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双方言区的分布及其成因
1990年下半年,笔者在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协助下,对广东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材料表明,广东各种方言在分布上是互相掺杂、互相交错的,存在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双方言区。本文对这些双方言区的分布及使用人口作一概括说明,幷对其成因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广东双方言区的分布
广东有三类双方言区:第一类是北方方言和本地方言同时通行的双方言区,这种双方言区在全省各城镇普遍存在;第二类是本地两种方言同时通行的双方言区,包括客粤双方言区、闽粤双方言区和客闽双方言区;第三类是在一种大方言区内,两种次方言同时通行的双方言区,例如阳江市区,属粤语区,既通行阳江话,又通行广州话,内部交际使用阳江话,对外交际使用广州话。本节只描写第二类,分述如下:
(一)客粤双方言区
客粤双方言区是全省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双方言区。其母语为客家话,内部生活交际使用母语,对外交际包括机关公务、广播宣传、生意往来以及教学等多使用粤语。分布于30多个市县,人口约200万。包括以下三类地区:
1.客家话区与粤语区接壤的地带.具体有:
深圳市;沙头角一带,约5万人。
宝安县:东部的南澳、大鹏、癸涌,坪山、坑梓、坪地、龙岗、横岗、平湖、龙华等镇,约7万人。
东莞市;东部的凤岗、清溪、樟木头、大岭山、黄江、塘厦、谢岗等镇,以及莞城、厚街、虎门三个镇的部分村庄,约8万人。
增城县:荔城、宁西、中新等镇,约14万人。
三水县:六和、大塘、芦苞三个镇,约8万人。
罗定县:加益、扶合、泗沦、都门、分界、罗镜、新榕、连州、太平等乡镇,约10万人。
信宜县:大成、白石、怀乡、洪冠、茶山、旺沙、贵子、思贺等乡镇,约20万人。
高州县:根子、云潭、新洞、泗水、谢鶏、马贵等乡镇,约 24万人。
电白县:霞洞、大衙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约2万人。
阳春县:圭岗、永宁、双窖、三甲、八甲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约7万人。
阳西县:塘口、新圩、程村、上洋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约3万人。
化州县:文楼、平定、合江、宁洞、官桥、新安等乡镇,约 20万人。
2.客家话与粤语交错分布地带。
广东的一些市县,客家话与粤语互相渗杂,交错分布。以清远市为例,除清城和清郊的太和、白湾、回澜、山塘4个乡镇系粤语区外,其余24个乡镇都既有粤语区,又有客家话区,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据全市统计,粤语使用人数为258262人,客家话使用人数为 164619人,可见粤语不仅在地理上占有优势,在人数上亦占有优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客家人,出于交际需要,只得逐渐学会幷使用粤语,因而都成为客粤双方言区。除清远市外,属于这类情况的还有从化、佛冈、龙门、阳山、连县、广宁等县。
从化县:除县城街口镇一带为粤语区外,其余各乡镇均有一些村落为双方言区,约5万人。
佛冈县:除县城石角镇一带为粤语区外,其余各乡镇均有一些村落为双方言区,约5万人。
龙门县:麻榨,永汉,沙径、龙华、王坪,龙城、蓝田、地派、左潭、铁岗、天堂山、龙江、平陵、路溪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10万人。
阳山县:黎埠、大良、新圩、杜步、七拱、东山、太平、白莲、扬梅、小江、黄岔、秤架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11万人。
连县:九陂、龙潭、高山、西江、连州、附城、龙坪、朝天、保安、清水、东陂、瑶安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9万人。
广宁县:排沙、石洞、潭播、江屯、联和、北市、赤坑、螺岗、上村、东乡、宾亨、五和、横山、木格、石咀、古水、洲仔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8万人。
3.粤语区中的客家方言岛。由于它们长期处于粤语区的包围之中,遂逐步发展成客粤双方言区。具体如下,
珠海市:湾仔沙、夏美的部分村庄,约2万人。
