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内忧外患有悬念

  与有缘人论道

  从无字处悟惮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搞清楚长安“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其量身定造出可持续发展的“航海图”。首先取决于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是否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学会掌握潮起潮落规律。

  过去20多年,长安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管理成就,名震四海,各种赞誉铺天盖地。国家级的荣誉40多项,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镇,全国各地络绎不絶参观学习。

  2004年度全市总结表彰大会上,长安共获得43个奬项,全市最多,领奬领到手软,奬项几乎是为长安而设。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综合总分连续9年稳居全市各镇区首位。

  长安经济重镇是东莞三个文明建设的窗口,改革开放试验田,理论实践基地。它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都是东莞宝贵的精神财富,每走一步都对东莞有重要的导向性。长安既是东莞“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三张牌的发祥地之一,又是集大成者。如今全国上下建设和谐社会,长安共建文明和睦社会已先行了几年。每年“员工满意企业”评比是长安的发明,重视保护外来民工权益,共建温馨之家,长安早已倡导并实施多时,已深入人心。

  长安有太多太多娓娓动听的故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长安同样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忧虑和前进潜力的困扰。鲜花和掌声编织的美丽外衣掩盖着积聚已久的深层次内外矛盾正显山露水,似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莫名的寂静。

  放眼世界:国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统一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变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环顾国内:近年,国际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州地区转移,成为国际资本空降的最佳平台。长三角的崛起,引起台商蠢蠢欲动,导致了“台资北扩”和“台资北移”的争论不休。长三角挑战珠三角争夺“世界工厂”殊荣,苏州光芒①正遮掩东莞辉煌。开发大西北,环渤海圈兴起,振兴东北三省,泛珠三角合作,中国在全方位开放中前进。

  洞察周边:松山湖高新科技开发区,启动东莞经济的新引擎,虎门港临港工业大展鸿图,东部工业园如火如荼。“一网两区三张牌”鞭策,群雄并起,邻镇磨拳擦掌,蓄势已发,咄咄逼人,似有后来者居上的凶猛之势。隔河相望的深圳西岸宝安区,趁深圳特区调整产业政策之优势,重点规划高新产业带,抢占制高点,打造未来深圳西部中心区。

  长安似乎陷于各路英雄的围追堵截下负履前行。

  反省自己:

  20多年来,长安沾沾自喜,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正遭遇空前的挑战。劳工短缺的现象已出现,2004年长安缺口6万人,2005年民工荒加剧,招工更难,土地奇缺,还有用电、用水等也亮起了预警信号。人才匮乏,道路挤塞,费用高企,制造成本偏重,营商环境不尽如意,也是长安发展的短板。

  长安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土地资源转化的结果。据统计,长安每年平均以增加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速度在消耗有限的土地资源,经济增长不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经营,而是取决于土地规模的扩张。83平方公里已开发一大半,可供开发所剩无几。全镇建设用地存量仅有18平方公里,按当前建设速度,仅供6至10年使用。这种依靠廉价土地出租的发展正面临着资源存量不足,枯竭的压力,多个居委会(如上角、霄边、涌头)可建设用地已经十分有限。适逢2004年起国家大力加强宏观调控,用最严格审批制度控制土地使用,无疑令长安发展后劲雪上加霜。土地问题将是长安难以克服的短板,来自内部的最大忧虑。

  尽管天时地利优势消失,但笔者最担忧的却是人和。以人为本,事业兴衰成败关键在于人。

  现有农村(居委)干部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精神面貌与农村(社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有一定差距,社会统筹能力与村民(居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不适应。小部分基层党组织威望下降;干群关系功利化,创新力不强,执政能力渐受质疑。

  也许忙于经济建设,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加强干部建设,缺少高瞻远瞩的规划培养高素质梯队接班人。尽管农村12个支部已于2004年8月份支委换届改选完毕,整体上平稳过渡,安全着陆。主流是好的,但选举过程“杂音”、“噪音”不少。这场改选暴露出个别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党性不高、组织纪律性不严的弱点,告诫党的固本强基工作仍需不懈努力。

  《村民自治法》实施,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选票高于一切的竞争态势下,在当前民主基础和选民自控能力不强的客观社会现实下,村民直接选举村官的选举制度不可避免出现某些薄弱环节。一方面弱化镇委镇政府强而有力领导村组协调统筹,政令欠畅通;另一方面引发村组干部种种思想忧虑和短期行为。两届选举中暴露出来的竞选各施各法。匿名举报满天飞,制造是非,混淆视听;请吃拉票,钱财交易,变相贿选;家族房份势力膨胀,近亲繁殖,人生百态,原形毕露。令村官们防不胜防,疲于应付。3年一届不利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连续性,工作被迫抱着急功近利心态,缺乏长远规划统筹。“不作为,不负责,不上进,仍然是无所事事,仍然是经常打麻将,仍然是只做自己的事,仍然是经常外出,斤斤计较,无利不行”(镇委书记袁德和同志语)。取悦迁就选民,擅自提高福利。

