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汉港两地同窗情



  蔡述明

  康乐相识

  1956年夏天,我有幸考取中山大学地理系,成为以孙中山命名的著名高等学府的一名学生。记得开学后约一个星期在陆佑堂的楼下竖起了新生办的黑板报,有经济地理班的,也有自然地理班的,内容很丰富,有诗歌,有散文,有水彩画,也有校园的生活拍照。板报周围挤满了围观的人。我发现在自然地理班的板报上有一首沁园春的填词,写得很有意境,对仗、押韵也很讲究,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谁写的?”突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鄙人拙作,多多指教。”回头一看,是一位戴黑框眼镜的同学,我马上回应说写得好,写得好。这时站在我旁边的许宗藩说,“他叫李伟昭,我们班的班干部,潮州老乡,从香港回来读书的。”这样李伟昭的名字便烙印在我的脑子里。

  一年级上学期,我们上的基础课有一门叫自然地理学,由缪鸿基先生讲授。一天我们到广州的白云山进行野外实习,带队老师有黄玉昆、李丙怡、黄兴和黄伟峰,目的地是杏花村。当我们沿着瀑布边的小径上山时,缪先生说,“这里的断层好清楚,由于断层的影响和岩性的差异,形成白云山瀑布。”当大家正在欣赏壮观的瀑布时,李伟昭却正站在一块花岗岩大石头上带着潮州乡音高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时我也情不自禁地冒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构成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絶妙写照。我与李伟昭不约而同的相视而笑。

  这就是我认识李伟昭的片断画面。没想到它竟成了数十年来我们延伸友谊的开端。

  香江会友

  2000年12月lO日至14日,我应香港理工大学的邀请,到香港红砌会堂参加两岸四地3s技术研讨会,开会前夕,我给伟昭打电话告知行程。第二天下午当我从北京飞扺深圳机场时,伟昭与耿川兄已在机场出站口等候。很快我就上了他们的专车,直奔罗湖站,进入香港,然后一起改乘火车至尖沙咀住地,到达时已是晚上7点半左右,他们两位送我到东海饭店吃晚饭,直至9点半才离去,我想他们各自回到家里最早也得11点左右,看着他们的身影,心里很过意不去。第二天,我参加了全天的研讨会,并作了发言,完成了开会任务后,第三天下午,耿川兄开着他的奔驰车来会堂接我以及与会的测地所许厚泽院士和朱耀仲所长前往参观香港会展中心。中间休息时,还备瓜果款待,安排十分周到。下午4点左右,我们驱车前往香港大学分子生物与医学研究中心,由中科院院士、该中心主任孔祥复教授介绍和引领我们参观,大家眼界大开,深受教育。傍晚由耿川兄开车送我们到尖沙咀的潮州城用餐,孔院士也应邀赴宴。潮州城吃的都是潮州菜,很地道,很有特色,许、孔两院士边吃边赞不絶口,许院士说,没想到来香港尝到了潮州菜。孔院士说,这是我从美国应聘来港工作第一次吃到潮州菜,太棒了。席间,大家谈笑风生,从大学时代谈到办实业的艰辛,从改革开放谈到维护香港繁荣,从人生爱好谈到生活乐趣,真是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这一餐吃得痛快,谈得高兴,直至深夜才散席。是夜,耿川兄把我送到马鞍山他家的另一处住房休息,该楼离伟昭住家很近,他们说,如此安排都是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可见他们对我访港是精心安排的。

  第四天,伟昭陪我搭乘大巴,到金钟地与耿川汇合,然后前往海洋公园参观。是日正逢冷空气南下,阴雨阵阵,气温骤降,我们撑着雨伞,穿上冬袄,步行穿过海洋公园的各个景点,参观水族馆后,乘天梯至塔顶鸟瞰香港全景,浅水湾、深水湾、香港仔、维多利亚湾尽收眼底。沿途伟昭不断拍照各种花木,特别锺爱紫荆花,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紫荆花是香港区徽的缘故吧。下午3时,我们离开了海洋公园到皇后大道参观,之后乘地铁至油麻地、旺角、黄大仙、沙田等地,整整一天几乎跑遍了半个香港,尽管跑马观花,但对香港感触良多,更加感到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晚,伟昭、耿川在沙田榕江潮州餐馆请我吃饭,据说老板是潮汕揭阳人,与伟昭同乡,故李、黄两家常来这里用餐。桌上又是一番生活的回忆与友情的倾叙。当我知道当年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港澳同学都生活得很美好,晚年很愉快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衷心祝愿他们万事如意,生活幸福。

