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广卫街的历史回眸



  广卫街虽然只是广州市的一个街道,但是,她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这种历史至今也没有中断过。在一定的意义上,要瞭解广州的历史进程,就一定要瞭解广卫街的时空演变;要理解广州的历史价值,就一定要探寻广卫街的人文景观。广卫街,既是广州市历史的一个缩影,更是广州市发展的一个见证。

  第一节 独特的地理环境

  广卫街历史悠久,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但是,她在广州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拥有的独特位置,却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独特的位置,主要表现在她几乎一直处于广州的地理位置中心和政治活动中心上。

  一、地理人口

  今天的广卫街,于1999年7月1日,由原来的广卫街和越华街合并而成。

  (一)地理界限

  1999年7月1日以前的广卫街,位于广州市中心偏北部,处于越秀区中心位置。其地理范围是:东以正南路为界,与越华路相接;西以解放北路为界,与六榕街相交;南以中山五路为界,与北京街、解放中街相壤;北以东风中路(含中山纪念堂)为界,与洪桥街、解放北街相邻。全街面积为0.413平方公里。辖内共有11条马路(有的只是其中一段),原有47条自然巷。20世纪80-90年代,因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撤消了17条,到1999年时剩下30条自然巷。

  1999年7月1日以前的越华街,东以东山区芳草街的德政北路为界,南与东山区的大唐街和中山四路为邻,西与广卫街的越华路相连,北与洪桥街的法政路相通。全街面积为0.46平方公里。辖内共有6条马路(有的只是其中一段)。

  1999年7月1日,根据越秀区城市机构改革的总体安排,广卫街和越华街合并,成立新的广卫街。新的广卫街,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心,东以德政北路为界,与东山区相连;西以解放路为界,与六榕街相交;南以中山四、五路为界,与北京街、光塔街相接;北以东风中路(中山纪念堂)为界,与洪桥街相邻。全街面积为0.79平方公里。有15条马路,62条自然巷(原有103条,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撤消了41条)。

  2005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广州市对原“10区2市”进行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其中越秀区、东山区合并为越秀区。广卫街,仍属于合并后的越秀区。

  (二)人多地少

  1998年时,广卫街面积为0.413平方公里,设11个居民委员会,有居民5850户,19873人;越华街为0.46平方公里,设10个居民委员会,有居民8285户,26092人。1999年合并后的广卫街,面积为0.79平方公里,设21个居民委员会、184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4135户,45965人。[以上数据来源于《越秀年鉴》。另据2003年编制的《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街志》记载,1999年7月1日合并后的广卫街,面积为0.873平方公里,有22个居民委员会,199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5402户,44838人。] 2007年底时,广卫街辖区内设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居民22665户,57716人。

  面积只有0.79平方公里的广卫街,户籍人口居然有57716人。也就是说,在广卫街,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户籍人口73058人!要知道,在广卫街,还有许多的流动人口。地少人多,是广卫街的典型特征。

  再者,广卫街地处广州市的中心地带,土地和房屋的价格都很昂贵,属于典型的老城区,可供开发的空间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地区开展有效的管理和发展工作,确实不容易。

  1999年之前,广卫街有汉、蒙、回、壮、瑶、白、黎、仫佬、朝鲜10个民族人群居住;越华街有汉、回、满、壮、苗、瑶、黎、蒙8个民族人群居住,都体现了多民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广卫街,共有汉、满、蒙、回、壮、瑶、白、黎、苗、仫佬、朝鲜等11个民族的人群居住,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意味。

  在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1个民族的人民群众和谐相处,共同承续着历史悠久的广卫街文明,共同创造着今天的广卫街文明。不论人数多少,不论民族大小,大家都是广卫街文明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广卫街文明的享受者。

  (三)气候宜人

  广卫街地处广州城区。广州地处亚热带,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0-22℃,最低温度0℃左右,最高温度38℃,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緑、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二、市区轴心

  广卫街一直是广州的轴心地带。在新的时代,市区轴心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地处广州城轴心地带

  据《越秀区志》等文献的记载,古代的广卫街,背靠观音山,东有番山,东南有禺山,西南有坡山,是历朝广州城廓的轴心地带。

  民国期间,开辟马路,形成今天的街巷。所建的低矮楼宇,多为居民住宅。陈济棠治粤时期(1929-1936),修建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政府大院、中央公园(现人民公园)、海珠桥,从而形成了广州的中轴线。

