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0上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近年来,上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建设大市场为目标,加速市场的规范化、体系化。1993年,上海在已建成证券、金属与煤炭交易所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农资、化工、石油、粮油、建材、技术等交易所和汽车、保税生产资料两大批发交易市场。至1993年底,全市共有全国性的大市场11个,全年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元。其中,证券交易所的各类有价证券全年交易额达5200亿元(股票为4761亿元)。

  在11个全国性大市场中,有8个是以会员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商品交易所(市场),共吸纳会员433家。上市交易商品共49种,其中期货交易商品12种,现货、期货同时交易商品5种,其余均为现货中、远期合同交易。

  房地产市场继续发展。1993年出让地块251幅,面积496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314万平方米,占63%,促进了城区的改造和建设。

  综观上海大市场的建设和运作情况,具有高级市场相对集中、市场建设比较规范、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期货交易健康起步、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中介组织初具规模等特点。这些全国性大市场发挥了促进要素流动、增加成交机会,降低交易成本、规范交易程序、确保清算交割、提供权威报价、公开信息传播等作用。总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初步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日臻完善。

  (二)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试点范围由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大到所有国有企业,试点内容也由单项推进向综合配套全方位展开。各类企业普遍采用“洋”、“股”、“包”等多种经营方式,通过大规模引进“三资”企业经营机制,继续扩大股份制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对亏损、微利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加快了经营机制的转换。

  至1993年底,累计有118家企业试行股份制,其中92家企业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26家企业定向募集股份;有2993家企业试行股份合作制;20家企业比照“三资”企业方式实行放开经营;126家企业试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12家大型商业企业成为“无主管”的经济实体。同时有456家企业被兼并,168家商店上市拍卖或转让。政府向企业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比重已从103%下降到24%,国家控制价格的产品从109种减少到15种。

  企业初步形成两权分离的产权管理机制。上海一些原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成股份公司,建立了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特征的新型产权管理体制。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上海成立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负责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政策制定,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最近又成立了上海市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这标志着上海工业系统开始加快从行政管理走向产权关系的深层次改革。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管委会批准组建的这家新型公司,成员是原纺织工业局所属的全部国有企业,并授权依据产权关系负责经营管理各成员企业的国有资产以及合资企业中的国有资产部分。公司设管理委员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管委会和总经理将分别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今后,该公司将以名人名牌名厂为核心,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出资组建有限公司,进行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上海市从1993年起对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在全市4100多万职工和170万退休人员中正式实施。

  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1)实行个人缴费。改革起步时,全民、集体单位职工按个人工资收入的3%缴费。(2)扩大社会统筹。除原定实行养老保险的全民、集体企业继续实行全市退休费统筹外,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费也由各单位自行开支改为全市统筹,新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体、私营企业也纳入全市统筹。(3)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帐户。每个职工都有一个终生不变的养老保险帐户,将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纳退休统筹费的一部分,一并记入个人帐户,累计储存。(4)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由原来按退休前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逐步改为按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的累计储存额分期计发。职工改革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并按“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搞好新老制度的衔接和平稳过渡。(5)建立养老金的增长机制。每年从四月份起根据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基本养老金。(6)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管理和经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机构。

  (五)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上海市建立宏观调控委员会,由主管副市长牵头,成员由各部委办、银行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计委。宏观调控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1)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确定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力度;(2)针对已出现或将要出现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经济健康发展;(3)及时掌握全社会的资金流量和结构,以及重要物资的平衡情况,在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进行地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今年七月,作为规划决策中心的上海规划委员会宣告成立,其主要职责是:(1)对全市重大规划方案做出决策。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浦东新区等区级总体规划;全市性的交通、市政等重大专项规划;沿江、海岸线规划;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等重大规划。(2)制订规划管理方面的重大政策。

  即将组建的还有上海市市场管理委员会、社会保障委员会。前者是上海市政府授权管理上海各类市场的最高监管机构;后者负责协调待业、养老、医疗等多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建立四大委员会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其宏观指导、综合协调作用,以此为重点带动政府职能的四大转变,即: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调控企业转向调控市场;从实物管理转向价值管理;从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二、今后改革的设想

  (一)加快市场体系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建设。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积极筹建黄金市场,进一步扩大作为国家公开操作中心的国债交易市场;建立由计算机联网、全国一体化的资金拆借中心,在现有贴现业务的基础上完善资金贴现和再贴现市场;开拓保险市场和租赁市场。完善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办好城乡产权交易所,制定和完善市场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研究建立上海产权交易中心。继续发展期货性质的专业性交易市场,组建纺织原料、棉花、钢材等大型生产资料专业交易市场,并逐步按国际规范对已有的专业市场扩大为综合性交易市场。积极筹建期货清算公司,规范市场中介机构。

  (二)进行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有计划地组建若干家集科工贸为一体,以资产为纽带,金融为背景,收购、兼并为基本手段,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创造条件使这些集团逐步发展为跨国公司。选择有条件的外贸或商业企业,组建具有内外贸功能,以大型贸易机构为核心,生产企业为依托,金融业为后盾,信息网络健全,功能完备的综合商社。选择有条件的商业企业,以开拓国内外商品和服务市场为目的,以联产、联销、联供为手段,组建连锁企业,组建和发展跨国公司、综合商社、连锁企业,逐步打破部门、系统、地区和行业界线,根据生产需要和生产特点,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方式,形成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母子公司和中心分厂体制,起点高、规模大,并在财税、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赋予相应的配套政策。

  (三)发挥土地级差效应,结合市区布局调整,推动产业置换,加快建立中央商务区。对规划建立中央商务区的浦东小陆家嘴和浦西外滩一带的产业布局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重点做好对外滩一带楼宇使用状况的分析,从中置换出不适应商务区要求的第二产业、机关及一般办公机构的用房,通过公开拍卖或其他合作形式,将置换出来的房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转让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贸易性大公司,逐步形成中央商务区的规模,带动上海金融业、贸易业的发展。

  (四)推进国有企业与多个法人入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扩大利用外资的范围。(1)在商业批发、零售企业、以及重大市政建设项目中,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组建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2)以抓好大项目为动力,推进国有大企业、重化工企业同外资组合,争取在世界排名50O家大公司中,年内有三分之一在上海参与投资。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冶金、成套电站设备、汽车、摩托车、通信电子等行业,结合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选择一批企业通过入股、参股、持股等形式形成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3)把郊区农村的土地级差地租、劳动力成本、空间发展余地等优势与特大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总体投资环境,大工业的科技和人才,大外贸的市场经济网络,以及外商的资金、管理、国外市场开拓等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质量、上规模、上效益,提高郊区工业的整体素质,走一条特大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本文与他人合作,写于1994年8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