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剧概念与粤剧史关系辨析
李日星(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
广东是戏剧文化大省,除了粤、潮、汉三大剧种外,还有正音戏、白字戏、西秦戏、采茶戏、花鼓戏、山歌剧、花朝戏、白戏、雷剧、琼剧等剧种。作为广东众多戏曲剧种中的一种,“粤剧”是在粤方言区形成幷发展起来的,以粤语为语音标准,在融合昆、弋、梆、黄和粤曲音乐的基础上,运用粤腔粤韵声腔系统的戏曲艺术形式。“粤剧”之名,应该就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的专用名称。它有别于潮剧、汉剧、白字戏、正音戏等广东其它戏剧形式,更不同于昆剧、秦剧、京剧、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全国各大剧种。可是,对于粤剧概念的运用,却往往超出粤剧剧种的界定而扩展为广东戏剧的泛称,本地班的同义语,其结果不仅混淆剧种之间的界限,而且掩盖了粤剧历史的本来面目,致使粤剧形成的历史线索和发展阶段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探寻粤剧的渊源与形成过程,还必须从粤剧的界定与概念的应用谈起。
一、“粤剧”名称早出,通行迟缓
清中叶乱弹兴起以后,广东戏曲进入外江班纷呈、本地班崛起的繁盛时期。以佛山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本地班戏剧尤呈蓬勃之势,19世纪中叶便开始走出国门。1841年,香港开埠,广府戏下南洋传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1848年后,美国在广东、福建招募大批华工,广府戏班艺人随华工飘洋过海,陆续到达旧金山,掀开了大洋彼岸华人演剧的历史。据美籍华人陈依范《美国华人发展史》载,咸丰二年(1852),一个由123人组成的名为鸿福堂的广府戏班,在旧金山演出《六国封相》等剧目。当时的“阿尔塔加利福尼亚日报”对此予以了报导。广府戏班的戏剧,俗称广府班、广班、或广府大戏、广东梆黄、广东梆子等。外国人则称之为Cantonese Opera,即广州话戏剧,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粤剧的意思。根据近年来发现的在美国演出的剧照中,有一张标明“一八八三年在旧金山积臣街戏院之粤剧演出”字样的照片。〔1〕说明当时在美国华人中已有了粤剧的称谓。
正式出版物的粤剧名称,最早见于光绪年间李钟钰《新加坡风土记》:“戏园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2〕李钟钰是清朝政府外交官员。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应好友驻海峡殖民地首任领事左秉隆的邀请,赴新加坡游历两个月,次年根据自己的观感写成此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其谱弟江建霞收入《灵鹣阁丛书》在长沙刻印。在这里,李钟钰同时提到的粤剧、闽剧和潮剧,其时均未定名。一般认为外国人对中国戏班不习惯于称闽班、潮班、广府班而以闽剧、潮剧、粤剧命名。李钟钰所谓粤剧,指的就是广府班戏剧。
广府班的戏剧,开始是用桂林官话演唱,称为戏棚官话,直到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为了以戏剧形式宣传革命主张才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1917年出版的徐珂《清稗类钞·优伶类》“生旦演剧被斩”条载:“光绪中叶,方照轩军门曜,威震粤中,有谓其过严者。其镇潮州时,尝观剧。粤剧向多男女杂演者,适某优夫妇饰生旦,同演一淫戏,备极蝶狎。方叱下,即于戏台前斩之”。〔3〕这应该是辛亥革命后首次出现的“粤剧”名称。1924年出版的《戏剧世界》第6期署名“淳根”的两篇文章《佛啸室剧钞》和《演剧者之表现力》也有粤戏、粤剧称谓。
