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中石器文化与周边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
一、前 言
世界那么大,自然生态环境千差万别,单就中国本土都已经跨越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地理环境既有高山、丘陵和高原,又有广阔的平原;既有内陆,又有海洋、河湖和沼泽地。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已经发现有人类活动,有他们的文化存在。经过近200多万年的发展,到了中石器时代,其文化已发展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在前面有几篇文章已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此要介绍的是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地区,尤其是与中国邻近的地区,它们的文化发展又如何?与中国的同期文化有何关系?
二、欧洲地区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地区的古人类是通过狩猎获得大部分食物,狩猎的主要对象是大型食草性动物群,如野牛、羚羊、猛犸象、披毛犀等等。人群跟随着动物群的流动而过着到处漂泊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前12,000年开始,一些地区的人们开始较少依靠大规模狩猎而较多地依靠相对稳定的食物资源,如鱼、贝壳、小动物和野生植物。这个时期已开始进入中石器时代。在最后一次冰期退后,许多地方的咸水和淡水的食物资源愈加丰富。因为这个时候,融化的冰川给河流和海洋的补给大大增加,海水上升而形成海峡、海湾,还有河口的淡水地带、沼泽地等等,这些地方成为各种贝类、鱼虾水产繁殖的地方。在此可以发现蟹、蛤、蚌和海生哺乳类动物。在欧洲局部的开发及相对稳定的资源常用来解释定居生活方式出现的原因。发生这种变化的时期一般称它为中石器时代。
具体表现在大约距今10,000年的欧洲,冰河开始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当冰河后退时,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了一些盛产香料的海边平原。尤其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在冰河后退和温度回升时,人类占据幷开发它。北部寒冷无树的苔原和草地,最后变成了茂密的混合林地带,大多数的桦树、橡树、松树和猛犸象灭绝了。就在这个时期,冰河的融化形成了岛屿、河汊、海湾以及内陆海。温暖的水域里开始盛产鱼类及其他水生资源。
由于环境的改变促使一些欧洲的古人类改变其获取食物的方法。苔原及草地的消失意味着狩猎者不可能再像旧石器时代那样,通过接近流动性的野生动物群,靠猎取它们而获得大量的肉食。即使每平方公里内的动物密度不变,但在茂密的树林里偷袭动物已变得困难起来。许多地方使用细石器工具的中石器时代的欧洲人群,开始从大规模的狩猎动物的状态转向采集野果、捕捞贝类、进行渔猎,还继续进行小规模的狩猎,以弥补由于大型哺乳类的灭绝以及不少大型食草类动物(如驯鹿)的北迁而导致的收获不足。
例如北欧的马格勒莫瑟文化,这些北欧居民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他们开始制作石斧、石锛以砍伐树木幷制作各种器物。大木材用来建造住所,挖空成为独木舟,小木材作船桨,以此来作交通工具和渔猎、捕捞的工具。因为这个时间里,湖泊和河流里的水产相当丰富。虽然迄今仍不知马格勒莫瑟人利用野生植物来作食物到何种程度,但已发现可被利用的植物品种有许多,如榛果就是最普遍的一种。从遗址中发现不少梭子鱼鱼骨和一些鱼钩、鱼叉,说明捕捞、渔猎在他们的生活中占重要的位置。同时狩猎对他们来讲仍然非常重要,常被猎获的野生动物包括麋鹿、野牛、山羊和野狗。他们进行狩猎的工具有弓和箭。此外,这时已产生了原始的工艺品,一些工具以漂亮的雕刻图案加以装饰。同时还有一些以琥珀作为原料的石垂环、麋鹿头的小图案。
像马格勒莫瑟人遗址一样,许多欧洲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均分布在湖泊、河岸和海边。但这些遗址不是长期的居址,根据现已发现的材料证明,一些群体仍有根据季节和生产的需要而迁徙,来回于水边和内地之间。
