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扁诿过大陆,韩国为何不怕M?
陈水扁的元旦讲话是值得两岸关注的。在某种意义上看,这是陈水扁最后的自白,重点一定是为自己评功摆好,诿过于人。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最后的自白中,陈水扁不断在两岸关系上说尽挑衅言辞。食髓知味的陈水扁,在最后的关头仍寄望于打大陆牌,引发台湾民众的仇恨。可惜,民心已变,陈水扁如何挑拨,均为徒然。
这样评判陈水扁,不是粗暴的,更不是凭空捏造的,看一看陈水扁是如何看待两岸经贸关系的。
陈水扁表示,过去毫无节制与管理的对中国大陆投资,是导致台湾出现「M型社会」最主要的原因,继续大量增加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不但不会改善「M型社会」的冲击与困境,反而会进一步助长趋势的恶化。他还指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吸引外资,造成「投资国」本身产业的外移与空洞化、中高收入就业机会减少、薪资所得长期停滞、内需产业持续不振,结果导致中产阶级逐渐消失,而变成贫富两极化的「M型社会」,不论是日本、韩国或台湾都面临相同的威胁与危机。
在此,陈水扁采取了三种手段来损毁两岸经贸关系:一,偷天换日。用完全负面的假结论来替代正面的真事实。二,嫁祸于人。把台湾经济不景气的主要责任从自己身上推给大陆。三,自暴自弃。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好台湾经济,干脆表示不玩了。
对此,马英九一语道破地说:台湾「M型社会」和中国大陆没有直接关系,陈水扁做不好,不要推卸责任。台湾「M型社会」是民进党政府贪污无能造成的,政治不稳定、不安定,单是停建核四就损失新台币4千亿元,台湾经济如何做得好。马英九说,不是因为台湾对其他地区的投资也很多,尤其是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出口,是非常典型的,由投资带动的贸易,换句话说进口台湾货物的很多都是台商,这一点不懂陈水扁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马英九指出的问题,陈水扁心知肚明。台湾经济直至今天还能运转顺利,没有百万大陆台商的努力经营,没有大陆经济腹地的无私支持,没有两岸经贸的稳定发展,有可能吗?如果执政者处理得当,台湾经济早就成了V字形。看一看与台湾经济处境极为相似的韩国,绝对不会发出陈水扁式的M、M、M的哀叹,更没有以为加强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贸易导致出现什么「M型社会」。陈水扁拉韩国来说事,纯属自作多情。
韩国与台湾相似与不似在何处?
一,韩国与台湾一样,大量投资在大陆。韩国与台湾不一样,前者是政府鼓励,民间支持。后者是政府封杀,民间自发而为。
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而韩国是中国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截至2007年11月底,韩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总额为342.6亿美元。截至2006年9月,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也达到了8.9亿美元。预计2007年两国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美元。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韩国时,与卢武铉总统达成共识,到2012年,要实现两国贸易总量超过2000亿美元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是可以期待的。
二,韩国与台湾一样,大批民众移居大陆。韩国与台湾不一样,前者是全民笼罩在「中国热」之中,后者是挣扎在「去中国化」的政策阴霾之中。
据统计,今天,在北京生活的韩国人有30万人,在中国长期生活的韩国人总数已经高达94.6万人。每年有大约400万韩国人到中国旅行,使中国成为韩国人最大的海外旅游目的地。据韩国经济技术研究院(KIET)统计,截止2005年末,「韩流」给韩国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已超过45亿美元,其中33亿美元来自中国。韩国目前有5.5万名中国留学生,而在中国留学过的韩国人的数量也达到6万人。
三,韩国与台湾一样,都期盼能够接纳更多的大陆资金。韩国与台湾不一样,前者是政府与民间的一致心愿。后者是民间在期盼、政府在扼杀。
学者指出,中国大陆政府已采取积极鼓励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4月发布了有关外汇管理6项新政策的《人民银行2006年5号公告》,开创了「中国美元」投向海外的新时代。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2006年上半年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资金达448亿美元,是去年85亿美元的5.3倍。预计中国流向海外的资本数量将逐年增长。对此大趋势,韩国上下已作好充分准备,扫平各种政策障碍,牢牢抓住吸收中国资本注入的良好机遇。
韩台对比之下,台湾仇视大陆政策,恶化两岸关系政策,自闭经济格局政策,拒绝发展进步政策,实在是万恶之源。陈水扁执政8年,在两岸经贸政策上一无是处,连最为重要、又是最为可行的直航都飘摇徘徊了8年,如此,陈水扁有什么资格奢谈台湾经济!
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继任者不改变思维,台湾的「M型社会」必将持续下去,如何敢与韩国的未来相比?
2008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