明清时期,地方戏曲习惯上以腔、调、音、戏命名,如闽腔、徽调、潮音、白字戏;或直呼戏班名称,如姑苏庆云班、安徽文秀班、湖南天庆班等。晚清以来,把流行于某一地区的多种戏曲声腔归为剧种,并冠以地名为剧种命名,逐渐成为风气,川剧就是命名较早的剧种。20世纪初,经历百年磨砺、打造,达到至善至美的北京皮黄戏,由于京班鱼贯般南下上海,以朝气蓬勃的艺术生机冲毁了暮气沉沉的昆曲的最后一个堡垒。京班入主上海梨园,京剧名正言顺地取代了皮黄戏的旧称。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被称为平剧。而流行于京津地区的由平腔梆子戏发展而来的平剧则定名为评剧;由京剧演化而来的昆明乱弹于1912年正式定名为滇剧;1914年,湖北汉调正式定名为汉剧,而黄孝花鼓戏则于1926年在汉口定名为楚剧。剧种的命名,已成时尚,为粤剧定名也势在必行。据老一辈艺人回忆,1926年,千里驹曾在戏行集会时提议:今后广府班所演戏剧通称为粤剧。此后,在戏剧界使用粤剧之名日见增多,诸如1929年易健庵的《怎样来改良粤剧》、1933年马师曾《我带了一腔变革粤剧的热诚回来》都以醒目的粤剧名称出现在文章标题上,表明对粤剧名称的认同。但在新闻媒体上粤剧之名仍然未能风行,人们还是习惯于广府戏的昵称。一直到30年代末,爱国艺人关德兴组织粤剧救亡服务团,并见诸新闻报刊,粤剧名称的使用才开始多了起来。1953年2月,广东粤剧团和广州粤剧工作团相继成立,粤剧之名最终取代广府戏而通行于海内外。
粤剧名称,问世早,通行晚,自有其原因:辛亥革命前,广府戏班所演的戏剧主要是外江戏而以戏棚官话演唱的戏曲,称之为广府戏、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府班、广班甚为恰当。辛亥革命后,广府戏班告别用戏棚官话演唱的历史,开始了用广州方言演唱而进入粤味浓烈的真正的粤剧时代,只有这个时候,千里驹才敢于理直气壮地宣布:今后广府班所演戏剧通称为粤剧。也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粤剧称谓才名副其实、名正言顺地在社会通行。
二、粤剧概念模糊
由于广府戏班曾经长期以戏棚官话演唱外江戏,广府戏、广府班等称呼积久成习,因而在粤剧、广府戏、本地班、广东戏之间,也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粤剧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定义,造成粤剧名称的应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把粤剧与广东戏混为一谈.是使粤剧概念模糊的首要原因。初载于1940年《广东文物》的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是第一部粤剧史专著,但对粤剧概念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他说:“广东戏剧之源流,蒙昧难考者久矣。三十年前。红船中人已莫能证其渊源明其世系,故老相传:或云导源于京戏.或谓分流于汉剧。或云来自于湖南采茶班,或谓仿自广西桂林班,传说纷纭,莫能论定”。〔4〕他所谓广东戏剧,实指粤剧。也许是出于作者对粤剧概念运用的慎重,在论述粤剧再生、粤剧改良、粤戏剧作家等具体问题时,使用粤剧、粤戏称名,但广东戏剧之特质、广东戏剧寻源、广东戏曲本质演进等命题,都是以广东戏剧之称统摄而实际上也指粤剧。表明当时在粤剧与广东戏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欧阳予倩《试谈粤剧》是建国后第一篇粤剧专论,写于1953年,载于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他对粤剧作出了开宗明义的解释,即:“粤剧——广东戏,是属于二黄、西皮系统的,也就是南北路系统的一种大型的地方戏。它和汉戏、湘戏、桂戏同出一源。”尽管他明确指出粤剧的系属,但仍然以广东戏替代粤剧概念,认为“最初的广东戏几乎和桂戏、祁阳戏没有什么两样,它们有很深的血缘关系。广东戏和汉戏也是同胞弟兄”。〔5〕事实上,最初的广东戏本来就不是真正的粤剧,因此,这里所谓粤剧,其实也就是从外江戏学来的广东戏剧。
麦啸霞所谓广东戏剧指的是粤剧,欧阳予倩所谓粤剧即广东戏,两者都把粤剧与广东戏剧混合为一。此后,陈非依《粤剧六十年》、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谢彬筹《广东戏曲七十年叙略》等史着均未能对粤剧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采用通行的叙述方式:“粤剧,早期称本地戏、广东大戏、广府戏。声腔以梆子、二簧为主,兼有高昆牌子、民謡说唱、小曲杂调,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等粤语地区及上海、台湾等地操粤语人士聚居之处;美洲、大洋州等粤籍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也有粤剧戏班演出”。〔6〕这个定义揭示了粤剧作为广府艺术品类的地域性特征,却并没有把粤剧作为一个剧种所应有的本质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与概括,对于粤剧与广东戏,以及粤剧与本地戏,都缺乏应有的界定。直到2004年出版的龚伯洪的《粤剧》才明确指出,不要“以为粤剧就是广东戏剧的统称。粤剧虽是广东最大的地方剧种。但广东地方还有潮剧、汉剧、雷剧等多个剧种。”〔7〕