  新中国成立后,对这些建筑、设施、场所,进行多次的修建,进一步加强了广州中轴线的标记。而它们中的多数,正座落在广卫街的辖区内。

  (二)地处广州传统中轴线

  广州城市中轴线是中国广州市的城市中轴线,分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两条。

  传统中轴线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有五层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桥等。广卫街,正处在传统中轴线上。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州的规模不断扩大,于是诞生了一条新的中轴线。新中轴线北起白云山余脉的燕岭公园,往南经广州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到达珠江,再经过海珠区到万亩果园保护区,最后经新客运港达珠江外航道沙丘岛,全长12公里。这一中轴线汇聚了东站广场、珠江新城中央广场、歌剧院博物馆前广场、海心沙市民广场、赤岗塔广场、东风生态公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广州的城市开放空间。广州新中轴线景观设计规划已初步成形,北至广州火车东站、南至洛溪岛的区域将打造成一艘集生态、休闲、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游船”。

  三、政治中心

  几乎从广州建城开始,广卫街就一直成为广州的政治中心,直到今天。

  (一)初始的广州城区

  秦朝时,南海郡尉任嚣筑番禺城(广州城之始),其城基本上在今广卫街辖区范围内(今广州仓边路旧仓巷一带)。在广州的街镇中,最古老的首推广卫街。此后,广卫街辖区,几乎一直成为广州市的政治中心地带。

  (二)历朝的官府治所

  先后在广卫街设立的政治机构主要的有:隋朝广州总管府,唐朝的岭南署道,宋朝的都督府、经略安抚厅,元朝的广东道肃政廉访使司署,明朝的布政使司署、都指挥使司署,清朝的布政使司署、靖南王府、广州府、抚台衙门、两广总督制台衙门,民国时期总统府、市政府、督军署。

  (三)现在的市区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民政厅、越秀区委、区政府,以及多个省市区的管理机构,都设立在广卫街辖区。[资料来源:《越秀区志》第二编第二章《街道概况》。]

  新广卫街成立后,在广卫街设立的省市区级机关事业单位有17个,各类公司企业近40间,科研机构8个,金融、教育、文化、饮食服务等单位33间。到2007年底,辖内的省市区级机关单位和机团单位有100 多个,主要有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地税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以及越秀区人民政府等机关单位,还有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安踏、康威等多家国际体育用品名牌店等。可见,广卫街地理位置特殊,是市政府、区政府设所即市区的窗口地带,政治、文化和商贸氛围比较浓厚。

  第二节 深厚的文化底藴

  广卫街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街道,在一定的意义上,广卫街的历史正代表着广州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广卫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藴,成为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卫街还是广州改革开放的首脑机关所在地,成为广州极其重要的政治场所。

  一、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部广州的历史书,几乎都是围遶着广卫街而展开的。因为,广卫街一直是广州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一)初建岭南都城

  广州历史悠久,周朝时,楚国派大臣来到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归服于楚时称楚庭。周赧王时,在南海之滨筑城,称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嚣率兵统一岭南,设立南海郡,广州当时称番禺。任嚣任南海郡尉,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这是一座小城,在今广州仓边路旧仓巷一带,属于广卫街的辖区。此后,历朝历代的广州治所,基本上都在这一带。

  (二)形成岭南文化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在广西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秦朝末年,中原动乱,南海郡龙川县令赵陀乘中原农民起义之机,据岭自守,兼并了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赵陀在都城番禺(今广州老城区中心中山四路,广卫街辖区)兴建王宫御苑。其王朝历经五世93年。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陀城,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令人十分惋惜,今只留下南越国宫署遗址。

  赵陀接受汉王朝授予的“南越王”封号,与汉王朝修好,从中原引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发展生产。为了岭南社会的安定,赵陀还采取了“和辑百母(越)”的策略,内容包括: 1.吸收越人首领参加政权管理,让各地民族首领自治其民。2.尊从越人习俗。3.鼓励汉越通婚,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4.输入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发展生产。5.与周邻地区民族和睦修好。

