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出墙的红杏
肖君和同志是位勤奋、多产而有独创意识的理论家,在调进佛大之前,我已读过他的一些主要著述,来到佛大之后,还不到四年之久,又陆续出齐了《华魂》的三卷著作,共约80万字。这些文字展示了作者丰实的才华和孜孜以求的治学风格,也体现了作者以“爬格子”的方式,报效祖国的一片真诚。作为他的朋友,在此衷心祝贺他的成就,也谈点简略的看法。
读肖君和同志的书,有如进入满园春色。就《华魂》的一、二两卷,给我的印象更深刻。这些年,谈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度较高,因而众说纷纭,各有所长。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广纳众家之言,自成一体,提出了新颖的构想,进行了很有个性的论述。
例如,作者把“中华民族凝聚力”看成是个“伟大的实体”,指出这个实体有纵横两向的结构。其中,纵向结构有6个层次,横向结构有5个层次,纵横两向又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首卷最有创造性的地方,也是最有学术价值的地方,更是不同于众说的新见。
又如,作者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生”,核心“中和”,主体“自强与重德”,基本内容“刚、勤、稳、进、宽、厚、仁、义”等,看成是实体的、内在的、系统的结构,并对这些层次作步步推进分析。特别是作者藉助于功力深厚的笔端,持之有据,言之及理,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我觉得第二卷比第一卷精彩。第二卷精彩的地方不少,但最为难忘的,是这个“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结构”。这个主体结构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当前研究“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题的崭新视角,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读了肖君和同志所撰的《华魂》一、二两卷,我觉得理论工作者一要有深厚的功底,二要有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三要善于吸纳他人的长处,四要敢于创造。只重复别人的理论观点,或者做些归类性的分析,而没有自己的创见,没有越超前人的作为,还不算是个好的理论工作者。《华魂》的作者在这四个方面,都给我以深刻的启迪。这就是我拜读一、二两卷之后的简要看法,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华魂》是部创意不凡,思想深刻的好书,是在振兴中华、增强民心方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
当然,两卷也有一些可以商榷之处:如“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两个系统结构,各自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还可作进一步的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考察,如果能同国际社会的民族进行一些比较,或研究一下它们是怎样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的,似可全面一些;再就是国外的哲学,比如印度民族的佛教,对生死轮逥的看法,很早就传入中华,并影响至今,可见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才重“生”;进一步讲,无死无生,死或生何能自存?“中”与“和”近义不等同,核生原一却成二,也需细酌之。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是不进行更多的比较就能定论的。因为是老朋友了,相识快10年多,有什么讲什么,不对之处,仅供作者写新著时参考。也借此机会,求教于作者。
最后顺便讲两句:佛大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府,主要领导有头脑,有远见,能容人,能用人。肖君和同志之所以能潜心做学问,不断出好成果,同学校提供的较好的研究条件大有关系。我坚信佛大所在的佛山宝地,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打向全省、全国,也一定会逐步涌现一批独具创意的真正的理论家,以改变该地一段时间以来,被认为“经济的巨人,理论的矮子”的现象。
(这是作者在1995年5月12日应邀参加肖君和教授“《华魂》三卷座谈会”上的发言提要,发表于《广东社会学通讯》199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