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为振兴中华而探索



  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相继成立,并为振兴中华伟大事业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其中,由广东郑群先生首倡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课题,多年来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我们写作《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以多方面的启迪。

  《当代中华凝聚力》是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的一项重点课题。因为研究精神文明,不可能不研究爱国主义,不可能不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而从精神文明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再者,本书突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系列性研究,是出于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尤其是进行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我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讲了几千年,还要一代一代往下讲。若有一些较为系统的论著来阐析它,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性。而爱国主义的根本是“民族凝聚”的问题。如果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理论称之为“民族凝聚学”,可能更赋深意。“民族凝聚学”应是专门研究民族凝聚系统及其相关规律的学科。“民族凝聚系统”的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要下苦功开发。为了开发“民族凝聚系统”的研究,我们就当代中华凝聚力方面先走了这一步。

  《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的四级提纲定于1991年冬,第二年春初开始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认为“民族凝聚学”可以有“一般民族凝聚学”和“中华民族凝聚学”,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属“中华民族凝聚学”范围,而且讲的重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当代的状况。但它不等于“中华民族凝聚学”,更不等于“一般民族凝聚学”。因此,《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的主体内容,只是探索“中华民族凝聚学”的前奏,或者说,它为“一般民族凝聚学”的研究提供了初步思考。

  在此前后,已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学”的概念和著述,(潘龙海、陈连开、金炳镐等着:《中华民族学初探》,延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郑群先生也倡议建立“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孔庆榕、李权时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总序》第4页。)此外有的学者还考虑“中华学”的建构问题。(肖君和同志的一种见解。)看来,从学科建设上来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多家学者的共识。这说明,只要认真遵循“双百”方针,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重大课题的探索,一定会逐步取得更大的成效,其发展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有的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不可能作为学科来研究,在这个课题上提出什么“学”是多余的。这当然是一种观点,有他的理由。但这使人们想起“厕所学”的提出,曾在几十年间被人当作笑话,现在不是堂堂正正地走上学术论坛么?何况,中华民族凝聚力这样重大的课题,自有许多内在的规律,探索这些规律并形成相应的学科体系,比“厕所学”总要重要一些吧?

  在这里,我们絶无贬低“厕所学”的意思。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厕所,可以当餐厅。不能一提到“厕所”二字,便把它当作脏、乱、臭的代名词,那是国内的一般习惯。把厕所有关方方面面的规律搞清楚了,就是学问;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见解或体系,就是学科。所以学科建构的问题,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不是学科越老越少越好,还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学科。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是主体现代化的表现。这已为学科史的发展所证明。

  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讲得很精彩:“每一种科学都是分析单个的运动形态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变的运动形态的,同时科学的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态本身之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2月版,第209页。)这就是说,每一科学都要分析这个科学的运动形态及同它有联系的那些运动形态;在分析这些运动形态本身时,要依据它们内部固有的规律来进行。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要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09页。)这是说,确定某一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便形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是一门学科体系最为根本之点,有此,某一门学科纔可以逐步生长、发育和不断完善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

  当然,对于任何新出现的学科,尤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领域所进行的多种学科式的尝试,毕竟刚刚起步,远不能说已经研究得很全面、很深刻、很完善、很有科学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但是,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学科建构问题,已提出了多种设想和方案,有的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只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定会获得累累的硕果,这是毫无疑问的。  

  前面介绍的是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以及近些年来的研究简况,同时也讲明瞭我们为什么要写《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的用意。下面将简要地阐析与本书关系密切的一些重要概念。

  二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概念本身,是由好几个概念组成的。

  一是“力”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是从物理学上来讲的,指使物体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或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作用,且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我们在书中把这个物理学的概念加以引伸,认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力”,具有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或者是这些力的变量,即分与合、散与聚、粗与精、小与大、流与源、虚与实、退与进、静与动、死与活、弱与强,等等。

  二是“凝聚”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也是从物理学上来说明的,即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但推而广之,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社会成员之间的集群而生,便有生物凝聚与社会凝聚的问题。《世界社会大百科全书》第二册的《凝聚力》,便把吸引人们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力量称之为“社会凝聚力”。有社会凝聚力,当然也就有民族凝聚力,等等。  

  三是“凝聚力”的概念

  莱昂·费尔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0年将它定义为“作用于群体成员身上使他们保持在群体内的所有力量的合力”。而我们通常把它看成是“内聚力”。从中外结合的方位来说,“凝聚力”就是作用于群体成员身上并形成各种内聚力的合力。因此,莱昂·费尔汀格的“合力说”早于我们的认识已近半个世纪。

  四是“民族”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作了这样的界定:“历史上形成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使用共同的语言,居住在共同的地域,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具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一界定是基本科学的。本书在使用“民族”概念时,一般持此观点,只是在“中华民族”与“个体民族”的使用范围上有所区别。“中华民族”讲的是构成中国整体的56个民族及海外华人,“个体民族”则是指汉民族或其他某个少数民族。

  五是“民族凝聚力”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有几种观点:第一种,它是指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凝聚力;第二种,它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由多元因素所构成的合力;第三种,它是观念形态的范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张磊:《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首次学术研究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97页。)第四种,它是具有共同社会特征的民族成员为了该民族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内聚力。(《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99页。)而本书则认为,民族凝聚力是指作用于民族共同体身上并形成各种内聚力的合力。因为前述“民族”与“凝聚力”的概念假定成立,得出这个结论是自然的事情。

  六是“中华”这个概念

  它涉及到“中国”这个名称。“中国”名称始于周,原非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时的帝王之所都就是“中”,所建立之城邑就是“中国”。把华夏民族居住的地区及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是后来的事。“中国”自古称“中州”、“中土”、“中华”等。现在我们有时讲“中国”,有时讲“中华”,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本书研究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中也不时用“中国”的字眼,二者是相通的。

  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概念

  其本质是什么?已有“物质本质说”,“精神本质说”,“物质与精神统一本质说”,“对中华文化认同本质说”和“横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层面本质说”等。(孔庆榕、李权时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8页。)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我们在书中认为,所谓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涵义,是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上并形成各种内聚力的合力。也就是说,这个合力既以物力为本质,又以智力为本质;物力与智力两种本质又必然相互吸引,因而有其引力为本质;这种引力还必须是活生生的东西,否则,什么本质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它又以活力为本质。一句话,以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为主体的各种内聚力合而为一,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

  八是“当代”这一概念

  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历史时代。本书以当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主线,一是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把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直接导向当代,为现实需要服务;二是在研究当代的同时,又把历史的将来的有关内容,有机地带入进来,使之源流交错,互通全局;三是有利于把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放进当代世界发展的总背景下来加以对比考察,使之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本书选题的一大宗旨,贯穿全书的一根红线。