  14日清晨,在马鞍山住地早餐店,吃完了潮州粥、潮州点心后,在伟昭的陪送下,于9点多扺达中港码头,耿川兄早已在那里等候,看到耿川兄和伟昭如此真诚的迎送,我对他们的一番敬意油然而生,耿川兄已年近70,伟昭也已过花甲之年,这几天不辞辛苦陪着我们看香江,何为之?二位视同窗如手足,一片真情实意!使我深深地感动不已,这时我想起了李白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情此景才真正有所体会。lO点种左右,许院士、朱所长扺中港码头,我们与伟昭、耿川依依惜别。10点30分,大巴离开中港码头,他们两位目送我们远去。在车上,许院士说,“你们同学间的友谊至今几十年了,还如此深厚,真不容易,你的两个同学对人真诚、厚实、豪放,生活得很开心,人也显得年轻,以后他们来武汉别忘记告诉我。我们要好好款待他们。”友谊使我们的院士也很感动。中午车过皇岗落马洲,于12点30分扺达深圳机场,下午4时,我们乘南航飞回武汉,结束了5天的香江之行。

  梅园迎宾

  2001年2月下旬,刚过春节不久,接到伟昭电话,说是26日他将与中山大学生物系缪汝槐教授来汉拍照梅花盛开的情景。得此信息后,我即告在汉中大同班同学,大家都很高兴,准备认真接待。有人问,何以对武汉梅花有此雅兴,电话中伟昭答日:中国三大梅花城市,武汉、南京、杭州,当推武汉独立鳌头,看j止弋仪小看梅,就象看了黄山不看山一样。我来武汉40多年,虽有所闻,但知之甚少,很有必要瞭解一二。经查,始知梅花是原产于我国的传统名花,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就有关于梅花的记载。梅花是富于斗争性的花卉,“梅花不怕霜雪侵,凌励冰霜争愈坚。”赞美的就是梅花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象征。湖北是梅花的故乡之一,如今湖北的神农架、咸宁、罗田等地仍有野梅分布。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建国初期就积极种植梅花,中间虽经多次波折,但武汉人民本着“不经彻骨冰霜苦,哪得梅花分外香”的精神,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已拥有梅花品种300多个,武汉市已成为梅花品种最多最好的城市,建立了中国梅花品种资源圃,成立了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如今,东湖的梅园成为武汉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和对外宣传的品牌,经市民投票,梅花成为武汉市的市花。由此可见,伟昭与缪教授对武汉梅花情有独钟就可以理解了。

  26日清晨伟昭与缪教授乘火车扺达武昌,下榻毗邻东湖的电力宾馆,上午因雪后小雨,泥路难走,休息半天,下午当天空放晴,我专程陪他们两位到梅园参观拍照。但见万株梅花沿着梅园的山丘、湖畔怒放,有红梅、緑梅,还有成片的素白的玉蝶型梅,它们暗香阵阵,沁入前来赏梅的人们心中,从而焕发出金光闪亮的春的幻梦。人们熙熙攘攘,络绎不絶,或细观,或深咏,或精描,或神绘,或拍照,真个看不够这一幅幅东湖梅园春图。我在欣赏的同时,转眼问不见伟昭、缪教授,细细寻觅,但见他们就象发现“新大陆”似的,一个架起长焦相机,一个执着数码相机,相互配合,照着梅花,细看梅花,似乎要在梅园拍记録片似的,那么认真,那么陶醉,心梅合一,成了一片梅花世界,我顿时也忘了一切,沉浸在这雪后小雨的梅花王国中,这时我想起了荆州唐代诗人戎昱的咏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落傍溪桥,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我把此诗告伟昭,他说,正是对今天梅园的写照。梅园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这天下午我们一直到梅园关门才离去。

  因缪教授初次来汉,27日上午我们便驱车前往参观位于武汉东湖边的武昌高校的校园,先看华工、武大,后到武测、华师,虽一路走马观花,但校园緑化风貌,留给人深刻印象,东湖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中午我们共尝南北朝时代的古刹——宝通禅寺的素食。下午他们两位整理资料。第二天应缪教授要求,我们又再次进入梅园,再探梅园之奥秘,直至下午5时出园,因顺路便到中科院武汉植物所看望龚伦杰学友一家。龚兄备水果小食款待。

  3月1日上午,伟昭与缪教授访问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我国著名动力大地测量学家许厚泽院士亲切会见他们,中午在梨园大酒店宴请他们,所领导出席作陪。许院士希望伟昭学友多来武汉看看,为武汉改革开放多做贡献。当天下午,我因要参加全国两会,乘集体专机飞往北京。翌日,伟昭到泽厚家作客,尚辉学友作陪,他们一起拉起手风琴,唱着歌,尽兴开怀。3月3日,伟昭由武汉飞回香港,离开武汉天河机场时,我还专门从北京与之通了手机话别。

  伟昭回到香港后不久,寄来冲洗好的梅园相片,并赋诗云,“十年浪迹天涯路,寻觅芳草缘几度,至情风雨故人来,共赏寒梅凝香露。”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友谊与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一张留给我们永恒回忆的照片。看完后,我即步其韵和诗一首:“喜看梅花现春路,千姿万态曾几度,同窗数载幸相识,真情友谊酿甘露。”

  衷心祝愿汉港两地同学友谊常青。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