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美国真的不满 柯庆生定扁七宗罪
隔了一段时间,美国没有对台湾说重话了。但是,日前又打破相对平静,美国重量级人物柯庆生重炮猛轰扁政府,矛头直指陈水扁,对「入联公投」再次表述了美国反对的明确立场。美国之所以发飙,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美国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重申,华府反对台湾举办「入联公投」,并说陈水扁推动这项公投的谈话,等于制造了一次要台湾人民选择「统独」的机会,因而违反陈水扁2000年上台时所做的承诺。他特别指出,「入联公投」不但会引起两岸紧张,且危害台湾人民及美国的利益。柯庆生在美国国务院会见台湾驻华府记者时表示,美国曾私下和公开表明反对「以台湾为名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投票」,因为美方认为这代表追求改变现状,违反陈水扁初次就职演说的承诺,包括「不更改『国号』」和「不会推『统独公投』」。他又说,美国不是反对台湾的「公投」或台湾的民主;美国支持台湾有个健全的民主,但坏的民主以及被包装成民主的程序,不符合民主的真义。
柯庆生今次会见台湾记者,是采用了事先敲锣打鼓、营造声势的办法的,很早就公布了要发表重要讲话的消息,以吸引台湾民众的关注。由此可知,不这样做,美国政府唯恐柯庆生的讲话不受重视。
仅从前述柯庆生的谈话内容,就可知道,柯庆生开门见山就鞭鞑扁政府推动的「入联公投」,定之为「七宗罪」:一,制造独立机会。二,引发两岸紧张。三,危害美国利益。四,危害台湾人民利益,五,改变台湾现状。六,不符合民主的真义。七,陈水扁违背承诺。
可以说,每一宗「罪」都是性质严重的,都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最为不满的。但是,要看到,这样的「七宗罪」不是刚刚定下的,是美国政府早就已经有的判断,柯庆生早就已经公开作出了宣判。
9月11日,柯庆生针对台湾当局「入联公投」发表谈话,美国国务院国际资讯局把全文翻译成简体字的中文刊登在网站上。同时,美国驻华使馆的网站也有此一全文。柯庆生在讲话中表明:美国反对扁政府的「入联公投」的立场坚定。
柯庆生是在每年一度的「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说。这个会议的协办单位是「美台商业协会」,它是美台之间半官方的重要沟通管道,主题是讨论台湾的安全其他相关议题。柯庆生在演说中开宗明义的宣告,他的发言代表了美国政府一致同意的观点,希望与会者从这个方向去理解。
9月11日的讲话,在具体陈述是非厉害之时,细细分析,柯庆生其实提出了七个希望:一,希望台湾民众明白美国的苦心。二,希望台湾睿智、有洞察力的选民们,看穿花言巧语,做出明智的决定。三,希望有责任心的台北领导人不可以去踩大陆方面设定的红线。四,希望美国在台湾人心目中仍是好朋友,老朋友。五,希望不要用一个坏政策包装「民主」旗帜。六,希望美台能够有效沟通,这次是在用其他管道沟通的尝试一律失败后,才直接向台湾人民说明美国的观点。七,希望陈水扁改弦易辙,停止推动「入联公投」。
在经过了近3个月之后,柯庆生再次发表公开的讲话,警告扁政府必须在偏激的路线上止步,说明了有几个严峻的问题存在:一,扁政府对美国苦口婆心的劝谕根本就当作耳边风,不当一回事,我行我素,不予理睬,美国的压力无济于事。二,台湾社会在「入联公投」的刺激之下,社会大动乱因素剧增,不可遏制的危机在蓄势待发。三,大陆高度戒备,并有可能采取应对强硬的措施,对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四,美国如果无法在今次的政治冲突中占上风,美台关系的发展可能会偏离轨道。
柯庆生的不断喊话,既表明了美国的立场,也反映了美国的焦虑及无奈!在扁政府根本不予以理睬的情况下,柯庆生说,美国要持续表达关切,让台湾人民瞭解美国的态度。
中国评论通讯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日晚上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谈及台湾入联公投。胡锦涛指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确保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台湾当局正变本加厉地推行「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对台海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坚决反对和制止「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共同战略利益。
大陆对美的压力持续不断,美国无法含糊其辞。胡锦涛的话讲得非常清楚:一,「入联公投」危害两岸关系。二,中国大陆必然要反对和制止。三,希望美国参与妥善处理。四,如果美国纵容台独,中美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可以说,中国大陆持续不断的压力,是美国政府不断对扁政府施加政治压力的根本原因。
柯庆生是布什政府高层的重要的「中国通」。2006年7月中旬,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庆生走马上任,成为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的新的助理国务卿。柯庆生8月3日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证词表明,他将延续佐利克的对华政策。佐利克离任后,从国务卿到副国务卿没有一位是中国问题专家。柯庆生是从国务卿以下到他这个层面国务院中唯一的中国问题专家,承担制定对华政策的重担。柯庆生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是乐观的。他在证词最后说:「在过去27年中,两国之间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在不断增长。我要说,这样的领域将会继续增长。」有柯庆生这样的明白人,两岸危机冲突有可能会减低很多很多!
200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