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的内容及方式



  得益于现代金融管理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现代银行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都同以往有了较大的不同,通过大量地运用现代资产及风险管理技术,使银行经营的两翼具有了越来越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现代银行资产管理

  从资产管理方面看,银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满足监管部门的法定凖备金要求及为满足各种支付需求而须留有充裕的现金凖备,也就是如何对银行现金进行头寸管理(money position)。对银行头寸实行法定凖备金管理,这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银行法规中都是必须明确的内容。在这方面,美国是最早(1863年)推行这一制度的国家,而且也是管理规定至为完善的国家。法定凖备金(legal reserve)所要求的是银行的现金储备额与不同存款的比例。每一银行应该保持多少现金,其取决于银行的存款的规模和结构。表5.1即为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对储蓄性机构(银行)的法定凖备金规定。
自1984年起,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实行对银行净往来帐户存款的无时差凖备金计算法(contemporaneous reserve accounting)。这一方法规定,银行法定凖备金的计算期和保持期均为两周(14天),计算期从星期二开始到两周后的星期一结束,即法定凖备金保持期则计算期晚两天开始,也晚两天结束。在保持期内,银行每日所持有的法定凖备金必须等于相应的计算期内的日平均法定凖备金额。因为银行持有的现金可以算作凖备金,银行所需的法定凖备金应减去库存现金。银行的库存现金亦采取无时差方法计算。此外,银行的非往来帐户及欧洲货币负债的法定凖备金则采用时差计算方法,即银行前一计算期内的这些帐户的日平均凖备金额为本保持期的法定凖备金数额。图5.1是美国现行的银行的凖备金计算示意图。

  银行现金头寸管理的另一部分内容即应为流动性需求管理。现代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指银行通过适当的现金头寸安排、控制,以满足不同客户、交易方现金需求的管理方式。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既可包括存款客户的提现需求和贷款客户贷款需求,也包括同业间的存款支付需求及托收中的现金支付需求等。从时间上看,可分为短期流动性需求、长期流动性需求、周期流动性需求、临时流动性需求。能否科学地对银行现金头寸进行管理,不仅关系到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同时还会关系到银行经营的稳健程度和收益。凖确地对流动性需求作出预测是科学管理银行现金头寸的基本前提。

  在银行的资产管理方面,更重要的应为贷款和证券投资。这是银行利息收入的两个主要来源。同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收益管理原则一样,现代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也是既要讲投资对象结构,又要讲组合结构和期限结构的。从对象结构上,可简单分为三大类:

  笼统地说,银行的投资可以分为很多类。但概括起来则可分为三大种类: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资本市场证券与创新投资工具。

  ⒈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货币市场投资工具包括所有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的金融工具与证券。商业银行最普遍使用的货币市场工具包括银行间的同业拆借资金(在美国称为联邦基金)、政府财政部门发出的短期国库券、大工商企业的商业票据、金融机构发出的可转让存款单、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等等。货币市场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其市场风险很低。并且由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性很短,这些工具的价格变动风险很小,但是,它们的再投资收益变化很大。银行是货币市场工具主要投资者。

  ⒉资本市场证券。这类金融资产包括所有到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证券。银行主要投资的债务类证券有中长期国库券,以及高等级(例如A级以上)公司债券,等等。这些证券具有期限长、收益高的特点。国库券流动性则次之,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更次。工商企业之债券收益性较高,而流动性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券类似,但其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往往对公司债券采取很谨慎的态度。

  ⒊创新的投资工具。1980年代末以来,商业银行大幅度地减少了传统证券投资,特别是政府的债券投资,而大量购入了新出现的金融投资工具。这些新工具可划分为抵押贷款保证的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资产保证的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以及共同基金股份(mutual fund shares)

  而为了控制风险和保持收益,银行必须从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工具的运用、投资地域的分布、投资期限的搭配、投资收益的平衡作出组合性的考虑安排。表5.2概要说明了银行证券投资组合的重要性。

  二、现代银行负债管理

  现代银行负债管理是指对资金来源的管理。从内容结构上可分为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负债两大类。

  1.存款类负债

  银行存款类负债来源包括了由于历史演变形成的各种存款帐户所吸引的资金,它们构成了银行的基本资金来源。以美国为例,存款类负债包括以下内容:

  ⑴活期存款帐户。这是工商机构客户在银行开设的支票存款帐户。工商企业进行市场交易的主要支付方式是支票支付。所以,工商企业需要在银行开设这一帐户来完成其交易支付。银行为开立该帐户的工商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是对于各种交易提款的支付与托收。

