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政府篇

  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者和重要推动力量,市场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和发展质量。政府能够对市场经济和个人活动起催化作用、促进作用和补充作用。在许多方面,政府与市场既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

  跳出饮食看饮食,政府应用前瞻性、科学性的眼光,重新认识饮食。

  从产业结构看,饮食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对外辐射功能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镇政府鼓励推动民营经济,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壮大民营企业实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经济强镇,适度“退二进三”大力培育饮食业发展,符合经济结构的调整。饮食业作为基础配套设施条件之一,为招商引资提供必不可少的交流场所,为未来打造会务经济镇助一臂之力。创造就业机会,带旺相关行业,反哺房地产升值和出租率,长青街临街铺位依靠了饮食业的推动,成为长安最佳的投资热点之一。

  从文化载体看,饮食业是大众文化、地方风俗之一。

  饮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镇的载体之一。饮食文化是人类在整体饮食活动中所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群体意识、传统习惯和经营理念等精神财富的集中反映。是饮食活动在千百年的实践中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精神产品潜移默化渗透到各个领域,派生出来的诸多消费文化现象来。譬如:企业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正是各行各业繁荣昌盛的前奏,促进各行各业兴旺发展的必要条件。长安镇的饮食文化,是长安长期实践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总和。长安经济发展的生机勃勃正和应了长安以海鲜为主饮食文化的特性—生猛。

  长安人在已解决温饱问题,阔步迈向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在充足的条件和愉悦的心情状态下,带着一定的文化素质去品尝饮食,享受生活,藉助文化翅膀,纵横捭阖,驰骋万里,依仗文化的辅助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从宣传效能看,饮食业是增强地方魅力的名片之一。

  美食招牌既是地方的财富,更是一张家喻户晓的名片,比如北京烤鸭、扬州炒饭、孔府家宴。

  “吃在长安”,是提升城镇的竞争力,增添城镇魅力的名片之一。正如长安创建现代旅游城镇,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必定寻找地方吃饭,吃什么,拿不出东西给客人选择了饮食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甚至吃得很不开心,游客游兴大打折扣,索然无味。

  广州市政府为积极创建全国最佳旅游(饮食)城市,豪掷20亿打造饮食之都,建设美食博览城,每年举办世界美食博览会,重装上下九、西关风情,恢复“一湾溪水緑、两岸荔枝红”的荔枝湾繁华,吸引中外游客。广州市政府倾力擦亮“食在广州”的城市金招牌的举措印证了政府行为的重要性。。

  由此看来,饮食业并非小菜一碟,而是一盘诱人的香饽饽,一席浮华的文化盛宴。

  认识到位,措施才能到位,政府造城、造市(前文所述)打造饮食商圈,聚集人气,营造浮华盛宴肥沃的土壤。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