视本地班为粤剧,把两者不加区别地划等号,这是造成粤剧概念模糊的另一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粤剧界多认为广腔即粤剧。“粤剧的历史从本地班开始算起,比较合理”。〔8〕赖伯疆、黄镜明的《粤剧史》、《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以及李汉飞编《中国戏曲剧种手册》等对于粤剧历史的叙述,都是以本地班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因此,本地班也就似是而非的成了粤剧的同义语。其实,20世纪60年代,中山大学冼玉清教授曾经明确指出:“不能把本地班作为粤剧的同义语”。〔9〕粤剧的形成决定于本地班的创造,但本地班并不就是粤剧。
三、粤剧史的研究泛化,史段分歧悬殊
粤剧与广东戏剧相混淆,或把粤剧等同于本地班,必然导致粤剧史分段的极大分歧。粤剧艺术家陈非侬认为“南宋末年,南戏传人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粤剧已有七百多年历史”。〔10〕其根据有三:一是公元1276年,宋室在元军追逐下辗转广东,随行梨园子弟把南戏带进广东;二是佛山祖庙的石戏台建于南宋末年。距今有800年历史;三是1958年广东出土文物中的南戏《琵琶记》手钞本有用广州方言“因乜去南桥讨药”的曲文。且不少粤剧剧目源自南戏,并与南戏同名,如《白兔记》、《荆钗记》、《孟姜女》、《朱卖臣》、《燕子楼》等,表明粤剧与南戏的渊源关系。姑且不论在元军追逐下流亡广东的宋室是否为广东带来了南戏,即使带来了南戏,也只是“南戏”而已,肯定不会是粤剧。佛山祖庙的石戏台固然是演戏用的,如陈文所言:“如果当时没有戏剧演出,又怎会有戏台”?但絶不能认为这个戏台所演的戏剧就一定是粤剧。关于《琵琶记》手钞本“因乜去南桥讨药”的曲文,这个“乜”字,不只是粤方言使用,客家方言也同样运用,湘南方言语系中的“乜格”与“因乜”的“乜”同音同义,但湘南流行的戏剧是湘昆、祁剧、花鼓戏,而不是粤剧。即便确定“因乜”是广州方言,也不能因为个别字眼而推断“粤剧源自南戏”。至于与南戏同名的剧目,全国很多剧种都有,不独粤剧如此。因此,以上根据用以说明广东戏剧源远流长则可,却不能成为粤剧形成的论据。
赖伯疆、黄镜明的《粤剧史》认为:“明万历年间,在佛山镇的大基尾就创建了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并在其附近的汾江之滨建造了‘琼花水埗’……琼花会馆的建立表明在明万历年间,粤剧队伍的人数已经相当可观,以至有建立艺人组织机构的必要,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11〕据此。则粤剧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但是,作为戏班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的建立”,可说是“表明‘广东戏剧’队伍的人数已经相当可观”,却并不一定是粤剧队伍壮大的标志,更不能以此推测而得出“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的结论。当时真正的大剧种唯源自昆山腔的昆剧而已,余姚腔、海盐腔并没有形成大气候,而弋阳腔也是在清中叶“花雅”争胜,乱弹兴盛以后才得以长足发展。因此,“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的结论,显然忽略了中国戏曲剧种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基因。尽管赖伯疆在2001年出版的《广东戏曲简史》对于粤剧概念的应用已非常谨慎,但他关于粤剧 始于明万历年间的观点并没有改变。
关于粤剧的形成,更多的人认为应该是在清代,因此,一般都用“粤剧三百年”来概括它的历史。中国艺术报记者在采访广东粤剧院副院长丁凡的时候就说:“粤剧可谓南国一枝艺术奇葩,从清朝发展到今天,已有300多年历史”,并以《三百年老剧又寻青春》为题发表采访文章。事实上,从清代算起也因起点不同而有多种算法。其中有两种观点在粤剧界颇为流行:一是认为,粤剧历史应该始于清雍正年间,由张五来粤组建本地班授艺算起,粤剧历史近300年;一是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这一重大事件算起,粤剧大致150年历史。张五由京至粤组班授艺,“乃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琼花会馆”。〔12〕很明显,张五所传授的是“京戏”(北京弋腔)和昆曲;红船子弟学唱京戏和昆曲,自然不能说是粤剧的形成。因此,粤剧历史从张五传戏开始算起,并不符合粤剧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实际。