  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缓和了阶级矛盾龢民族矛盾,促进了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史记·商帝纪》评价到:“南海尉陀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越)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

  《汉书·食货志》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南越国,统一岭南后,汉沿承赵陀制定的“和辑百越”政策,任用当地民族首领为官,实行“以其故俗治,无赋税”政策,并令“南阳、汉中以往,各以地比给韧郡吏卒奉粮币物,传车马被具。”

  这一政策的实施,开创了我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的先河,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效仿。这也是岭南文化的最初贡献,奠定了此后延绵不絶的岭南文化精神。

  (三)承传岭南精神

  广州建城之后,其中心治所几乎一直没有变化。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州城区的朝代不断更换,城区的规模不断增大。

  三国至唐末五代时期,广州城曾向南扩大,因临近江边,常为洪水所淹。隋时,为广州总管府所在地。唐时,为岭南道治。南海王刘隐凿禺山,取土垫高,拓展城垣,名为新南城。

  五代梁贞明三年即公元917年8月,刘隐异母弟刘 在广州称帝,改元干亨,国号大越。翌年改称汉,史称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作为都邑,成立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独立王国。南汉政权共辖60州,214县。公元970年,宋灭南汉。

  宋代时广州城垣修建多达十数次。北宋时先后修筑了中、东、西三城。中城又称子城,是以南汉旧城为基础,东扺甘溪,西扺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华路,周长2.5公里。东城以赵陀城东部旧址为基础,西接子城,东至芳草街,北至豪贤路,南扺文明路。公元1071年增筑西城,周长6.5公里余,规模最大。由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城镇迅速发展,宋代修建扩建后的广州城的面积比唐代时增大4倍。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元朝的广东道肃政廉访使司署,就设在广卫街内。 

  明代,广东成为明朝13个行省之一,这是广东省独设省之始。广卫街为广州府所在地。 明代,广州是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间,曾两次扩建城墙。第一次扩建时,把宋代三城合而为一,称老城,周长10.5公里。明后期,又在老城南增筑新城,今万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为新城的南界。公元1645年,朱聿釒粤曾在广州建立了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绍武。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筑了较小的东西两翼城。

  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为广州正式建市之始。辛亥革命后开始拆除改作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现仅残留越秀山上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观瞻。

  二、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

  广卫街不仅在古代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民主革命时期,它也是十分重要的指挥和领道机关所在地。

  (一)“三·二九”起义发生地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3月29日(农历,阳历为4月27日)下午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30多名敢死队员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击毙卫队,焚毁衙署。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这次起义被称为“三·二九”广州起义,也因烈士们葬于黄花岗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次起义成为辛亥武昌起义胜利的前奏。为纪念“三·二九”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广东军政府于1912年始建黄花岗烈士陵园。

  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经重新修建后,于1958年对外开放至今。

  (二)国民政府所在地

  1923年3月1日,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成立(今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孙中山任大元帅,但大元帅府被外国使团视为“地方政府”。在l924年l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作了《关于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之说明》,阐明成立国民政府的必要性。大会遂研究瞭如何将大元帅府改为国民政府,以及如何建国等问题。1925年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到北京,由胡汉民代行大元帅。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6月中旬,平定了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组建国民政府条件已成熟。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今越华路118号正式成立,当天发表了《国民政府成立宣言》、《国民政府之组织法》。会议推选了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孙科等16人为国民政府委员,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设财政、外交、内政、司法、教育、交通、商民、军事等部。与此同时,将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议多在此制定。对发展工农运动、促进生产、发展国共合作事业,国民政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北伐战争节节胜利,革命中心也随之向北转移,国民政府遂于1926年11月迁往武汉。这里便作为广东省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里一直是广东省民政厅所在地。

  (三)陈济棠治粤之所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宣称统一全国;9月,宣称全国进入训政时期;10月,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1929年,陈济棠(字伯南,1890年2月12日-1954年11月3日)受任国民革命军广东编遣区特派员,取代李济深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一直到1936年7月。其治所,就在今越华路118号。

  陈济棠是广东省防城县(今广西区防城港市)河洲上峒望兴村人。在广东推行新政期间,他下令拆除木屋、城垣,在沙河一带建平民住宅,可容纳近10万户,整理、扩宽内巷街道共1356条,修建马路30余条,建黄埔港、珠江新堤、爱群大厦,特别是1931年11月建成中山纪念堂,1933年2月15日开通海珠桥,在广州城市建设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使羊城面貌焕然一新。

