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现代银行资源配置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现代银行资源配置所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社会的金融中介,银行功能作用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就是动员和配置资源。如果银行能够有效、恰当地组织和配置相关的各种资源,其换得的就不仅是本身的较佳效率,更重要的是会因此而推动和赢得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银行这一社会金融资源吸纳和配放中枢所引发的资源效应最佳化必然会成为促成银行和社会资源良性互动的起点。为了有效地吸收和配置各种资源,在银行动员、占用、聚合、投放所有资源的过程中,以下的一些原则是应当遵循的:

  (一)市场化。市场化是指银行在吸纳、占用和处置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的全部过程中,要将其完全置于一种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去进行组织和安排,而不是以企业自身的判断和需要来作为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标凖。就某一种具体的资源或要素来说,其市场化的内涵应当是要素质量、要素成本、要素效率三者的统一。如果这三者不能高度地求得统一,比如说要素的成本高于或低于一定质量要素所包含的价值,一定的要素所释放出来的效率和一定的要素获得所付出的成本支出存有一定的差距,那就不能说银行已做到了资源配置市场化;即使是银行以较低的成本支出占有了某种资源或要素,在社会资源可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供求交易极少存在障碍的条件下,这种资源或要素的占有是不可能持续长久的。只有在要素质量和要素价值成本保持统一、企业具备可使要素释放能量的必要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谈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二)规模化。银行在资源配置中要坚持规模化的原则,所强调的主要并不是量的含义,而是要为银行实现规模经营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源支持。规模经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成本支出水平趋于下降的一种发展态势。而要实现规模经营,毫无疑问首先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源投入;以规模化资源投入来支持企业规模经营的实现,这是主要以网络和设施为经营基础条件的企业都必须要遵循的原则,银行更是如此。当然,规模投入并不就等于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本质上所要求的是资源的集中投入,而不是分散投入;同时,规模经营更要求能通过量的资源的投放较快地促使企业生产及经营显现出规模经营效应。后者无疑应成为银行规模配置资源的着力方面。

  (三)结构化。在现代银行经营中需要动员和使用的资源并不仅仅限于某一种类,也不仅仅只限于内部或者外部某一方面的资源。现代银行经营既要涉及内部多种资源的配置,又会涉及外部多方面资源的组织和吸收,而且这些资源并不可杂乱无序地随意组合,在内部要讲求按一定成份比重的结构搭配,在外部亦要坚持有所选择地结构性吸纳相关的资源,内外部资源更要在一定的结构条件下建立有机的联系和结合;同时更要考虑各类资源的空间结构形式,这是一间银行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如果一间银行不能有意识地按一定的结构模式去组织和安排自身经营所需的内部或外部资源,而是顺其自然,相信这一银行是不可能长久在市场上生存下去的,因为信马由缰地吸收资源和占用资源,首先就会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而这也就必然会使企业失去成功的基础。

  (四)协同化。就某一资源或某一要素可能发挥的作用来说,有时其可能是单一的,但若筹划使用得当,其可发挥的作用却可能是多重的、综合性的;即便是一次广告制作的投入、一笔贷款的发放、一次上门的客户造访,如果能在协同化的原则之下作出考虑,其给银行所带来的利益都不会仅限于一个方面,反而会是多方面的。因而,对一间银行而言,一方面在其决定吸纳或使用某一项资源之前,都应要斟酌资源的利用能否产生协同效应,如何才能促使一定的资源利用产生应有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则要在力求协同效应的原则之下从整体上对各类资源的组织和使用作出谋划和部署,通过各类资源的协同聚合,最大可能地让这些资源释放出协同效应。

  协同化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指各种资源的配置应当是协调匹配的,而不应当是畸轻畸重、游离失衡的;如果各种资源间不能建立这样的均衡相依的联系,银行的资源配置也是难以获得协同效应的。