我国这一时间的文化,除了在大规律上基本相似之外,在具体文化内涵上是有明显差别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在文化上有何具体的交流。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
三、近东和西亚地区
近东地区的文化发展似乎与欧洲平行。也是从流动的大规模狩猎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变。在学会栽种植物之前,有证据表明近东的居民以不同的资源来维持生计,他们利用鱼类、贝类、其他水生动植物、野鹿、绵羊和山羊以及野生谷物、野果和豆类。尤其是野生谷物这种稳定的食物资源利用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在中石器时代,近东地区的居民已比较多地开始了过定居的生活。因为即使在今天,人们在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高原附近地区的一些山区,也能看到大量野生小麦和大麦,像人为有意识地种植一样茂密。中石器时代的人们用燧石镰刀能够轻而易举地采集这些野生粮食。有人通过模拟史前条件的田野试验来验证这种资源的收获如何。试验人员使用中石器时代人们可能使用过的燧石镰刀在一小时内可以收割两磅多的野生谷物。中石器时代一个四口之家,如果都能劳动,在收割季节时,只要工作几周就可能收获到的小麦或大麦粮食,远远超过全家人一年之需。
实验者弗兰纳瑞通过这次试验,使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样的收获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的定居成为必要,但他们在什么地方可以保存上吨数量的乾净麦子?”我们可以想像到,如果长途跋涉地采集,携带割野生谷物的穗所用之石器工具已是一项笨拙的负担。另外,一边收割一边会蒸或灼烤的方法煮熟而消耗掉一部分的收获。余者需要储存起来以供日后使用。由于这样,必须促使一些中石器时代的居民开始建造一些牢固的几乎是永久性的地窖和贮藏坑。这是最早期的仓库。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人们正式建立一个村庄为止,到那个时候,人们也许被迫放弃这些原始仓库,而建立起真正的仓库。例如,近东地区的纳吐夫人,早在距今8000年前已居住在今天的以色列、约旦地区。开始他们也习惯于洞穴的生活,后来慢慢地在以色列的卡尔迈勒山的斜坡上建村庄,他们在岩洞前的岩石上挖一个盆形洼地,可能作为贮藏坑。这种情况在以色列的艾南(Ehnan)遗址内也有发现。艾南遗址是一个有叠压关系的遗址,包括三个依次叠压的村庄,每个村庄大约有50个圆形“地穴”或房屋,每个房屋深入地面几英尺,所以墙壁在地面以下是泥土,在地面以上则是石块。地穴式房屋比地面房屋更能保持热量。此外有以石头铺成的路,以鹅卵石铺成通往炉台的人行道,发展到这一时期社会形态和结构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原始宗教已产生,人死后都葬于林中的公墓里。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址是对比较乾燥的气候环境的适应,只有气候乾燥凉爽甚至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才有这种结构的房子。这与中国北方地区的发现有相同之处。一般在潮湿炎热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最早出现的房子还是杆栏式的房址。这点在中国长江以南广阔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现可以得到证明。
纳吐夫人的工具表明他们是用以收割野生茂密的谷物 ,在遗址中发现的镰刀有特别的光泽,由燧石打制成,可以用来割断草杆。他们属于中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居民,但此时他们已知道把采集来的野生谷物贮藏起来,幷在石砌的房屋地面以下建造抹泥的储藏室。他们除了野生谷物外,还广泛地利用当地的其他资源。可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原始农业即将诞生前夕的强化采集阶段。另外,在近东地区以肥沃月湾而着称的半月形区域(即从伊朗的扎格络斯山向西倾斜延至西部土耳其,至以色列和约旦河谷)是世界上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的最大中心之一。约在公元前8,000年(即距今约10,000年前)这里已开始栽培了几种粮食,如大麦和扁豆;同时发现了山羊、绵羊、猪、牛、狗的驯养证据。