  陈济棠在广东的影响是巨大的。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外,他还设立了工商业区,对广州乃至全省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社会民生各方面进行整顿改造,使南粤大地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抗战前城市化建设领先于全国。1980年9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陈济棠之子陈树柏时说:“令尊治粤八年,确有建树。有些老一辈的广东人还怀念他。”[朱德义:《老城纪事:“南天王”的大手笔——陈济棠与广州城市建设》。http://www.ycwb.com/ycwb/2006-09/24/content_1224560.htm。]

  三、改革开放的首脑机关

  广卫街的耀眼光环,并不仅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时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广卫街成为广州地区改革开放的首脑机关所在地。

  (一)机关重地

  广卫街是“三府”(省府、市府、区府)的窗口地带,100多个省市区党政机关和众多商业机构,云集广卫街。特别是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州市政府、中共越秀区委、越秀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越秀区政府,以及隶属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方面的领道和管理机关,都在广卫街辖区。

  (二)决策中心

  广州市、越秀区的重大决策,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做出的。无论是30年前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还是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经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践的思路和措施,都是在这里制定的。无论是抓经济建设,还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和谐社会建设,群众的智慧都会集中到这里来,成为高层决策的重要依据。广州市、越秀区思想解放的历程、改革开放实践推进的历程、和谐社会建设的历程,都浓缩在广卫街这个特殊的区域。

  不仅如此,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财政厅等单位,一直处在广卫街的辖区。这些单位在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璀璨的人文景观 

  正因为广卫街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才使得今天的广卫街拥有了璀璨的人文景观。这些景观,既是历史的积淀和遗产,也是今天广州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以下选几个比较典型的景点略作介绍。

  一、清代以前的人文景观

  广卫街清代以前就有许多人文景观,这里重点介绍三处。

  (一)南越国宫署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中山四路。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都城番禺(今广州)兴建王宫御苑。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陀城,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令人十分惋惜。今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这些遗迹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已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市政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迁市儿童公园。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将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984年,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电信局电信枢纽大楼工地发现南越国御花苑遗址。此次发现的石刻“蕃”字、“赀”字和“阅”字,是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遗址共有7个时代的重叠文化层,83口各个时期的水井。王宫的中心是考古工作者在2000年初发掘约500平方米的1号宫殿遗址,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00年前两条南越王宫殿的“散水”,1300年前的唐代铺砖廊道,1000年前的四列南汉宫殿的“磉墩”基槽,以及各种建筑结构的遗址。[根据http://www.oyly.net/destination/sceneryinfo_2432.html等资料整理。]

  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皇家园林。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宫署御花苑,建筑时间比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要早1000多年,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宫苑遗址,是中国的园林之最。

  (二)唐代都府街

  位于广州正南路的都府街,是一条只有约5米宽、200多米长的小路。路面由光滑的麻石铺成。“都府”一名就是一块珍贵的历史“化石”,该地名告诉人们,羊城自古以来都是岭南的行政中心,而且古代岭南的最高权力机关也就在这一带。

  据有关记载,唐太宗时期,全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十道,广东就属于岭南道。岭南道的最高权力机关叫岭南道署,因为其最高长官是都督,所以岭南道署又称为“都府”,即都督府简称。当时“都府”的大概范围北起今日都府街,南至今日中山四路,东扺今日忠佑大街,西边地界在今日广大路。“都府”的前半部是森严肃穆的衙署,后半部是以山水花石取胜的园林。[参见曾卫康:《都府街过去“好威水”》,《广州日报》2006年10月19日。]

  唐朝灭亡后,传说节度使刘 割据岭南,就在“都府”称帝。于是,“都府”升格为南汉皇帝的“干初殿”,成为南汉政权的中心。宋代,“都府”先后叫广东经略安抚使署和清海军都督府,元代则叫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百姓仍简称为“都府”),仍为显赫之地。