斗门县:白蕉、六乡、斗门等镇的部分村庄,约3千人。
中山市:五桂山、南朗、三乡、神湾、坦洲、翠亨村等镇的部分村庄,约3万人。
台山县:赤溪镇的部分村庄,约2千人。
新会县:大泽、杜阮两镇的部分村庄,约2千人。
鹤山县:鹤城、共和、祉山、宅梧、龙口、合成等镇的部分村庄,约3万人。
新兴县:河头、勒竹两镇,约3万人。
云浮县:托洞、镇安、白石等乡镇,约6万人。
德庆县:悦城、播植、武垄等乡镇的部分村庄,约2千人。
郁南县:宋桂、东坝、河口、平台等乡镇的部分村庄,约1万人。
封开县:平凤、江川、渔涝、七星等镇的部分村庄,约4千人。
怀集县:闸岗、蓝针两乡的部分村庄,约3千人。
(二)闽粤双方言区
闽粤双方言区的母语为闽语(潮汕话或雷州话),内部交际使用母语,对外交际则多使用粤语。这种双方言区主要分布于雷州半岛东北部及粤语区中的闽方言岛、闽方言点。粤东汕尾市区则是近年新形成的闽粤双方言区。共计人口近50万。具体如下:
电白县:水东、林头、坡心、七径、霞洞、羊角等乡镇,约 10万人。
茂名市:袂花、鳌头等镇,约2万人。
湛江市:郊区部分镇,约10万人。
汕尾市:城区各街道,约10万人。
中山市:沙溪、大涌等镇及张家边、南朗、三乡的部分村庄,约14万人。
郁南县:东坝镇的部分村庄,约1万人。
英德县:氵含氵光镇的一些村庄,约600人。
龙门县:左潭镇的个别村落,约50人。
(三)客闽双方言区
客闽双方言区的母语为客家话,内部交际使用母语,对外交际则多使用闽语(潮汕话)。主要分布于粤东客家话区与闽语区接壤的地带,人口约40万人。具体包括:
饶平县:新丰镇一带,约1万人。
揭阳县:玉湖、龙尾、新亨、桂岭、白塔等乡镇,约7万人。
揭西县:县城河婆镇以北的乡镇,约30万人。
普宁县:石牌镇,约1万人。
二、广东双方言区的成因
广东的这些双方言区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必须结合这些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来进行考察。
“马坝人”头骨的发现,证实早在10万年以前,广东便有人类居住。这些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发展威若干个互不统属的部落,其语言也互不相通,史称“百粤”(或者“百越”)。秦朝之后,中原汉人几次大规模南迁,将汉语带入岭南。其中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南迁是秦始皇23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粤之后,“谪徙民50万戍之”(见雍正《广东通志》)。 50万在当时要算个不小的数目,因为直至东汉时统计,南海郡的人口只不过9万多。这批“徙民”的到来,改变了百粤“一统天下”的局面,随之中原的文化及语言,也就开始传入广东。不过,整个广东尤其是番禺(今广州)一带,百粤的势力还相当大,秦末时赵佗在那里建立南越国,从承相以下的官员基本上是百粤土著,就连赵佗本人,也只得改变自己的服饰、生活习俗及语言,成为“酋长”式的国王。可见那时广东一些汉人居住的地方,实行的已是“双语制”,汉人之间交际使用汉语,与粤人交际则使用百粤土著语言。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从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中原屡遭战乱,北方汉人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广东汉族移民数量随之而激增。东晋时,朝廷实行“以俚治俚”,大量敕封百粤土著,客观上促进了汉族移民和当地土著的融合,也促进了“双语制”的推行。在长期共存的过程中,作为先进文化载体的汉语,逐渐取得了优势,成为通行于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和粤东沿海的主要语言。与此同时,自“五胡乱华”起,中原一带受北方游牧民族控制达270多年之久,其汉语面貌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广东汉族移民的语言便同中原汉语拉开了差距,形成为若干种方言。其中珠江三角洲及粤西一带的汉族移民,其语言保持着较大程度的一致性,遂形成为粤语;粤东沿海一带的汉族移民,其语言既与闽南一带的方言保持一定的共同之处又具有自己的某些特点,遂形成闽语的潮汕话。
