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茅洲把港大王庙



  茅洲河是深圳地区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大头冈、凤凰岩诸处,至新桥之北十里许合流,经茅洲墟入合澜海。茅洲墟地处茅洲河的入海口,由于在归德盐场的附近,宋明以来一直是归德场官盐、私盐的集散地,“商船鳞集,煎出盐斤,立可发卖”。(《知县李铉条议》)。为了保障盐船、盐民的安全,茅洲墟建有把港大王庙,专门供奉南海神。

  相传祝融为南海神,被海疆渔民奉为神明,已信仰数千年之久。明、清时期,沿海地区村落大都建有洪圣庙。与其他地方不同,茅洲供奉的洪圣被当地人称为把港大王,祈望洪圣能帮他们守住港湾,免除飓风、洪水的灾难。据说把港大王挺灵验,遐尔闻名,相继传到香港元朗、东涌等地。

  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为了严防沿海居民对台湾郑成功进行接济,实行迁海政策,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内地迁界五十里,香港元朗迁来茅洲。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复界,客居茅洲的元朗的居民返回原居地。康熙二十四年,锦田邓文蔚中进士,授浙江衢州府龙游县知县,同获封地在元朗设墟,并建了一座大王古庙,把茅洲的南海洪圣大王请到元朗。大王庙一直是当年元朗的政治及宗教信仰中心,至今,元朗十年一次的打醮活动仍定于该庙内举行祭神仪式。

  在香港大屿山东涌附近沙螺湾上有一座“把港大王”庙,供奉的“把港大王”也是茅洲的把港大王。该庙大约建于清代乾隆六十七年。相传在乾隆年间,大屿山的东北风非常大,特别是沙螺湾,当正风口,故此常常风高浪急,遇着大风,更加潮水高涨,常常浸入东涌村,乡人不胜其苦,郄没办法应付。后来乡中父老,请一位风水先生来勘察。风水先生说沙螺湾的湾口太露,前面对正杭洲岛,其形尖鋭,应在该处建一神庙坐镇。于是乡人决定在这里建庙。但是,建庙是要安奉菩萨,究竟供奉哪一位神灵最佳?风水先生日:“这个神守住港湾,就叫把港大王可也。”父老问他“把港大王”究竟是如何相貌,风水先生便绘出图形来,叫乡人到新安县城去请神像雕工塑造。父老到新安县城神像店,将图形拿给雕塑匠看。雕塑匠看了看图,指着店中一座神像,对父老说,这个就是了。父老对着图仔细端详,果然与风水先生所绘的神像一模一样,便问他何以会预知神像的神态容貌。雕塑匠说:这个是茅洲大王庙的神像,名字叫把港大王。父老这才知道,风水先生所绘的图形就是茅洲叶巴港大王”了。于是就将茅洲“把港大王”请回去安奉在庙中。自此之后,风平浪静,即使打大风也不会水浸,良田越开越多,乡人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大约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变淡,归德盐场的盐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乾隆三年,因东莞县的靖康场产盐目少,归并为归德场大使兼理,归德场遂改名归靖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归靖场、东莞场全部裁撤,盐田池漏拆毁净尽,养淡改作稻田,升科起征银两。为了灌溉方便,修筑一条横贯沙井的人工河,叫永平河,该河从茅洲取水,到下涌入海。当时的人们除了种田,好多人都下海养起蚝来。蚝船每天从下涌出发,收工后又回到下涌,下涌成为沙井一带重要的渔港和码头,逐渐取代茅洲的地位。蚝民为了祈求平安,集资在下涌附近的高地上建了一座洪圣庙,俗称大王庙。

  洪圣古庙位于沙井大街上,俗称大王庙,古时渔民出海捕鱼都要在此上香敬神,祈保平安,是远近闻名的古庙。庙依山而筑,前有开阔的露台,青石阶沿,露台周边用花岗岩砌成栏杆。南面拾级上台,台前有数级石阶进入前厅。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今尚存基址、门匾、围墙、花岗岩门框、部分柱和柱础。清末,洪圣古庙是沙井团练的总部,户部主事陈桂籍训练乡勇,主持新安的抗英活动,在封锁香港、广州三宝圩之战和南头保卫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咸丰年间重修时,陈桂籍题写匾额,原石现存在辛养村宗佑陈公祠(老干中心侧)前。1937年大规模重修,后成为沙井乡公所(南厅)和南边民团队部。1938年,日军在庙前屠杀沙井民团队员36人。1948年为宝民中学校址,1950年为宝安县第四中学校址。后为沙井公社办公用房,今为沙井大村巡逻队使用。洪圣古庙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拆除。2000年6月,被公布为沙井镇文物保护单位。(程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