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德关系有倒退的可能吗?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次出访欧亚四国的行程中,德国之行很引舆论关注,因为德国换了新总理,原来与中国关系最亲密的施罗德离任了,新总理默克尔主政后,德国对华政策会否倒退呢?一度引起国际政治观察家们的高度重视,结论不尽相同。 

  然而,胡锦涛今次赴德国访问的事实却已经表明,中德关系不会有任何不好的变动,更不可能有倒退的可能。 

  认为默克尔执政对中国不利的主要论据,在于她所在的政党基督敎民主联盟属于右翼,是保守党,容易与中国在人权、民主问题上产生摩擦。另外她个人的经历和亲美的情结,也有可能道致德国转向奉行「亲美」政策,这些对中国都不利。 

  不过,抱怀疑论者没有从大的战略框架来分析今后的中德关系走势。中德关系的未来,固然与新总理、新政府有很大关系,但是,新总理、新政府同样离不开已有的施政框架,仍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尤其是在多重框架的组合下,德国不会轻易改变对华政策。 

  第一重大框架是欧盟组织。德国与法国号称欧盟两大发动机,肩负着推动欧盟发展的重任,如果默克尔施政得当,避免激烈的社会改革,全力促进经济发展,德国在扩大的欧盟中将有更大作为,所以德国的总理不仅仅是德国的,还是欧盟的重要决策人,必须对欧盟负责。如此,要完全改对华政策,不是一个国家就可以做的小事,是整个欧盟需要共同面对的大事。 

  第二重大框架是中德政治关系。今天中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非常巩固了,不是建立在某一个总理或者政要的个人感情上。事实上,中德关系是在科尔总理时期推进的,是在施罗德总理时期进一步推动的,但是,中德关系更是在符合欧盟战略利益、符合德国战略利益、当然也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的宽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三重大框架是中德经贸关系。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欧洲转让技术给中国最多的国家,也是对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赠款最多的欧洲国家。去年中德贸易超过500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1/3,估计到2010年可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对德国来讲,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国家利益的保障,是投资贸易的市场。任何一位总理,不可能无视如此重要的经贸关系。 

  德国新总理默克尔在10月10日宣布出任总理的记者会上表态说,在她领道下的新一届德国大联合政府将继续保持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德国对华关系非常重要。默克尔在第一时间宣布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可见她是一个精明的同时更是有远见的政治家。 

  胡锦涛今次出访德国,必将能与默克尔产生良性互动,为中德关系的持续发展,打下新的基础。  

  

  2005年11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