李文茂起义事件本身,与粤剧的形成并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其意义在于李文茂作为老倌率艺人起义,导致官府对艺人的雠视而采取禁戏政策,使当时以唱戏为生的艺人不得不借衣乞食、搭班演戏。从而使本地艺人与徽班、湘班等外江班结合,全盘接受了徽汉合流的皮黄体系,所以,到同治年间,当解禁复班、成立八和会馆以后,本地班的戏曲初步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独立的表演形态。尽管这种本地班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粤剧,但从剧种的独立意义来看,它已经具备了从外江班中独立出来自成体系的戏剧体制,已经逼近真正意义的粤剧形态了。因此,粤剧以解禁复班、成立八和会馆作为历史起点的标志,或许还比较接近粤剧历史的真实。
把粤剧泛化为广东戏剧,尤其是把粤剧等同为本地班,以此为前提来研究粤剧历史,始终难以揭示粤剧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可称“广东戏曲史”,就是“本地班发展史”。余勇《粤剧源流初探》是研究粤剧形成与发展的新近成果,文中说:“粤剧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外江班——本地班——粤剧(古腔粤剧和现代粤剧)”。〔13〕从“外江班——本地班——粤剧”这一表示粤剧形成的历史线索来看,粤剧的界限非常明确。它并不包含外江班——本地班。外江班——本地班只是粤剧的史前戏剧形态。研究粤剧历史,不可能不从外江班和本地班说起,但外江班和本地班所表演的戏剧,并不就是粤剧。如余勇文中所言:“所谓外江班就是姑苏班、徽班、江西班、湖南的湘班、汉班以及陕西班、豫班等,演唱昆曲、秦腔、弋阳腔、祁阳腔等声腔”。〔14〕它们都是外来戏曲,不是粤剧。本地班学习演唱外来戏曲如昆剧、秦剧、赣剧、祁剧等。也不是粤剧,如同广东京剧团演出京剧,即使缺少一些京腔京韵,甚或夹杂一点粤腔粤调,仍然不会指京为粤。因此,粤剧历史应该从粤剧真正形成开始算起,而不宜从本地班的诞生算起,更不能从外江班的出现开始算起。由此,则余文的第二个粤剧当属粤剧剧种名称。但是,余博士又明确表示“粤剧的历史从本地班开始算起,比较合理”,并认为明成化年间已有本地班演戏,形成于万历年间的红船班“可称为粤剧的雏形,是粤剧的初级阶段”。〔15〕既然粤剧历史从本地班算起,那么,余文中就有两个粤剧概念,即一个外江班——本地班以外的粤剧,一个包含本地班在内的粤剧。这样,第一个粤剧概念,事实上远远超出了第二个粤剧概念所指范围而成为广东戏剧或本地班的代名词了。
四、粤剧史的研究应以概念界定为前提
对于粤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段,因所持粤剧观念的不同和所依据的线索相异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见,没有准确的粤剧概念为前提,粤剧历史的研究仍将摆脱不了困惑与窘境。我们应该抓住构成粤剧特色的主要因素来作判断。
在粤剧研究成果中,郭秉箴的《粤剧艺术论》曾经从语言、音乐、演唱方法等多方面提出了剧种要素问题。他认为粤剧在发展过程中,“语言的变化才是质的变化”,指出“戏曲剧种的特色,集中表现在唱腔音乐上,而唱腔音乐和语言的关系是最直接的,粤剧从官话过渡到广州方言之后,才真正形成本身的独特色彩和格调”。〔16〕他强调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对于粤剧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这一重要观点,按理应该为粤剧界所接受,即以使用广州方言演唱来界定粤剧的起始时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粤剧史理论体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观点。至今难以为粤剧界多数人所认可,或感情上总有些不情愿。因为一旦接受这一观点并以此重写粤剧史,则粤剧形成与发展只不过是100多年的历史,与以前所谓700年、400年、300年的“悠久历史”相差太远。正因为如此,康保成教授说:“看来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承认粤剧的历史只有七八十年,要么放弃用广州方言演唱才算粤剧的思维定式”。在他看来“若以使用广州方言演唱来界定粤剧的起始时间,就割断了历史,相信艺人和学术界都不会同意”。〔17〕康教授是主张“放弃用广州方言演唱才算粤剧的思维定式”的。他认为“《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在叙述粤剧的历史时从明代以来的‘本地班’说起,是个很好的思路”。