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言



  今年是中山大学成立八十周年,我们这群五十年代的莘莘学子相约撰写了这部《重睹芳华》回忆録,作为向母校八十大庆的献礼。

  《重睹芳华》的作者都是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56级同学。我们这个班入学时共有四十九人,其中来自港澳地区九人,广州十六人(包括来穗读中学的港澳生),潮汕地区三人,梅县地区二人,韶关地区三人,惠阳地区一人,广西三人,湖南六人,湖北三人,江西二人,浙江一人。入学不足一年,金励、宁守合、余坤如和陈其美分别转去中文系、物理系和外语系,三年级时又增加来自55级的颜邦倜、李焕珊和梁嘉铨。1958年以后,先后回香港七人,因病因故离校五人,毕业时实际上是三十六人(包括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的五人),其中留校任教十三人,其余同学都分配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工作。当我们相约写回忆録的时候,深感遗憾的是同窗好友谢永泰、成笃敬、柯佩辉、应秩甫、颜邦倜相继离开了我们,还有我们尊敬的曹廷藩、钟衍威、徐俊呜、吴印禅、方瑞濂、杨克毅、陈世训、缪鸿基、叶汇、黎积祥、李炳怡、潘树荣、邓国锦、刘嵘、黄迪仁、张迪懋、马传芳、黄玉昆、王正宪等老师也与世长辞了,我们谨以此书对他们寄予深切的怀念。

  我们毕业后各奔东西,由于工作繁忙、家庭拖累.加之文化大革命等一连串政治运动,还有下乡、下厂、下放“五七”干校,同学间难得见面,更无暇相聚。1984年8月,我率中山大学气象学术考察组去香港访问,第一次与在港同学取得了联系,同苏乃煌、李伟昭、李新芳、黄耿川、徐镘隆、谭惠珠、林碧和廖国雄等同学别后二十余年首次欢聚一堂,从此我们同香港同学间的“坚冰”终于被打破,此后只要有同学去香港访问、旅游、探亲都会同在港同学小聚,香港同学也不时回校,与在穗同学相聚。近十余年除小聚外,我们还组织了十多次较大型的聚会和集体旅游。如1989年11月,值地理学系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相约香港、武汉、广州等地的同窗学友二十多人在母校首次举行大聚会;1990年11月,我们毕业三十周年,再次欢聚康乐园,除广州同学外,还有来自香港、上海、南京、武汉、长沙、梅县、清远等地近三十位同学与会;1992年4月,近二十位同窗学友(包括远自巴西来的谭垣高)在武汉湖北大学聚会,并相约畅游武汉名胜和长江三峡,又登武当山和探访古隆中;1992年11月,十余位同学回校参加自然地理学专业创办四十周年学术活动;1993年5月,我同苏乃煌、黄耿川和李伟昭夫妇相约海南游,饱尝宝岛风味,览尽热带风光;1994年11月,来自香港的伍子坚和国内各地同学十余人参加母校七十周年校庆;1995年1月,来自巴西的谭垣高、香港的李伟昭、黄耿川相约广州、武汉部分同学游荆州之“三国”遗址(赤壁、长板坡……);1995年12月,我去日本访问,路经香港,再与在港十位同学欢聚;1996年11月,来自香港和国内各地的三十多位同学相约重聚康乐园,纪念入学四十周年,并共同出版学术论文集《自然地理学研究与应用》,举行“自地56级校友学术报告会”;1997年8月,我和李春初、王文介前往香港参加学术会议,同在港同窗共聚,并一起欣赏香江秀丽风光;1998年10月,我们十余位同学相聚南京大学,共游金陵名胜(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玄武湖、雨花台、中华门、总统府、夫子庙等等),观镇江古迹(金山寺、甘露寺、北固山),再赴武汉,同在汉学友聚会,并“朝拜”佛、道两教共存的木兰山;1999年11月,十余位同学相约回校,参加地理学系成立七十周年庆典;2000年11月,近三十位同窗再聚康乐园,共庆大学毕业四十周年,并同游珠海新校区;2001年lO月应彭补拙之约,穗、港、沪、宁、汉十四位同学和来自巴西的谭垣高,以及有关同学的夫人共二十一人,作了一次历时十天的华东之旅,游遍南京、无锡、苏州、宁波、奉化、舟山、普陀山和上海之名胜古迹、人文景点、自然风光和江南水乡。我们在穗同学更是年年约会于“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相聚母校,再上酒楼欢度春节。2004年是母校八十华诞,我们也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古稀之年,在武汉同学的倡仪下,我们将再一次相约重聚康乐园,并共同出版这本回忆録,既献给母校和恩师,也藉以自娱自乐,聊以自慰。同时也是“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中大学子”来写中大和“中大人”,从而展现中大风范、恩师风采和学子风华。

  《重睹芳华》集结了回忆録29篇,诗词8篇,还附有反映不同时期活动的黑白和彩色照片近80幅。该书记述了作者在康乐园学习、生活、爱情、劳动、娱乐和体育活动中的轶闻和故事,在峥嵘岁月摸爬打滚的酸、甜、苦、辣之感受,以及大学毕业后的人生历程和同窗多次欢聚的情景与趣事,反映了作者对大学生涯和青春年华的眷恋,对峥嵘岁月的反思,对恩师的怀念和同窗情谊的追忆,以及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往事。所有文章都是作者耳闻目睹之旧事,因为是回忆録,难免有谬误之处,而且该书从酝酿到出版只有半年多时间,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所以错漏在所难免,祁望读者指正。

  本书由梁必骐主编,邹尚辉、李春初任副主编。它的出版得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和同窗学友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承蒙八十九高龄的老校长黄焕秋教授为本书拨冗作序,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粱必骐

  2004年10月11日于康乐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