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长治久安之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过去20年,长安人进行波澜壮阔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并取得显着成效,长安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

  长安从此走向富裕、文明,揖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传统农民。“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呐喊留给昨天,今天“三农”赋予新定义:

  农业—播种亭台楼阁

  农村—建设功能配套齐全的安居乐业现代化大社区

  农民—洗脚上田进城,农转非,社区居民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壮观已是昨日黄花,“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村改居、农转非,凯旋进城。

  “三农”,长安历史终结。

  城市—长安新舞台。

  生猛—长安再造新社区,新动力

  21世纪,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重要转折点。农民入城,接受城市文明的洗礼,农村迈向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关键点和终极目的。

  历史,请记住2005年1月份起全镇“村改居”的验收挂牌,一次性“农转非”,长安村民变居民,居委取代村组,农民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城市人。长安已阔步跨过了城市化的门槛,迈进城市的春天。长安为自己未来描绘城市化的进程,2005年,城市化水平80%,2010城市化水平85%,2020年力争达到90%以上,达到大多数发达国家现在的城市化水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EPA的签订,珠三角“9+2”的大融合,东莞“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号召,正为长安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即将立法保障实施的《珠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为长安规划未来的蓝图。

  东莞虎门—长安:地区性副中心;东部滨海生态城市。

  长安又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良机。

  好风凭藉力,送我上青云。用国际视野、区域视野寻找长安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脊梁、门户、客厅

  脊梁—扼107国道、广深高速、358省道交汇处的咽喉,便利的交通条件,借《珠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东风,以轻质工业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打造五金重镇、电子产业强镇,培育自己照相器材制造业(包括DC和DV)产业集群和复印机制造业集群。完善生产性服务配套功能,促进物流、金融、谘询业等第三产业高速增长,凸现地区性副中心的脊梁。

  门户—打造东莞经济改革开放成就的南大门,承接深圳香港及国际文化产业的转移,汲取深港文化最新文化发展。长安所走的每一步都具有先进性、风向性。展示东莞三个文明建设成就的窗口,美丽南大门。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向社会主义大社区的最真实、最富有参观价值的人文景观。

  客厅—依托城市化推动城建、环保,美化緑化长安,青山、碧水、蓝天。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辐射力和竞争力,建设优美的旅游休闲田园小城市,打造成深港的后花园,最适宜人居住的胜地,珠三角舒适、温馨的小客厅。让全世界进入珠三角休憩的小客厅。

  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性合作的大浪潮驱动下,长安必须融入“泛珠三角9+2”商圈中,纳入“世界级城镇群,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冲浪。抓住机遇,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弄潮儿,丧失机遇,就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找准长安未来的定位和内涵,发展的理念和思路随之豁然开朗。

  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动力,以现代化为手段,以精英化为目标,以本地化为载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文明祥和的中等城市。

  一句话:经济模式取值南欧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居住环境追求中欧瑞士的诗意,社会管理构建北欧瑞典的和睦。将三者特色揉合和谐地袭于一身,创造中国新社区经济发展模式,长安将更上一层楼,更璀璨夺目。

  城市将是长安的归宿,崛起于珠三角城市集群中,崛起于珠江东滨的现代化緑色中等城市群中。

  饮食业必随长安城市发展的大平台腾飞猛进,实现产业化,打造出体现长安地方风俗的大众文化之一,丰富珠江文化的内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