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美戳破扁危机 精确掌控令人惊愕
在美台关系近期的变化之中,最令人惊愕的是,美国对台湾政局的掌控堪称为精确,出手不凡。美国国务卿赖斯日前批评陈水扁当局的「入联公投」是挑衅,表明美国力图直接了当地戳破陈水扁正在制造之中的选举危机,要把最大的危机遏制在发生之前。美国高明而又圆猾政治手段,令人惊愕诧异!
如今回顾,陈水扁的确曾经密谋营造选举危机,不久之前的征兆是越来越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心有所思,言有所失。陈水扁不断在敏感的问题上失言,其意不简单。尤其是放出「戒严」、「延后选举」的风声之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更麻烦的是,当时包括「国防部长」在内的人马,竟然不敢对「戒严」作出明确否认,含糊其辞,更令人疑虑万分。
二,扁政府制造社会动乱的政策不断出台,去蒋化、去中化刻意挑拨族群矛盾,发生社会大动乱各种因素都逐步具备,犹如乾柴已经堆积,只要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对此,陈水扁不仅不做强力的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其反常行为,不能不令人猜疑。
三,陈水扁对选举性质加以异化,尤其是对国民党选赢之后如何拒绝交出政权做出了部署。猜测如下:第一步,营造国民党赢是改变主权性质的舆论。第二步,蓄意引发社会动乱。第三步,实施戒严。这可能是街谈巷议,但未必不是阴谋。
陈水扁的通过制造选举危机以确保台独政权得以延续的思路,明显没有得到美国的理解与支持。美国不会不支持台独政权继续执政,但是不敢纵容陈水扁制造选举危机。美国的最为担心的问题如下:
一,如果台湾发生选举危机,美国无法控制政局,台湾这一个东亚火药桶势必引爆,最后会摧毁美国在台利益以及美国在海峡两岸的战略利益,引起东亚局势的重大动荡。这样的危险,美国是拒绝面对的,是不敢纵容的。
二,美中关系目前大于美台关系,美国放眼世界,需要中国帮忙的地方很多,美中关系越来越服从于双方的国家利益。美国深知,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台湾稳定,美中关系稳定,否则,美中关系无法调和。所以,稳定台湾是美国重点要做的事。
三,如果台湾出现「戒严」,台湾的民主价值一夜之间将荡然无存,台湾在西方社会的政治地位完全破灭,美国在亚洲精心树立的民主榜样再也不复存在,对大陆的民主进程影响完全破功。在价值观上,美国损失最为惨重。
美国人的耳目遍布台湾,美国人对台湾政局的瞭解更是深入透彻,所以,美国在最关键的时刻总是能出手制约台湾政局的发展方向。
对于陈水扁的意图,美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不容否认,赖斯高调批扁政府,是美国政府高度忧虑的一种表现,更是美国政府极力掌控台湾政局的一种表现。
但是,陈水扁采取美国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方法,不断进行暗度陈仓的策略突破美国的围堵,而且不断有进展。
赖斯发表批评言论之后,从扁政府的态度来看,有三个值得台湾内外尤其是美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一,陈水扁为了深绿选票,决心已定,没有任何动摇,继续在推动「入联公投」。二,美国的现行政策为陈水扁的「入联公投」留下了漏洞,没有堵死。三,美国只有出手更狠、更彻底,才可能有遏制作用。
中央日报网络报昨日发表社论说,过去标榜「抱美国大腿」是不得不然的民进党,何以现在这么「生猛」?对于美国的公开警告,不只不理会,而且还公然回呛!说穿了,无非是选举使然。陈水扁认定美国除了口头反对,不会对民进党政府有任何惩罚性措施,也绝不会坐视大陆的对台动武;而大陆目前的策略,既是「联美制独」,就不会主动出手,再加上奥运在即,北京不会在台海制造军事冲突,以免影响国际形象与经济发展。因此,他可以积极推动「入联公投」,继续在「法理台独」的边缘游走。如此做法虽然会激怒美国,挑衅大陆,但却可以激起绿营选民的敌忾同雠,使若干不满民进党执政,原本不想投票的浅绿选民,为了「台湾尊严」而不得不含泪投给民进党。
由此可知,权衡利弊,没有退路,扁政府顽强对抗美国政府的策略不会收回。
当前,台湾有舆论认为,美国一直在纵容陈水扁,如果美国要卡住陈水扁,应该是举手之劳。这样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陈水扁走到今天这样的美国难于约束的地步,始作俑者是美国。
但是,这样的观点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如今的陈水扁羽毛丰满,持深绿力量而自重,凭选举政治而自傲。在要借陈水扁之力而用的状态下,美国也没有什么好的卡的办法,只有不断地加以言词批评。所以,美国更寄希望于未来的台湾领导人,希望在明年5月之后美台关系重新起步,毫不奇怪。
因此,美国国务卿赖斯对扁政府「入联公投」的严厉批评,不可能是美国政府对陈水扁的最后一击,恰恰是最大的危机到来之前,美国束缚陈水扁的一次重要的暖身动作。我们认为,不要把赖斯的批评言辞与今年以来美国政府要员对扁政府的强烈警告切割开来。不管话是轻是重,美国政府大小官员当着台湾民众的面不断呵斥当家的,绝对是为了让当家的当众出丑、难堪,总不是在帮忙吧?就算这样做可以激起绿营选民的敌忾同雠,但是绝对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台湾选民从迷茫中跳出来,看清问题,认真思考。
200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