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软肋篇

  长安饮食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发展,令人无比欢欣,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纵向比自己以前确实业绩骄人令人无比自豪。但从横向比,邻镇群雄并起,快马加鞭,尤其虎门、厚街、东城等城市化的号角,已树起了响当当鲜明的饮食文化大旗。同一海岸线上的沙田、麻涌跃跃欲试,形势逼人。再放眼广州、深圳等全国传统或新兴饮食都市来说,长安的饮食尚显幼稚、单薄,尚未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食在长安“去哪里吃,吃什么”仍然模糊。打造饮食文化、营造“吃在长安”的知名度仍然任重道远,阻碍长安饮食业做大做强的一些因素,渐渐浮现,“软肋”裸露。

  饮食商圈集聚力弱,没有形成强大产业化。

  从城市学来说,没有大型房地产或商业中心区吸纳人群居住,形成常住人口,难以形成人气旺,人群聚集性。形成集中消费,是各行各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前提。综观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规律,餐饮为商圈,以大型商业中心、商业街或人口密集为依托,浓厚的商业氛围,人流量上涨,为餐饮带来将是源源不断的客源,这是餐饮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长安暂没有形成明显的中央商务区商圈,没有形成一个相对集中集吃、喝、玩、乐一条旺街。集聚力不强、城市化程度不高,相对为之配套的服务业滞后性,未能形成强而有力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此,餐饮业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化。

  民营饮食业起点低,整体布局处于“散、乱、小”状态。没有形成实力雄厚经营有特色的驰名餐饮旗舰集团,没有打响长安牌。

  民间自发形成为主的长安餐饮业,资金、人力投入相对少,缺乏强劲推动力。长安餐饮业近20多年来发展势头相对外向型工业发展来说显得缓慢。这是长安经济结构决定的。在收租经济效益良好的洼地效应,大量资金涌涌流向物业投资,自然忽视熬更扺夜的餐饮业。

  而真正恍然大悟涌向大型餐饮业的才是近4年事情。民间资金掀起一股酒店投资热,长安国际酒店、华禧酒店分别是1998、2000年冒出来的先知先觉者应运而生的产物。

  无论是有20年历史的集体性酒店还是刚起步的民营酒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管理经验的探索,缺少时间、技术的沉淀,同时没有直接嫁接国内外知名管理集团的成功模式。仍然没有形成本身知名品牌。如前文所讲,中心区规模有限,功能不全。大量零散的餐饮业跟随着分散的工业区和出租屋遍地开花。而外来人投资中小食店更多考虑是为求谋生,凭点家传技艺养家糊口,不想进厂做打工者。台湾人投资咖啡店,大部分以加盟店的形式赚清闲钱。也有部分为安抚家属或女朋友消磨时光,不让她闲得无聊,想入非非。本地人投资餐厅多是投石问路,试试下,翫玩下的心态。

  缺乏真正走出去输出品牌的实力和勇气。

  企业不断整合资源,组建驰名餐饮集团,“走出去”,建立连锁分支机构,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餐饮业今后发展与竞争将在更高的层面展开,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与服务品牌等综合实力上。社会兴办餐饮的热情始终未减,业内竞争日趋激烈。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来提高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经营档次,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这其中有资金密集型的大型现代餐饮集团,也有颇具现代气息的中餐连锁企业及中型现代餐馆正迅猛成长。越来越多的餐饮业不断加大经营开发和品牌培育力度,在突出菜品、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牌营销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市场竞争向全方位和深层次转化。

  可喜的是双种子饮食有限公司成功地从长安走向珠三角,挥师北上,兵临长三角。海悦花园大酒店已成功地迈出去,在厚街站稳了脚跟。莉苑茶餐厅和明红川菜,亦在松岗分店尝到甜头。走出去的方式多样化,既可资本输出,又可以技术管理输出,以控股、承包等多样化手段主动走出去,把根留住长安,走向珠三角,走向中华大地。

  餐饮业自律性差,经营秩序、信誉、安全、卫生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酒楼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也是赢利为目的经济实体,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是所有酒楼挖空心思钻研的难题。由于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经营者,思想品性素质参差不齐,职业操守高低不一。外来民工中60%都是月收入低于800元的普工,属于弱势群体,也是小食店的主要客源。经营饮食的门槛低,初入行者往往依靠低价来狂轰乱炸抢生意,为赚钱,不择手段,五花八门,妄顾食品卫生。“漂白花生”、“潲水油”奇招迭出,令人发指,假冒伪劣食品大行其道。油烟污染屡禁不止,经营场所污水横流,短斤缺两,坑害顾客,集体食堂群体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常见“五黑菜”:黑着良心放味精、黑着良心放盐、黑着良心放辣椒、黑着良心放鸡精。这些不良行为的存在,既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又损害消费者权益。

  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这些年餐饮业有忽视质量意识的倾向,餐饮业的发展过于迅猛使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出现多元化混杂的情况。新开餐馆的厨师和管理人员未经正规业务培训的比比皆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竞争急功近利心态,以及拼命赶时尚的浮躁和浅薄,不光使餐饮业的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在整体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模仿、跟风、共性化的倾向成为这些年来餐饮市场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弊端,美食的个性,被淹没在千篇一律的共性中,被消解在杂乱无章的迎合中,助长了餐饮业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

  饮食市场十分庞大,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食客的嘴越来越刁,越来越讲究色、香、味、形,各有各的吃法,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因此,适合饮食者口味,引导饮食潮流,拥有一帮熟客,占有一定市场率,依靠经营者在味道和服务的基本功。味道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厨师手艺。曾几何时,同质化的竞争,差异性就是有效“杀手锏”,味道的独特性,将是竞争的法宝,经营者必须舍得花重金聘请“镇店之宝”———厨师。厨师各施各法才能形成饮食的多彩化和味道的千变万化,饮食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厨师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扫清横亘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培育饮食产业的极大发展,打响“食在长安”招牌,必须融入到长安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平台下拓展空间。疱丁解牛于是带来了我造市、造城的思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