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选择
时代不仅要求人们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而且要求人们作出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选择,以便更好地加强党对人才人事工作的领导。在此前提下,笔者谨提出几项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选择方案,权当引玉之砖。
首要前提:开展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社会调研包括社会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社会调查是运用各种方法从社会生活中瞭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的感性认识活动;研究则是对社会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调研,既包括社会调查,也包括研究。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是以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以可能的东西为依据的。”(《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56页。)毛泽东也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瞭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l卷第109页;第3卷第789页。)开展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调研,有利于我们认识从社会反映出发来真实地揭示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和特质,有利于我们认识从社会现象出发来客观地分析广东人才人事改革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利于我们从社会需求出发来科学地设计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运作方略。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调研呢?
要设计科学的调研内容
要强调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要谋求调研项目的社会经济等价值和学术价值,要具备实施调研的主客观条件,要讲究调研课题的新颖性。从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要求来说,设计科学的调研内容,尤其要注意调研的针对性,努力解决人才人事工作中广大人民群众感到困惑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虽然从不干实事,但却因善于欺上瞒下,挑拨离间,争功诿过,溜须拍马等,可以洋洋得意地连连晋级;有的人虽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了很多实事,却因不善于宣传自己和不善于交际而长驻“冷宫”;还有的人虽然成绩突出,却因一些小缺点,不但长期得不到重用,而且可能遭遇到“明枪暗箭”。这类现象虽是个别,但足以令许多人才心寒,严重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如何以制度规范杜絶或减少这类现象,应该是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社会调研的重要内容。
要遵循科学的调研程度
科学的调研,一般必须经历调研准备、社会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研究、报告撰写和成果应用六个阶段。调研准备阶段,要进行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研计划,选择培训好调研人员;社会调查阶段,要讲究调查的全面性、客观性、群众性;资料整理阶段,要把握好资料审核、资料分类、资料汇总、资料图表化等重要环节;分析研究阶段,要力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的研究视角;报告撰写阶段,要力求调研报告主题正确、鲜明、新颖、集中,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准确、简洁、檏实、生动;成果应用阶段,要及时反馈应用信息,修正误差。从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要求来说,采用科学的调研程序,从宏观上讲应特别注意克服领导个人说了算,由领导交办,不按规定程序运作的现象。除了宏观上注意程序的科学性外,还要注重每一阶段内每一具体的调研活动的程序的科学性。例如,在评选先进时,有的人自己发选票,自己收选票,往往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先进。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然未能正确地反映民意。其实,在这一具体调研活动中,只要以科学的方式产生监票人、计票人,就可能避免调研结果的失实。由此可见,讲调研程序的科学性,不能忽视每一个具体的细节。
要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
目前,有多种调查方法可供选择。按调查目的分,有应用性调查和学术性调查或描述性调查、因果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按调查主体分,有专家调查和非专家调查;按调查客体分,有全面调查(如普查)和非全面调查(如抽样抽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重点调查);按调查时间分,有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性调查;按调查地域分,有乡村调查和城镇调查或珠江三角洲地区调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调查和省外及国外调查;按调查内容分,有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如干部队伍建设调查、科技队伍建设调查、企业家队伍建设调查);按调查方式分,有直接调查(如观察调查、访问调查、实验调查、会议调查、旅途调查)和间接调查(如通讯调查、非访谈性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统计调查)。从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要求来说,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尤其要注意调研的深度,克服浅尝辄止、方法单一的简单化倾向。例如,在实际生活中,以投票的方式选拔人才一般能够反映民意。但是,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因为有时候“老好人”及善于挑拨离间者更易于赢得选票,而某些有才华的人则有可能因恃才傲物、遭人嫉妒或被人误解而失去选票,干活越多的人一般犯错误和得罪人的概率也越高,同样也易于失去选票。这就需要在进行民意测验的基础上,再采取其他方式的调查方法,进行深层次的瞭解。浅尝辄止、方法单一有可能压制人才,并把“老好人”等推上重要岗位。
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目前,有多种研究方法可供选择。如由此及彼与由表及里相结合的研究法;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法;“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研究法;比较与分类相结合的研究法;类比、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法或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法;经验研究与理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法;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研究法;后馈研究与超前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法;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相结合的研究法;信息论研究法;控制论研究法;系统论研究法;耗散结构论研究法;协同论研究法;突变论研究法;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法;结构与过程相结合的研究法;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法;均衡与冲突相结合的研究法;创造性研究法;数理统计研究法;线性研究、对称研究、矩陈研究与立体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法;等等。从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化要求来说,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要注意克服观念先行,以偏概全,扭曲民意的现象。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同志不是从调查到的实际情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而是片面地选取一些材料去论证领导意图;还有些同志“领导依靠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在研究过程中只听被考察者领导的意见,无视群众和其他知情者的意见。这些作法,无疑只会给人才人事工作穿上了“民主化”、“社会化”的漂亮外衣,并未真正反映民意和社会的客观真实,这就会使整个社会调研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并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要重视调研的成果运用