  ⑵个人支票与储蓄类存款帐户。这是居民在银行设立的存款帐户。客户可以在其个人支票帐户上开出支票进行交易。银行需要向个人储蓄帐户支付存款利息,并且一般没有最低存款额及到期期限的要求。个人储蓄存款单帐户不能直接开发支票,但是客户可以随时提取现金或将存款转入其它帐户。

  ⑶可转让提款单帐户(NOWs)与超级可转让提款单帐户(Super NOWs)。这类帐户在美国是银行对个人及合伙企业所设立的可以进行支票支付与提取现金的帐户,银行并不对该类帐户存款余额支付利息。工商公司不能开设此类帐户。这两种帐户在实质上相同,差别仅仅在于最低存款额的限制。在1986年3月31日之前,美国金融当局对此帐户没有利率上限与最低存款额的要求。在此日期后,这些限制随着Q条例的完全废除而取消。

  ⑷货币市场帐户。货币市场帐户是银行为个人与合伙企业设立的储蓄存款帐户,其利率按货币市场工具的平均收益率确定。货币市场帐户自1982年出现以来,获得极为迅速的发展。货币市场帐户一般有最低金额要求,并且支付的利率与存款金额有关。银行客户可以自由地将此帐户的金额与其他个人存款帐户相互转换,甚至还可以同转让提款单帐户结合为单一帐户。

  ⑸定期存款帐户。银行需向定期存款支付较高利息,但定期存款有到期期限的限制。在美国定期存款帐户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金额在十万美元以下的各种定期存款。另一类为金额在十万美元以上的各种定期存款。十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定期存款包括众多的不同种类的定期存款。其中许多被称为存款证(saving certificates)。虽然这种定期存款的形式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具有1000美元的最低限额要求。小额定期存款利息的支付方式亦不相同,即可按月发,亦可按季发,甚至一次性支付,其利率也有差异,小额定期存款客户基本上是个人。大部分的个人退休存款都属于小额定期存款。一般说来,小额定期存款相对稳定,这对银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银行争取这类存款的主要手段是利率竞争。

  金额在十万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为大额定期存款。这种定期存款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certificate of deposits,CDs)。它是银行为企业所设立的定期存款。没有利率限制,并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这种存款是大银行及缺乏个人存款来源的批发性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对存款企业来说,在银行持有这种存款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而且可以在需要流动资金时轻易地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该存款,获取现金。此外,还可以借此加强与银行的业务联系。第二种大额定期存款则不能在货币市场上出售,它的利率具有很大的竞争性,其期限长短也相当灵活。这类存款的客户包括富有的个人、工商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中小银行往往倾向于提供这种非市场性的大额定期存款。它们通过较高的存款利率以及于客户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来吸引该项存款。在这种存款中,经纪人存款(broke reddeposits)是最为常见的定期存款。它是由经纪人将零星存款集中到一个户头下形成的大额存款。由于经纪人存款在到期期限方面的一致性,银行可以在使用这一存款上得相当的便利。但是,过度集中的经纪人存款亦可能导致银行出现较大的流动性波动。

  ⑹公共帐户。它是政府机构在银行设立的存款帐户,包括支票存款帐户、临时储蓄性帐户及定期存款户。银行一般不需向支票存款支付利息。

  ⑺代理行存款。它是银行在其业务代理行的存款,其主要用于获得代理行的各种金融服务。这种存款亦构成了银行的资金来源。

  ⒉非存款类负债

  银行的非存款类负债来源包括从短期货币市场借入的资金、在资本市场发行的长期债务以及银行本身的资本金三大类。银行从货币市场借入的资金包括:

  ⑴从银行同业市场拆借的资金。很多国家的法律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其吸收的存款按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凖备金。当银行的凖备金总额超过法定凖备金额时,银行可以在同业市场上拆出超额凖备金部分以赚取利息收入。因此,当银行需要短期流动性时,可以在同业市场上拆入资金。在同业市场上形成银行间拆借利率是最重要的市场利率之一。一般说来,资金拆出银行要对资金拆入银行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当某一银行不断地拆入资金时,它将受到资金拆出银行所设定的数量限制。

  ⑵从中央银行贴现借款。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从中央银行借入资金,其利率按中央银行所规定的贴现率计算。中央银行一般要求借入银行用证券作为担保进行贴现借款。

  ⑶证券回购协议。银行可以根据协议将其证券出售给买方,由此获得所需的资金。然后,在一定的期限之后按照协议规定的价格再将此证券购回。在实质上,证券回购协议是银行使用证券为抵押物的短期借款。