当粤西、珠江三角洲和粤东沿海已有大量汉族移民定居之时,“马坝人”的故乡粤北,仍是土著部落聚居之地,处于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大庾岭原有一条沟通南北的小道,秦、汉军队南征时均有一支从此小道进入。但由于崎岖狭窄,除军队和少数土著之外,多数人进出岭南都走灵渠水路或粤东海道,汉族移民也就主要落脚于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和粤东沿海。到了唐朝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为了改变粤北的落后状况,召集民夫开凿大庾岭新路,史称“横浦之道”。这条道路开通之后,中原汉人入粤就不必经灵渠或粤东海道兜个大弯了。唐末到五代,中原再次战乱,出现北方汉人第三次较大规模的南迁。这次南迁的汉人,多取道大庾岭,落脚于粤北及粤东北。南汉时,广东境内新置英、雄、敬、浈四州,其中英、雄、敬三州均在粤北及粤东北;据北宋太平兴国至元丰这一百年间的统计资料,这三州人户增长的幅度相当惊人,其中英州 (今英德)由4979户增至8019户,增长61%,雄州(今南雄)由8363户增至20089户,增长一倍多,成为粤北人户最多的一个州;粤东北的敬州(后改为梅州)在太平兴国年间还只有1577户,到元丰年间便猛增至12890户,增加6倍以上。这些地区人户的增长,显然是大批汉族移民定居所致。这些新迁入的汉族移民,习惯上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迁入广东,带来的是当时比较标准的中原汉语,这种中原汉语与粤、闽方言已有明显差异,其中一种方言对另一种方言很难再产生同化作用,因而形成幷存的局面。客家人入粤后,大都定居于较为闭塞的山区,与外界交往较少,他们的汉语也就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趋向,形成一种有别于中原汉语又不同于粤语和闽语的“客家话”。
明朝以前,广东粤、客、闽三大方言由于通行区域不同,还未相互渗透。但到了明末清初,南迁汉人激增,客家地区人口饱和,耕地紧缺,迫使其中一部分离开粤北和粤东北向别的地区转移,于是出现了粤客或闽客方言互相掺杂、互相交错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珠江三角洲北部的一些地区尤为突出。还有一部分客家人散居于粤语区或闽语区中的山地,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客家方言岛或客家方言点。这些客家方言岛或客家方言点的周围通行粤语或闽语,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要对外交往,就非得学会粤语或闽语不可,因而也形成为客粤或客闽双方言区。例如普宁、惠来两县交界大南山区的少数村庄,村民的先祖是明成化年间至清初这段时间从长乐(今五华县)迁来的客家人。这些村庄周围是闽语区。到本世纪20年代,村民就基本上会说潮汕话,成为客闽双方言区。发展到后来,潮汕话逐渐取代客家话而成为这里的通行语言了。
到了近代,广州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已经通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粤语不断向其他方言区渗透,使一些原来的客家话区和闽语区逐渐演变成客粤双方言区和闽粤双方言区。例如东莞市的凤岗、清溪、樟木头、大岭山、黄江、塘厦、谢岗等镇,原来都是客家方言区,由于粤语的渗透,这一带现在都成为客粤双方言区。汕尾市原属闽语区,其居民除5%左右的“深水渔民”来自粤西之外,其余全是“福佬人”,1984年以来,出于经济交往的需要,掀起一股学粤语的热潮,每年都办一二十期“广州话学习班’,一连办了数年,有人粗略统计过,现在的汕尾居民,能讲粤语的达到90%,能听懂的几乎100%,成为一个新出现的闽粤双方言区。
上述可见,广东双方言区的形成,既是客家人迁徙、扩散的结果,又是粤、闽方言尤其是粤语不断渗透的结果。双方言区不断形成,又不断消失,最后的结果,是一种方言逐渐取代另一种方言,而取代的原因幷不在于这种方言本身,而主要地在于这种方言所通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方言的渗透作用。如信宜县大成、白石、怀乡、旺沙等乡镇都在黄华江两岸,这一带原是客家地区,先民是在明万历年间镇压罗旁瑶民起义之后搬入这一带的。到本世纪,由于粤语的渗透,黄华江西侧近10万人口的地区已成为客粤双方言区;而到七十年代,这片双方言区变为地道的粤语区了,又从黄华江以东产生出一片新的客粤双方言区。粤语渗透能力之强,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粤西这片最大的客家话区将演变为客粤双方言区,最后又演变为粤语区,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与叶国泉合作)
199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