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对广东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后,4月至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便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十大专题的社会调研活动,其中包括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用人机制,增创广东人才新优势专题的社会调研活动。这一专题的社会调研活动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配套材料。广东省委、省政府运用这些成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这就为重视调研成果的运用提供了好的范例。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后,有关部门要经常深入社会生活,掌握决策实施的社会反映,并据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及时对这些决策作出适当的修订。不仅宏观决策应该如此,微观决策也应该如此。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小调研成果的运用,都应该积极反馈新的实践中的新的信息,对已有成果和决策进行新的补充和修正,使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
重要条件:大造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社会公众的议论和意见,是社会生活和人们意愿的反映;是社会控制的工具。从其来源来看,社会舆论可分为自上而下的社会舆论和自下而上的社会舆论两种。自上而下的社会舆论,是由国家或地方领导机关发出而在人民大众中传播的一种公众意见;自下而上的社会舆论,是由群众或群众团体首先发出并逐步造成全国性或地区性影响的公众意见。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度改革的社会舆论,既包括自上而下的社会舆论,也包括自下而上的社会舆论。
江泽民同志1996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曾经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人民日报》,1996年9月27日第1版。)大造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舆论,有利于我们广泛争取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我们积极推进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有利于我们确保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健康发展。
那么,应该如何大造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舆论呢?
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的作用
广东的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要积极开辟有分量的专题栏目、专题节目,精心策划有深度的系列专题报导,大张旗鼓地宣传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宣传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宣传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的新经验、好典型,宣传广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广东独特的人缘地缘优势及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激励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励人们尊重人才,效法人才,争当人才,凝聚人才,热心服务于人才。在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前提下,还要实事求是地对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
要充分发挥小说、散文、诗歌、电影、戏剧等各种文学艺术表观形式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推出了一批弘扬主旋律的文学艺术精品,不仅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而且在广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在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广东文艺界应该予以大力支持,多推出一些讴歌优秀专家、优秀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的文艺精品,多推出一些反映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火热生活的文艺精品,多推出一些在改革进程中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文艺精品。同时,也要通过小品等文艺形式,对用人问题上存在的不正之风进行讽刺和鞭挞。
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得失成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又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其得失成败影响和制约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得失成败。在此基础上,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尤其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冲破旧的人才观念的束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等观念;要破除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神秘化、封闭式模式,实现人才人事制度攻革的民主化、科学化;要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确保政治体制改革的稳定、健康发展。
要充分发挥广大专家学者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广大专家学者不仅要在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组成谘询型社会组织以发挥作用,而且要通过发表文章、著作,接受广播电台、电视台采访,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大造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舆论,充分发挥自身知识比较渊博,在人民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独特优势。
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街谈巷议
全社会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不仅是各级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全体公民深切关注的事情。这是因为,如何改革及改革将带来怎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除了本身应该大造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舆论外,还应该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经过加工、升华后将其反馈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使之成为有利于推进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强大的社会舆论。
核心内容:明确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俗成的风俗、惯例或以各种形式确立起来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或是非标准。从其来源来看,社会规范包括自生式社会规范和人为式社会规范两种。自生式社会规范,是人们起初没有明确的主观需要但形式成后却与人们的主观需要自然吻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人为式社会规范,是人们为了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确立起来的社会规范。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规范,主要是人为式社会规范,但也不排斥有利于改革健康发展的自生式社会规范。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也曾说过:“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种基本需要;在一合作的事务上和永久团集着的一群人中,有它特具的一套规律及技术。制度并不是简单地和直接地与它的功能相关联的,一种制度也并不是满足一种需要”。(B.Maliuowski“Culture”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4:626N.T The Macmillam Co.,1931.)明确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规范,有利于科学界定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分工,有利于优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大大提高人才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效能。
那么,应该如何明确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规范呢?