  ⑷欧洲美元与其它外国货币借款。欧洲美元是在美国境外的美元存款的总称。欧洲美元借贷市场是极为活跃的银行同业借贷市场,其借款期限可以从隔夜到一年不等。同时,国际间银行还存在其它外币的借贷市场。具有海外分支机构的大银行可以用较低廉的成本从这一市场借入所需的短期资金。

  ⑸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承诺保证兑现的远期商业汇票。银行可以在承兑汇票到期之前出售这一票据,换取所需的短期资金。

  ⑹其它短期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发行的短期商业票据等融资工具。

  银行的各种短期借入资金构成了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银行筹集这类非存款负债的关键在于所付借款利率的竞争性。显然,付出较高利率的银行可以筹集到较多的非存款类资金,但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

  银行的易变存款与前四种短期货币市场借入资金(同业拆借、贴现借款、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合称为易变负债(volatile liabilities)。这类负债对市场状况的变化极为敏感,当利率及其它重要经济变量出现不利于银行的波动时,这类资金极易流失,从而给银行的负债管理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会计学意义上的银行资本或净值是累计计算的银行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帐面价值的差额,它代表持股人对银行的所有权。不过,有银行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的规定与会计学关于资本的定义有显着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于,银行的某些长期债务被当局认为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

  从会计学角度讲,银行资本是银行股本(common equity)和优先股票(preferred stock)两部分帐面价值的总和。银行股本包括普通股票(common stock)、票面超面值或增值(surplus)、未分配利润(retained profit)、应急及其它资本凖备金(reserves for contingencies and other capital reserves)。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是银行所有普通股票的票面值总额。股票超面值等于普通股票面值与最初市场发售价值的差额。未分配利润是银行提留利润的累进值。应急及其它资本凖备金是用于回收非永久性优先股、应付可能的法律诉讼费用、支付延期、税收等项目资金的总和。优先股票有多种形式,包括永久性的优先股票(perpetual preferred stock)及期限性的优先股票(fixed-termperferred stock)。大部分优先股为可召回优先股(callable preperred stock),而某些优先股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票。优先股票的偿还次序在普通股票之前,但在银行的长期债务之后。

  除会计意义上银行资本之外,各国银行监管有关当局还规定长期的后期偿付债券可以作为银行资本。后期偿付债券的偿付次序在银行存款之后。

  根据巴塞尔协议,美国联邦当局将建立在资产风险之上的银行资本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资本或核心资本(tier1 capital core capital),为银行股本、永久性优先股票、合并的附属公司权益之和再减去无形资产(例如商誉等)。第二类资本或补充资本(tier2 capital,supplementary capital)包括呆帐凖备金、非永久性优先股票、后期偿付长期债券等。第一类资本的帐面价值必须至少等于风险加权资产的4%。包括第一类资产与第二类资本在内的总资本的帐面价值不能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表5.3列明了美国联邦当局对商业银行资本构成的规定。

  可能的信贷增额不能以单一货币的浮动利率合同计算。对这些合同的可能信贷增额应在其市场对市场价值的基础上计算。原始到期期限在7天以下的汇率合同应排除在外。并且,通过外汇进行交易并以天为单位结算保证金差额的合同亦应排除在外。

  银行资本可分为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如果现在的银行的资本状况不能满足银行未来的资本需求,银行将通过增加内源资本(Internal capital)或外源资本(External capital)这两种方式来充实其资本金。在银行增加利润提留而不影响其股票价格的情况下,未分配收入形式的内源资本是充实资本金的第一选择。一般而论,银行通过提高未分配收入而获取的内源资本的成本低于以发行新股票或长期债券而获得的外源资本的成本;并且,由于决大多数中小银行在筹集外源资本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它们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增加内源资本的方式来解决资本需求。

  当银行的内源资本(未分配收入)不能够满足其资本需求时,银行将通过外源资本充实资本金,以达到支持银行资本增长的目的。实际上,银行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外源资本来改善其资本结构。银行的外部资本来源可以按基本属性划分为银行普通股票与优先证券两大种类。银行优先证券(Senior Securities)包括各种类型的后期偿付债券、优先股票以及租赁合同等外源资本形式。

  银行是否通过发行新股票来增加银行资本金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①银行可采用的其它外部资本来源的可行性;②银行筹集未来所需的外源资本的灵活程度;③不同形式外源资本的金融后果比较,例如资本杠杆作用、对银行的股权削弱程度以及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等等。前两个因素与银行规模有直接的联系。银行规模越大,通过各种优先证券获取外源资本的可能性越高,且银行筹集未来所需的资本的灵活程度亦越高。