这里发现的阿里库什遗址和恰塔尔休干遗址是很典型的,我们不妨以此为例加以说明。阿里库什遗址位于伊朗西南部,是一个社区残存遗址,有叠压底层,年代始于公元前7,500年(即距今约9,500年前)。一直延续两千多年,直道公元前5,500年。开始时,他们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为主要生活来源。到了公元前6,000年以后,考古发现说明了农业和家畜饲养均已产生而且变得重要起来,同时已有一定的发展,学会了灌溉和利用兽力,此时人口已大大增加,因为早在公元前7,500年至6,750年的阶段中,人们已学会用土坯建造小房屋,(仅有7至10英尺)。研究者认为最早的阿里库什人可能居住在这种土坯房里,也有迹象表明他们在夏天要迁移到附近冰山河谷里,步行几天便可到达。亦有人估计,这些小房屋可能是贮藏间。从遗址的出土物种发现,阿里库什人很早已开始种植二粒小麦和各种大麦,从这里获得植物食品;又从驯养的山羊那里获取肉类食物。因为野山羊一直生活在该地区,他们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学会了驯养野山羊。发掘者从遗址出土的山羊骨头中未发现老山羊的骨头,这说明被吃掉者是驯养的山羊而非猎获品。幷且从出土的角心可知,似乎大多的雄性山羊被吃掉,而雌山羊留下来繁殖。可是在遗址较早期的文化层中发现的绝大多数还是野生的动植物的残骸。此外还有鲤鱼、鲇鱼的骨头以及贝类和其他一些水生动物。
在公元前6,750年至6,000年这一阶段中,考古学家从遗址的炉边和圾堆中发现,这里出土的种子40%是二粒小麦和大麦,而野生植物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已大大减少。由此证明,此时阿里库什居民对耕作粮食的消费量已上升,原始农业已产生幷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多室的房屋已发现,面积在10英尺以上,墙变厚,以泥浆将土砖砌起来;墙内外壁以灰泥抹得光滑,房地面铺上灯心草或芦苇积成的草席。庭园中有砖砌的圆形烤炉和火炉。这个时候居所已集中成一个小村庄,虽然居民可能不到100人,但它已成为一个广泛进行交流的地方。因为从遗址中出土的成千上万的小石片,其中百分之一的石片是黑曜岩,它来自千余里之遥的土耳其。那些贝类可能来自波斯湾,用来作装饰物的绿松石来自今天伊朗和阿富汗边界地区,铜则来自今日的伊朗中部地区。这些都出自墓葬中。
恰塔尔休干遗址是一个时代稍晚的古城址,位于土耳其南部崎岖不平的风蚀平原上。年代大约是距今7600年前。当时的恰塔尔休干人已进行农业生产,大量地种植扁豆、小麦、大麦和豌豆,他们居住在土坯房子里,他们使用的工具有黑曜岩和燧石造的匕首、矛头、鱼叉头、刮削器、锥器、镰刀、碗、刮铲、长矛、刀子。此时已产生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在房子墙壁上有壁画,是描写宗教活动的场面和日常生活状况。还有用木头挖制的木碗、木箱以及石和贝类装饰品。
恰塔尔休干位于一个资源贫乏的地区,所需的多种物资均依靠与外地交流而来。至于它为什么在这么早的时候就产生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其根本的原因何在?迄今还不很清楚。如果说是因为定居后人口的增长所形成的人口压力而促使原始农业和饲养业的诞生,这看来说服力不够充分,因为使恰塔尔休干人在此定居的因素迄今还未搞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还有位于北伊拉克扎格罗斯山丘陵之中(海拔425米)的萨威·克米·沙尼达遗址,它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相当早的人类野营居住地遗址,年代为10,000至8,000B·C·,遗址中有临时茅舍,结构粗糙而简单,炉灶还未发现,但已发现了大量兽骨,其中有被饲养的家羊骨和野山羊骨,说明了狩猎仍很重要。遗址中虽有石镰、石磨臼和骨镰,但未发现任何炭化谷物的痕迹,可见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收割野生谷物和加工时用的。虽然石器发现很多,类型也较多,但未见任何陶器和泥土塑像及纺轮。骨器很多,也有装饰品,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判断,这个遗址应是一个临时野营居地,当时的人类仍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幷开始采集和收获野生植物来食用;冬季则回到沙尼达洞穴居住。在此期间,已开始少量的家畜饲养。证明了已向原始的农耕过渡。