  前述8个主要的概念及其相关的问题,都同本书的基本构架和所要展开的内容息息相联。此外,本书还有一批新的概念,暂不在这里一一列举。这些新概念的提出,也仅仅是尝试性的,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检验。同时,我们研究的“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只是“民族凝聚学”中,“中华民族凝聚学”层面上的“力”的问题。但如前所说,“凝聚”本身是个大系统,不仅仅是“力”的问题,“凝聚力”之外,还有“凝聚源”、“凝聚场”、“凝聚体”、“凝聚核”、“凝聚键”、“凝聚链”、“凝聚点”、“凝聚线”、“凝聚面”、“凝聚网”、“凝聚渠”、“凝聚熵”、“凝聚量”、“凝聚度”、“凝聚质”、“凝聚势”,等等;而且“凝聚”本身存在不少同义、近义甚至于反义的概念,都需要进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应是“民族凝聚学”的任务,本书都有所触及,只是没有正式提出和进行论证罢了。

  但这并不要紧。饭是一口一口地吃的,路是一步一步地走的。我们深信从事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研究的一大批同仁,在经过近10年的集体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一定会有一天把前述“凝聚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变为成文的东西,并把“民族凝聚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框架搭起来。因为做学问,搞理论,总不能原地踏步,总不能只跟着现成的结论在那里搞注解,只满足于人云亦云。相反,它需要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讲点人所未讲、言点人所未言的东西,那怕是幼稚的开头。

  三

  以下应转入正题,即对《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的总体构架和主要内容进行粗略的扫描,以便于读者们把握本书的梗概。本书除总论外,共设8大编、32章,约110万字。书中对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等作了界定,重点考察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成因、主体、客体、属性、特征、功能和发展等,旨在揭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领域的主要规律及其关系,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振兴而努力。现就本书第一编的主要构架和基本内容作些阐析。

  本书第一编讲的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涵。这是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当代中华凝聚力是一种合力,主要由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等四个方面构成的。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内涵

  考察任何民族的凝聚力,都要从该民族最根本的因素即物力因素着手,考察当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毫无例外。物力因素在当代中华民族中起着主要的凝聚作用,是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质关系,物质利益,亦即物质基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0月版,第169页。)使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物质关系、物质利益、物质基础,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状况。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0月版,第321页。)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是个系统结构。这可以从要素角度、显隐角度、层次角度和综合国力的角度等来进行研究。物力系统中的诸要素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可控性、优化性等特征,具有输入输出和自我调节控制等功能,有着分体组合与整体结合等基本组合的方式。把握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系统及其要素的关系、特征、功能和组合方式,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使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内涵更接近于完整性与科学性。

  在这一章中,理所当然地要考察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现状。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文明更发达更先进。这是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出的内心话。但近代一度落伍也是事实。当代的状况又如何?本书对大陆的物力现状,台、港、澳的物力现状,都做了实事求是的阐析。

  我们认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兴衰,大陆的兴衰是关键,其中的物力因素是根本。中华民族要振兴,在大陆,必须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并从经济体制入手,进行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开放,把物力变革引向纵深发展的现代化的轨道上。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智力内涵

  如果说,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是它的根本内容,而智力就是它的核心内容。智力是一种经历长期的积累而升华并不断更新丰富其内涵的具有永恒活力的精神因素,它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会形成一种对全民族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导向和制约作用的精神定势,成为民族共同体的灵魂。为什么说智力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中华民族固然有许多优秀的传统,但这些优秀传统的内核只能是智力传统;中华民族固然有许多精华所在,但这些精华的主要部分就是智力精华。因此,对中华民族的智力精华不断地发扬光大,是当代中华凝聚力中智力内涵的要义。

  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智力是个系统结构。从精神文明学的视角来看,主要有文化要素系统、思想要素系统和审美要素系统等。其中的文化要素系统,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思想要素系统主要包括理想、道德、情操、纪律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审美要素系统则主要是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和审美欣赏等方面。对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智力系统中各要素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具有的作用的认识,是相当重要的问题。而对中华凝聚力的智力系统在当代的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问题,本书也作了简要的分析。

  当代中华要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要建设现代化,必须非常重视解放和发展全民族的智力。没有后一个的解放和发展,就不会有前一个的解放和发展。讲智力的解放和发展,便有思想、文化和审美变革的基本原则与途径,本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引力内涵

  万物皆有引力,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内部的物力和智力及其之间,也存在引力。引力在这里是中华凝聚力的联结纽带。它不仅具有物力属性,也具有智力属性,是物力和智力两种属性的有机交融。其中,引力的物力属性是引力的本质属性,也是引力其他要素的基础要素;引力的智力属性是引力的核心属性,它对引力的其他要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引力作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联结纽带,主要是联结其中的物力和智力,并形成对立统一关系,构建引力合力系统。在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问题上,不仅要讲物力、智力,还要讲引力,要把引力放进它的内涵之中,这是本书的一种看法。

  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引力,不仅有其内涵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它本身还有不同的层次,大致可分为表层引力、中层引力和深层引力三种情况。表层引力是引力系统的最基本层面,它主要表现为民族成员的心理结合力,即亲和力和向心力;中层引力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即自信心和自尊心等等而形成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深层引力则是指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因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第608页。)只有这种“巩固”的、“最深厚”的感情,才能吸引住众多的民族成员并形成凝聚力。当代前述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也包括这种“巩固”的、“最深厚”的感情,等等,不是空洞的,更不是可以离开物力和智力因素而存在。

  因此,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引力是运动变化的。引力运动变化的轨迹,就是当代中华民族由离散到聚合,由波动到稳定,由混乱到协调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引力的特点,是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统一,历史前进性与道路曲折性的统一,历史过程性与不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引力运动的目的、特点和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活力内涵

  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涵,不仅包括物力、智力和引力,还包括活力。活力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生命所在,是当代中华凝聚力内在要素之间的矛盾性。因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05页。)这种“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的活力,一是代表进步。其中的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7月版,第223页。)也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中活力的最高标准。也就是说,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否进步,就看它的生产力是否具有生命的活力;二是代表文明。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进步成果。亚细亚虽有创造文明之力,但在近代却“无发扬文明之力”,这是梁启超早年发出的感叹。”(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之十》。)在当代的中华,则要不断创造和发扬文明,其民族的凝聚力才会有生命的活力;三是代表希望。有活力便有希望。万马齐喑的局面一经打破,东方的醒狮将以其雄伟的英姿迎接21世纪的来临。

  当代中华凝聚力本身也有个活力系统。它包括历史活力系统、现实活力系统和潜在活力系统。黑格尔曾经指出,中华帝国既是最古老的、唯一持久的国家,也是最新的国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12月版,第160、161页。)因它具有“厚德载物”的包容性,这是历史活力系统的主要特征。而从现实活力系统来看,有以大陆为主体的活力系统和以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为主体的活力系统。在今后,由于“一国两制”的逐步实施,中华凝聚力潜在活力系统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活力及其系统的存在,便有这种活力及其系统的功能。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当代中华凝聚力在大陆所具有的活力功能,表现为主体性、关键性和激励性的力量;港澳台的活力功能表现为桥梁性、共通性的力量;而海外华人的活力功能则表现为分散性、国际性方面。对上述的功能特性,本书都做了一定的论述。