  银行发行的各种优先证券可以划分为后期偿付债券、优先股票和租赁合同。后期偿付债券属于银行的长期性债券,其持有人要求银行给予偿付的次序排在银行的其它负债之后。从1970年代起,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银行便广泛地使用这一方式来筹集外源资本。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后期偿付债被列入银行的补充资本:①当银行倒闭时,银行的后期偿付债券持有人的求偿权排在各类银行存款之后;⑵后期偿付债的原始加权平均到期期限必须超过7年。

  后期偿付债券有若干种类。①资本票据(capital notes):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后期偿付证券,其原始到期期限为7-15年。这种资本票据可以在金融市场商出售,亦可以向银行客户推销。②资本证(capital debentures):以固定利率计算的大额后期偿付证券,其原始到期期限为15年以上。③可转换后期偿付债券(convertible subordinated securities):这种债券可以在债券持有人的选择下,以预先规定的价格转换为银行的普通股票。一般而言,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比一般的后期偿付债券低10%-20%,而其转换价格则比银行普通股票价格高15%-25%。不过,某些此类债券的可转换性是事先规定的,而不由其持有者决定。④浮动利率后期偿付债券(variable-rate subordinated securities):这类债券的计息利率为浮动利率,它通常为若干市场利率的加权指数。⑤选择性利率后期偿付债券(option-rate subordinated securities):这种债券的起初利率为固定利率,但在一定时期以后可以由其持有者选择转换为浮动利率计息。

  优先股票介于银行债券与普通股票之间,它有固定的红利收入,其红利分配优先普通股票。并且,它对银行清算后剩余资产的分配权亦优于普通股票。不过,优先股票不代表对银行的拥有权与表决权。优先股票的红利收入需缴纳所得税。目前,优先股票已成为大银行所常用的外部资本来源。优先股票的主要优点在于:当银行普通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票面价格时,发行新普通股票将进一步降低银行的股票与收益的比例,即所谓股票的本益化。这一比例不断下降时该银行的股票便有可能面临抛售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发行优先股票则可以减缓银行股价与收益比例的下降。另外,优先股票不同于长期债券,不存在偿债基金负担,并且,优先的红利分配在总量上亦小于普通股票。

  优先股票有以下主要形式:①固定股息率的优先股票(fixed-rate preferred stock):这类优先股票的股息率是固定的,且有不可改变的性质。②可调整股息率的优先股票(variable-rate preferred stock):这类优先股票的股息率随预先固定的收益率变化而浮动。股息率变动一般参照其它投资产品的收益率的变化而定。③可转换优先股票(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此类优先股票可以在其持有人的选择下,根据预先固定的价格转换为普通股票。可转换优先股票的股息低于不可转换优先股票,而其价格则略高于普通股票的市价。可转换优先股票一般用于银行的收购与合并。

  最后,租赁合同亦构成银行直接的外部资本来源,银行往往在出售其拥有的房地产及设备时,将这些不动产从买方租回,而且,其租赁条约会规定银行对这些不动产有完全的控制权。一般而言,租赁利率比后期偿付债利率低1%-2%。在实质上这种出售与租回合同相当于银行的借贷资本。

  三、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办法

  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作用区域是资产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总结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先后采用过的办法,基本上有以下五种:

  1.经验法。经验法是指银行经营者凭借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以简单常识配合各种预测模式从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种方式。是早期银行常用的方法。因过于简陋,只能适用于小型的银行。

  2.资金分配法。亦称资金集中运用法,是依照资金来源不同按一定比例决定资金运用及分配的方法。一般以资金来源之成本、波动性及周转率等因素来决定比例。这种方法在1960年前多应用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在运用中常会带来下面的一些问题:(1)易导致资金调配不当而降低其使用效率;(2)把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分割独立看待;(3)误以为资金运用应依其周转率或波动性作为分配之依据;(4)忽视盈利的重要性。

  3.资金转换法。是依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匹配程度将资金来源分配给具有相似流动性之资产项目的管理办法。是一种适应性较高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在1960年-1970年多应用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4.缺口管理法。是依据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进行相抵计算,并以此判定二者间缺口(gap)性质,通过调整敏感性资产和负债数额及利用利率套期技术来实现预期收益目标的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自1980年始一直应用到现在。在这一方法下,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额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额,那么二者间的缺口性质即为资产敏感性缺口,假如利率上升,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必然会上升;相反,则必然会下降。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额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那么二者间的缺口即为负债敏感性缺口,假若利率上升,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就会下降;反之,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则会上升。如果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数额相等,则银行的资金缺口为零,利率敏感不存在,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利息收益率无影响。由于银行采用缺口分析报告来衡量不同期限的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的利率敏感度,因此,有时也称这类缺口为“期限缺口”。缺口管理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其在综合资产负债时缺乏对将来长期增长或变化的考虑;二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初始价值;三是其使用的时间期限不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而且它还假定只有在期限的正中才会重新确定利率;四是这一方法并没有提供可靠的专门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各银行只能根据自身的状况作出一些指标假设。