这依然跳不出原有的把粤剧等同于本地班,以本地班历史当作粤剧历史的思维定式。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第一次用广州白话进行表演的剧目,是由香港《中国日报》副刊主编黄鲁逸于1907年创办于澳门的“优天影”戏班所演出的《周大姑放脚》。如果从这里算起,粤剧历史刚好百周岁。但事实上,19世纪后期,解禁复兴的本地班早已在戏棚官话中杂以广州话,正因为粤语这一语言特色,外国人才把“广府戏”称之为Cantonese Opera,即广州话戏剧,而粤剧史上引以为行业标志的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成立于光绪十五年(1889),因此,即使“以使用广州方言演唱来界定粤剧的起始时间”,粤剧历史至少也在一百年以上,所以,康教授所谓“要么承认粤剧的历史只有七八十年”的说法,有待商榷。
问题又回到原点:什么是粤剧?“以使用广州方言演唱来界定粤剧的起始时间”,关键并不在“界定粤剧起始时间”采用什么标准,而在于探讨粤剧史是否需要首先确立“什么是粤剧”这样一个前提。如果“不用广州方言演唱也算粤剧”,那么,本地班学唱“弋阳腔、昆腔、徽腔、汉剧、祁剧、桂剧、京剧”,自然都是粤剧了。如果这样写粤剧史似乎并不难,但它并不能真正揭示粤剧的价值和特点,更不能开掘粤剧的非物质文化底藴。恐怕粤剧艺人和学术界更不会同意。如果“以使用广州方言演唱才算粤剧”,那么,为什么必须使用广州方言演唱?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开始使用广州方言演唱?使用广州方言演唱对于粤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作用和影响?使用广州方言演唱的戏,其源何处?流在何方?如此之类,恰恰是粤剧史研究所不可逥避而且必须回答的难题。也是粤剧艺人和学术界所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粤剧的源流、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线索,以及它的本体特征及其价值所在。因此,粤剧史的研究,必须从剧种构成要素切入,廓清什么是粤剧,以确立明确的概念界定为前提,才能在纷纭复杂的戏剧文化中,把握粤剧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作出符合历史的科学判断。
注 释:
〔1〕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叛社,2001,P218。
〔2〕李钟钰,新加坡风土记[M],新加坡:新加坡南洋书局.1947。
〔3〕徐珂,清稗类钞·优伶娄[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4〕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C],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编,粤剧研究资料选,1983。
〔5〕欧阳予倩,试谈粤剧[C],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编,粤剧研究资料选,1983,P81。
〔6〕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委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P71。
〔7〕龚伯洪,粤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P1。
〔8〕余勇,粤剧源流初探[J],船山学刊,2005,(1)。
〔9〕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J],中山大学学报,1963,(3)。
〔10〕陈非侬,粤剧的潮流和历吏[J],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粤剧研究资料选,1983,P122。
〔11〕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P8。
〔12〕同〔4〕
〔13〕同〔8〕
〔14〕同〔8〕
〔15〕同〔8〕
〔16〕郭秉箴,粤剧艺术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P44。
〔17〕康保成,从“戏棚官话”到粤白到韵白——关于粤剧历史与未来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