  可以说,在本书第一编中,基本上贯彻了我们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概念界定的观点。同时,当代中华凝聚力内涵的四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四

  在探讨了当代中华凝聚力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本书的第二编专门讲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成因,主要包括历史成因、阶级成因、社会成因和现实成因四个方面。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历史成因

  当代中华凝聚力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必有其形成的历史因缘。要瞭解这种历史因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7月版,第430页。)因此必须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作个简要的回顾。书中论述了中华民族孕育的物质基础和怎样由部落联盟的产生到华夏民族的出现,及“中华民族”的汉民族与其他55个少数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大致状况。从这种历史成因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华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同时,业经形成和发展的中华凝聚力,本身也有个兴衰变化的过程。它在奴隶社会的兴衰变化,在封建社会的兴衰变化,在近代社会的兴衰变化,虽然曲折起伏,各有其特点,但总的特点是连续性、反复性、前进性和复杂性。中华历史凝聚力的形成、发展和总的特点,能够给人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这对于增强当代中华凝聚力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产。

  从社会心理学上说,产生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全民族的认同心理、认同意识,这些心理意识因素又表现为认同行为。中华历史凝聚力对当代中华民族的认同心理、认同意识和认同行为的影响是相当强烈的。研究这些影响,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瞭解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历史成因。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阶级成因

  马克思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250页。)当代中华凝聚力形成的历史,也与阶级斗争分不开,在探讨其历史成因的同时,便要探讨其阶级成因。中华民族大约自殷商时代,历周初,经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因着财产的私有,社会阶级的对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本书考察了中华民族的阶级,着重从阶级利益、阶级关系和阶级变迁的角度进行论述。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大陆的阶级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阶级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我们在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的阶级成因时,既要看到几千年来阶级利益、阶级关系对它形成的作用,还要看到当前阶级状况发生根本变化之后,对它形成的功能。    

  由此可见,阶级利益、阶级关系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息息相关。在同一阶级利益和对立阶级利益之间,对当代中华凝聚力形成的作用需要作出具体的分析。由此出发而确定的各种阶级关系凝聚力,包括阶级经济关系凝聚力、阶级政治关系凝聚力、阶级社会关系凝聚力,等等,都会随着一定条件下阶级的变迁而变迁,它对中华凝聚力的形成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在这一章中,我们还对当代中华阶级的结构形态、这种阶级结构形态的凝聚力和主要优势做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当代阶级凝聚力具有继承性和广泛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当代中华凝聚力必不可少的力量,它对于加强当代中华民族的团结,加速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的统一,促进社会的文明等,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社会成因

  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有其历史成因、阶级成因,而且也有着社会成因。它“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321页。)这样的社会形式即形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经历过三种:一是远古的原始社会,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极低,属原始公有制经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生发了原始文化及其混沌意识;二是古代的阶级社会,以农业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王国,以私有制为占有方式的自然经济,以血缘、等级为纽带的专制政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封建文化,曾经产生了极其辉煌的人类文明;三是近代的阶级社会,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使中华民族一度衰退,处于被动捱打的地位。

  当代中华经历前述三种不同社会形态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固然有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但各社会形态中的社会经济要素是最为基本的要素,因此讲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社会成因,首先是它的社会经济成因,其次是它的社会政治成因,再次是它的社会文化成因。本书对什么是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以及它们对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静态分析和动态考察。

  在动态考察中,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社会的经济凝聚力迅速衰落,政治凝聚力逐步丧失,文化凝聚力二律背反,因而更加激起了当代中华社会经济凝聚力的巨大增强,社会政治凝聚力的空前高涨,社会精神文化凝聚力的健康向上。这是在对当代中华凝聚力历经三种社会形态的探讨之后,与当代社会即从贫困落后走向富裕先进,从封闭愚昧的旧中国走向开放文明的新中国的比较中得出的认识。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现实成因

  现实成因是当代中华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原因。中华民族当代的现实,离不开祖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所在国家的现实。祖国大陆的现实,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正朝着邓小平指引的正确方向不断发展,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从而增强了中华母体的现实凝聚力。与此同时,还应当看到台港澳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尤其在经济方面,香港和台湾属亚洲“四小龙”中的两龙,实力雄厚,这是增强当代中华凝聚力不可缺少的物力因素。此外,当代海外华人在世界各地取得的成功和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现实成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代中华大陆的凝聚力有许多方面的表现,但主要是经济繁荣、政治统一龢民族团结这三大方面;台湾与母体大陆的交流已在迅猛地增长;港澳与母体大陆的依存关系随着1997年和1999年的回归正在不断地加强;海外华人对母体大陆的情感更由于振兴中华的共同心愿而空前地高涨。可以说,当代中华的现实,是这种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对当代中华现实凝聚力进行基本的评估是完全必要的。这涉及对凝聚力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以及对大陆母体现实凝聚力、台港澳以及海外华人现实凝聚力的基本估量的问题。按照社会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指标,民族国家主权、独立和安全指标,国民生活保障概况和生活水平指标,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的整合指标龢民族国家内部人文发展指标来衡量大陆母体及台港澳地区的现实凝聚力,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创造更多的条件,开辟更好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促成当代中华现实凝聚力的汇合与升华。

  前述当代中华凝聚力四个方面的成因,所形成的历史凝聚力,阶级凝聚力、社会凝聚力和现实凝聚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汇合成为强大的当代中华凝聚力。

  五

  在本书的第三编中,重点研究了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主体,包括民族主体、群众主体、阶级主体和政党主体四个方面。这里的主体,显然是指人或由人组成的民族、群众、阶级和政党。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民族主体

  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10月版,第294页。)我国的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在当代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分显示了它作为主体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当代中华民族主体的构成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发展史,对中华民族的进步与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其它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虽然只占全国的8%,但分布的地区广阔,各自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质与共同点,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任何民族都是历史过程的产物,56个民族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流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变异,均有其主要形式、因素和特征。

  中华民族主体的构成,为其民族主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体性条件。在当代,中华民族主体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深沉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种民族主体凝聚力具有整体性、时代性和经济性。在争取民族独立、反对世界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统一,反对各种分裂主义,争取民族富强、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争取民族进步、反对民族保守主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重大功能。   

  因此,增强当代中华民族主体凝聚力,是非常紧迫的任务。这包括发扬多民族团结共处的优良传统,坚持和贯彻党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等。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中华56个民族共同努力。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群众主体