要明确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工作规范
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决策型、执行型、谘询型、监督型、服务型社会组织,都应该明确工作职能和工作权限,都应该建丰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使之走上科学运行、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人事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抓人才人事工作;要加强人才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包括人才投资、培养、引进、配置、任用、考评、奬励、分配、福利和退休等内容在内的政策法规;要理顺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明确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的职能,健全人才市场的功能,克服地方排外主义,扩大引进省外海外人力智力的规模。
要明确各方面通力协作的社会协调规范
要明确各种社会组织彼此协调的规范,做到各种社会组织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增强系统功能;要把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社会力量,甚至包括协调广东省辖区以外的同志、朋友、海外同胞构成的社会力量,扩大省内人才之间及省内人才与省外、海外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动员,集中全社会全体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要实现人才人事管理由刚性控制、直接控制向柔性控制、间接控制的战略性转变,充分尊重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抓好人才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协调服务工作。
要明确各方面鼎力支持的社会保障规范
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要从规范层面上确保充足的人方、物力和财力,确保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确保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确保政治、法律、道德、科技、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支撑。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要下决心把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从规范层面上确保他们在政治上得到重用,在工作上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鼎力支持,在生活上得到切切实实的关心照顾。
要明确引发行动和竞争的社会激励规范
为了引发各种社会行动,引发各种社会竞争,达到促进各种社会变迁的目的,必须确立既有动力也有压力的社会激励规范,包括社会正面激励规范和社会负面激励规范。这里的社会正面激励规范,包括作出褒扬性社会评价的社会规范、进行物质鼓励的社会规范、授予荣誉称号的社会规范及提高政治地位的社会规范等等;这里的社会负面激励规范,包括作出批评性社会评价的社会规范、进行物质处罚的社会规范、进行纪检监察的社会规范及降低政治地位的社会规范等等。从当前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明确社会激励规范,重点要在现有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中实行分级制,对科技人员实行合同聘任、竞争上岗制和上岗后的竞争制,并以高新公开面向国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制度,探索和实行多样化的领导干部选任方式,建立党政机关干部考试録用制度,强化干部的述职考评制度,改变“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及凭资历吃饭,靠年头升级的论资排辈现象,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机制;要增强企事业单位人员进出的市场配置力度,建立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效益相挂钩的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事业单位职员制。
要明确确保持续和稳定的社会过程规范
要精心设计或从习惯和惯例中细心发现可以充当改革的“加油站”或“消防队”的社会过程规范,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消解各种社会问题,调适各种社会心理,理顺各种社会关系,确保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持续稳定发展。从当前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明确社会过程规范,要确定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及具体的实施程序;要加强对整个改革进程的宏观控制,坚决防范和制止“黑箱操作”及借“改革”之名大搞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打击压制人才的现象,并确定相应的惩处措施;要从规范上完善人才从选拔任用到退休辞退的整个过程,杜絶时间序列上的空白点和漏洞,消除逻辑关系上的错误和混乱,并切实关注一些突发事变的处理。
根本保证:建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一定数量的成员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依托一定的技术设施,按照一定的权力结构和一定的行动规范建构起来的社会单元。从有无正式结构出发,社会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大类。正式组织是指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比较规范,活动的展开比较严格的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指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比较随便,活动的开展比较自由的组织。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组织,既包括正式组织,也包括非正式组织。
社会学对组织的研究是社会结构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学原理中理解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关键。例如,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就认为人们工作的组织方式是任何社会的唯一最重要的社会事实;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对社会学最有影响的贡献是他对不断分化的“劳动分工”的分析;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研究也以“科层制”最有影响。健全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组织,有利于促进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水平。
那么,应该如何建构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组织呢?