类似的遗址还有位于叙利亚的梯尔·穆赖拜塔(Tell Mureyoat)遗址,其年代约为公元前8,000年,这里已发现有粘土墙房屋、磨坊设备,人们已开始定居,定居者以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由于这里野生资源丰富,所以人们得以定居生活。由此可见,在野生资源丰富的地区,不一定由于农业的产生而导致人们的定居生活,相反,可能先出现定居的生活,然后为原始农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四、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较多,人们把这些文化遗址统称为“和平文化”。它是由法国考古学者M·简拼尼(Madeleint Colani)发现和定名,1932年1月30日,在河内召开的第一届远东史前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的,幷被世界各地的与会学者所承认。由于这类文化于1926年首次发现于越南北部的和平省内,所以就以此来命名。和平文化在东南亚各地广为分布。除了越南和平、广宁、清化、广平外,还在印尼、马来西亚、老挝和泰国都有发现。法国考古学家M·科拉尼将和平文化分成早、中、晚三期:早期,其石器工具以砾石为原料,单面单向打击加工而成,大型,工艺很粗糙,没有骨器和陶器与其共存。石器没有磨过也没有修整的痕迹。中期,石器中小型,加工工艺较前精致,有些左右两面加工得一模一样,具对称性。石器大部分边缘有修整的迹象,同时有局部(刃部)的磨光。晚期,石器工具小型,幷加工修饰得很好,石器种类也多,有尖状器和刮削器,但不见砍砸器。石器已有部分的磨光,个别遗址有绳纹陶与其共存。石器的材料除砾石外还有少量用石片加工而成。正因为哪些,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和平文化包含的文化内容不仅是中石器时代的,有可能还含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陶器共存的后期文化可能就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和平文化”居民的生活仍然是狩猎和采集,是占夺式的经济,但在后期阶段,由于居民有了较复杂的石器工具(复合工具的使用)和加工食物用的研磨盘和杵等,加上从地层中找到了可食用的橄榄、麻的果实,还有酸豆子等遗物。因此,有学者认为,“和平文化”居民的采集方式已有变化,敲削技术和研磨技术都已出现,据此推断“和平文化”的人类可能已进入了原始农业的最初阶段。
“和平文化”的社会结构属于母系氏族社会。他们集群而居于山洞内,从其厨房的遗迹可以看出,在中石器时代已不是单纯的原始群了,而是分成更小的夫妻家庭,一个大山洞相应地可看作是一个“村子”,住着若干小家庭,由许多小单位再组成一个大家庭,这些遗迹成组成簇地分布着,逐渐地由山洞延伸到谷地内。他们在文化上相当一致,有相同的工具制作技术和埋葬风俗,而且在一组之中已可分出有一个洞穴的遗物特别丰富,文化层堆积也较厚,很像个母亲住所一样。这种集合民居方式清楚地显示出在血缘和地域基础上的关系。
“和平文化”的居民把死人就地葬于居住的山洞内,有时就葬于靠近厨火之处。葬式也是曲身葬,或是蹲坐式,尤如初生时蹲坐。大部分墓边用石块护边,放入木炭或软体动物贝壳,同时埋有石制、骨制、贝制的劳动工具。还有动物牙齿,描绘或涂染过土黄色、红色的人骨等。这些情况均说明“和平文化”的居民已超越直观认识的阶段,走向抽象思维世界。此外,用刻痕记事及有原始艺术—绘画(壁画)的出现。
近些年来,在泰国的考古颇受人注意,其原因除了在北碧府通帕蓬县Zanda洞、杮约乡僧侣洞山崖、班考车站与他吉连车站之间的山洞、杮约县Lumsum乡近旺坡车站附近山洞、夜丰颂府市区一些山洞、清迈府范县角鼻洞和北标府帕岑洞等多处发现了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外,在泰国西北部发现的仙人洞遗址更引人注目。这个洞穴遗址不仅年代较早(距今约9,000年前),而且从这里的文化层中出土了一些被认为是人工种植的植物,成为东南亚地区早期栽培和驯养中心之一。在泰国发现的中石器时代石器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其刃部由一平面和一拱面组成(即刃角较大,呈陡刃),加工精致,大部分石器单面单向加工,两面加工的极少数,只2-3件。这些石器加工所用之石料大部分为砾石,少数为石片。石器类型中包括圆形和方形刮削器、砍砸器、心形刮削器、短斧形器,手斧形器。但无陶器与其共存。