  由于战乱频繁,昔日“都府”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它本来含有的仪门3间、公厅5正间、常衙厅5正间、设厅5间、抱厦3间,竟悉数被毁。唯有“都府街”这个名字,还被后人继续使用以纪念此地昔日的显赫。[资料来源:http://club.163.com/viewElite.m?catalogId=1148014&eliteId=1148014_112e9e74fde01d9_1。]

  (三)明代东营寺

  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两广总督韩雍出于军事需要,从南京调派大量军队来广州,其中包括当时驻扎在南京的1000多名由回民组成的军队。回民军队在羽士夫、马黑麻率领下来广州后,分设大东、小东、西营、竹筒四营,俗称“回回营”,分别驻防在广州城内外。今天越华路上的小东营街就是昔日小东营的旧址,并由此而得名。

  这些回民军人从此定居广州,现在广州的回族同胞中,有许多是这支回民军队的后裔。他们在聚居之地分别修建了濠畔寺、南胜寺、东营寺三座清真寺,与怀圣寺、清真先贤古墓并称为广州五大伊斯兰圣地。

  东营寺建于明代,距今约有500年历史。今天的东营寺内只保存有两块木匾和一块刻有或含有阿拉伯文的石碑。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一块悬挂于大殿正中,高1米,长3.2米的匾,这亦是广州现存最大的阿拉伯文雕刻品,匾额緑底金字,文字采用中国书法形式,用阿拉伯文写着:“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晚清时,曾对清真寺重修。民国时,中国回教促进会成立,该寺被指定为回族人丧殓仪式场所。

  据1948年的《月华周报》载:东营寺教长马季显阿訇,设寺内经文小学一处,有学生20余名。这间经文小学即现在的越华路小学,位于东营寺旁边,已发展成为越秀区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 

  二、清朝时期的人文景观

  广卫街在清代前期、中期和晚期都有一定的人文景观。这里重点介绍两处。

  (一)清中叶越华书院

  越华书院由清朝盐运司范时纪倡办,设立于清朝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院址在布政司后街(今广中路附近),今天的越华路因而得名。当时广州的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很多商人子弟没有求学深造的地方,富商们便捐款兴办这间书院,所以入学以商人子弟为多。范时纪作《越华书院记》,讲述了越华书院创办的起因和经过。因为有办学基金,所以能聘请名儒担任学长,求学者日众。

  著名学者梁廷 (1796-1861年),广东顺德人,曾任教于越华书院,以编纂《广东海防汇览》、《粤海关志》驰名。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时,就立即拜访梁廷 ,请他提供有关海防资料,越华书院成了林则徐的“行辕”。梁不仅积极支持禁烟,还提出不少宝贵建议。丁仁长(1861-1902年)字伯厚,号潜客,广东番禺人,曾担任过学海堂、越华书院学长,担任《番禺县续志》总编,并有《丁潜客先生遗诗》。

  广东的书院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没落于清末。唐开元期间,已有集贤殿书院。到了清代中叶,广东书院蓬勃发展。据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记载,清代全省约有书院109所。而据刘伯骥的调查统计,广东全省的书院共411所。1898年,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大力抨击书院制度,呈上《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清帝谕各省府厅州县改书院设学校》的通令。两广总督谭钟麟、学政张百熙,遵令改革书院,书院由式微而趋于没落。[根据http://www.gd-info.gov.cn:8080/was40/outline?channelid=59470&page=6等资料整理。]

  (二)“三·二九”起义指挥部

  1911年3月29日(农历,阳历为4月27日)下午,黄兴率领130多名敢死队员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击毙卫队,焚毁衙署。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这就是著名的“三·二九”广州起义,亦称“黄花岗起义”。

  “三·二九”广州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越华路小东营五号。原来,起义时,这里是清朝的一个官员住宅,称“朝议第”。在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中,可以看到两座巨大花岗岩狮子:高180厘米、长170厘米、宽81厘米。在两个狮子身上,我们一共看到了23处弹痕。这是革命党人在总督署前与清廷军队展开枪战留下的痕迹。[许黎娜、邢照华:《“三·二九”纪念馆重开》,《南方都市报》2006年3月29日。]

  1956年,业主李诵刚根据其父遗愿将其献给国家。1958年7月1日,作为“三·二九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正式开放。20世纪60年代初,移交给广州博物馆。2006年,广州市文化局斥资1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对纪念馆进行彻底整治。现在,在这座古建筑里,分四个展示室,用图片、实物全面展示黄花岗起义的筹备、发生过程,及其深远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观众还可以在陈列厅里欣赏到一组展现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的塑像。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清朝以后的人文景观