  民族是由它的群众构成的。所谓群众主体,是指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民群众,他们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是民族主体凝聚力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民族主体凝聚力获得表现的重要渠道,完善拓展民族主体凝聚力的关键力量。本书将当代中华群众主体的构成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中国公民、华侨与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和外籍华裔。中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指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后者仅指长期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本书所讲的中国公民是广义的,特别指明者例外。广义的中国公民包括狭义的中国公民;海外华侨、归国华侨;香港、澳门和台湾省的中国同胞;滞居国外,但仍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派往国外的人员,因公因私出国访问、学习、经商、旅游、探亲的人员,等等。外籍华人是指祖籍在中国而已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但具有中国血统者。外籍华裔则是指华侨和外籍华人在侨居国所生而又取得所在国国籍的后代。本书对前述构成当代中华群众主体不同层次的基本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而构成当代中华群众主体各个层次的凝聚力,有其各自的表现。从狭义的中国公民即大陆的中国公民来看,由于当代我们的民族、国家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大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大陆公民这一群众主体的法定性部分,便具有前所未有的向心力。而广义范围上所讲的中国公民中的华侨与港澳台同胞,则主要表现为对民族的回归力。外籍华人和外籍华裔因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它们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现便有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是种不可缺少的牵引力与亲和力。

  对当代中华群众主体的规定及其凝聚力的具体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华群众主体各方存在的凝聚力量。在开拓这种凝聚力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有关的原则与事项。这也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阶级主体

  任何民族的凝聚力,都有阶级成因,这就决定了阶级主体的存在以及阶级主体凝聚力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每个民族内部的群众,都是由一定的阶级组成的。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是:“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版,第10页。)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初期,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阶级分析法,对中国大陆的阶级及其结构已作出了具体的分析。而在分析当代中华阶级主体问题时,既要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毛泽东对中国阶级分析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又要依据对象范围的变化和现实情况的需要,作出一些新的探索。我们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大致分为劳动的阶级、非劳动阶级和中间的阶级三个层次。在中国大陆,当今的非劳动阶级不等于反动的阶级;大陆以外中国公民及华人、华裔中的非劳动阶级不等于不爱中华民族。尽管当代中华阶级主体的层次有不同,但各自的阶级主体凝聚力是客观的存在。

  其中劳动阶级主体的凝聚力,主要表现在大陆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间,以及大陆外港澳台及广大华侨、外籍华人、外籍华裔的劳动者中间。非劳动阶级主体在大陆是指新兴的私营经济中的企业主,在港澳台同胞是指拥有较大数量的私人资产,从事雇佣劳动获得利润者。他们的阶级主体凝聚力均有不同的表现特点。介乎劳动的阶级和非劳动阶级之间的阶级,我们统称为中间的阶级。以大陆为例,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和扶持的个体经营者,它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因此,它的阶级主体凝聚力及其表现,同劳动的阶级和非劳动阶级会有所不同。

  由于当代中华阶级主体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其阶级主体凝聚力又各有特点与表现,所以要集结起当代中华阶级主体各方面的凝聚力,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重要性和现实性。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政党主体

  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主体,不仅要研究其民族主体、群众主体和阶级主体,还要研究其政党主体。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认为,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任何政党都不是包括整个阶级的政党,而是阶级或阶层的核心力量及其政治活动、政治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政党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纲领,有严密的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有领袖集团的主持,有坚定的斗争性,并在阶级斗争中,在社会历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政党。书中简述了辛亥革命前后、“五四”运动之后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党派及其主张,并对中国国民党的主要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而当代中华各政党主体及其凝聚力的表现,主要是从大陆方面来说的。中国大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可见当代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实行多党的合作。与其合作的8个民主党派,由于拥护和支持执政的共产党的领导,同样发挥着极大的凝聚作用。当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党主体凝聚力的核心,也成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核心。这是因为,它拥有最先进的阶级即工人阶级为基础,拥有最科学的理论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南,拥有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拥有最严密的组织和管理体系,拥有忠于人民和国家的强大的武装力量。其它8个民主党派则是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生力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因此,当代中华政党主体凝聚力,是以振兴中华为基本前提,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天下为公为奋斗方向的。朝着这样的前提、宗旨和方向,搞好各个政党主体自身的建设,政党主体凝聚力更能得到巨大的发挥。

  前述情况说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主体,从大的方面看,起码可以分为民族主体、群众主体、阶级主体和政党主体。这四个层次主体凝聚力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没有主体凝聚力,其它凝聚力便无从谈起。

  六

  在本书的第四编中,重点研究了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硬件客体和软件客体四个方面。这里的客体,是指主体之外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主体实践、认识的对象。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自然客体

  研究自然客体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所谓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物质现象。构成当代中华凝聚力的自然客体,主要是自然资源,包括自然环境和国土资源。其次是大致认识当代中华自然客体状况,比如地理位置方面的座向、面积、领域等;自然环境中的地势、地形、天候等;国土资源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和草原资源、矿产和能源资源、海洋资源等;人力资源——这里是把人当作“有意识的物”来看的。再次是对当代中华自然客体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归纳,从中看出其利在何方,弊在何处,以便扬长避短,促进当代中华自然客体凝聚力的强盛。

  自然客体凝聚力在当代中华是怎样产生的?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是根植于各民族共同耕耘的广阔、富饶、美丽的神州大地之上的。国土资源这一自然客体是个巨大的瑰丽的受爱体,能够激发主体对它产生无限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内聚力。“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版,《新编爱国诗词一百首》,第104页。)这是于右任先生在台湾写下的遗作。像他那样,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儿女恋乡土,爱山河,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无不出于对中华自然客体这一巨大的魅力之中。当代中华自然客体凝聚力是当代中华民族基于所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凝聚力量,可以分为地缘型、血缘型、亲缘型等类型,并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多样性的特点。书中对这些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列宁曾经指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它社会关系的发展。从这一思路出发,本书考察了中华自然客体凝聚力诸要素之间的作用,它与社会客体凝聚力以及与各种主体凝聚力的关系。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社会客体

  可以说,当代中华凝聚力的许多本质性的奥秘,都隐藏于当代中华的社会客体之中。所谓社会客体,是进入人的认识与实践领域的对象,也即各种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的世界,是人的对象,人类作为主体,其社会活动便构成了自己的历史。同时,社会客体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社会经济客体、社会政治客体和社会文化客体,并分别构成社会客体的三个“动力场”,又由这三个“动力场”形成复合的人际关系“动力场”。当代中华社会客体中的社会经济客体、社会政治客体和社会文化客体及其相应的“动力场”,均有其各自的特征。认识这些特征,也就认识了当代中华社会客体的特征。

  当代中华社会客体的存在,必然有其社会客体凝聚力的存在。社会客体凝聚力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人际关系相互吸引的趋势,是社会中的向心倾向,是一定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和谐统一的客观关系。原始社会客体、阶级社会客体、当代中华社会客体,都有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而后者则是承接前者的;此外,当代中华社会客体凝聚力还有新的来源,表现为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的新品格,并具有新的形态,即相对的动态和相对的静态。这两种形态又各有其基本特征。