泰国中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是住在靠近河溪的山洞里,这些人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但捕鱼技术比旧石器时代进步得多。从石器与动物骨胳堆积在一起的情况来看,可知当时的人类主要以猪、鹿、熊、鼠类、螺、鱼、蟹和龟为食。此时,人们还懂得将死人埋在住所下面,尸体往往曲卧,曲膝到下巴,整体埋葬。同时发现有些骨胳与器物都涂上红泥。上面覆以红色的厚土,研究者认为红土意味着生命。由此可见,泰国中石器时代的人类已有埋葬死者的习俗,有一定的丧葬仪式举行,似乎显示出原始宗教的产生。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东南亚地区中石器时期的文化和我国南方地区基本一样,特别是和我国岭南地区文化相似可以认为他们属于同一文化圈。
五、其他地区及与中国中石器文化的关系
最后,我们不妨用一个简单的形式来谈谈这些发现在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作为中国周边地区的中石器文化与中国的中石器文化的关系。
关于中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文化的研究,欧洲地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较高的。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中石器文化遗址都很有特色,例如法国图卢兹附近的阿齐尔遗址,其年代是10,000年到8,000年B·P·。经济主要以森林狩猎和渔捞。猎物以鹿为主,采集也占有重要地位。工具多是几何形细石器及嵌入骨、角柄中使用的复合工具,也有鱼叉、骨针等。艺术品有彩绘砾石、岩画。另一个遗址是丹麦西兰岛的马格勒莫瑟遗址,这类遗址广布于西欧北部和北欧地区。其年代为10,000年至6,000年B·P·。经济类型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还有狩猎,狩猎对象为鹿;采集除林中野果外,沿海地带还有贝类食物。工具盛行几何形细石器,通常装成箭头或斧、锛的刃部,作为复合工具。伐木石斧数量很多。骨、角器有鱼镖、鱼钩等。比较特殊的是他们已有木桨、独木舟、树皮筏的使用。居民以木构茅棚为居,已开始定居的生活。再就是法国北部的塔德努瓦,这类遗址广泛分布于西欧南部及南欧地区。其年代是8,000至6,000年B·P·,晚于阿齐尔文化。经济还是以渔猎为主。采集也占相当重要地位,狩猎常有进行,对象还是鹿类,海滨地带的遗址常有食余贝壳堆积起来的贝丘。工具多用几何形细石器及其复合工具。
从以上各代表性遗址可以看出,其文化内涵是清楚的:其一,年代是10,000年到6,000年B·P·。其二,经济类型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其三,使用的工具都是几何形细石器及其复合工具。其四,海滨地区遗址的人常采集贝类食物。其五,骨、角器使用很普遍。以上是共同的。差别之处是沿海地区还有独木舟、树皮筏的使用,森林地区伐木的石斧数量很多,这些差异正好说明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活动,不同的生产活动需要不同的生产工具组合。
在亚洲,被定为中石器时代的遗址不少,尤其是在西亚、近东和东南亚地区。北亚和东北亚地区也有所发现,但数量稍少些。根据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不同,大概可以划分为三大地区:其一是北亚、东北亚地区;其二是西亚和中近东地区;其三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第一个地区代表性的遗址有:阿乐丹河流域的久克台洞穴遗址,其年代为18,000年至10,000年B·P·。还有苏姆纳金文化,其年代为10,000年B·P·。中国的大荔沙苑遗址和河南许昌灵井遗址以及虎头梁遗址均可归此区域(可参看图83、84、94)。第二个地区代表性遗址有:巴勒斯坦卡尔迈勒凯巴拉文化、巴勒斯坦的穆赖拜特文化;第三个地区代表性遗址也不少,主要有:中国华南地区的柳州白莲洞下层文化、封开黄岩洞遗址、罗沙岩上层文化、英德云岭牛栏洞遗址、阳春独石仔下层文化、柳州大犬潭鲤鱼咀遗址(可参看图23-26)、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越南和平省的和平文化、马来西亚沙捞西北部的尼阿洞穴遗址、泰国北碧府杮约乡僧侣洞遗址、泰国西北部的仙人洞遗址等等。