要建构决策型的社会组织
建议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牵头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一级的人才人事工作指导委员会(或加强现在的“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使之成为省委、省政府的机构),作为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及统筹整个人才人事工作的决策机构或决策型的社会组织。为了实现人才人事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议该指导委员会广泛吸纳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其所属的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计委、省体改委、省人事厅、省劳动厅、省高教厅、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同时吸收一定数量的法律专家参加。该指导员委员会可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委组织部或省人大,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该决策型社会组织,要致力于加强人才立法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才人事改革,特别是要尽快规范各地人才市场的运行,避免人力资源的劣化配置;加强宏观管理和社会综合协调,改变长期形成的人才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掣肘的弊端,增强广东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要建构执行型的社会组织
执行型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直接负责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职能部门,如省委组织部、省计委、省体改委、省人事厅、省劳动厅、省高教厅、省教育厅等等,同时也包括其他各部门、单位内设的干部处、人事处、组织处等相应机构。深化广东人才人事制度改革,首先必须把这些社会组织建设好。我们要尽量为之充实最得力、最精干、最优秀的人员;要切实加强对这类组织现有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要让个别“滥竽充数”的人员坚决地从这类组织中调离改做其他工作;要特别注意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切实关心这类组织中的成员尤其是其中的骨干力量和优秀人才的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建构谘询型的社会组织
当前,广东非常有必要由现有的人才研究所、人才研究会及其他一些热衷于人才人事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从事人才人事工作研究的谘询型的社会组织,并切实加强决策型、执行型、谘询型三类社会组织的相互联系。决策型、执行型社会组织应该设计一系列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交予谘询型社会组织调查研究,并给予必要的经费和工作上的支持;谘询型社会组织应该注意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努力拿出有分量的课题报告供决策型或执行型社会组织参考。从广东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开拓视野,虚心向专家学者谘询求教,多渠道动员吸纳人才人事工作研究力量,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一些大有潜力可挖的专家学者要主动出击,努力端正学风,增强紧密联系实际的意识。谘询型社会组织,对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除了把加强应用研究作为重点外,还要研究古今中外人才人事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人才人事工作的特质和发展规律,研究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增强理论性,提高人才人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要建构监督型的社会组织
要切实加强对各类人才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鬼才”和“蛀虫”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加强对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个动作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建议由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等牵头,汇同各部门、单位的纪检、监察组织及公选的纪检、监察代表,组成专门的人才人事工作的监督型社会组织。
要建构服务型的社会
为了及时掌握改革进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新对策、新举措,广东应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健全分地区、分部门、分层次的纵横交错的人才人事工作的信息网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信息、评价服务和交流体系;为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要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种人才市场广如高科技人才市场,高级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才市场等综合性和专业市场及外向型人才市场,同时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各种劳动力市场;为了形成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还要进一步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社会性大学、职业学校、培训基地和人才服务设施。
(这是作者在1998年12月与刘小敏、李振连同志合写的、参加“广东新时期用人机制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的发言,获优秀论文二等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