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节 银行结构经营应遵循的原则



  现代银行结构经营并不是某些资源、制度、工具的简单堆砌和拼装,而是一种纷繁复杂、多侧面、多领域的系统活动,是银行管理、发展的主动过程。银行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能否切实把握并遵循以下原则,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结构经营能否达致预期的成效。

  (一)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原则。市场是促成各种要素组合的基础性平台,也是引导各种要素向高效率领域流动的领航器。一间银行要想成功实施结构经营,首先在总体发展方向的确立上就必须要能紧贴市场变化趋势,以市场的结构变化为调整、完善自身经营结构的基本依据,积极吸纳、创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方式,构建可实现高效率市场目标的资源配置模式、管理模式和业务发展模式,以战略结构、业务结构、经营管理结构的市场先进性来确保企业发展的效率先进性。

  (二)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则。由于资源状况的不同及对市场判断的差异,各银行的业务发展导向也自然会不尽相同,因此其各自的经营结构也会各不相同,在实施结构经营上更会是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策略。但无论这些银行在结构经营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方略,有一项原则必须始终得到严格的遵循,那就是风险必须要受到有效的控制。当代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在种类上是昔日银行所不能比拟的,而且风险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可能是过去的银行所未曾经历过的;大量现代的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如果运用失当,其给一间银行所带来的常常不是局部的损失,有时则更可能酿成灭顶之灾。所以,一间银行不论如何结构其业务发展,不论其如何结构其内外部资源,不论其采用哪些技术和手段,至为关键的是业务经营各环节潜在的风险均应处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而不能有任何处于可控制范围以外的风险存在。

  (三)务求资源效应最大化原则。银行结构经营的最主要内涵就是如何配置资源。而各类资源组合状态的不同必然导致资源效应的不同。欲使银行已占有或可被吸纳的各类资源能量能充分得到释放,而不是被抑制或遭受损失,关键在确立银行经营的各方面结构,包括确定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组织形式、资产配置领域、评价系统时,要以是否有利于资源能量的释放、特别是以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释放为出发点和依归,通过要素、制度、流程、服务的有机结合,使各类资源的内在能量释放到极致。

  (四)利于增强竞争力的原则。无论是对一个产业也好,还是一个企业也好,竞争力始终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一间银行来说,强调竞争力既可是指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也可是指其本身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还可指主要体现为盈利能力的经营效率,同时更可指这间银行的创新能力。综合起来看,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地应表现为在有选择地争取客户、开发市场、资源配置方面所反映出的效率。不言而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将是所有银行的努力目标和必然向往,重要的是要通过哪些途经、采取哪些方式才能实现提高竞争力之目的。结构经营无疑会成为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筹划、设计、实施银行结构经营的各个阶段,不仅要从范围上,而且更要从水平上考虑会对银行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构建最佳的结构经营模式来促进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五)利于形成专业规模效应的原则。银行实施结构经营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资源的多领域配置和占用。毋须赘言,多领域配置资源势必引发资源分散化和集中化的矛盾,带来如何在多元发展的结构下分别按业务领域实现专业化和规模效应的挑战。一间银行可以向全能银行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代表这间银行是一间万能银行,或者说其可以在所有方面都会有出人意表、超常的表现。一间银行只能在自己富有专长或者可以形成优势的方面有意识地稳步投放资源,否则,只能造成资源的过度分散及资源使用的低效率或无效率,根本不能形成任何成功企业经营所应表现出的专业规模效应。显而易见,这是有悖于现代银行结构经营的宗旨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