  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华社会客体凝聚力的沟通问题。首先是其内部要素横向与纵向相互联系的网络沟通和集束与辐射相互联系的合力沟通。其次是它与当代中华自然客体的沟通,包括社会客体凝聚力与自然客体的物质性沟通和自然客体方面与社会客体中的精神性沟通。同时,这些沟通还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互沟通。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硬件客体

  在以往,人们习惯地把客体看成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两种情况。本书则在此前提下,提出客体的另两种情况,即硬件客体和软件客体。所谓硬件客体,是指客观存在着的客体结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客体的载体。硬件客体不仅制约客体的其他部分,也制约主体目标的实现,主体动机的形成,主体实践的选择等。因此,硬件客体的研究是很重要的问题。在类型上,它与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中的硬件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自然客体硬件方面看,有自在自然客体和人化自然客体。自在自然硬件客体是自然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天然存在物。人化自然硬件客体则是“生成着的自然界”,即人加工而成的自然物;从社会客体硬件方面看,有实践活动社会客体和物质关系社会客体。实践活动社会硬件客体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关系社会硬件客体则是人与自然直接同一的客观存在;如果从精神客体硬件方面看,主观精神向客观精神的外化或物化,也会成为精神硬件客体。这些类型的硬件客体都有其共同的特点。

  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其当代硬件客体的范围在不断拓展,内容也在不断充实。这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必然结果。比如,人们凭藉射电望远镜以及其它技术手段,在距离地球 2百亿光年之遥的天体,成为了主体的认识对象,在当今时代,人们对宏观世界硬件客体的认识范围,已比18世纪前拓展了10万亿倍以上;凭藉扫描电脑显微镜等,人们对“夸克”、“胶子”等基本粒子的微观世界硬件客体的研究,已深入到1/10万亿厘米之中。本书就是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当代中华硬件客体和各个子系统及其具有的特点的。

  当然,中华当代凝聚力硬件客体要进一步发展,应认真看到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包括自然硬件客体、社会硬件客体和精神硬件客体方面,都有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但这些硬件客体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因此要全面制定硬件客体的发展战略和战略对策,以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软件客体

  相对于硬件客体来说的软件客体,它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客体结构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间接形式表现客体。由于客体间主体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分布不平衡,客体向主体实践活动提供的客观前提或基地的相对性,客体遵循自身规律的发展而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它对主体同样具有制约作用,也同样可以分为:自然软件客体系统——自在自然软件客体,即自然界中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天然存在物的组合方式和运动规律;人化自然软件客体,即在历史过程中经过人的活动改造,打上人的意识烙印的那部分自然界的结合方式。此外还有社会软件客体系统及精神软件客体系统这些类型。自然软件系统、社会软件系统和精神软件系统都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能动性,均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当代,中华凝聚力内的软件客体,是以先前软件客体的存在为前提,在社会主体的积极作用下,进入范围领域更广泛,组合结构更复杂的客体系统。它包括特定的自然存在方式、人化自然存在方式、社会存在方式和精神成果存在方式等方面。当代中华凝聚力中自然软件客体是在主体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浅层、中层和深层的开发,创造出更丰富更深刻的人化自然软件客体;其社会软件客体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形成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综合国力优势和社会制度优势,等等,都是当代中华凝聚力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精神软件客体也由于开发的创造性渐进性的过程,精神生产结果不断创造出新的精神软件客体的深化与升华的过程,以及精神产品不断消费并在消费中提供再创造的过程等,对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当代中华凝聚力的软件客体。软件客体的优化是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走向统一而实现的。这就应当注意软件客体存在的特殊性,变革的必然性和优化的操作性,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凝聚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前述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硬件客体和软件客体,都是当代凝聚力客体内容所及的重要问题。它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主体息息相关,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因为不能离开主体来讲客体,也不能离开客体来讲主体。

  七

  在本书的第五编中,研究的主题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属性,包括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爱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四个方面,以揭示中华凝聚力具有的利缘、血缘、地缘和史缘的属性。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民本主义属性

  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是中华凝聚力的一种属性,也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一种属性。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天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国家的最高意志在“天”,而“天”的意志则在乎民众,“民之所欲必从之”,君主只是受命于天以保民,史称为“敬天保民”。后来孔子从仁爱角度进一步阐发了这种民本主义思想,认为仁爱的对象是人,即“仁者人也”,“君要养民,民靠君养”。而孟子则直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主张一切皆以民为本,为老百姓着想。“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孟子这个观点,后为范仲淹所承)秦亡后,贾谊将民喻为国之根本,“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也”。唐太宗把民看成水,把君看作舟,认为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宋明时期的民本主义较前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例如明末的黄宗羲指出:国君如果做了坏事,就不要为他服务,“我之出而仕也,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原臣》。)在近代,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与西学渐合,并形成了“三民主义”这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从上可知,民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对中华民族及其凝聚力的影响是巨大的,成为中华凝聚力的一种属性也是理所当然的。

  研究中华传统的民本主义,不仅要大致瞭解其形成发展过程,还要探讨其基本特征、历史作用和它的历史局限性。同时,它在当代中华凝聚力中有何特殊的表现?应当怎样吸取民本主义中的有益部分来加强当代中华的凝聚力?本书也作了简要的论述。

  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利缘属性。这个利当然是指民族公利、国家公利和社会公利。民本主义之所以还有生命力,并成为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一种属性,盖在其“利缘”两字上面。这都有待今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爱族主义属性

  爱族主义主要包括人们的爱族心理、意识、观念、思想和理论等,源于人的类本质。在原始社会,以民族之爱为始基;在私有制社会,则以家族之爱为细胞,宗族之爱为主干,民族之爱为大体,国族之爱为根本。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血缘性、等级性、社会性、创造性、保守性兼有。其作用可以增强全族人的一体化意识,激励人们为本族利益而奋发,促进社会结构的相对安定,激活强于他族的战斗愿望,导引全族改革开放的意识,维护各族和平与共同发展,维护团结与反对族内分裂等。因此,研究中华凝聚力中的爱族主义这一属性,有着特殊意义。

  把爱族主义看成是中华凝聚力的又一种属性,并考察它在当代的情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利益的需要,多民族相处的国家统一的需要,团结稳定的社会大环境的需要,继承以悠久文明历史着称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需要,经济繁荣兴旺与发展的需要,多元统一的文化新格局的需要,维护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这些需要的存在,便有当代中华爱族主义凝聚力的形成发展。当然,它同历史上的爱族主义有所区别。从特点上看,族的血缘意识逐渐社会化,族的家庭质量意识及民族与国族意识正不断增强。增强当代中华爱族主义凝聚力,因此有以下主要内容:集中精力振兴中华民族的经济,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积极支持帮助少数民族的发展,注意家庭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关注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我们认为,当代中华的爱族主义,是其凝聚力的血缘属性。血缘属性中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其中的自然属性是以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也是其它属性的起始条件。但血缘属性中的自然属性,离不开它的社会属性。可以说,爱族主义的血缘属性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社会属性。血缘属性有个体的表现,有血族的矛盾及其解决,有与他族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处理好有关问题,使当代中华的爱族主义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爱国主义属性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版,第608页。)也是中华民族自强发展的最重要的内部驱动力。江泽民一再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详见江泽民:《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996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1997年5月11日。)因此,本书对爱国主义的由来、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析。认为爱国主义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从“五四”以来,这种传统更加得到了发扬光大。爱国主义具有一般特征和社会主义特征。前者是指主体的多层次性与祖国爱的共同性,内容的具体性与表现的多样性。后者是指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展示了当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即凝聚作用、动员作用和自强作用,等等。