  20多年来,实施自下而上的农村管理模式,村组为编制拥有土地资产所有权、处置权和属地范围经济的管理权,享有财政支配自主权的地方利益主体。长安充分调动镇村组私人“四个轮子”一齐转的积极性,直接极大推动经济文化发展,成效斐然。村组经济自收自支,经济上的独立,形成诸候王国的管理模式,关起门来做做皇帝过过瘾的心态。农民自治的选举制度更加剧了这种心态的膨胀。“官职不大,架子却不小”个别村组干部不再驯从地听话,步调不统一,分庭抗礼,我行我素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有悖于长安历届强势政府的运作,细究长安20多年发展经验表明,“威势政府,全镇一盘棋”正是长安发展的根本保障,致胜法宝,优良传统。 

  作为市8个中心镇之一的长安的“村改居”2004年已经完成。回首往事,村民福利、民主、自由各种诉求,集体资产处置、股份制的配股与股东分红、社会保障等棘手问题激化干群矛盾,不定期的群众越级上访,挑战干部领导能力。2004年有10多宗,创历史新高。群众集体上访或示威游行,自我维护利益的行动,也是对个别干部既得利益群体的不满和渲泄。改革越深入,各种潜在社会矛盾更趋激烈。中国向来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当人们感到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来自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与制度因素时,不满和愤怒就会逐步积累和增强,幷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比较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笔者估计2005年全市性“村改居”的整体推行,信访接待处理不妥当,将会引发更多、规模更大的群众越级上访,构成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因此社会稳定压倒一切,是共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村组两级支部2004年顺利换届选举,首届居委会2005年4月22日选举完毕,权力重新洗牌,班子重新组阁,另起炉灶,各股势力大角力。镇三套班子2007年正常换届交接。“在其位,谋其政”,“铁打的衙门,流动的官吏”,心态不一,每个所处不同位置,尤其在位的干部必须作出何去何从深思不熟虑的无奈痛苦选择。

  梁漱溟先生在1929年考察山西农村后,便得出一个结论:“(农村社会)几时自治的能力养成了,政治的大路开出来,则建设自然而然,应有尽有。”

  “村改居”是农村最彻底、最后一次的土地革命,脱离祖祖辈辈遗留百年的农民身份,走向城市,原有的农村管理模式转换居委新社区模式。“村改居”后,怎样进行社会管理没有现成的样本,没有新增土地资源发展的后盾,发展与积累,生产与福利的矛盾。视为衣食父母的居民股份制合作公司,受人才、体制种种制约,继续依靠物业收租分红的唯一渠道将越走越窄,一旦效益下滑,坐吃山空,谁来保障居民切身利益,“一代人食完几代人”真的会发生吗?

  每次改革都是利益格局再分配,生产关系再调整。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摸着石头过河。农民洗脑进城,新社区建设,任重道远。

  长安人自豪地说:“我们富裕得只有钱了”,手头有钱的长安人笑不起来,新的烦恼和忧虑悄悄爬上心头。

  社会风气陋习泛起,赌风盛行。福利主义庇护下的年轻“袋鼠一族”,不思进取,跨掉一代。“不愁吃,不愁住,最愁晤识教子女”。不知如何教育下一代,可怜天下父母心最头痛的社会难题。选择就业,心态不正,严重依赖集体,安逸地等待安排,缺乏创业热情。高不成低不就,挑三拣四,非厂长或领导职位不就。集体补贴每月2000元做学徒坚决不做(自认无面),月2000元村门卫电脑管理员无人问津(自认无前途)。娇贵的长安“二世祖”,能承担未来长安发展的重任吗?“富不过三代”的祖训犹在耳旁响。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十三朝古都、万邦朝仪的长安同样沦为历史的过客,“古墓成苍岭,禁宫像紫台”;九朝古都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咸阳古道音尘絶。音尘絶。西风残照,汉宫陵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长安经济的发展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相对稳定的平缓阶段,惯性的内驱经济仍然十分繁荣。但面临的内外压力和挑战问题的积累,如果继续下去,将会对长安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毕竟盛极而衰,无论在珠三角还是其它地区不乏例子。50、60年代严重依赖外资膨胀的拉美一些国家在紧要处举措失当,陷入动荡和停滞,掉进“拉美陷阱”,教训极其深刻。90年代大量工厂迁址大陆南部后,香港经济转型的低迷惨状耳闻目睹。长安过去20年以低附加值加工业为主体工业体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香港似曾相识,是否重蹈旧路,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俊遮百丑。连续20年以年增长率超20%赶超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高速发展掩饰的农村深层次矛盾和信心不足的困扰,露出“庐山真面目”:

  国际资本流动性与长安涉外经济絶对主体格局的矛盾;严密量化土地控制与长安可供开发土地存量减少的矛盾;社会资源统筹公共服务与大众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增长需求的矛盾;本地人与外来人财富分配不公的矛盾等等……。

  “人心犹狃于故见,天意已另换新局”。《深圳,谁抛弃了你》毫不留情地指出:抛弃深圳的不是别人,正是深圳自己。网文一石激起千层浪,震动深圳朝野上下,全城陷于反思寻策思维碰撞浪潮中,特区吐故纳新的胸怀和气势,能否触动我们习惯于掌声的神经?

  敢于暴露,敢于正视阻碍长安发展的内忧外患的因素,令我们有更多反思的能力,剖析根源的压力,对症下猛药的动力。把脉将来,急需寻找长安未来发展的航海图,趁早培育新增长点,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于萌芽状态中,探索长治久安之良策,这也许是因祸得福。

  巅峰中的长安,山坳上的长安,依然面临选择。

  长安,又一次走到了一个很紧要的十字路口。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