  清朝以后,广卫街辖区内也有一些好的人文景观出现。这里重点介绍三处。

  (一)广州市第一公园

  人民公园北面为市政府,南临中山五路,东为吉祥路,西为连新路,面积4.46万平方米(不包括公园南广场),建于广州的传统中轴线上,是广州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

  园址从隋朝起均为衙门官邸。元代为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为都指挥司署,并曾为南明绍武政权王宫,清代先后为平南王府和广东巡抚署。巡抚托恩多、康绍镛、阮元、两广总督张之洞等先后修建园林。1918年,孙中山倡议辟为公园,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1925年改名为“中央公园”,解放后更名为“人民公园”。

  191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系的杨锡宗担负起了广州市立第一公园的设计重任。他所设计的公园,是广州唯一的西式古典风格公园,采取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呈方形对称形式。1921年,孙科任广州市市政厅第一任市长,在拆城墙和开马路的同时,正式建设市立第一公园。同年10月12日,广州市第一公园行开幕礼。1923年8月12日,第一公园公布中国第一个公园规则。园内古树参天,緑篱花丛,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清初雕制的汉白玉石狮及1926年修建的音乐亭。后陆续增设景点设施。1987年又建成《鲁迅》、《冼星海》等 6座雕塑。1999年9月,人民公园整治工程完成,不仅种植了更多的草坪和树木,还拆去四周的围墙和商铺,并免去门票,让市民自由进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从2003年开始,国内第一个政论性电视节目——“羊城论坛”固定在人民公园每月举办一期。

  2006年2月,总投资759万元的人民公园南广场工程完工。该广场占地约2万平方米,广场地下是地铁一、二号线的交汇点公园前站。广场包括硬地铺装区域、緑化种植区域和地铁下沉式出入口广场区域三部分,其中硬地主要以花岗岩大理石铺装,面积约9500平方米;緑化种植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被约6000平方米。其地下商场有三层,是广州最大的地下商场。园建方面包括“原点标志物广场”(耸立广州城市原点标志)、“友好城市纪念广场”(共16个友好城市)、“中心台阶”等。广场定位为市民休闲广场、文化纪念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

  (二)国民政府所在地

  国民政府旧址位于越华路和吉样路的交叉口东北角,原为广州市七区一段土地房地门牌第3076号,即现在的越华路118号广东省民政厅所在地。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这里隆重成立。她的正式成立,对于推动全国的革命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到武汉。12月5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生存了一年半的广州国民政府,宣告结束生命。1927年2月21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广州国民政府所在地,就作为广东省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都是广东省民政厅的办公场地。

  国民政府旧址占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原为清朝两广总督署,但房子已荡然无存。现在大院内的几幢楼房均是1949年以后新建的,但大门口的4柱1门的门柱仍保存完好。大门的柱均为正方形,两根大柱系琉璃瓦八角攒尖顶,高约10米。大柱每边长1.4米,底座每边长1.7米。两根大柱中间相距约5.2米,距离大柱2.7米的东西两边的小柱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柱每边0.9米,底边长1.3米。在大小柱中间有3.5米高的琉璃瓦围墙围住。现大门柱旁的几米长围墙仍是琉璃瓦,其余的已变样了。

  (三)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年11月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从五十年代初开始至1988年曾七次拨出专款对各项设施进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拨款6000万元,对纪念堂进行一次全面的大维修,更换了中央空调、灯光、音响、座椅,重新改造了贵宾室,化妆间、舞台,增加了消防喷淋系统和保安监控系统,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铜材铸造,对广场、环境亦作了进一步的美化,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从20世纪80年代初向游人开放以来,它更是成了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资料来源:http://www.zs-hall.com/gk/index.htm。]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卫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众多,占据广州城市的中心地带。对于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快速发展的广卫街而言,这些无疑是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是创建文明社区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越秀区志》第二编第二章《街道概况》。

  2. 《越秀年鉴》1997年至2008年各卷中关于广卫街的介绍。

  3. 《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街志》(2003)。

  4. 《广州市志》。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