亚洲这三大区域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共同之处是石器工艺都已发展到一个高水平,石器类型多样化和专门化,复合工具和骨、角器的使用普遍化,原始艺术(壁画、岩画、染色、钻孔技术)已出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石器截然不同,北亚、东北亚、西北亚地区是楔形石核和小石叶的细石器系统;而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是陡刃砾石石器系统。随着生产工具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是经济类型不同。使用细石器系统工具的绝大多数是从事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类型,使用陡刃砾石石器系统工具的绝大多数是从事狩猎、采集和渔猎、捕捞的综合性经济类型。前者从强化采集经济逐渐向原始农业阶段过渡,他们采集的和后来栽培的都是适应于较为乾旱环境的植物,如粟、小麦和大麦、谷子等。后者从强化采集经济逐渐向原始农业阶段过渡时,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园圃种植,栽培一些根块茎的植物,然后逐渐发展谷类植物。这种情况也反映出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地跨南北两大区域,北方区主要的文化特征与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文化相似,中国黄土高原区多少还受到来自西亚地区和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但要说中国北方的原始农业是来自西亚地区的证据还很缺乏。互相交流可能是存在的。中国南方地区与东南地区的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有较多的相似性。尽管同是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自然生态区域,但各地环境也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其文化的发展都带有深厚的地方色彩。这种情况同样地表现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上。
非洲在中石器时代的文化也相当发达。但鉴于非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发展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分布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内陆地区的加普萨文化,它可以划分为典型加普萨文化和后期的加普萨文化两阶段。年代为10,000年至7,000年。生产工具主要使用细石器和大型石器两种,前者多呈三角形和梯形,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社会经济以狩猎为主。居住在岩厦或露营。分布在东非、西非和中非赤道森林地带的奇拉利文化。它基本上继承了卢彭巴文化,而卢彭巴文化又基本上继承了桑戈文化传统,所以其使用的工具有发达的加工木料工具,但手斧和大尖状器减少,轻型石片工具增多。这里又分两种情况:森林地区出现了一些小型薄刃砍斫器和厚而窄的两面修理的尖状器。草原地区则出现了新月形和其他形状的镶嵌在复合工具上的小型石片工具。分布在南非和非洲东南部内陆地区的斯密斯菲尔德文化,年代为10,000年至8,000年左右。社会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居民按季节迁移,细石器流行,最具特征的工具是在木头上打孔的钻孔器;也使用鱼叉、罗网和涂有毒药的箭头。
统观非洲的情况基本可分为三方面:环地中海的北非及尼罗河河谷地带,其文化特点可和南欧、西南亚地区对比,有不少相似之处。而在西非、中非赤道及南非和非洲东南部内陆地区,则可分为森林和草原两大类型。森林地区薄刃砍斫器和两面修理的尖状器占主导地位,还有发达的加工木料工具。而草原地区则主要以新月形和其他形状的复合工具为主。社会经济因生态环境不同而异,森林地区采集和渔猎占重要的位置,而狩猎经济次之;而草原地区,狩猎经济则相当重要,而采集和渔猎经济则不那么发达。居所因生活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有按季节变化而大迁移,也有以岩厦为居,亦有露营在大草原上。所以明显地体现出,生态环境对早期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其他文化活动都有明显的影响。在尼罗河河谷地带,原始农业的诞生也不晚。
