,追求更加愉快的精神享受。人类永不满足的奢望促成了人类在超越生存意义上发展。一方面,人类创造的生产技术,远远超出了保证生存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如果离开了人类文化,每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都无法生存。为了人类的明天,也就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以个体生存为目的的创造层出不穷,为人类的未来而焦虑的心也迅速成长起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人类生存的意义,为人类整体发展做出文化选择的想法开始觉悟。

  文化累积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每一代人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即使在自己的一生的时间中,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相当惊人的。几十年前,儿童时代的我们花一两分钱,在大街上看一回“西洋镜”,都会感到莫大的满足。半个世纪以后,电灯、电话、电视机已经成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电子计算机、电动玩具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人类登上了月球,汽车成了我们的代步工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再过五十年,我们的后代将会生活在更为先进,更加发达的社会环境中。

  动物被动地适应环境,当然也必须进行创造。它们通过试错法获得新的生存技能,形成某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但是,由于缺乏很有效的传递手段,它所创造的行为模式很难在群体中普及。万一所创造的行为模式没有得到下一代的模仿,拥有创新成果的个体死了以后,同样创造在后代中再现的可能性便很小,创新成果就失去了意义。于是,一般动物创造的价值不得不大打折扣。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不仅有效,而且可以溶进人类文化洪流世代相传,在传递过程中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个重要特点是高级动物的技能无法企及的。所以,虽然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十分有限,而人类的整体生存能力却非常强大。人类整体的永恒建立在个人有限性的基础上。

  人类的出现纯属偶然,但是人类能够闯过那些可能导致自身覆灭的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却絶非偶然。宇宙物质的创生,生命系统的进化并没有设定人类的出现,也不可能规定人类发展的行程。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生灵,拥有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创造能力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随时可以针对环境的变化,设计有效的应对策略,制造相应的工具主动出击。可以肯定,在人类发展的未来行程中,一定会继续依靠智慧的力量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不断开启创造的大门,让世界向着人类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出于对人类创造力的信任,我们肯定,人类,也只有人类纔可能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一个人来到世上,可能留给后人的遗产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讲不外两类东西:一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产,就是自己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另一个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遗产,就是文化意义上的贡献。从生物学方面讲,就是把父母创造你的时候所构造的遗传基因,以及你在创造下一代的过程中通过偶然变异产生的基因,一并留给人类基因库,提供自然和社会选择。如果在这些暗箱操作过程你能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好处,促进人类性状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这将是你不朽的贡献。可惜和蜜蜂的祖先所做的一样,这种作用过程是偶然的,也是不自觉的。就是说,你在做出这种贡献的时候,并不能确定你的贡献真的有益于人类,也不能确定她会不会被大自然和社会所认可,是否能在人类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与此相反,个人在社会学方面的贡献却是自主的、自觉的、其作用的客观效果也是可以确定的。

  十九世纪,年轻数学家伽罗华创立了群论,可是年方21岁的他在和别人决斗的时候被对手击毙。那时,他还没有结婚。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连自己从父母那儿继承过来的遗传信息已经全部丢失,根本不可能在人类遗传基因系列中留下任何痕迹。即使他具有十分优秀的遗传基因,对人类的发展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可是,伽罗华关于群论的数学思想成了近世代数的重要基础,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伽罗华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