  (五)与竞争策略一致化。由于各间银行秉赋条件的不同,其市场定位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其市场竞争策略也会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竞争策略必然会要求不同结构的资源配置。不能设想以工商客户为主的银行可同以提供理财服务为主的银行采用同样的资源配置结构。无论是从财资资源方面,还是从技术资源方面,或是人力资源方面,或是其它资源方面,这两类主要服务对象各有不同的银行是绝不可能形成同样的资产结构的;即使是客户结构大致相同的银行,因其竞争的着力点各有不同,所以其各自的资源配置结构也必定会存在差异。一间银行欲想在市场上竞争成功,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围绕自身的竞争策略,快速而有效地形成可对竞争策略予以可靠支持的资源结构,使竞争策略在牢靠的资源基础之上淋漓尽致地得到发挥。

  在围绕着竞争策略配置资源问题上,欲求最大的资源效应,首先要求竞争策略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必须要兼顾到社会的潜在银行服务需求,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富竞争力的竞争策略,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资源配置才可能释放出最大的效用。

  (六)与业务流程匹配化。银行的任何一项服务和经营,都是以一定的业务流程为衬托的,而这些围绕着一项项服务和经营所形成的多种多样的业务流程,又总是和一定结构的资源配置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业务流程的形成是以资源的相应投放为前提的。一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形成过程,同时也应是资源规划、投放的过程。一定的业务流程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基础之上。当某一业务流程有所改变时,相关的资源配置也必然要随之变化。讲究资源匹配不仅是建立业务流程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优化业务流程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条件。

  二、影响银行资源配置能力的因素

  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在效率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经济行为主体动员、组织、分配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能力。一间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具体说,银行的市场定位、管理成员的素质、决策能力及效率、对市场的把握及敏锐性、资本的管理能力、银行的组织结构、发展模式、成本及风险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内部管理的协调性、企业美誉度和文化等都会影响到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

  首先,银行的市场定位会直接影响各种资源的投向和结构,有了凖确的市场定位才会有正确的资源流向和合理的资源结构,由此也才能对银行的资产配置能力作出判断;而若脱离了市场定位来谈论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实际上是不具备评价基准的。

  资源支配和管理属所有产权主体和经营产权主体权利范围之事,但在现代企业治理框架中,这主要属经营产权主体职权责任。因此,一间银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市场的认识及敏感程度如何,在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方面是否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较高的效率,管理人员于业务拓展和控制风险间如何管理及分配资本,无一不会不关系到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

  各种资源配置都必然要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载体的,而不同的组织结构必然会对一定的资源形成不同的要求;欲求得有效率地配置资源,首先就需建立起有效率的组织结构。在一种低效率的组织结构之内是不可能释放出很高的资源配置效率的。

  在业务发展上是走集约化的道路,还是采取粗放式的增长模式,是坚持外延扩大,还是注重内涵的效率提高,这些意义不同的发展模式会对资源配置的总量和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间银行能坚持集约化的、内涵扩大的业务发展模式,由此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必然是较高的,因此也才能说银行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否则,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必然是低下的,因而也无从谈起银行有很强的资源配置能力。

  控制成本水准和抑制风险发生的机率,这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两个重点领域。而实际上这两个领域都直接关系到资源的配置,这既是指作用的对象,也是指作用本身。如果成本和风险能按预计得到控制,其结果必然是资源的节省,也就等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也就昭示着银行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反之,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也就表明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是不强的。

  创新的本质实际上是为了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所以,创新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源配置能力。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创新能力强的银行也就应当是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银行;相反,不具备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弱的银行也不可能在资源配置能力上有上佳的表现。

  现代银行的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于内部会涉及多个方面。如何驾驭这些方面并力促这些方面保持长久的协调性,最后都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毋须赘言,一间银行内部是否具有较高协调性,于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上的表现肯定是大相径庭的。

  一间银行如果有较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市场上有较佳的美誉度,对其本身吸纳资源和配置资源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较佳的企业美誉度最终必定会转化成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