距离中国较远的美洲的情况,我们也概括地加以介绍,因为美洲的古人类已被证实是在冰期时期,由亚洲大陆通过白令海峡陆桥迁移到美洲大陆的,所以他们后来创造的文化不能说与亚洲尤其是北亚、东北亚的文化毫无关系。在美洲,也许由于文化传播机制的影响,更具体地说,这是由于陆块形成的历史所造成的。所以美洲的史前早期的文化难于发现,而晚期的文化也相当晚才传播到美洲大陆。中石器文化,具代表性的遗址很少。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处于所谓中石器时代时,在美洲存在的代表性文化就是拉诺文化和福尔瑟姆文化。前者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更新世末期才扩展到北美东部。年代为距今约13万至1万年。工具以“克洛维斯尖状器”最具特色。它是采用锤击法打制而成,一面或两面有短凹槽,器身可长达12厘米。还有刮削器和少量雕刻嚣、石锥。狩猎业以猎取猛犸象见长。多居于沼泽岸边或悬崖下。后者的年代为11万年至9,000年。他们集中在落基山以东的大平原,后经中美再沿科迪勒拉山系扩展到南美。工具中除有名的“福尔瑟姆尖状器”外,还有用火石打制的拇指盖状刮削器、直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克洛维斯石叶”以及雕刻器。经济以狩猎为主。农业在这里开始仍较晚,直到5,000年B·C才开始,到公元前1,500年后才出现以玉米为主的种植。所以,对于美洲这类文化是否属于中石器文化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待更进一步的探讨。
总括以上的资料不难看出,所谓中石器时代就是指在人类发展史中某一个特定的时期,这时期就是指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地质年代上正好处于世界性的最后一个冰期,即亚洲的大理冰期和欧洲的维尔姆冰期,北美洲的威斯康星冰期、非洲的井布尔雨期。最后一次冰期时,全球性的气温虽然比间冰期可以低5-7℃,在高纬度的地方可能更加寒冷些。但在各大洲不同之地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冰川对各地的影响就不同。例如在非洲,只有很少一些地方有冰川出现,仅仅是在冰期时期其降水量都大大增加起来,所以此时称雨期。因此在冰期过后,其变化也是不同的。就算同是亚洲或欧洲,在山区、高原区的变化反应就与丘陵区以及平原区大不相同。往往出现同期异相的自然景观。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远古居民,他们的一切活动也必然发生变化,而且可以肯定,这些变化也不完全相同。当然,我们不能说,环境条件决定一切,但可以想像得到,当时的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已变得相当强,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还是很微弱的。所以在世界各地,这一时期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正常的。他们由强化采集逐渐过渡到原始农业开始的时间也不相同,一些地区可以早到中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甚至可早到旧石器晚期末,但个别地区可以晚到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家畜饲养业开始的早晚亦有差别,最早被驯化的动植物品种各地也不尽相同,半乾旱地区可能是粟或谷子、小麦和大麦,炎热潮湿的地区可能是稻类作物。因此,对于它们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进程,不必用单一的模式去套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在这一时代空间上,各个不同地区,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的人们,他们所从事的与大自然作斗争来求生存中所进行的一切,从中找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再反过来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种种因素变化的规律对照研究,深入瞭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其结果,造福于当今人类社会。这也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
(此文曾发表在《人类历史转折点——论中国中石器时代》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