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之意义



  开始注重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并越来越系统深入地加以研究管理,这是银行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才出现的事情。早期的银行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但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银行管理的重心亦不断调整,由一般的资产管理逐渐转向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表内表外资产负债统一管理等阶段。在银行管理理论方面亦于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主张。

  在资产管理方面,先后有学者提出了以下理论:

  ⒈商业贷款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信贷资金的运用和贷款风险的管理来实施的。当时银行界深受“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d Theory)的影响。商业贷款理论又被称为真实票据理论。该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同商业流通有关的短期暂时闲置的资金,因此银行资金的运用也只能用于发放短期的、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担保的、具有自我清偿性质的贷款(Self Liquidation Loans)。这种短期贷款与银行存款的成熟期匹配程度高,使银行可以用到期的商业票据和贷款去弥补存款的外流。当时西方国家创造信用的能力相当有限,动产和不动产的二级市场也不发达,在那样的条件下,商业贷款理论所倡导的自偿性贷款的发放,的确是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保障信贷资产安全的有效方式。

  但经济的发展也使这一理论日益明显地暴露出了缺陷。①它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对贷款需求扩大和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②没有注意到银行存款的相对性和稳定性。③忽略贷款自我清偿的外部条件,因能否清偿不但取决于贷款的性质,而且取决于市场状况,如果出现市场萧条和经济危机,就难以自动清偿。④正因为自偿性放款是随商业需要而自动增减信用量,因而在繁荣时期信用自动膨胀,加剧过剩危机的产生;在萧条时期,由于贷款范围的局限,不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启动再生产。

  ⒉资产转换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市场不断地发展,金融资产的种类增多、流动性增强。尤其是30年代以后,美国等国家国债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凯恩斯主义盛行,政府发行的债券大量增加。因为政府债券基本没有违约风险,在二级市场上容易以合理价格转换变现。于是围绕着这些变现能力很强、如果银行持有既能产生一定的收益,也能在必要时将其出售换成现金以用于支付需求,以保持自身流动性的资产也就产生了资产转换理论(Asset Shiftability Theory)。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范围扩大了,业务经营更灵活多样,除可经营短期放款外,还可大量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并腾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贷款,既不影响流动性,又可能获得更大收益。资产转换理论应用的主要局限是,除了要有充足的短期证券为条件外,能否在无损失情况下顺利变现还取决于市场情况。当经济迅速发展、贷款需求增加时,市场利率往往会上升,证券价格将随利率的上升而下降,此时若通过出售证券来满足贷款的资金需求,机会成本就高;在经济危机时期,证券抛售量大大超过购买量,也难以实现流动性和营利性的预期目标。

  ⒊预期收入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带来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一方面短期贷款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大量设备和消费贷款的需求,同时,其它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一切都迫使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证券的变现,还应根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来开发、提供不同的贷款。在此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普克鲁克诺在《定期放贷与银行流动性理论》(1949)一文中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该理论认为,任何银行资产能否到期偿还或转让变现,归根结底是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与该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即预期收入密切相关的。如果一笔贷款或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有保证,那么,即使期限长,仍可保持流动性;相反,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证,那么,即使期限短,仍存在不能收回和坏帐的风险。该理论强调了银行贷款偿还和贷款项目未来收入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借款者的现金流量通常随其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发放贷款时,要注意贷款的种类和还本付息的方式、期限与以借款者未来的收入决定的偿还能力相匹配。这样贷款就能按时偿还,银行也就能保证其资产的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揭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突破了银行原来的经营范围,扩宽了银行资源配置领域。在该理论的影响下,银行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的贷款,银行安排贷款和投资组合时,也更有意识地错开不同资产的到期时间,以保障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在于,预期收入状况是银行自己预测的,不可能完全精确,尤其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届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故以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并不能完全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银行家和学者们认为银行所持有的存款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它所能吸引的其它借款的数量、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客户决定的。在这种观点下,是公众决定了可签发支票的存款、储蓄帐户以及其它各种银行可以取得资金来源的数量。对于银行管理层来说,关键的决策区域不是存款和其它借款,而是资产。银行家的职责只是通过决定向谁发放稀缺的贷款及在何种条件下发放贷款,对涌入的资金进行控制。

  这样的银行管理取向在20世纪60、70年代后发生了戏剧性变化,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非银行机构大量出现,金融市场上筹资融资的新工具不断涌现,利率大幅波动,银行对资金需求竞争加剧,迫使银行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以及控制存款和非存款负债的组成与成本方面。由此也使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负债管理理论与以前的流动管理理论截然不同。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管理理论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得流动性。此理论不仅强调怎样以合理价格获得资金,也重视如何有效地使用资金,特别是如何满足贷款需求。与传统的主要依靠吸收存款的办法不同,负债管理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如银行同业拆借基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回购协议等。用这类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而传统的动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如果依靠变现流动资产来满足存款下降造成的流动性新需求,银行的资产规模甚至会收缩。根据负债管理理论,银行不用为维持储存流动性而大费周章,占用过多的资源。这样,银行就能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它中、长期投资上。不言而喻,银行的收益可能确实增加了,但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大。

  负债管理理论在70年代后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一些银行即使是较大规模的银行,在出现激增的流动性需求时,也很难以合理价格从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当市场环境恶化或自身的信誉下降时,银行仅仅依赖负债管理可能难以满足对流动性的需求。经济学家和银行家们认识到,单一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不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于是一种全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在7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并迅速流行。

  在世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过去的所有经营管理理论都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外部条件,往往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eory)既综合了以上两种理论的优点,又克服了其缺陷。该理论强调银行应随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许多大银行都设立了资产负债委员会(简称ALC)来专门负责管理和协调这一工作。由于流动性风险不是孤立的,信贷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都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时,要考虑所有存款流入、流出、途径及成本;考虑资产组合的最佳匹配,在保证流动性的条件下,获取最大的利润。

  80年代末,在各国放松管制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化。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之间,连非金融的工商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介入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同时,各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些因素都抑制了银行的利率的提高和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存贷的利差收益愈来愈小。与此同时,大量创新的衍生交易工具不断涌现并迅速变异组合,不仅为银行规避、控制、管理风险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和手段,也为银行开辟了新的盈利来源,但这些避险工具本身也存在潜在的、更复杂的风险。为适合金融市场变化,一种研究范围更宽泛──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在西方社会金融学界出现。

  该理论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和其它金融风险的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又要求银行对表外业务的风险也要加强管理。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双向转换,如贷款的出售和担保等业务构成的或有负债等。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能仅限于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而应当对表内表外业务统一进行管理。这种理论认为,存贷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息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同时,这种理论也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都只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帐,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银行仅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扩展和延伸,使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扩展到表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亦需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的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系统化。(参见赵晓菊《银行风险管理》)

  如果讲银行经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的话,那么最大的结构首先就应当是资产负债结构。一间银行若能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实行有效的综合性结构管理,其效应则会在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⑴巩固或提高净利息收益;

  ⑵巩固或提高银行的市值;

  ⑶拓展非利息收益;

  ⑷控制非利息支出;

  ⑸保持信贷的素质;

  ⑹满足资产流动性需求;

  ⑺获得充足的资金;

  ⑻减少纳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