  同时,本书还探讨了当代中华爱国主义凝聚力的形成、类型及其特点。在中华各民族不断亲近和融合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爱国主义凝聚力,大致可分为骨肉爱凝聚力、乡土爱凝聚力、民族爱凝聚力和祖国爱凝聚力等四种类型,并具有经久不衰性,广泛统合性、开放融和性、现实合力性和要素多样性等特点。当代中华爱国主义凝聚力的上述类型和共同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我们认为,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爱国主义属性,更明显地表现为地缘属性。本书论述了地缘属性主要是指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关系,即民族、国家存在的住所及其关系。爱国主义与地缘关系的连结是相当密切的,它直接影响着眷恋祖国情感的强弱,直接凝聚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直接对爱国主义起着强大的作用,幷且是区分爱国主义与否的判断依据,同时使爱国主义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此,正确认识爱国主义地缘属性,克服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这种地缘属性在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社会主义属性

  几百年来,社会主义已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的发展过程。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充满生命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为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作为分配制度,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坚持计划与市场的相互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则主要包括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而在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古今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到,它作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一种属性,是最为关键的。

  当代中华社会主义凝聚力的产生,一是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渴望统一;二是由于民族平等,互助合作,需要共同繁荣;三是由于发扬民主,完善法制,国内团结安定。也因此,当代中华社会主义凝聚力具有先进性、大众性、开放性、进取性、继承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并表现在如下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成为它的政治核心;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它的政治基础;改革开放成为它的强大动力。有社会主义作为它的一种属性,当代中华凝聚力便有了根本保障,有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所谓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是它的史缘属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史缘属性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民族进步的必然性和现实需要的必然性。当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会一帆风顺,在史缘性的前提下,还会有曲折,有险阻,有失误,因而在当代中华社会主义凝聚力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正确认识它的社会主义史缘属性的问题。   

  前述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民本主义属性、爱族主义属性、爱国主义属性和社会主义属性,构成它的整体属性。其中的民本主义属性是它的利缘属性,爱族主义属性是它的血缘属性,爱国主义属性是它的地缘属性,社会主义属性则是它的史缘属性。

  八

  在本书的第六编中,重点探讨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主要特征。我们认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大一统特征,大联合特征,大团圆特征和大开化特征,就是它的主要特征。分别研究这些主要特征,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全貌。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大一统特征

  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结构,是以大一统为基本特征的。因而形成大一统观念,变为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大一统特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这可以说是对大一统观念的最初表述,而终成于汉代的大儒董仲舒。董氏从天人感应学说论证“万物之统皆归于一”,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汉书·董仲舒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秦汉时期的大一统,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宋元时期的大一统,明清时期的大一统,无不表明大一统观念和大一统事实所形成的大一统特征。而在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的历史新纪元则是现实中的中华大一统。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大一统,莫过于是利益追求的推动。这是在对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回顾中明显地感受到的主要结论。这个结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

  本书着重阐述了中华当代大一统的现实状况。当代中国大陆物质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政治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家统一和独立得到维护;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的问题也正在解决之中。按照邓小平制定的“一国两制”的国策,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在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形势空前地好。这是人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大一统作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国土特征。在以往,希望国土统一,促成了两次国共合作;有望举行的第三次国共合作,也还是国土统一的问题。港澳两地的先后回归,实质问题还是国土得以统一的问题。当然,国土统一的力量,首先在于中国大陆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并调动一切力量促进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强化防灾救灾抗灾能力,以国家强大的实力来扩大国际影响。其次是大陆与港澳台的经济互补,社会文化的深入交流以及世界华人的共同努力。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大联合特征

  有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必有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反之亦然。所以大一统和大联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书着重讲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大联合。在回顾中华大联合的形成和发展的进化轨迹中,揭示大联合观念的意藴,即民族不分大与小,先进与落后,分散与集中,都是一律平等的;由56个民族大联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是个民族复合体;这个民族复合体内的大联合,表现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联合。也只有这样的民族大联合的大一统才能真正强固。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大联合,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备条件,更能真正做好。国家内部各民族的大联合,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安宁,维护政局的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声望,这是以国家的大一统为目的的;同时,国家的大一统能促成民族的大联合,促成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并形成取长补短、互利共进的局面,这是以国家的大一统为动力的;在今天的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主张,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在总结我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时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57页。)这是以国家的大一统为正道的,因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

  当代中华大联合中所显示的凝聚力量,表现出民族的平等、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等六个方面的特征。(《周恩来论民族团结》,《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第4页。)把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可以看到,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大联合特征,都是各民族共同需要的民族特征。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大团圆特征

  在中华民族大一统、大联合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早就形成了一种情结,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大地之上,扎根于每个炎黄子孙等的心田里。这就是大团圆的观念。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团圆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华文化的典籍之中。在先秦人的观念里头,大团圆是世界的原初状态,又是与分裂相对的社会人伦追求,一种和谐统一的心态和社会秩序,表现为聚合祥和之意。如“阴阳遇为类,类则聚,聚则和合而吉”。“分则类离,离则凶矣”。(《周易尚氏学》。)中华民族大团圆的观念意识随着历史的进展而不断丰富,涉及婚姻、宗族、君臣、师友等的尚喜心理和家园邦国的和乐境界,并成为迁客骚人诗情画意中的千古絶唱。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悲欢离合,以大团圆为结局的审美情趣,几乎是人所共有的意识,并生长出民族的凝聚力量。这与中华民族对生存、御侮、强家、富国的根本利益的追求紧密相关。

  在当代的中国大陆,56个民族和合杂居而处,民族地区在逐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因而出现了千家万户庆团圆的盛世景象。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儿女长期隔离。其中的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占了百多年,澳门也被葡萄牙占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悲剧。但是当代中国的强盛,“一国两制”的威力,香港和澳门终于在1997年和1999年先后回归祖国;台湾也将按“一国两制”的国策,逐步解决统一的大问题。久别儿女盼团圆,并逐步达到中华大团圆的目的,这将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也由于当代中国大陆的国际地位日高,沉淀在血液中的故土之情、思乡之念日增。万里赤子盼团圆,万里赤子可团圆,世界华人大团圆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大团圆特征,充分展示了我们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情愫,因而是传统性特征。有了这个传统性特征,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和长期联合就更牢固,因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大开化特征