  5.有效存续期法。有效存续期(duration)概念是在1938年由麦考利(Macaulay)提出的,但直至1970年西方银行业面对着远远大过以往的利率风险时,人们才开始注意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有效存续期的应用。1991年,美国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法”第305条提出要求,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在修订其“风险资本管理指导”时应根据调整后的有效存续期计算利率风险,用以衡量银行净经济价值的变化以及利率的特别变化。有效存续期是价值和时间加权的指标,其考虑了所有来源于收益资产的现金流入和与负债相关的所有现金流出时间,衡量了未来预期的现金流的平均期限(如银行贷款的预期收入或银行必须支付给其他存款者的利息支出)。实际上也可以说持续期度量了收回一项投资所需的平均时间。有效存续期用公式表示为:

  表示该资产或负债的现值,Ct为第t期的现金或利息,F为资产或负债面值(到期日的价值),n为资产或负债的期限,i为市场利率。

  例如,假设面额为1000元的五年期普通债券,每年支付一次息票,年息票率为10%,即每年的固定息票支付为100元,如果市场利率为10%,债券价格P=1000元,那么:

  在此例中,债券的到期限为5年,而有效持续期为4.17年。有效持续期实际上是加权的现金流量现值与未加权的现值之比。在持有期间不支付利息的金融工具,其有效持续期等于到期期限或偿还期限。而对那些分期付息的金融工具,其有效持续期总是短于偿还期限。这是由于同等数量的现金流量,早兑付的比晚兑付的现值高。所以,有效持续反映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

  从风险管理的观点来看,持续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它度量了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一项资产或负债市场价格的变动百分比大致等于其持续期乘以具体的资产或负债利率的相对变化,即:

  这里,△P∕P代表了市场价格变化的百分比;△i∕(1+i)是资产或负债利率的相对变化;D代表持续期,其前面的负号提示我们市场价格与金融工具的利率呈反向运动。例如,银行持有的某种债券的持续期为4年,当前其市场价值(价格)为1000美元。当前债券的市场利率约为10%,但最近的预测显示市场利率将会上升至11%。如果这一预测正确的话,债券的市场价值会百分之多少的变化?
  当市场利率变化时,银行要考虑的不仅是某项资产或单项负债的风险,而且是整个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所面临的风险。有效持续期可以用来分析银行的总体利率风险。其方法是先算出每笔资产和每笔负债的有效持续期,再根据每笔资产或负载总资产或负债里的权数,计算出银行总资产和负债的加权平均有效持续期。我们用DA表示总资产的平均有效持续期,DL表示总负债的平均有效持续期,VA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VL表示总负债的初始值。

  上式表明,当市场利率变动时,银行资产价值和负债价值的变动方向和市场利率变化方向相反,而且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有效持续期越长,资产与负债变动的幅度越大,即利率风险越大。然而,银行要考虑的不仅是资产或负债某一方面的变动,而且综合分析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这样,就需要一个指标来衡量利率变动资产和负债的相对值变动。有效持续期缺口与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平均有效持续期比较,从而能够帮助银行分析其面对的利率风险。

  当然,有效持续期缺口分析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就是怎样准确地计算有效持续期。计算有效持续期需要许多主观假设,如提前提款的概率、提前偿付的概率、呆帐的概率等。并且,这一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也很高,例如,银行需要知道每一帐户的利率和可能变动,银行还需要估计既定的现金流量能按时地流进或流出的概率,等等。第二个问题是对利率变动预测。银行在计算有效期时需要估计未来每一笔现金流量的现值。问题的关键是按什么样的利率来作为贴现率,即银行怎样来预测未来利率的变动,那么利率风险也就不存在了。还有一些其它问题,如有效持续期是随利率变动的时限概念,当利率改变时,银行需要时间来重新制定资产负债表计算有效持续期。而且即使利率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持续也应该重新计算,这些费用都是不可忽略的成本。

  为了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更为有效,也有人从实施的层面提出了有效对银行资产负债进行管理的办法,如分布搭构法(Building Block Approach)。该办法围绕着资产负债管理的实施前计划、实施计划、实施后计划几个主要阶段,分步按不同内容展开管理搭构,使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管理要求,且步步相联,环环相扣,应不失之为一种具可操作性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