  开化原指启蒙、教化,引伸义有开放、开明、开通、开窍、开拓等。书中所说的开化,主要是后义。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除了近代封闭捱打之外,总的特征是大开化。大开化为它的凝聚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中国的地理渊源、血统渊源、思想渊源促成的结果。可以说,从先秦到秦朝,是大开化的探索导入时期;从西汉到隋唐,是大开化的发展繁荣时期;从五代到前清,是大开化的成熟衰退时期;从近代到现代,则是大开化的蜕变新生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总的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大开化的特征,还是离不开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追求。也只有在民族内部龢民族外部进行大开化,才能满足民族自身的各种利益,达到自强不息、有容乃大的状态。而近代中国的落后,也从反面证明瞭封闭的恶果,夜郎自大的恶果。

  在当代中国大陆,邓小平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对外是开放,对内也是开放。”(《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91页。)对外开放不仅要对西方开放,也要对苏联、东欧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开放。(参见上书。)而大陆内部的开放,则是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这些开放政策,使中国大陆迅速崛起。而在港澳台地区,由于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联系,其大开化也因自己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从未放松,本章对此作了阐析。同时还对世界华人社区的大开化进行了概说。   

  从当代中华大开化的风采中可以看到,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华人社区的炎黄子孙等,对大开化作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时代特征这一点,越来越有共同的认知。因为时代大开化的必然性、重要性和国际性告诉人们:时代大开化是现代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减少内耗、增强当代中华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强国富民、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是发扬民主、开创精神文明全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同时,时代大开化又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需要,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只有大开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把当代中华民族推向时代的高峰。

  前述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大一统,主要表现为国土特征,大联合主要表现为民族特征,大团圆主要表现为传统特征,大开化主要表现为时代特征。这些主要特征的有机和合,就是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共同特征。

  九

  本书的第七编主要讲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功能即内部功能、外部功能、上层功能和基层功能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其功能的较为系统的论述,进一步认识中华凝聚力在当代的系统结构。

  为振兴中华而探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功能

  “功能”一词源于自然科学领域,一般指器官或物体所发挥的功效和作用,现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被广为应用,泛指客观世界任何一个物质系统所具有的功效、能力。本书所说的民族凝聚力的功能,是指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及其成员自身生存发展等产生的作用。首先是内部作用即内部功能。民族凝聚力具有一般的内部功能,如对人心维系与感召功能,对社会群体的整合功能等。此外,它还具有特殊的内部功能,如中华各民族的同根同祖、同胞一体的观念,以中原为宗的大一统意识,求同思维和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历代王朝综合治理国家的方略,其功能不仅巨大,而且非常明显。因此,瞭解当代中华凝聚力内部功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及它们两者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首先需要认识充分发挥的主观条件。我们认为,构建完善的社会价值体系,正确处理民族内部问题,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开发,坚持和完善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就是使当代中华凝聚力内部功能充分发挥的主观条件。其次,还要认识充分发挥当代中华凝聚力内部功能的客观条件。这大致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消除和共同繁荣等等方面。同时,又必须科学地发挥和运用主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可以说,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功能,是它的根本功能。有了这一根本功能,就有了民族自立的基础,它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有了这一根本功能,就有了民族自立的活力,它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了这一根本功能,就有了民族自立的保证,它可以促进中华民族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只有坚定地依靠于根本功能,才能更好地凝聚当代中华民族的力量。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外部功能

  同它的内部功能一样,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外部功能,也有一般与特殊的问题。一般的外部功能,例如生存竞争功能、协调平衡功能、外引与辐射功能等;特殊的外部功能,例如保持独立自主的功能,对外开放兼容的功能,国际交往中平和礼让的功能等。外部功能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当代中华凝聚力外部功能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当代中华凝聚力中外部功能的作用,也有个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的问题。振兴与发展民族经济,安定与团结的政治局面,繁荣和进步的民族文化等,都是内部的重要条件。而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的世界潮流,与世界各民族和谐的关系等,则是外部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因此,有了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外部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且,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还得有机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果说,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功能是其根本功能,那么外部功能就是它的重要功能。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强盛,固然要以内部功能为根本,但平等世界民族关系,包括健全平等的国际法制体系,缓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抑制民族之间不义战争因素的增长等,对强固当代中华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义务。同时,在互利世界民族利益上,包括推动世界各民族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进步等,也对强固当代中华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促进世界民族文明方面,例如,促进世界民族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审美建设等,也同增强当代中华凝聚力息息相关。综观历史上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外部功能上对世界的巨大影响,以及当代中华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研究它的外部功能及其发挥,自然是必要的。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上层功能

  所谓上层功能,指的是决策层的功能,既包括执政的上层,也包括各种社团的上层,在决策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在当代中国大陆,“上层”的外延相当宽泛,从管理的意义上说,是指省部级以上的党政机构、主要社团的中央领导机构等。本书大致地把上层功能划分为执政上层功能和社团上层功能两大类型。中国大陆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由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便处于执政上层的核心,具有领导指引功能,宏观决策功能,选贤任能功能,监督检查功能,平衡协调功能,应激预警功能,维护主权功能,道德感召功能等。中国大陆的社团上层,主要指三种类型:一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会、共青团和妇联,二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民主党派,三是一般的非政治性群众团体。社团上层具有政治协调功能,智力谘询功能,促进统一功能,人民外交功能,宗教联络功能等。在当代中华凝聚力中,上层功能中的执政上层功能和社团上层功能形成核心与拱卫的关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

  要充分发挥当代中华凝聚力中上层功能的作用,就应研究下列条件:执政上层必须坚强有力,社团上层必须密切协作,同心同德形成合力;还要研究下列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原则,工作责任制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等。执政上层功能和社团上层功能的正确、全面发挥,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效应。这些效应的集中表现是大大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

  我们认为,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内部功能是根本功能,外部功能是重要功能,而上层功能则是精英功能。列宁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第210页。)这些“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之类的杰出人物、精英人物,表现在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便有其精英功能,即率领人民前进,推动国家强盛,促进民族兴旺,功不可没,光昭日月。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基层功能

  与上层功能相对应,还有当代中华凝聚力中的基层功能。这里讲的基层,是指当代中国大陆各种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一层,它同人民大众存在着最直接的联系。书中将基层功能大致分为执政基层功能和社团基层功能。执政基层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的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基层建制,具有宣传执行功能、把关定向功能、组织保障功能、示范引导功能、教育帮助功能、监督制约功能、协调疏导功能等。社团基层在当代中国,主要是指以人们的职业、经验、性别、宗教信仰等特征标志而建立的、代表这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的基层社会团体。它具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维护社团利益,自觉服从大局,支持、监督、制约、促进安定团结等功能。前述的执政基层功能和社团基层功能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在当代中国大陆,充分发挥基层功能的条件,主要是党的方针政策必须科学正确,党的基层干部必须模范带头,社团基层组织必须积极工作。而充分发挥基层功能的原则,主要是遵循领导服务的原则,遵循政治领导的原则,遵循法律准绳的原则。

  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基层功能也就是群众功能。基层组织的基础性、广泛性和群众性,最直接地体现群众的力量。因此它一是具有创造民族历史的秉性,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人口生育的承担者和历史前进的推动者;二是具有实践民族富强的责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增强祖国综合国力方面,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无不显示其巨大的实践作用;三是具有建设民族文明的力量,包括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等方面,没有广大基层及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因此,在当代中华凝聚力基层功能的研究中,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功能,“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述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功能、外部功能、上层功能和基层功能,分别表现为根本功能、重要功能、精英功能和群众功能的特质。这些功能特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并形成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总体功能。总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待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的和合作用。

  十

  本书的最后一编主要研究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发展,包括对比发展、内部发展、外部发展和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发展研究,寻找其中带规律性的历史与现实经验,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对比发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从中华凝聚力的纵向发展进行对比,可分为纵向内部对比和纵向外部对比。纵向内部对比是对中华民族内部各种聚合力量进行对比。在书中重点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面来进行内部的纵向发展对比。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凝聚力的本质所在,抓住其本质的东西进行发展的对比,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中华民族精神又赋予中华历代文化方面。首先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它是本民族文化的核心部位,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理论和思维的最高水平,并引导和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伦理道德等等方面。纵观中华民族内部民族精神的发展,当代中华凝聚力继承了历史上形成的刻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优良传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人类多作贡献的优良传统;维护国家民族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反对外国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优良传统;同一切阻碍文化发展和破坏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优良传统,等等。而从纵向外部对比发展来看,瞭解中国封建社会形成较早、解体较迟;前期兴盛、近代衰落;当代崛起、面目一新,等等,都于中华凝聚力的现实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中华凝聚力既有纵向的对比发展,也有横向的对比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复合民族,其内部各民族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它们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取长补短的局面。其外部也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发生联系。通过横向内部与外部的对比发展,尤其可以瞭解到20世纪世界各民族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几种类型的国家,以及当代中华民族如何面对世界现代化的问题。

  总之,对当代中华凝聚力对比发展的探讨,只能从大体上作出一些论说,而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这种比较发展的意义,即知己知彼,明确方向,树立信心,以发展当代中华凝聚力。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发展

  这与前述的对比发展有所不同。对比发展较着重于历史的发展过程,着重于历史过程中的纵向与横向在内部和外部方面的发展对比。而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发展,则主要是指它在当代、在内部的发展。因此,其当代内部发展就有它的主要使命:一是统一国土,二是昌盛民族,三是贡献人类。统一国土要反对各种分裂主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为中华民族国土的完整,民族的独立自主而不懈努力。昌盛民族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贡献人类则是指当代的中华,不仅要自立自强,还要对世界人类及其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然,中华凝聚力在当代的内部发展,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大陆,它的发展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为实践所证明。在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坚守“一国两制”的国策,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来进行内部的发展。海外的华侨和外籍华人,则依据他们所处的侨居国或籍国的具体国情,寻求华侨自身和华人自身的发展,并为中华凝聚力的当代发展作出努力。

  在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部发展中,由于上述三种不同情况,故有内部发展的求同存异问题。首先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大陆与台港澳地区之间的“一国两制”而出现的求同存异;其次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大陆与世界各国的外籍华人之间的“异国两制”而产生的求同存异;还有许多方面的求同存异,书中都做了一些探讨。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外部发展

  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如前所述,主要是它的内部发展,此外是它的外部发展。在当代,与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是其外部发展的使命之一。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势力还很强大的情况下,全世界向社会主义过渡将会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需要和平共处。我国曾经在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公认,也对增强当代中华凝聚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与世界各民族交流合作,则是当代中华外部发展的第二个使命。这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都迫切需要的。事实也说明,只有加强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才能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外部发展的第三个使命,就是与世界各民族共建文明。现代文明是在共建中创造的。任何一个民族文明,都离不开世界的进步与文明,社会主义的文明更需要与世界各民族共创共建。

  在今天,中华凝聚力外部发展的条件已相应地具备。其中,民族的实力,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在逐步加强;民族的地位,随着民族的觉醒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已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主要一极,并成为第三世界的大国,其综合国力等方面的提高而逐步上升;民族的影响,也由于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和外交工作,50年代到70年代反对霸权主义,80年代以来对外政策的开放而日益扩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炎黄子孙等应丢掉民族的自卑感,通过瞭解本民族的悠久历史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通过瞭解本民族的科技成就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通过瞭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增强民族的自爱心;通过瞭解本民族在当代的发展优势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奋心。同时,要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原则。中华民族近代的长期落后,原因之一,就在于清王朝以“天朝”自居,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今天,只有虚心地向外国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可以少走弯路。当然,这种学习不是照搬照钞,不是搞“全盘西化”,这是要认真克服的问题。只要我们在外部发展中的上述基本态度对头,就一定能够在强化当代中华凝聚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关于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全面发展

  在考察了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对比发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的基础上,应当对它的全面发展作出一些探讨。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它的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的综合发展,以及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首先,全面发展离不开内部发展。内部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主要根据。毛泽东曾经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这个道理也完全适用于分析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全面发展。从这里出发,我们认为它的内部发展是外部发展的首位原因、首位任务和首位结果。这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大陆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强固,内部发展势头良好,就促成了全面发展的大局。因此,要使当代中华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全面的发展,应当紧紧地抓住内部发展这一根本。

  其次,全面发展不能只有内部发展为依据,还必须有外部发展为条件。这也是毛泽东一再强调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当代中华凝聚力的研究中,必须重视其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这在前面一章中已有专门的论述。这些条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重要任务和重要结果。本书对此也作了一些阐析。现在看得很清楚,中国大陆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取得内部发展,并为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运用外部条件和外部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全面发展中,外部发展不仅促成内部发展,外部发展本身也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发展服务。

  可以说,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显示了它的总趋势:一是国际化的趋势;二是现代化的趋势;三是时代化的趋势。要全面发展当代中华凝聚力,不讲国际化、现代化和时代化,就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总潮流,更不能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反复强调的观点。我们应当认真领会他在这些方面的科学见解,以促进当代中华凝聚力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到此为止,我们对全书8大编32章的主要思路已作了粗略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到:由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涵导引出来的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成因、主体、客体、属性、特征、功能和发展等一系列论题,构成了当代中华凝聚力领域的一个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是成熟的。尤其是论证所涉及的多学科知识,和所跨越的数千年之久的古今中外的时空事件,对于我们来说,要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是困难的。也因此,本书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存在不少错误,有待今后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这是作者在1991年12月30日构思、1997年6月13日完稿、1998年6月13日改定的稿子。属范英等撰着、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9月出版的《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下册)》一书的总论,曾发表在《现代哲学》等多家报刊上,后收进范英等撰写、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的《珠水云山育芳菲》一书。前书曾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理论著作成果一等奬等多项奬励。)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